水泵永磁体转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90421阅读:5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泵永磁体转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水泵永磁体转子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泵转子,特别涉及一种水泵永磁体转子。
技术背景[0002]水泵永磁体转子包括转子轴和永磁体,通常通过注塑方式将二者固定形成一体。 但由于永磁体存在易碎的特性,特别是当永磁体充磁之后,由于磁力作用很容易和其它导磁体如铁类工件相碰而产生磁屑。由于这些磁屑本身具有磁性,因此,仍然会吸附在永磁体上,一旦这种永磁体转子被装在产品上,在水泵使用过程中就很可能出现水泵转子与定子卡死而损坏水泵的现象。为此,本申请人曾于2006年2月21日提出了一种在永磁体外部形成有保护层的“水泵永磁体转子”专利申请,以确保即使在永磁体被碰碎裂后也不会出现因磁屑掉落而损坏水泵的现象,该申请已于2007年2月21日被授予专利权,且这种结构的转子已普遍用在水泵产品上。然而,由于转子轴与永磁体固定形成一体,永磁体转子的转动惯量大,水泵启动电流大,能耗高、响应速度慢;且转子轴需要通过滑动轴承支撑在水泵壳体上,装配工序较复杂。目前,市场出现了一种永磁体与转子轴呈分体结构的水泵永磁体转子,永磁体通过滑动轴承套装在转子轴上,这样,水泵工作时,只有永磁体与水泵叶轮一起转动,转子轴固定安装在水泵壳体上,从而克服了前述一体结构的缺陷。但现有技术中永磁体转子的滑动轴承是安装包裹永磁体的塑料部分,由于注塑与轴承材料热膨胀系数相差较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轴承容易脱落而引起水泵故障。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永磁体与转子轴相对转动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轴承不脱落,且启动速度快、能耗低。[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0005]一种水泵永磁体转子,包括转子轴、两个永磁体、轴承,两个永磁体通过注塑方式固定成一体,永磁体外部形成有塑料保护层,所述轴承也通过注塑方式与永磁体固定成一体,轴承两外端形成有塑料遮挡结构。[0006]采用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由于轴承与永磁体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了一体,在水泵产品的装配中节省了轴承组装工序,因此,减少了装配工作量,从而提高了装配工作效率;同时,由于轴承两端形成有遮挡结构,无论该塑料遮挡结构是挡环状还是挡舌状,在水泵使用过程中都会阻挡轴承脱落;塑料遮挡结构对轴承端面形成部分遮挡或全遮挡,主要根据形成的塑料挡环厚度、水泵永磁体转子的结构尺寸大小确定;另外,由于轴承与转子轴承分体结构,故,启动速度快、能耗低。[0007]前述技术方案中的轴承可以是整体结构,也可以是分体结构,采用整体结构时,永磁体转子刚性好、使用寿命长;此时,轴承的内孔设置成中间直径大于转子轴相应部位直径的台阶孔,轴承通过两端的内孔与转子轴形成转动配合;当采用分体结构时,轴承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组成,轴承制造方便、降低制造成本。这种情形采用两种方案,其一是第一轴3承和第二轴承轴向相隔一定距离,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之间的注塑段形成有大于转子轴相应部位直径的注塑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通过自身的内孔与转子轴形成转动配合, 可减少轴承材料消耗,降低制造成本;其二是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互拼接,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孔均呈台阶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通过相对远端的内孔与转子轴形成转动配合,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邻接部位的内孔直径大于相应部位转子轴外径。永磁体转子的整体刚性比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轴向相隔一定距离的技术方案好。[0008]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产品使用环境的特殊性,轴承材料一般采用不锈钢或者陶瓷制造,采用陶瓷材料时,可有效提高永磁体转子的使用寿命;当轴承外表面设有突起和 /或者凹陷,在注塑时,注塑材料填充凹陷或包覆突起部位,从而提高永磁体转子的传递扭矩,延长转子使用寿命。可以是在轴承外表面只设突起或者凹陷,也可以是在轴承外表面既设有突起,又设凹陷的情形。所述突起是凸台、贯通性凸棱中的一种或者二者的组合;所述凹陷是凹坑、贯通性凹槽、削扁平面中的一种或者三者的组合。[0009]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轴承不脱落、启动速度快、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轴承不脱落、启动速度快、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2]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第一轴承表面设有凹陷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0014]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轴承结构示意图。[0015]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第一轴承表面设有突起的情形的结构示意图。[0016]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0017]图7是本实用新型轴承表面设有凹陷和突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0019]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水泵永磁体转子,包括转子轴1、两个永磁体2、轴承3,两个永磁体2通过注塑方式固定成一体,永磁体2外部形成有塑料保护层,所述轴承3也通过注塑方式与永磁体2固定成一体,轴承3两外端形成有环状塑料遮挡结构4,遮挡结构4将轴承3外端面形成全遮挡。[0020]所述轴承3呈分体结构,轴承3由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组成。[0021]所述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之间形成有注塑段5,注塑段5形成有直径大于转子轴1的注塑孔51,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均通过相应内孔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I=I O[0022]参见图2,所述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均由陶瓷材料制成,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外表面上均设有凹陷3d,凹陷3d是贯通性削扁平面和凹槽的组合。[0023]在将永磁体2与轴承3通过注塑方式形成一体的同时,将水泵永磁体转子的叶片 6 —体注塑成型。[0024]实施例2参见,3、图4,所述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相互拼接形成轴承3,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的内孔均呈台阶状,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分别通过相对远端的轴承配合孔33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合,位于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邻接部位的让空孔34直径大于相应部位转子轴1外径。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外端形成的环状塑料遮挡结构4将轴承3外端面形成部分遮挡。[0025]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0026]参见图5,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外表面还可设有贯穿性凸棱的突起3c。[0027]实施例3参见,5,所述轴承3呈整体结构,轴承3内孔由位于两端的第一内孔3a 和位于中部的第二内孔北组成,轴承3通过第一内孔3a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合,第二内孔北的直径大于转子轴1相应部位外径。轴承3两外端形成有环状塑料遮挡结构4将轴承3外端面形成全遮挡。[0028]参见图6,所述轴承3外表面设有突起3c和凹陷3d,凹陷3d是贯通性削扁平面, 突起3c是贯穿性凸棱。[0029]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0030]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也可以意识到对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些修改和变化应理解为是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意图之内的。
权利要求1.一种水泵永磁体转子,包括转子轴(1)、两个永磁体(2 )、轴承(3 ),两个永磁体(2 )通过注塑方式固定成一体,永磁体(2)外部形成有塑料保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也通过注塑方式与永磁体(2)固定成一体,轴承(3)两外端形成有塑料遮挡结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呈分体结构,轴承(3)由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之间形成有注塑段(5),注塑段(5)形成有直径大于转子轴(1)的注塑孔(51),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均通过相应内孔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相互拼接形成轴承(3),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的内孔均呈台阶状,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分别通过相对远端的轴承配合孔(33)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合, 位于第一轴承(31)和第二轴承(32)邻接部位的让空孔(34)直径大于相应部位转子轴(1) 外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呈整体结构,轴承(3)内孔由位于两端的第一内孔(3a)和位于中部的第二内孔(3b)组成,轴承(3)通过第一内孔(3a)与转子轴(1)形成转动配合,第二内孔(3b )的直径大于转子轴(1)相应部位外径。
6.根据权利要求1 5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水泵永磁体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3)由陶瓷材料制成,轴承(3)外表面设有突起(3c)和/或者凹陷(3d)。
专利摘要一种水泵永磁体转子,包括转子轴、两个永磁体、轴承,两个永磁体通过注塑方式固定成一体,永磁体外部形成有塑料保护层,所述轴承也通过注塑方式与永磁体固定成一体,轴承两外端形成有塑料遮挡结构。优选轴承采用分体结构,轴承由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相互拼接形成,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内孔均呈台阶状,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分别通过相对远端的内孔与转子轴形成转动配合,位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邻接部位的内孔直径大于相应部位转子轴外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轴承不脱落、启动速度快、能耗低;且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H02K1/27GK202260716SQ20112032007
公开日2012年5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秋勇 申请人:重庆力德磁性材料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