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37693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外定子、内定子和冷水套,所述外转子呈圆筒形,该外转子的筒底中心开有第一轴孔,该外转子的内侧壁嵌有第一电磁铁;内转子贯穿有与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该内转子的外侧壁嵌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均呈环形;所述内定子位于内转子外围,与内转子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并与第二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位于内定子外围,与外转子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并与第一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共同固定于冷水套上,该冷水套位于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本实用新型能在保证输出大扭矩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电机的发热量,并具有较小体积。
【专利说明】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
【背景技术】
[0002]电机(电动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目前,需要大扭矩输出的场合,通常需要大体积的电机,其具有较大的定子和转子从而产生较强的磁场力,但是,这种大体积的电机具有以下缺陷:1、不适宜安装在空间狭小的场合;2、发热量很大,寿命短,若加入冷却装置,又将进一步增大体积,同时增加了安装固定整个电机的难度。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能在保证输出大扭矩的基础上,大大降低电机的发热量,并具有较小体积。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外定子、内定子和冷水套,所述外转子呈圆筒形,该外转子的筒底中心开有第一轴孔,该外转子的内侧壁嵌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内转子呈圆管形,可拆卸地安装于外转子的筒底,并由该筒底的中心向下延伸,该内转子贯穿有与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该内转子的外侧壁嵌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均呈环形;所述内定子位于内转子外围,与内转子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并与第二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位于内定子外围,与外转子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并与第一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共同固定于冷水套上,该冷水套位于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
[0006]优选地,所述冷水套呈环形,与外定子和内定子紧密贴合。
[0007]优选地,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均包括铁芯和嵌于铁芯内的线圈,线圈在铁芯上端和下端伸出,形成线圈的上端伸出部和下端伸出部;所述冷水套的上端在铁芯中伸出并位于两线圈的上端伸出部之间,所述冷水套的下端伸出至线圈的下端伸出部的下方,该冷水套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一安装座。
[0008]优选地,所述冷水套包括环形套体和位于环形套体内的盘管形水道,该盘管形水道绕环形套体周向盘旋延伸,并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水的冷却水入口和输出冷却水的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均连接有接头;两接头固定于环形套体,并向下伸出。
[0009]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0]本实用新型内、外定子、内、外转子在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的作用下分别进行电磁配合的设置,可在内、外定子通电后同时对内转子和外转子产生转动力,提高了外转子输出的扭矩,而且,由于该内、外定子和内、外转子的配合结构没有增大体积,而是增加了线圈与电磁铁的配合面,因此实现了在小体积的基础上输出较大扭矩,同时,内、外定子共同通过冷水套冷却,可带走内、外定子发热产生的热量,提高了使用寿命,也巧妙规避了设置普通冷却装置带来的体积增大,而且,通过该冷水套与内、外定子的连接,则可实现对整个组合电机的安装固定,非常适合在狭小空间、又需要输出大扭矩的场合使用,例如使用在数控机床的转台上。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盘管形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外转子;101、第一轴孔;2、内转子;21、第二轴孔;3、外定子;4、内定子;
5、冷水套;51、环形套体;52、盘管形水道;521、冷却水入口 ;522、冷却水出口 ;6、第一电磁铁;7、第二电磁铁;8、第一间隔;9、第二间隔;10、安装座;11、接头;100、铁芯;200、线圈;201、上端伸出部;202、下端伸出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如图1所示的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包括外转子1、内转子2、外定子3、内定子4和冷水套5,外转子I呈圆筒形,该外转子I的筒底中心开有第一轴孔101,该外转子I的内侧壁嵌有第一电磁铁6 ;内转子2呈圆管形,可拆卸地安装于外转子I的筒底,并由该筒底的中心向下延伸,该内转子2贯穿有与第一轴孔101同轴的第二轴孔21,该内转子2的外侧壁嵌有第二电磁铁7 ;内定子4和外定子3均呈环形;内定子4位于内转子2外围,与内转子2之间形成第一间隔8,用于形成气息,并与第二电磁铁7电磁配合;外定子3位于内定子4外围,与外转子I之间形成第二间隔9,用于形成气息,并与第一电磁铁6电磁配合;外定子3和内定子4共同固定于冷水套5上,该冷水套5位于外定子3和内定子4之间。
[0016]当内定子4、外定子3均通入电流后,将产生磁场力,分别与第一电磁铁6和第二电磁铁7电磁配合作用,从而分别合力推动外转子I和内转子2转动,提高了转动输出的扭矩,且缩减了所需的体积。同时,将冷水套5置入外定子3和内定子4之间,则可对两者共同冷却,可带走外定子3和内定子4发热产生的热量,并最大程度地缩减了体积。
[0017]为增大冷水套5与外定子3和内定子4的接触面积,提升降温效果,冷水套5呈环形,与外定子3和内定子4紧密贴合。第一电磁铁6和第二电磁铁7也呈环形,分别覆盖于外转子I的内侧壁和内转子2的外侧壁。本实施例的外转子I和内转子2通过螺栓配合实现可拆卸连接,便于装配。第一轴孔101和第二轴孔21相对结合后可装入转动轴。
[0018]本实施例的外定子3和内定子4均包括铁芯100和嵌于铁芯100内的线圈200,由铁片层叠而成,铁芯100也可为铜芯,由铜片层叠而成,铁芯100用于固定在冷水套5上,线圈200在铁芯100上端和下端伸出,形成线圈200的上端伸出部201和下端伸出部202 ;冷水套5的上端在铁芯100中伸出并位于两线圈200的上端伸出部201之间,冷水套5的下端伸出至线圈200的下端伸出部202的下方,该冷水套5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一安装座10。冷水套5形成对两线圈200的阻隔,可抗两线圈200之间的磁场干扰。冷水套5连接安装座10后,则可将本组合电机固定,使冷水套5既能用于降温,又兼作安装本组合电机的支撑结构。
[0019]如图f 2所示,为进一步加强冷水套5的冷却效果,冷水套5包括环形套体51和位于环形套体51内的盘管形水道52,该盘管形水道52绕环形套体51周向盘旋延伸,并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水的冷却水入口 521和输出冷却水的冷却水出口 522,冷却水入口 521和冷却水出口 522均连接有接头11 ;两接头11固定于环形套体51,并向下伸出。在盘管形水道52中流动的冷却水,可充分与外定子3和内定子4接触,本组合电机安装固定后,从安装座10的下方则可通过接头11来接入、输出冷却水,以适应较为狭小的安装场合。
[0020]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转子、内转子、外定子、内定子和冷水套,所述外转子呈圆筒形,该外转子的筒底中心开有第一轴孔,该外转子的内侧壁嵌有第一电磁铁;所述内转子呈圆管形,可拆卸地安装于外转子的筒底,并由该筒底的中心向下延伸,该内转子贯穿有与第一轴孔同轴的第二轴孔,该内转子的外侧壁嵌有第二电磁铁;所述内定子和外定子均呈环形;所述内定子位于内转子外围,与内转子之间形成第一间隔,并与第二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位于内定子外围,与外转子之间形成第二间隔,并与第一电磁铁电磁配合;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共同固定于冷水套上,该冷水套位于外定子和内定子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套呈环形,与外定子和内定子紧密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定子和内定子均包括铁芯和嵌于铁芯内的线圈,线圈在铁芯上端和下端伸出,形成线圈的上端伸出部和下端伸出部;所述冷水套的上端在铁芯中伸出并位于两线圈的上端伸出部之间,所述冷水套的下端伸出至线圈的下端伸出部的下方,该冷水套的下端可拆卸地连接有一安装座。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共用冷水套的组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水套包括环形套体和位于环形套体内的盘管形水道,该盘管形水道绕环形套体周向盘旋延伸,并具有用于通入冷却水的冷却水入口和输出冷却水的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均连接有接头;两接头固定于环形套体,并向下伸出。
【文档编号】H02K16/00GK203722438SQ201320893765
【公开日】2014年7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31日
【发明者】汤秀清 申请人:广州市昊志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