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池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95990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电池万能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池充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以同时为多种电池进行充电蓄能的万能充电器。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产品的日益普及,手机的需求量以及种类越来越多,很多家庭甚至人手一部手机。不同类型的手机往往配置不同种类的电池,这就导致市面上的电池种类日益繁多,为其充电的充电器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拥有多部手机的家庭来说,若每部手机需要使用的充电器各不相同,就会导致家中的充电器种类繁多,这样就会给手机用户的使用带来很多困扰,经常出现错插充电器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很多家庭购置了万能充电器,仅需使用一个充电器即可实现对家中多部手机电池的兼容充电,由此给手机用户的日常使用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对于目前市面上的万能充电器来说,其充电方式基本相同,每次充电时几乎都需要调节万能充电器上两个触针之间的距离,使其与电池上的正、负极准确连接后,才能开始充电。由于万能充电器上的触针位置无法固定,每次充电时都需要进行调节,因此,在不小心碰到电池或者万能充电器时,可能会导致充电器上的触针与电池的正负极接触不良,还需要再次进行调节,这样就会给手机用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万能充电器使用上的不便,提出了一种多电池万能充电器,通过将充电线路与电池槽分开设计,从而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前提下,满足了对多块电池同时充电的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方案予以实现:—种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和多个电池槽,每一个电池槽用于插装一块电池,在每一个电池槽中均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对应接触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在每一个电池槽底部均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对应连通;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分别与电池槽底部的插头一一对应插接,每一个插孔均与充电底座中设置的充电电路相连接,将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传送至所述的电池槽。进一步的,在所述的多个电池槽中至少包含有一个可兼容插装多种类型电池的多功能型电池槽,所述多功能型电池槽包括底板、相对布设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宽板以及两个侧板,在两个宽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电池插入后晃动的弹片,在两个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口,在两个侧板上分别垂直布设有两个定位长片,所述的两个定位长片对应插装在两个宽板的左侧或者右侧开设的插口中,从而使得两个侧板分别固定与宽板的左右两侧,实现对电池的左右定位。又进一步的,在每一个所述的定位长片上均竖直平行设置有多个卡槽,在每一个宽板的插口中均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在定位长片插入到所述插口中时卡装在其中一个卡槽内,实现定位长片在宽板中的卡装固定。为了避免电池在放反时需要拔出来重新放置的问题,在所述多功能型电池槽的底板内侧优选设置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分开布设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组触片中极性相同的两个触片布设在外侧,布设在内侧的触片沿底板上开设的滑道左右滑动。进一步的,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定位旋钮,分别与布设在内侧的两个触片一一对应连接,实现对内侧两个触片的定位。优选的,在所述的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中,优选将正极触片布设在外侧,负极触片布设的内侧,即正极触片固定,负极触片的位置可调,由此配合调节左右侧板的位置即可满足对不同类型电池的充电要求。再进一步的,所述插头布设在底板外侧的中间部位,所述插头优选采用两段式结构,一段分别通过导线与两组触片中的正极触片对应连接,另一段通过导线与两组触片中的负极触片对应连接。优选的,在所述的多个电池槽中还包含有至少一个用于插装特定品牌电池的特定型电池槽,可以实现对特定品牌电池的插装充电。为了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指示,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多组指示灯,多组指不灯的布设位置与多个电池槽在充电底座上的安装位置对应,在每一个插孔连接充电电路的回路中对应串联有一组指示灯。更进一步的,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还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电源端子连接充电电路,接收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USB接口的接地端子连接充电电路的地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通过设置多个电池槽,每个人使用不同的电池槽,由此可以满足多人同时充电的要求。而且,通过在多个电池槽中分别设置特定型电池槽和多功能型电池槽,利用特定型电池槽对特定品牌的电池进行充电,利用多功能型电池槽满足对其他类型电池的充电要求,由此实现了充电器对各种类型电池的兼容充电要求,方便了多手机用户的使用。此外,通过在充电器上设置USB接口,还可以满足用户通过USB数据线对手机进行充电的使用要求。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的一种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多电池万能充电器中充电底座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多功能型电池槽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侧视图;图5是多功能型电池槽底板内侧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多功能型电池槽底板外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电池槽插头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地描述。本实施例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在现有万能充电器的充电线路基础上,将充电电路与连接电池正负极的部分分开,形成相互独立的充电底座I和电池槽2,参见图1、图2所示。其中,充电底座I中设置有充电电路,主要用于将外部电源(例如交流市电)转换成可以满足电池充电要求的直流电源(例如+5V直流电源),通过布设在充电底座I上的插孔16传输至电池槽2。电池槽2主要用于插装电池,其内部设置有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分别用于与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对应接触;将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与布设在电池槽底部的插头的正、负极对应连通(例如可以通过内设导线实现触片与插头间的连接),通过将所述的插头插入到充电底座I的插孔16中,由此便可以接收通过充电底座I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为插入到电池槽2中的电池充电。为了满足对多块电池同时充电的要求,在本实施例的万能充电器中设置有多个电池槽2,每一个电池槽2用于插装一块电池,将各个电池槽2的插头分别插入到充电底座I上的不同插孔16中,同时接收通过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即可为各个电池槽2中的电池同时充电,在方便用户使用的同时,节约充电时间。在本实施例的电池槽2中设计有多功能型电池槽和特定型电池槽,其中,多功能型电池槽的结构可以调节,能够适合多种类型的电池使用;而特定型电池槽为某特定品牌的电池量身定做,仅适合该特定品牌的电池使用。对于多功能型电池槽来说,为了实现其对各种品牌电池的兼容性,在每一个多功能型电池槽中均设计有一个底板3、两块宽板4和两个侧板5,如图3所示。其中,两块宽板4相对竖立安装于所述的底板3上,在电池插入时(优选将电池中立式放置),分别与电池的正面和反面相对。在每一块宽板4的内侧均设置有一个弹片9,结合图4所示,在将电池插入到电池槽中时,可以利用两个弹片9夹住电池,以防止电池插入后晃动。在两个宽板4的左右两侧还分别开设有插口 6,用于安装固定所述的侧板5。为了方便侧板5在宽板4左右两侧的固定,本实施例在每一个侧板5上分别垂直布设了两个定位长片7,如图3所示,将其中一个侧板5的两个定位长片7分别插入到两块宽板4左侧开设的插口 6中,可以实现该侧板5在宽板4左侧的固定;将另外一个侧板5的两个定位长片7分别插入到两块宽板4右侧开设的插口 6中,可以实现该侧板5在宽板4右侧的固定。通过调节定位长片7在插口 6中的插入深度,即可改变两个侧板5之间的距离,以与插入的电池的宽度相适应。为了实现两个侧板5在宽板4左右两侧的固定,本实施例在每一个定位长片7上分别竖直平行设置了多个卡槽8,如图3所示,并且在每一个宽板4的插口 6中分别设置了一个卡齿。在将定位长片7插入到宽板4上开设的插口 6中时,利用卡齿卡装在其中一个卡槽内,由此便可以实现定位长片7在宽板4中的卡装固定。由此一来,利用两块宽板4对电池进行前后定位,利用两个侧板5对电池进行左右定位,这样便可以形成一个固定的电池插装区域。充完电后,只需取出电池,无需取下电池槽。再次充电时,直接将电池插入到电池槽中,不用再做任何调整。电池槽中的正极触片10+和负极触片10-优选设置在电池槽的底座3内侧,参见图5所示,以用于与插入到电池槽中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对应接触。考虑到不同品牌的电池,其正负极的布设位置不 尽相同,正负极之间的距离存在差异,因而为了适应各种品牌的电池,本实施例优选将其中一个触片的布设位置固定,另外一个触片可以左右滑动,以实现触片与电极位置的对应。为了解决电池在放反时需要从电池槽中拔出来重新放置的问题,本实施例优选在多功能型电池槽的底板3内侧设置方向相反的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即图5中的10+、10-和11+、11_。将其中一组正极触片10+和负极触片10-布设在底板3内侧的左边,将另外一组正极触片11+和负极触片11-布设在底板3内侧的右边,且两组触片中极性相同的两个触片布设在外侧,例如将两组触片中的正极触片10+、11+布设在外侧,且位置固定;负极触片10-、11-布设在内侧,且沿底板3上开设的滑道12可以左右滑动。由此一来,在第一次将电池插入到电池槽中时,只需将电池的正极位置对准电池槽内的正极触片10+或11+的位置,然后根据电池的负极位置调节电池槽内负极触片10-、11_的位置,使其刚好与电池的负极位置对准,并进一步配合调节电池槽左右侧板5的位置,由此便可实现电池在电池槽内的准确插装定位。之后,只需将电池槽的插头13插入到充电底座I的插孔16中,即可利用充电底座I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为电池槽内的电池充电,结合图3所示。在电池槽的底板3的底部还安装有两个定位旋钮14,分别与布设在内侧的两个触片(例如两个负极触片10-、11_)一一对应连接,方便用户调节内侧触片的位置,并实现对内侧两个触片的定位,参见图6所示 。所述插头13优选布设在电池槽的底板3底部的中间部位,如图6所示,且优选采用类似于耳机插头的二段式结构,结合图7所示。将插头13的其中一段定义为正极,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两个正极触片10+、10-对应连接;将插头13的另一端定义为负极,通过两根导线分别与两个负极触片11+、11_对应连接。由此一来,无论电池以何种方向插入电池槽,均能实现电池的正负极与插头13的正负极对应连通。对于特定型电池槽来说,其外观可以设计得与多功能型电池槽一样,内部的正负极触片需要根据各品牌电池的型号具体设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电池的类型选择特定的电池槽插。由于特定型电池槽是根据特定手机电池而设计的,正负极触片的位置以及电池槽的宽度都已固定,因此,充电时,用户只需将电池插入电池槽,并将电池槽的插头插入到充电底座I的插孔16中,即可利用充电底座I中的充电电路对电池进行充电。使用特定型电池槽的用户在更换手机时,无需重新购买整个充电器,只需更换相应品牌的电池槽即可。在充电底座I上,设置有多个插孔16,如图2所不,每一个插孔16对应与一个电池槽2的插头13相插接。在充电底座I中,对于充电电路的结构设计可以与现有充电器中的充电线路的结构设计相同,区别是需要使用并联方式从充电电路的直流电源输出端接出多组正负端子,一组正负端子连接一个插孔的正负极,传输直流电源为电池槽2中的电池充电。为了对每个电池槽2中的电池的充电情况进行清楚地指示,本实施例优选在充电底座I上还设置了多组指示灯17,如图1所示。在每一组指示灯17中均包含有一个红色指示灯和一个绿色指示灯,在电池充电的过程中,红色指示灯点亮,指示充电状态;在电池充满电后,转为绿色指示灯点亮,指示充电结束。设置所述多组指示灯17在充电底座I上的布设位置刚好与多个电池槽2在充电底座I上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以便清楚地对每一个电池槽2中的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分别指示。[0041]对于各组指示灯17的供电端子优选分别连接在每一个插孔16连接充电电路的回路中,即在充电电路的每一组直流电源输出端连接插孔正负极的线路中分别对应串联一组指示灯17的正负极供电端子,使得充电电路在为电池充电的过程中能够同时控制指示灯
17点亮指示。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各组指示灯17实际上是多组指示灯模组,只需为指示灯模组提供直流电源,指示灯模组即可根据充电电流的大小自动判断出当前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而控制相应的一路指示灯点亮,对电池的充电状态进行指示。为了进一步满足用户使用数据线为手机充电的要求,本实施例还在所述充电底座I上设置了 USB接口 15,参见图1所示。所述USB接口 15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以满足多人同时使用数据线进行充电的要求。将每一个USB接口 15中的电源端子连接到充电电路中,接收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5V直流电源,将USB接口 15的接地端子连接充电电路的地线。由此,手机便可以通过USB数据线连接到USB接口 15上,直接通过数据线为手机内部的电池充电。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充电器由于配置有多个电池槽,每个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电池类型调整好电池槽放入充电底座中,每次充电时,用户只需找到自己的电池槽插入电池即可充电。
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底座和多个电池槽,每一个电池槽用于插装一块电池,在每一个电池槽中均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对应接触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在每一个电池槽底部均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对应连通;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分别与电池槽底部的插头对应插接,每一个插孔均与充电底座中设置的充电电路相连接,将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传送至所述的电池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个电池槽中至少包含有一个可兼容插装多种类型电池的多功能型电池槽,所述多功能型电池槽包括底板、相对布设在所述底板上的两个宽板以及两个侧板,在两个宽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防止电池插入后晃动的弹片,在两个宽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插口,在两个侧板上分别垂直布设有两个定位长片,两个定位长片对应插装在两个宽板的左侧或者右侧开设的插口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所述的定位长片上均竖直平行设置有多个卡槽,在每一个宽板的插口中均设置有卡齿,所述卡齿在定位长片插入到所述插口中时卡装在其中一个卡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功能型电池槽的底板内侧设置有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分开布设在底板的左右两侧,且两组触片中极性相同的两个触片布设在外侧,布设在内侧的触片沿底板上开设的滑道左右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两个定位旋钮,分别与布设在内侧的两个触片一一对应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两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中,正极触片布设在外侧,负极触片布设的内侧。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布设在底板外侧的中间部位,所述插头为两段式结构,一段分别通过导线与两组触片中的正极触片对应连接,另一段通过导线与两组触片中的负极触片对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多个电池槽中还包含有至少一个用于插装特定品牌电池的特定型电池槽。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多组指示灯,多组指示灯的布设位置与多个电池槽在充电底座上的安装位置一一对应,在每一个插孔连接充电电路的回路中对应串联有一组指示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还设置有USB接口,所述USB接口的电源端子连接充电电路,接收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USB接口的接地端子连接充电电路的地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电池万能充电器,包括充电底座和多个电池槽,每一个电池槽用于插装一块电池,在每一个电池槽中均设置有用于与电池的正极、负极对应接触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在每一个电池槽底部均设置有插头,所述插头的正、负极分别与所述的正极触片和负极触片对应连通;在所述充电底座上设置有多个插孔,分别与电池槽底部的插头一一对应插接,每一个插孔均与充电底座中设置的充电电路相连接,将充电电路转换输出的直流电源传送至所述的电池槽。本实用新型的万能充电器通过设置多个电池槽,可以满足多人同时充电的要求;通过在充电器上设置USB接口,还可以满足用户通过USB数据线对手机进行充电的使用要求。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135484SQ201320045148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28日
发明者董其文 申请人:青岛朗讯科技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