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8214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本发明提供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该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包括:下部模具,上部模具,与所述下部模具合型,以及一对外侧模具,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合型时,与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部相结合;在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
【专利说明】具有纵向四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更具体地涉及,在马达壳体铁芯的内侧及外侧面,纵向形成凹凸部来提高冷却性能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

【背景技术】
[0002]通常,由于电动汽车的马达壳体的冷却回路的性能对马达的性能引起的影响大,因此为了尽量实现宽的面积的冷却回路形象,在马达壳体的内侧及外侧形成有凹凸部。
[0003]但是,如图1所示,目前被使用的批量生产的马达壳体铁芯模具10结合于下部模具12及上部模具14和下部模具12与上部模具14的外周面,并由在内周面横向形成有凹凸的复数个的滑动模具16构成,因此存在无法制造内侧形成有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问题。
[0004]同时,为了在马达壳体的内侧形成凹凸部,尽管在下部模具10的外周面横向形成复数个的凹凸来制造内侧形成有凹凸部的马达壳体,但存在从制造模具无法取出马达壳体的问题。
[0005]并且,滑动模具16形成复数个,而各滑动模具16结合于下部模具12与上部模具14的外周面时,发生微细的端差,形成于马达壳体的外侧的凹凸部形成为不均匀,从而存在品质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因此,本发明是用于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制造在内侧及外侧形成有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并轻而易举地从铁芯制造模具取出制造的马达壳体铁芯,能够制造冷却性能优秀的马达壳体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
[0007]为了达成上述及其他本发明的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部模具,上部模具,与所述下部模具合型,及一对外侧模具,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合型时,与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部相结合;在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
[000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的两侧面以朝向所述一对外侧模具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的两侧面以朝向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倾斜的方式形成。
[0009]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和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两侧面的倾斜角为5°?10°。
[00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和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数量为17个?33个。
[0011]根据具有上述组成的本发明,存在制造内侧及外侧形成有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并轻而易举地从铁芯制造模具取出制造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冷却性能优秀的马达壳体的效果O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概括示出现有的马达壳体铁芯模具的分解立体图。
[0013]图2是概括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3是概括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来制造的马达壳体的全体图及侧面图。
[0015]图4是根据图2制造的马达壳体的冷却通道俯视图。
[0016]图5是测定根据在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和在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配置角度而制作的铁芯来实现冷却通道的冷却性能的图。
[0017]图6是测定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通道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冷却通道具有现有的横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去除冷却通道的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冷却性能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在这过程中,为了更加明了和方便说明,附图图示的线的厚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等会夸张地图示。
[0019]并且,后述的用语是考虑本发明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这些用语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管理而改变。因此,对这些用语的定义将本发明整体的内容为基础而定下来。
[0020]图2是概括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概括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来制造的马达壳体的全体图及侧面图,图4是根据图2制造的马达壳体的冷却通道俯视图。
[0021]参照图1,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100,由下部磨具110、上部模具120、一对外侧模具130构成,该上部模具120与所述下部模具合型,且该一对外侧模具130,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合型时,与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部相结合。
[0022]在下部模具110和上部模具120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112、122,在一对外侧模具130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132。在此,在下部模具110与上部模具120的外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112、122的两侧面以朝向一对外侧模具130倾斜的方式形成,在一对外侧模具130的内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132的两侧面以朝向下部模具110与上部模具120倾斜的方式形成。
[0023]此时,优选地,在下部模具110与上部模具120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12、122和在一对外侧模具130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32的两侧面的倾斜角为5°?10°。在下部模具110与上部模具120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12、122和在一对外侧模具130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32的数量为17个?33个。
[0024]图5是测定根据在下部模具110与上部模具120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12、122和在一对外侧模具130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132的配置角度而制作的铁芯来实现冷却通道的冷却性能的图。
[0025]在此,凹凸部的配置角度为5°、7.5°、10°,马达壳体的温度为25°C,铁芯温度为300°C,冷却水温度为25°C。
[0026]如图5所示,凹凸部的配置角度为5°时,冷却性能最优秀。
[0027]并且,图6为测定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冷却通道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冷却通道具有现有的横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去除冷却通道的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冷却性能的图。
[0028]如图6所示,被确认为,去除冷却通道的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和形成有横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冷却性能的测定结果发生约1.7°C的差异,去除冷却通道的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和形成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的冷却性能的测定结果发生约3.(TC的差异。
[0029]总而言之,被确认为,将冷却通道以纵向凹凸形象制作在马达壳体的,冷却性能最优秀。
[0030]因此,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及根据该模具制造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存在制造内侧及外侧形成有凹凸部的马达壳体,并轻而易举地从铁芯制造模具取出制造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冷却性能优秀的马达壳体的效果。
[0031 ] 以上,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本【技术领域】所属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不超过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对本发明可以进行各种修改及变形。
[0032]附图标记的说明:
[0033]110:下部模具
[0034]120:上部模具
[0035]130:外侧模具
[0036]112、122、132:凹凸部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部模具, 上部模具,与所述下部模具合型,以及 一对外侧模具,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合型时,与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部相结合; 在所述下部模具和上部模具的外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 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沿着圆周方向,以隔开间隔的方式纵向形成多个凹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的两侧面以朝向所述一对外侧模具倾斜的方式形成, 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多个凹凸部的两侧面以朝向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倾斜的方式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和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两侧面的倾斜角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下部模具与上部模具的外周面形成的凹凸部和在所述一对外侧模具的内周面形成的凹凸部的数量为17个?33个。
5.一种马达壳体,利用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具有纵向凹凸部的马达壳体铁芯制造模具制造而成。
【文档编号】H02K5/04GK104338906SQ201310540801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6日
【发明者】朴贞昱, 金宇天, 徐永剂 申请人:大林企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