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54781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关电源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不同的领域,使得开关电源对电网的影响,如谐波污染及输入端功率因数下降等问题显得日益突出。为减少装置对电网的谐波污染和电磁干扰,提出了相应的谐波抑制方法和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功率因数校正电路一般分为有源功率因数校正(APFC)和无源功率因数校正(PPFC)。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是功率因数校正的主要方法,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及可使功率因数调整到接近于1,输入电流总谐波含量降到10%以下的特点。这种电路适合制作高性 能的开关电源,但由于要采用专用芯片,成本较高,很难应用于中小功率的开关电源之上。单相整流电踣功率因数的无源校正技术是在整流电路中用LC滤波器来增大整流桥导通角,从而降低电流谐波提高功率因数。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由于采用电感、电容、二极管等元器件代替了价格较高的有源器件,因而使开关电源的成本降低。虽然采用无源功率因数校正所得到的功率因数不如有源功率因数电路高,但仍然能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
0.7至0.8,电流谐波含量降到40%以下。因而这种技术在中小容量的电子设备中被广泛米用。但无源功率因数校正还存在着诸如波峰系数与谐波含量较高等技术问题,仍需进一步改进。无源PFC电路同时作为一种整流电路的前端滤波器工作在工频(50. 60Hz)状态,使用的电容和铁心电感处于工频低通或带通状态,因而滤波器体积和重量比较庞大。(《电源技术应用》,2002年12月,邓卫华,张波。)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实现更高的功率因数和更高效率的新型无源PF校正电路。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包括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第一电容;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第一二极管;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接第一连接点;设置于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第二电容;设置于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四二极管,其正极接第三连接点;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三电容;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第二二极管,其正极接地电平点;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第三二极管,其正极接地电平点;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第五二极管,其负极接高电平点;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六二极管,其负极接高电平点;高电平点和地电平点作为两个输出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实现比旧电路更高的功率因数,PF值更大。可以超过0. 9 ;不会产生额外的耗散功率,提高了整个方案的效率;电容的耐受电压进一步降低,有助于提闻寿命。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pfcl之间的第一电容Cl ;设置于第一连接点pfcl和第二连接点pfc2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l ;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接第一连接点pfcl ;*设置于第二连接点pfc2和第三连接点pfc3之间的第二电容C2 ;设置于第三连接点pfc3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四二极管D4,其正极接第三连接点pfc3 ;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三电容C3 ;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pfcl之间的第二二极管D2,其正极接地电平点;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三连接点pfc3之间的第三二极管D3,其正极接地电平点;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二连接点pfc2之间的第五二极管D5,其负极接高电平点;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六二极管D6,其负极接高电平点;高电平点和地电平点作为两个输出端。
权利要求1.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PfCl)之间的第一电容(Cl); 设置于第一连接点(Pfcl)和第二连接点(pfc2)之间的第一二极管(Dl);第一二极管(Dl)的正极接第一连接点(pfcl); 设置于第二连接点(Pfc2)和第三连接点(pfc3)之间的第二电容(C2); 设置于第三连接点(Pfc3)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四二极管(D4),其正极接第三连接点(pfc3); 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三电容(C3); 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Pfcl)之间的第二二极管(D2),其正极接地电平点; 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三连接点(Pfc3)之间的第三二极管(D3),其正极接地电平点; 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二连接点(Pfc2)之间的第五二极管(D5),其负极接高电平点; 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Pfc4)之间的第六二极管(D6),其负极接高电平点; 高电平点和地电平点作为两个输出端。
专利摘要无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涉及电子技术。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第一电容;设置于第一连接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第一二极管;设置于第二连接点和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第二电容;设置于第三连接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四二极管;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三电容;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一连接点之间的第二二极管;设置于地电平点和第三连接点之间的第三二极管;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二连接点之间的第五二极管;设置于高电平点和第四连接点之间的第六二极管,其负极接高电平点;高电平点和地电平点作为两个输出端。本实用新型能实现较高的功率因数,PF值可以超过0.9;不会产生额外的耗散功率。
文档编号H02M1/42GK202435261SQ20112053760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0日
发明者于廷江, 李文昌, 罗杰, 马力, 黄云川, 黄国辉 申请人:成都成电硅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