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765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设计的滑动轴承电机,在电机运行时,由于电机内部风扇等旋转机构的运转,在滑动轴承内侧形成负压区(即该区域的气压比电机外部的气压低),轴承内部的油雾在负压的作用下,越过密封环、轴承内盖与轴之间的间隙进入电机内部,冷凝后形成油滴,产生滑动轴承漏油现象。这也就造成了现有滑动轴承的以下缺点I. 浪费资源;2. 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结构,其可有效解决滑动轴承的漏油问题,同时也达到了节约资源、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这些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结构,滑动轴承固定在端盖上与轴相配合,所述的滑动轴承与轴之间沿电机内部指向电机外部的方向依次形成第一行腔、第二行腔,电机内部设有独立的第三行腔,共三个独立行腔,第一行腔内通入正压气体,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和第三行腔,从而阻断了第二行腔中的油雾流向第一行腔,第二行腔中的油雾便不会通过第一行腔而进入第三行腔。作为优化,所述的第一行腔内的正压气体的气压大于电机周围环境中的气压。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解决方案,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滑动轴承与轴间形成的两个行腔以及在电机内部的独立行腔,并在靠近电机内部的第一行腔中通入正压气体,而且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压大于电机周围环境中的气压,这样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和第三行腔,从而阻断了第二行腔中的油雾流向第一行腔,第二行腔中的油雾便不会通过第一行腔而是进入第三行腔,进而解决滑动轴承漏油问题。
以下结合附图
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滑动轴承;2、轴;3、第一行腔;4、第二行腔;5、第三行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限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实施例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其结构如图I所示,滑动轴承I固定在端盖上与轴2相配合,所述的滑动轴承I与轴2之间沿电机内部指向电机外部的方向依次形成第一行腔3、第二行腔4,电机内部设有独立的第三行腔5,共三个独立行腔,第一行腔3内通入正压气体,通入第一行腔3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4和第三行腔5,从而阻断了第二行腔4中的油雾流向第一行腔3,第二行腔4中的油雾便不会通过第一行腔3而进入第三行腔5。所述的第一行腔3内的正压气体的气压大于电机周围环境中的气压。上述实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是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滑动轴承固定在端盖上与轴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轴承与轴之间沿电机内部指向电机外部的方向依次形成第一行腔、第二行腔,电机内部设有独立的第三行腔,共三个独立行腔,第一行腔内通入正压气体,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和第三行腔,从而阻断了第二行腔中的油雾流向第一行腔,第二行腔中的油雾便不会通过第一行腔而进入第三行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行腔内的正压气体的气压大于电机周围环境中的气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滑动轴承防漏油正压密封结构,滑动轴承固定在端盖上与轴相配合,滑动轴承与轴之间沿电机内部指向电机外部的方向依次形成第一行腔、第二行腔,电机内部设有独立的第三行腔,第一行腔内通入正压气体,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和第三行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靠近电机内部的第一行腔中通入正压气体,而且第一行腔中的气压大于电机周围环境以及相邻行腔中的气压,这样通入第一行腔中的气体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流向第二行腔和第三行腔,从而阻断了第二行腔中的油雾流向第一行腔,第二行腔中的油雾便不会通过第一行腔而进入第三行腔,进而解决滑动轴承漏油问题。
文档编号H02K5/167GK202708082SQ20122037583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姚文心 申请人:南阳防爆(苏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