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0820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在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和室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外部的一种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 式结构。尤其是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安装在需要除湿降温设备外部的封闭式结构,能满足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检修时被除湿降温设备无需被迫配合停电,被除湿设备被除湿同时能一定程度地降低箱柜内环境温度,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耗电量比目前电力系统推广试用的同功率的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耗电量低,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除湿效率高。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力系统室内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的除湿设备采用开关柜内电加热配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开关室内再采用压缩机类除湿机或空调机进行二次除湿或直接采用压缩机类除湿机或空调机进行直接除湿。室内外各类端子箱柜设备的除湿设备采用箱柜内安装电加热配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目前电力系统正在推广试用一种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电力系统现状是室内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内部设备除湿效果不好,经常是开关室内的相对湿度已达50% RH甚至于更低,打开铠装开关柜体后发现柜内电器设备上有凝露水,说明这种除湿方法存在电气安全隐患,又由于开关室内外空气流通,除湿设备耗电量大幅上升。室内外各类端子箱柜设备的除湿设备采用箱柜内加装电加热配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的方法,时有发生电加热器周围的二、三、四次导引线过早老化或烧熔,又因箱柜内外空气互通,频繁加热除湿不仅除湿效果差,耗电量同样居高不下。电力系统正在推广试用的室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存在由于端子箱柜内电器设备设计安装紧凑,已没有了电子除湿器的安装位置,有时即使能安装到端子箱柜内,也由于安装位置影响到端子箱柜内主设备的检修维护方便性,又因为电力系统正在推广试用的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用于电子制冷片散热降温的风扇风在热面一侧上下方向循环,热风不容易循环流动到冷凝面一侧,在冷凝面上不容易进行大温差冷热互换,凝露少且在冷凝面上容易凝霜结冰,除湿效果降低,同时空气凝露所施放的热量都存留在端子箱柜内。由于试用时间很短,还未涉及到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风扇等易损件维护更换必须主设备被迫配合停电的案例,因此,推广试用的仅在端子箱柜内安装电子除湿器,不能应用于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内的除湿。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存在由于端子箱柜内电器设备设计安装紧凑,已没有了电子除湿器的安装位置,有时即使能安装到端子箱柜内,也由于安装位置影响到端子箱柜内主设备的检修维护方便性。又因为电力系统正在推广试用的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用于电子制冷片散热降温的风扇风在热面一侧上下方向循环,热风不容易循环流动到冷凝面一侧,在冷凝面上不容易进行大温差冷热互换,凝露少且在冷凝面上容易凝霜结冰,除湿效果降低,同时空气凝露所施放的热量都存留在端子箱柜内。由于涉及到铠装开关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风扇等易损件维护更换高电压主设备必须被迫配合停电,电子除湿器安装位置以及绝缘和强电磁场干绕,因此端子箱柜内安装的电子除湿器,不能应用于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内的除湿。本发明提供一种适合在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和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外部安装的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可安装在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和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外部的侧面,也可安装在铠装开关柜和端子箱柜的底面部位。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易损件维护更换无需被除湿降温的运行设备配合停电,不占用铠装开关柜内和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的设备空间,不受高电压绝缘和强电磁场干绕的约束,电网安全运行可靠性得到技术保障,电力系统除湿降温的耗电能显著降低。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结构上将竖立的电子制冷片的散热面和制冷面封闭成相互独立的竖立的但上部联通的二个空气连通的湿空气加热通道 和湿空气冷凝通道,从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的上边沿的以上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间完全无连接,湿热空气可从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侧间无阻碍地进入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侦牝湿空气加热通道的下方端口与湿空气引入通道的一端端口连通,湿空气引入通道的另一端口前安装3个微型风机,根据进风量和风压以及电子制冷片的散热量大小和环境温度计算确定微型风机运行台数,微型风机的进风口作为湿风进风口,将湿空气冷凝通道的下端口封闭,在湿空气冷凝通道的制冷面多排制冷条片正对的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位置开一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所开的竖立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面积大于等于制冷面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面积的4倍,在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所开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湿空气进口侧,沿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边沿口留一与开口成45度到70度的短边沿,使从湿空气冷凝通道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流出的干燥冷空气流向斜上方向空间,防止从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流出的干燥冷空气被微型风机立即吸入,在制冷面多排制冷条片的下方置一长方形集水漏斗,长方形集水漏斗引排水管直通到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壳盒的外部,冷凝水直接从引排水管排出,长方形集水漏斗的长方形开口面积大于多排冷凝片的竖立底面面积且长方形集水漏斗的开口沿高于多排冷凝片的底面,防止冷凝水从除集水漏斗引排水管以外的地方流出,在冷凝片的多排冷凝片下方和方形干燥空气流出孔靠冷凝片的面上贴放挡水网,防止因干燥空气流出速度过快将冷凝片上或长方形漏斗中冷凝水带出,在通道内空气流动阻力大的位置利用封闭构造的外壳弧形状位置或设置导流板以减少风阻,以上结构组成一种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由提供电子制冷片、微型风机和除湿降温控制器的直流电源以及除湿降温控制器和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组成。一种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工作原理是在铠装开关柜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的侧面或底面适当的位置开一个与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底板大小相对应的孔,将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的底板与铠装开关柜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的侧面或底面所开的孔对齐密封并用螺栓或铆钉固定,通电后,除湿降温控制器湿度传感器检测到被除湿设备铠装开关柜内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湿度达到设定值上限启动电子制冷片和微型风机,电子制冷片通电后发热面温度上升,发热量通过接触传导到散热片的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上,竖立的湿空气加热通道内空气温度上升,电子制冷片通电后制冷面温度下降,制冷量通过接触传导到冷凝片的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上,湿空气冷凝通道内冷凝片的多排制冷条片上温度下降到0°c及以下,微型风机吸入铠装开关柜内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的湿空气通过湿空气引入通道进入湿空气加热通道内,湿空气在湿空气加热通道内被加热,一方面湿空气吸收湿空气加热通道内的方形散热板的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上热量满足电子制冷片降温要求,另一方面湿空气吸收散热面通道内的热量自身温度升高,通过湿空气加热通道和湿空气冷凝通道上部联通的二个空气连通通道,温度升高的湿空气流入湿空气冷凝通道内,在湿空气冷凝通道内温度升高的湿空气在冷凝片的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上进行冷热交汇,湿空气中的冷凝水被吸附在冷凝片的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上,湿空气得到干燥并降温,在冷凝片的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上的冷凝水在重力和风力作用下流入长方形冷凝集水槽内,冷凝水直接从冷凝水排放管排出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在微型风机进风口装有I只空气温湿度检测传感器检测铠装开关柜内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的空气温湿度,在电子制冷片不工作的情况下微型风机仍定期自动启动数分钟,确保正确实时地检测被除湿降温箱柜内的空气温湿度,箱柜内的空气湿度达到设定值下限,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停止运行,在多 排散热条片上和多排制冷条片上各装I只温度传感器,保护防止电子制冷片发热面温度过高和防止电子制冷片制冷面温度超设定范围结霜而降低除湿降温效果,微型风机和提供电子制冷片、微型风机和除湿降温控制器的直流电源以及除湿降温控制器均有自检功能,并通过RS485或RS232接口上传发送现场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运行情况和箱柜内的实时空气温湿度。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可以适合在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或各类端子箱柜外部侧面或底面安装,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不占铠装开关柜和端子箱柜内部空间,不受高电压强磁场的干扰,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维护检修不影响铠装开关柜内和端子箱柜内部的设备运行,特别是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完全可采用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检修维护无需铠装开关柜配合停电,也不会发生因塑性导水管老化破裂或过长易堵塞使除湿的凝露水在铠装开关柜内和端子箱柜内漫溢,实时检测箱柜内温湿度并上传各项信息数据,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全自动控制,铠装开关柜和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的其它通风孔可用磁性硅橡胶封条或自粘性硅橡胶封条封闭,水份和细小虫草不容易进入箱柜内,发生端子锈蚀和机构卡涩的情况减少,提高了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安全性,由于是从铠装开关柜内和端子箱柜内抽出湿空气进行干燥和一定程度的冷却,比电力系统目前采用的干燥和冷却方式更加节电和低噪音。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图I是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原理结构。图2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原理结构。图3是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外形。图4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外形。图5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湿空气冷凝、加热通道内部构造。图6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散热片三视图。[0014]图7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制冷片三视图。图8是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冷凝集水槽。图9是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异型支架挡板。

图10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L型支架挡板。图11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L型导流挡板。图12是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图中I.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2.散热片,3.电子制冷片,4.异型支架挡板,5.冷凝集水槽,6.冷凝水排放管,7. L型导流挡板,8.冷凝片,9.湿空气冷凝通道隔热层,10.干燥冷风出口,11.挡水网,12.湿风进口,13.微型风机,14.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5.冷凝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6.底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17. L型支架挡板,18.安装底板,19.微型风机安装孔,20.冷凝水排放管插入孔,21.异型支架挡板安装孔,22.湿空气引入通道,23.湿空气冷凝通道,24.湿空气加热通道,25.安装底板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依据在被除湿降温设备上的安装位置分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和设备底面板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二种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安装底板(18)上都开有I个湿风进口(12)、I个干燥冷风出口(10)和I个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25),在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⑴开有I个插入冷凝水排放管(6)的孔,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外形(图3)的其它部位完全封闭,在竖立的电子制冷片(3)两侧均匀涂上导热膏,在电子制冷片的发热面侧是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4),电子制冷片(3)发热面与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4)贴合,散热片(2)的另一面是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从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
(14)的上边沿的以上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间完全无连接,湿热空气可从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间无阻碍地进入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4)侧,在电子制冷片(3)的制冷面侧是冷凝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5),电子制冷片(3)制冷面与冷凝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5)贴合,冷凝片(8)的另一面是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在散热片(2)和冷凝片(8)边缘开对称的2个孔,用加上隔热垫圈和隔热套管的螺栓将散热片和制冷片把电子制冷片夹牢紧固安装成一体。在异型支架挡板(4)微型风机安装孔(19)位置安装3个微型风机(13)。用加上隔热垫圈和隔热套管的螺栓将冷凝集水槽(5)安装在冷凝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5)侧底部,冷凝片(8)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底部完全置于冷凝集水槽(5)内,在冷凝集水槽(5)内底部与冷凝片(8)底部之间水平放置一块挡水网(11),在冷凝片(8)的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正面竖立一块挡水网(11)。将冷凝水排放管(6)插入异型支架挡板(4)的冷凝水排放管插入孔(20),在散热片(2)和异型支架挡板(4)边缘开对称的4个孔,用螺栓把散热片(2)与异型支架挡板(4)夹牢紧固安装成一体。沿冷凝片(8)侧异型支架挡板(4)的表面用隔热棉将冷凝片(8)和冷凝集水槽(5)除冷凝水排放管(6)外完全隔开,形成湿空气冷凝通道隔热层(9)。用隔热密封条沿异型支架挡板(4)的二个侧面边至上向下与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I)的二侧内壁对夹封实,用螺栓在异型支架挡板安装孔(21)把异型支架挡板
(4)与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I)底面夹牢紧固安装成一体,异型支架挡板(4)与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I)的正面和二个侧面围成在散热片(2)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侧的一个上下导通的湿空气加热通道,散热片(2)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被包围其中。异型支架挡板(4)与侧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I)的二个侧面和安装底板(18)围成在冷凝片(8)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侧的一个上面和向安装底板(18)干燥冷风出口(10)导通的湿空气冷凝通道,冷凝片(8)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被包围其中。在图2所示的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原理结构,由于在被除湿降温设备的箱柜底面安装,干燥冷风出口(10)和湿风进口(12)需置于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的顶部,L型支架挡板(17)与底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16)的三个竖立的侧面组成湿空气引入通道(22),L型支架挡板(17)和L型导流挡板(7)与底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16)的二个竖立的侧面组成湿空气加热通道(24),二个呈对角安装的L型导流挡板(7)和与底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16)的二个竖立的侧面组成湿空气冷凝通道(23),一个L型导流挡板(7)与底面安装可拆卸箱体外盖(16)的三个竖立的侧面和一个底面组成干冷空气返回向上进入铠装开关柜内或户内外各类端子箱柜内的通道(23),安装底板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25)。在图3所示的是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外形,除干燥冷风出口
(10)和湿风进口(12)和冷凝水排放管(6)外,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外形封闭,安装底板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25)。在图4所示的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外形,除干燥冷风出口
(10)和湿风进口(12)和冷凝水排放管(6)外,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外形封闭,安装底板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25)。在图5所示的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湿空气加热通道(24)和湿空气冷凝通道(23)的内部构造,散热片(2)的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4)与冷凝片(8)的方形光滑背板平面(15)之间是电子制冷片(3)。在图6所示的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散热片三视图,。在图7所示的是封闭式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制冷片三视图。在图8所示的是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冷凝集水槽,冷凝集水槽(5)和冷凝水排放管(6)。在图9所示的是设备侧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异型支架挡板,冷凝水排放管插入孔(20)和微型风机安装孔(19)。在图10所示的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L型支架挡板,微型风机安装孔(19)。在图11所示的是设备底面安装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封闭式L型导流挡板。在图12所示的是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干燥冷风出口(10)和湿风进口(12)和安装底板干燥冷风出口导流挡板(25)。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在结构上将竖立的电子制冷片的散热面和制冷面封闭成相互独立的竖立的但上部联通的二个空气连通的湿空气加热通道和湿空气冷凝通道,从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的上边沿的以上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间完全无连接,湿热空气可从竖立的多排散热条片间无阻碍地进入散热片方形光滑背板平面侧,湿空气加热通道的下方端口与湿空气引入通道的一端端口连通,湿空气引入通道的另一端口前安装3个微型风机,根据进风量和风压以及电子制冷片的散热量大小和环境温度计算确定微型风机运行台数,微型风机的进风口作为湿风进风口,将湿空气冷凝通道的下端口封闭,在湿空气冷凝通道的制冷面多排制冷条片正对的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位置开一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所开的竖立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面积大于等于制冷面竖立的多排制冷条片面积的4倍,在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所开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湿空气进口侧,沿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的边沿口留一与开口成45度到70度的短边沿,使从湿空气冷凝通道的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流出的干燥冷空气流向斜上方向空间,防止从方形干燥冷空气流出孔流出的干燥冷空气被微型风机立即吸入,在制冷面多排制冷条片的下方置一长方形集水漏斗,长方形集水漏斗引排水管直通到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壳盒的外部,冷凝水直接从引排水管排出,长方形集水漏斗的长方形开口面积大于多排冷凝片的竖立底面面积且长方形集水漏斗的开口沿高于多排冷凝片的底面,防止冷凝水从除集水漏斗引排水管以外的地方流出,在冷凝片的多排冷凝片下方和方形干燥空气流出孔靠冷凝片的面上贴放挡水网,防止因干燥空气流出速度过快将冷凝片上或长方形漏斗中冷凝水带出,在通道内空气流动阻力大的位置利用封闭构造的外壳弧形状位置或设置导流板以减少风阻,以上结构组成一种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其特征是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外壳结构形状或与设备底面安装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L型导流组合构成空气导流减少空气阻力。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其特征是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外壳结构形状与设备侧面安装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异型支架挡板或与设备底面安装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L型支架挡板或与设备底面安装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L型导流挡板和微型封闭式电子除湿降温器底板构成相互独立但连通的湿空气加热通道和湿空气冷凝通道和湿空气引入通道。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除湿降温器的封闭式结构,竖立的电子制冷片的散热面和制冷面封闭成相互独立的竖立的上部联通的湿空气加热通道和湿空气冷凝通道。湿空气引入通道的一端与湿空气加热通道的下方连通,另一端安装微型风机。湿空气冷凝通道的下端口封闭,在湿空气冷凝通道的制冷面正对的竖立位置开一干燥冷空气流出孔。在制冷面冷凝片的下方置一集水漏斗,集水漏斗引排水管直通到封闭式结构的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壳盒的外部。满足在电力系统6kV及以上电压等级室内铠装开关柜或各类端子箱柜外部侧面或底面安装,不占铠装开关柜和端子箱柜内部空间,不受高电压和强磁场的干扰,微型电子除湿降温器维护检修不影响铠装开关柜内和端子箱柜内部的设备运行。
文档编号H02B1/56GK202474593SQ20122000695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4日
发明者叶宏, 叶秋诗, 田军 申请人:叶宏, 叶秋诗, 田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