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815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包括电源(400)、逆变桥模块(200)和输出模块(100),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400)和所述输出模块(100)之间的软开关模块(300),所述软开关模块(300)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200)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200)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实施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采用较少的器件,不仅实现了功率管的软开关,而且实现了二极管的无反向恢复,进一步提高了逆变器的变换效率,损耗低、可靠性好、成本低。
【专利说明】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逆变器电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
【背景技术】
[0002]逆变器由于其特殊和复杂的电路拓扑,相应的软开关电路设计比较困难。现有技术中主要有两种方法来实现逆变器的软开关:一种是有源软开关技术,其通过在原电路中附加有源器件来实现,但是需要额外的检测和控制,可靠性差,且成本高。另一种是无源软开关技术,可靠性有保证,但往往需要增加较多的无源器件,结构相对复杂。
[0003]发明专利ZL02110843.9公开了一种用于多电平逆变桥的无源软开关电路,其包括分别与逆变桥的上桥臂和下桥臂对应连接的完全对称的能量回馈电路,每个能量回馈电路包括二个电感、二个电容和三个二极管,仅是在全桥逆变的无源软开关电路中,就需要10个无源器件,因此结构非常复杂,并且成本较高,而且还没有解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对逆变器效率的提高有限。
[0004]因此,需要一种器件数量少、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逆变器效率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无源软开关电路的结构非常复杂,并且成本较高,而且还没有解决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对逆变器效率的提高有限的缺陷,提供一种器件数量少、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能够有效地提高逆变器效率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
[0006]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包括电源、逆变桥模块和输出模块,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模块,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和所述输出模块之间的软开关模块,所述软开关模块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逆变桥模块是全桥逆变模块。
[0007]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逆变桥模块是半桥逆变模块。
[0008]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
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0009]其中所述第一电感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上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二电感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一电容连接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上半桥中点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上半桥中点、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下半桥中点、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0010]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进一步包括连接到逆变桥模块以降低其上桥臂的电压应力的箝位模块。
[0011]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箝位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和第四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出端。
[0012]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逆变桥模块是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
[0013]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
[0014]其中,所述第一电感连接到所述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的第一半桥的第二输出端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二电感连接到所述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的第二半桥的第二输出端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第一输出端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到所述第二半桥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四电容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第一输出端和下半桥中点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下半桥中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下半桥中点。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逆变桥模块是三相逆变模块。
[0015]在本发明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中,所述软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
[0016]其中,所述第一电感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一半桥的中点之间,所述第二电感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二半桥的中点之间,所述第三电感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出端和第三半桥的中点之间;
[0017]所述第一电容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所述第三电容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三输出端之间;
[0018]所述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三二极管的阴极均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中点,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中点,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三半桥的中点。
[0019]实施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采用较少的器件,不仅实现了功率管的软开关,而且实现了二极管的无反向恢复,进一步提高了逆变器的变换效率,损耗低、可靠性好、成本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0021]图1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
[0022]图2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0023]图3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处于第一模态时的电路原理图;
[0024]图4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处于第二模态时的电路原理图;
[0025]图5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处于第三模态时的电路原理图;
[0026]图6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0027]图7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0028]图8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0029]图9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0030]图10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发波机制和输出电流电压波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图1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一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可包括电源400、逆变桥模块200、输出模块100以及软开关模块300。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到电源400的正极和负极。所述输出模块100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所述软开关模块300连接到所述电源400和所述输出模块100之间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200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200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
[0032]图2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全桥逆变模块。其包括第一功率管SWl、第二功率管SW2、第三功率管SW3和第四功率管SW4。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漏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所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并且第一功率管SW1、第二功率管SW2、第三功率管SW3和第四功率管SW4的栅极均接控制输入信号,通过调节控制输入信号,可分别实现第一功率管SW1、第二功率管SW2、第三功率管SW3和第四功率管SW4的开关。
[0033]电源400的正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也就是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漏极和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电源400的负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也就是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和第二 SW2的源极。
[0034]输出模块100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l和电阻Rl,其中所述电感LI的一端连接到电容Cl的正极,另一端连接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B,也就是所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所述电感L2的一端连接到电容Cl的负极,另一端连接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A,也就是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所述电阻Rl连接到电容Cl的两端。
[00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l、第二电感Lr2,第一电容Crl、第二电容Cr2,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和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即上半桥的中点E)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即下半桥的中点F)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rl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负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所述第二电容Cr2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负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均连接到电源400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电容Cr2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电容Cr2的负极。
[0036]图10是本实施例的发波机制和输出电流电压波形图。图3-5是此实施例处于不同模态的电路原理图。如图3-5所示,以包括单极性的SPWM全桥逆变模块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为例进行说明,其包括以下三个模态:
[0037]模态一:
[0038]t0时刻之前第三功率管SW3工频常开,第一功率管SWl进行开关转换。
[0039]t > t0时第一功率管SWl开通,由于第一电感Lrl存在,其电流由O开始线性上升,故而实现第一功率管SWl的ZCS开通,且第四功率管SW4体二极管电流线性下降,自然过零,逆变器正向载流。同时第一电感Lrl、第一电容Crl谐振,对第一电容Crl充电至400V ;第二电感Lr2、第二电容Cr2谐振,对第二电容Cr2充电至400V。tl时刻该模态结束(其电路原理参见图3所示)。
[0040]模态二:
[0041]t > tl时,第一功率管SWl关断。电感L1、电感L2、第二电容Cr2、第二二极管D2谐振,第二电容Cr2放电,其电压由400逐渐下降至0V,从而实现第一功率管SWl的ZVS关断。在t2时刻,第二电容Cr2放电完成,模态二结束(其电路原理参见图4所示)。
[0042]模态三:
[0043]t > t2时,第二电容Cr2放电完成时,第一二极管Dl被打通,于是形成第一电容Crl、第一电感Lrl、第一二极管Dl谐振通路,第一电容Crl放电,其电压由400V逐渐下降至0V,同时第一电感Lrl电流逐渐减小至0,为下一周期的ZCS开通做准备,该过程比较短,是次续流回路。电感L1、电感L2、功率管的体二极管逐步实现续流,第四功率管SW4体二极管电流由O逐渐增大,该过程比较长,是主续流回路。在t3时刻该模态结束(其电路原理参见图5所示)。
[0044]此后,模态一、二、三周期进行,当输出工频电压换向时,第一功率管SWl/第三功率管SW3关断。第四功率管SW4工频常开,第二功率管SW2进行开关频率的开关,开关模态同模态一、二、三,即形成模态四、五、六。
[0045]图6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三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6所示,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半桥逆变模块,包括第一功率管SWl和第二功率管SW2、二极管Dl和二极管D2,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连接到二级管D2的阳极,所述二级管D2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连接到二极管Dl的阳极,二极管Dl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
[0046]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 1、第二电感Lr2,第一电容Cr 1、第二电容Cr2,第一二极管D3、第二二极管D4。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和二极管Dl的阴极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r2的正极连接到二极管Dl的阴极,负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所述第一电容Crl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2的阳极。第一二极管D3和第二二极管D4的阴极均连接到电源400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电容Cr2的正极,第二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电容Cr2的负极。其工作原理可参见对全桥逆变模块的描述。
[0047]图7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四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7所示,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其包括第四功率管SW4和第二功率管SW2、二极管Dl和D2构成的第一半桥,以及第三功率管SW3和第一功率管SW1、二极管D5和D4构成的第二半桥。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连接到二级管D4的阳极,所述二级管D4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连接到二极管D5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所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连接到二级管D2的阳极,所述二级管D2的阴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漏极,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连接到二极管Dl的阳极,所述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
[0048]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l、第二 Lr2,第一电容Crl、第二电容Cr2、第三电容Cr3、第四电容Cr4,第一二极管D3、第二二极管D6。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2的阳极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也就是下半桥中点F)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所述二极管D4的阳极和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第一电容Crl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和二极管Dl的阴极(也就是第一半桥的第一输出端A),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2的阳极(也就是第二输出端B)。第二电容Cr2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和二极管Dl的阴极、负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三电容Cr3的正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和二极管D5的阴极(也就是,第二半桥的第一输出端G)、负极连接到二极管D4的阳极(也就是第二半桥的第二输出端H),第四电容Cr4的正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和二极管D5的阴极、负极连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也就是第二半桥的下半桥重点Q)。第一二极管D3和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到电源正极,第一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二电容Cr2的负极,第二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到第四电Cr4的负极。其工作原理可参见对全桥逆变模块的描述。
[0049]图8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五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如图8所示,所述逆变桥模块300是三相逆变模块,其包括第一功率管SWl、第二功率管SW2、第三功率管SW3、第四功率管SW4、第五功率管SW5和第六功率管SW6,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所述第四功率管SW4的漏极连接到第五功率管SW5的漏极,所述第五功率管SW5的源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所述第六功率管SW6的漏极连接到第五功率管SW5和第四功率管SW4的漏极,所述第六功率管SW6的源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并且第一功率管SW1、第二功率管SW2、第三功率管SW3、第四功率管SW4、第五功率管SW5和第六功率管SW6的栅极均接控制输入信号。其中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源极为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A,所述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为第二输出端B,所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为第三输出端C。所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为连接到第一半桥的中点E,所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为连接到第二半桥的中点F,所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为连接到第三半桥的中点G。
[0050]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l、第二电感Lr2、第三电感Lr3,第一电容Crl、第二 Cr2、第三电容Cr3、第四电容Cr4、第五电容Cr5、第六电容Cr6,第一二极管Dl、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和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之间,第二电感Lr2连接到第五功率管SW5的源极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之间,第三电感Lr3连接到第六功率管SW6的源极和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之间。第一电容Crl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负极连接到第五功率管SW5的源极。第二电容Cr2的正极连接到第五功率管SW5的源极、负极连接到第六功率管SW6的源极。第三电容Cr3的正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负极连接到第六功率管SW6的源极。第四电容Cr4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负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五电容Cr5的正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负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第六电容Cr6的正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负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电源的负极。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的漏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第二功率管SW2的漏极,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漏极。其工作原理可参见对全桥逆变模块的描述。
[0051]图9是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的第六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其与图2中示出的实施例基本类似,其区别在于,还包括箝位模块。如图9所示,所述箝位模块包括二极管D13和D14,其中所述二极管D13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也就是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端),阴极连接到第四功率管SW4的源极(也就是逆变桥模块的第一输出端A)。所述二极管D14的阳极连接到第一功率管SWl和第二功率管SW2的源极(也就是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入端),阴极连接到第三功率管SW3的源极(也就是逆变桥模块的第二输出端B)。通过使用二极管D13和D14组成的箝位模块,可以降低上桥臂上的压力。
[0052]参照图9示出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根据需要,将该箝位模块应用到半桥逆变器、双降压半桥逆变器和/或三相逆变器中。
[0053]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可以在全桥逆变电路中使用,其只增加了 6个无源器件就实现了无源软开关。当其在三相逆变器上的应用时,增加12个无源器件。当其在半桥逆变器上的应用,增加了 6个无源器件。当其在双降压半桥逆变器上的应用,增加了 8个无源器件。因此,实施本发明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其使用的无源器件少、可靠性高,成本较低,而且还可以抑制功率管中的二极管的反向恢复。
[0054]虽然本发明是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替代。因此,本发明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
1.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包括电源(400)、逆变桥模块(200)和输出模块(100),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400)和所述输出模块(100)之间的软开关模块(300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 )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200 )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200)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 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全桥逆变模块或半桥逆变模块;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I)、第二电感(Lr2)、第一电容(CrI)、第二电容(Cr2)、第一二极管(Dl)和第二二极管(D2);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A)和上半桥中点(E)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B)和下半桥中点(F)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rl)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A)和第二输出端(B)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r2)连接到所述上半桥中点(E)和下半桥中点(F)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所述上半桥中点(E)、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所述下半桥中点(F)、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进一步包括连接到逆变桥模块(200)以降低其上桥臂的电压应力的箝位模块(5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箝位模块(500)包括第三二极管(D3)和第四二极管(D4),其中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出端(A),所述第四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入端、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二输出端(B)。
4.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包括电源(400)、逆变桥模块(200)和输出模块(100),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400)和所述输出模块(100)之间的软开关模块(300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 )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200 )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200)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1)、第二电感(Lr2),第一电容(Cr1)、第二电容(Cr2)、第三电容(Cr3)、第四电容(Cr4),第一二极管(D3)和第二二极管(D6);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所述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的第一半桥的第二输出端(B)和下半桥中点(F)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所述双降压半桥逆变模块的第二半桥的第二输出端(H)和下半桥中点(Q)之间,所述第一电容(Crl)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第一输出端(A)和第二输出端(B)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r2)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第一输出端(A)和下半桥中点(F)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r3)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第一输出端(G)和第二输出端(H)之间,所述第四电容(Cr4)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第一输出端(G)和下半桥中点(Q)之间,所述第一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下半桥中点(F),所述第二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下半桥中点(Q)。
5.一种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包括电源(400)、逆变桥模块(200)和输出模块(100),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输入端连接到电源、输出端连接到所述输出模块(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软开关逆变器电路还包括连接到所述电源(400)和所述输出模块(100)之间的软开关模块(300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 )用于软开关所述逆变桥模块(200 )并抑制所述逆变桥模块(200)中的主功率管中的二极管反向恢复; 其中所述逆变桥模块(200)是三相逆变模块; 所述软开关模块(300)包括第一电感(Lrl)、第二电感(Lr2)、第三电感(Lr3),第一电容(Crl)、第二电容(Cr2)、第三电容(Cr3)、第四电容(Cr4)、第五电容(Cr5)、第六电容(Cr6),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 其中,所述第一电感(Lrl)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A)和第一半桥的中点(E)之间,所述第二电感(Lr2)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B)和第二半桥的中点(F)之间,所述第三电感(Lr3)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三输出端(C)和第三半桥的中点(G)之间; 所述第一电容(Crl)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A)和第二输出端(B)之间,所述第二电容(Cr2)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二输出端(B)和第三输出端(C)之间,所述第三电容(Cr3)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一输出端(A)和第三输出端(C)之间; 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和第三二极管(D3)的阴极均连接到所述逆变桥模块(200)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一半桥的中点(E),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半桥的中点(F),所述第三二极管(D3)的阳极连接到所述第三半桥的中(G); 所述第四电容(Cr4)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四输出端(E)和第五输出端(F)之间,所述第五电容(Cr5)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五输出端(F)和第六输出端(G)之间,所述第六电容(Cr6)连接到所述三相逆变模块的第四输出端(E)和第六输出端(G)之间。
【文档编号】H02M7/48GK103840690SQ20121046995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0日
【发明者】杨戈戈, 黄慧金, 王飞 申请人:深圳科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