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泵的电机及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03248阅读:751来源:国知局
增压泵的电机及增压泵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增压泵的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增压泵,增压泵的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第一连接件、第一弹性密封件和第二弹性密封件,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设于机壳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连接件紧固连接机壳,前端盖上凹设有第一容置槽,第一弹性密封件容置于第一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第一容置槽外的第一密封部,后端盖上凹设有第二容置槽,第二弹性密封件容置于第二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第二容置槽外的第二密封部,机壳具有抵顶于第一密封部上的前配合面和抵顶于第二密封部上的后配合面。其解决了增压泵的电机防水密封不足的问题,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并降低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要求。
【专利说明】
增压泵的电机及增压泵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增压泵的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增压泵。

【背景技术】
[0002]增压泵为安装于管路上以用于增压的泵,其广泛应用于净水器、热水器等用水设备的水管上。增压泵一般通过电机驱动运行,由于增压泵一般应用于用水设备上,故,增压泵的电机在设计中也应满足一定的防水密封要求。然而,现有技术中,增压泵的电机在结构设计上存在着诸多防水密封不足之处,具体体现如下:
[0003]I)电机的前端盖与电机的机壳前配合面的配合处、电机的后端盖与电机的机壳后配合面的配合处均只是通过配合处两相互配合表面的贴合实现配合处的密封效果,这样,一方面会加大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要求,从而加大了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加工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在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大批量生产中,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难以得到保证,故而使得前端盖与机壳前配合面的配合处、后端盖与机壳后配合面的配合处会存在一定的配合间隙,进而使得外界的水可从该缝隙渗入机壳内,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04]2)电机的机壳一般都采用板件弯折成圆筒状,且其首尾两端结合后一般通过卡扣方式紧固连接,这样,其首尾两端的接合处会存在接合缝隙,从而使得外界的水可从该缝隙进入机壳内,进而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05]3)电机的机壳与底座之间一般通过螺钉紧固连接,这样,机壳上需设置供螺钉穿设的螺钉孔,这样,在具体应用中,外界的水会从螺钉孔渗入机壳内,从而严重影响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增压泵的电机及具有该电机的增压泵,其旨在解决现有增压泵的电机防水密封不足的技术问题。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增压泵的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机壳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两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紧固连接所述机壳;增压泵的电机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和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外的第一密封部,所述后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外的第二密封部,所述机壳具有抵顶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前配合面和抵顶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上的后配合面。
[0008]进一步地,增压泵的电机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外侧部。
[0009]优选地,所述机壳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或者,所述机壳采用板件卷绕并无缝焊接而成。
[0010]具体地,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机壳之所述中空内腔配合设置的第一卡位凸缘,所述第一卡位凸缘卡插于所述机壳的所述中空内腔内,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卡位凸缘的外边缘凹设,且所述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凸缘与所述前端盖的外边缘之间;所述后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机壳之所述中空内腔配合设置的第二卡位凸缘,所述第二卡位凸缘卡插于所述机壳的所述中空内腔内,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卡位凸缘的外边缘凹设,且所述第二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二卡位凸缘与所述后端盖的外边缘之间。
[0011]更具体地,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沿所述机壳的所述前配合面凸设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凸台沿所述机壳的所述后配合面凸设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卡位凸缘上凹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卡位凸缘上凹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卡插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卡插配合。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组件,其包括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中空内腔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螺母。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垫圈和第三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垫圈和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均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垫圈与所述螺帽之间。
[00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通过在前端盖与机壳之间增设第一弹性密封件、在后端盖与机壳之间增设第二弹性密封件,这样,利用第一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可使第一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机壳的前配合面上、利用第二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可使第二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机壳的后配合面上,从而可在前端盖与机壳前配合面之间和后端盖与机壳后配合面之间形成比较严密的密封结构。其通过第一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弥补了机壳前配合面平面度不足的缺陷,通过第二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弥补了机壳后配合面平面度不足的缺陷,从而消除了前端盖与机壳前配合面的配合间隙、后端盖与机壳后配合面的配合间隙,防止了外界的水从前端盖与机壳前配合面的配合处、后端盖与机壳后配合面的配合处渗入机壳内的情形发生,提高了电机的防水密封性能,保证了电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同时,第一弹性密封件和第二弹性密封件的设置,还可有效降低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要求,减小了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了前端盖、后端盖和机壳的加工成本。
[00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增压泵,其包括增压泵本体、上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和用于紧固连接所述增压泵本体与所述增压泵的电机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增压泵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紧固连接所述前端盖。
[0016]进一步地,于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增压泵本体之间还设有第四弹性密封件,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增压泵本体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四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外的第三密封部,所述增压泵本体具有抵顶于所述第三密封部上的抵压面。
[0017]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所述增压泵本体上贯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
[00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增压泵的电机,故,一方面提高了增压泵的防水密封要求,保证了增压泵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增压泵部件的加工难度,从而利于降低增压泵的加工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的分解示意图;
[00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分解示意图;
[00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组装示意图;
[00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主剖视示意图;
[0023]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壳与底座的连接结构不意图;
[0024]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端盖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前端盖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9]如图1、图2、图5、图6和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1,包括机壳11、前端盖12、后端盖13和第一连接件14,机壳11具有中空内腔111,前端盖12和后端盖13分别设于机壳11的两端并通过第一连接件14紧固连接机壳11,增压泵的电机I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前端盖12之朝向机壳11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容置槽121,第一弹性密封件15容置于第一容置槽121内并具有凸出于第一容置槽121外的第一密封部(图未示),即第一容置槽121的凹设深度小于第一弹性密封件15的厚度,后端盖13之朝向机壳11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二容置槽131,第二弹性密封件16容置于第二容置槽131内并具有凸出于第二容置槽131外的第二密封部(图未示),即第一容置槽121的凹设深度小于第一弹性密封件15的厚度,机壳11具有抵顶于第一密封部上的前配合面112和抵顶于第二密封部上的后配合面113。可以理解地,电机I还包括转子(图未示)和定子(图未示),转子和定子均收容于机壳11的中空内腔111内。第一容置槽121的设置,主要用于供第一弹性密封件15收容于其内,这样,可实现第一弹性密封件15的安装定位,从而可防止第一弹性密封件15的轻易脱落。第二容置槽131的设置,主要用于供第二弹性密封件16收容于其内,这样,可实现第二弹性密封件16的安装定位,从而可防止第二弹性密封件16的轻易脱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前端盖12与机壳11之间增设第一弹性密封件15、在后端盖13与机壳11之间增设第二弹性密封件16,这样,利用第一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可使第一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机壳11的前配合面112上、利用第二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可使第二密封部紧密贴合于机壳11的后配合面113上,从而可在前端盖12与机壳11前配合面112之间和后端盖13与机壳11后配合面113之间形成比较严密的密封结构。其通过第一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弥补了机壳11前配合面112平面度不足的缺陷,通过第二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弥补了机壳11后配合面113平面度不足的缺陷,消除了前端盖12与机壳11前配合面112的配合间隙、后端盖13与机壳11后配合面113的配合间隙,防止了外界的水从前端盖12与机壳11前配合面112的配合处、后端盖13与机壳11后配合面113的配合处渗入机壳11内的情形发生,提高了电机I的防水密封性能,保证了电机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同时,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的设置,还可有效降低前端盖12、后端盖13和机壳11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要求,减小了前端盖12、后端盖13和机壳11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了前端盖12、后端盖13和机壳11的加工成本。
[0030]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增压泵的电机I,还包括底座17,底座17焊接固定于机壳11的外侧部。底座17的设置主要用于实现电机I在应用场合的安装固定,底座17具体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方式安装于应用场合中。本实施例,机壳11与底座17采用焊接方式实现连接,这样,机壳11上用于与底座17连接的配合处不需设置任何连接孔,从而可有效防止外界的水从底座17与机壳11的连接配合处渗入机壳11内,提高了电机I的防水密封性能,保证了电机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当然了,具体应用中,也可不设置底座17,而使电机I通过其他方式安装于应用场合中,如通过后端盖13实现电机I在应用场合的安装等。
[0031]优选地,如图5所示,底座17采用点焊方式焊接固定于机壳11上,这样,利于提高底座17与机壳11的焊接效率。更为优选地,底座17与机壳11之间具有多个焊接而成的焊点101,这样,可增加底座17与机壳11的连接点101数量,从而利于保证底座17与机壳11连接的稳固可靠性。焊点的设置数量,可根据机壳11与底座17的具体体型进行优化设置。
[0032]优选地,机壳11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或者,机壳11采用板件卷绕并无缝焊接而成。这样,使得机壳11在加工完成后其外侧部没有任何接合形成的缝隙,从而可有效防止外界的水从机壳11的外侧部渗入机壳11内,提高了电机I的防水密封性能,保证了电机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33]具体地,如图5和图6所不,前端盖12之朝向机壳11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机壳11之中空内腔111配合设置的第一卡位凸缘122,第一卡位凸缘122卡插于机壳11的中空内腔111内,第一容置槽121沿第一卡位凸缘122的外边缘凹设,且第一容置槽121设于第一卡位凸缘122与前端盖12的外边缘之间。第一卡位凸缘122的设置,一方面可对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安装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用于限制前端盖12与机壳11组装后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相对径向移动位移,从而利于保证前端盖12与机壳11组装的稳固可靠性。
[0034]具体地,如图5和图8所不,后端盖13之朝向机壳11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机壳11之中空内腔111配合设置的第二卡位凸缘132,第二卡位凸缘132卡插于机壳11的中空内腔111内,第二容置槽131沿第二卡位凸缘132的外边缘凹设,且第二容置槽131设于第二卡位凸缘132与后端盖13的外边缘之间。第二卡位凸缘132的设置,一方面可对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安装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用于限制后端盖13与机壳11组装后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相对径向移动位移,从而利于保证后端盖13与机壳11组装的稳固可靠性。
[0035]更具体地,如图1、图5、图6和图8所示,中空内腔111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定位凸台114和第二定位凸台115,第一定位凸台114沿机壳11的前配合面112凸设于中空内腔111的内壁上,第二定位凸台115沿机壳11的后配合面113凸设于中空内腔111的内壁上,第一卡位凸缘122上凹设有第一定位凹槽123,第二卡位凸缘132上凹设有第二定位凹槽133,第一定位凸台114与第一定位凹槽123卡插配合,第二定位凸台115与第二定位凹槽133卡插配合。第一定位凸台114与第一定位凹槽123的设置,一方面可对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安装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用于限制前端盖12与机壳11组装后前端盖12与机壳11的相对转动位移,从而利于保证前端盖12与机壳11组装的稳固可靠性。第二定位凸台115与第二定位凹槽133的设置,一方面可对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安装起到导向定位作用,从而可有效提高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装配效率;另一方面可用于限制后端盖13与机壳11组装后后端盖13与机壳11的相对转动位移,从而利于保证后端盖13与机壳11组装的稳固可靠性。
[0036]优选地,第一定位凸台114沿机壳11的前配合面112朝向中空内腔111内轴向延伸的距离为I?6mm,第二定位凸台115沿机壳11的后配合面113朝向中空内腔111内轴向延伸的距离为I?6mm。这样,既利于第一定位凸台114和第二定位凸台115的加工成型,又利于保证第一定位凸台114和第二定位凸台115的结构强度。
[0037]优选地,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均为O型橡胶密封圈,即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的截面均为圆形,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具体可由EPDM(三元乙丙橡胶)等橡胶材料制成。O型橡胶密封圈具有良好的弹性,这样,可使其起到良好的密封作用;且O型橡胶密封圈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其可采用标准件,这样,利于降低设计加工成本和便于日后维修更换。当然了,第一弹性密封件15和第二弹性密封件16也可采用其它密封元件,如截面为长方形的矩型密封圈或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型密封圈等。
[0038]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4为螺栓组件,其包括第一螺栓141和螺母142,前端盖12和后端盖13上分别设有供第一螺栓141穿设的第一通孔124和第二通孔134,第一螺栓141穿设于第一通孔124、第二通孔134和中空内腔111内并螺纹连接螺母142。这样,通过第一连接件14可有效实现了机壳11与前端盖12、后端盖13的紧固连接。其利用机壳11的中空内腔111实现第一螺栓141在机壳11上的穿设,可避免在机壳11上设置连接孔,这样,一方面利于简化机壳11的结构,另一方面利于提高电机I的防水性能。由于第一螺栓141和螺母142紧固可靠、拆装方便,故利于保证机壳11与前端盖12、后端盖13连接的稳固可靠性,并利于提高机壳11与前端盖12、后端盖13的拆装效率;同时,由于第一螺栓141和螺母142均可采用标准件,故,可便于第一连接件14的大批量生产和日后检修更换。当然了,具体应用中,第一连接件14也可为其它连接元件,如铆钉等。
[0039]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连接件14还包括垫圈143和第三弹性密封件144,第一螺栓141包括螺杆1411和螺帽1412,垫圈143和第三弹性密封件144均套设于螺杆1411上,且第三弹性密封件144夹设于垫圈143与螺帽1412之间,垫圈143抵顶于后端盖13上。垫圈143具体为平面垫圈143。第三弹性密封件144可防止外界的水沿着第一螺栓141渗入机壳11内,提高了电机I的防水密封性能,从而有效保证了电机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
[0040]优选地,第三弹性密封件144为O型橡胶密封圈,即第三弹性密封件144的截面为圆形,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其可采用标准件,这样,利于降低第三弹性密封件144的设计加工成本和便于第三弹性密封件144的日后维修更换。当然了,第三弹性密封件144也可采用其它密封元件,如截面为长方形的矩型密封圈或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型密封圈等。
[0041]如图2、图3、图4和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压泵,其包括增压泵本体2和上述的增压泵的电机I和用于紧固连接增压泵本体2与增压泵的电机I的第二连接件3,增压泵本体2通过第二连接件3紧固连接前端盖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增压泵,由于采用了上述的增压泵的电机1,故,一方面提高了增压泵的防水密封要求,保证了增压泵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另一方面降低了增压泵部件的加工难度,从而利于降低增压泵的加工成本。
[0042]进一步地,如图2、图4、图7和图9所示,于前端盖12与增压泵本体2之间还设有第四弹性密封件4,前端盖12之朝向增压泵本体2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三容置槽125,第四弹性密封件4容置于第三容置槽125内并具有凸出于第三容置槽125外的第三密封部,增压泵本体2具有抵顶于第三密封部上的抵压面221。本实施例,通过在前端盖12与增压泵本体2之间增设第四弹性密封件4,这样,利用第三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可使第三密封部紧密贴合于增压泵本体2的抵压面221上,从而可在前端盖12与增压泵本体2的抵压面221之间形成比较严密的密封结构。其通过第三密封部的弹性变形弥补了增压泵本体2的抵压面221平面度不足的缺陷,消除了前端盖12与增压泵本体2的抵压面221的配合间隙,防止了外界的水或增压泵本体2内的水从前端盖12与增压泵本体2的配合处渗入电机I内的情形发生,进一步提高了电机I的防水密封性能,保证了电机I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性。同时,第四弹性密封件4的设置,还可有效降低前端盖12和增压泵本体2的配合表面的平面度要求,减小了前端盖12和增压泵本体2的加工难度,进而降低了前端盖12和增压泵本体2的加工成本。
[0043]优选地,如图2、图7和图9所示,第二连接件3为第二螺栓,增压泵本体2上贯穿设有第三通孔201,前端盖12上设有与第二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126,第二螺栓穿设于第三通孔201内并螺纹连接螺纹孔126。这样,通过第二连接件3可有效实现了增压泵本体2与前端盖12的紧固连接。由于螺栓紧固可靠、拆装方便,故利于保证增压泵本体2与前端盖12连接的稳固可靠性,并利于提高增压泵本体2与前端盖12的拆装效率;同时,由于第二螺栓可采用标准件,故,可便于第二连接件3的大批量生产和日后检修更换。具体应用中,第二连接件3也可为其它连接元件,如铆钉等。
[0044]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增压泵本体2包括泵壳21和泵壳支架22,泵壳支架22夹设于泵壳21与前端盖12之间,抵压面221为泵壳支架22之朝向前端盖12的端面,泵壳21和泵壳支架22上均贯穿设有供第二螺栓穿设的第三通孔201。
[0045]进一步地,可于泵壳支架22的抵压面221上设置于第四弹性密封件4配合设置的第四容置槽(图未示),这样,一方面利于提高第四弹性密封件4安装的稳固可靠性,另一方面利于防止外界的水从前端盖12与泵壳支架22的配合处渗入增压泵本体2内。
[0046]优选地,第四弹性密封件4为O型橡胶密封圈,即第四弹性密封件4的截面为圆形,其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且其可采用标准件,这样,利于降低第四弹性密封件4的设计加工成本和便于第四弹性密封件4的日后维修更换。当然了,第四弹性密封件4也可采用其它密封元件,如截面为长方形的矩型密封圈或截面为正方形的方型密封圈等。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增压泵的电机,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和第一连接件,所述机壳具有中空内腔,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分别设于所述机壳的两端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紧固连接所述机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弹性密封件和第二弹性密封件,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一容置槽,所述第一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外的第一密封部,所述后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二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外的第二密封部,所述机壳具有抵顶于所述第一密封部上的前配合面和抵顶于所述第二密封部上的后配合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焊接固定于所述机壳的外侧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采用无缝钢管制成;或者,所述机壳采用板件卷绕并无缝焊接而成。
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机壳之所述中空内腔配合设置的第一卡位凸缘,所述第一卡位凸缘卡插于所述机壳的所述中空内腔内,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卡位凸缘的外边缘凹设,且所述第一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一卡位凸缘与所述前端盖的外边缘之间;所述后端盖之朝向所述机壳的端面上凸设有与所述机壳之所述中空内腔配合设置的第二卡位凸缘,所述第二卡位凸缘卡插于所述机壳的所述中空内腔内,所述第一容置槽沿所述第一卡位凸缘的外边缘凹设,且所述第二容置槽设于所述第二卡位凸缘与所述后端盖的外边缘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凸设有第一定位凸台和第二定位凸台,所述第一定位凸台沿所述机壳的所述前配合面凸设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定位凸台沿所述机壳的所述后配合面凸设于所述中空内腔的内壁上,所述第一卡位凸缘上凹设有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二卡位凸缘上凹设有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卡插配合,所述第二定位凸台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卡插配合。
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螺栓组件,其包括第一螺栓和螺母,所述前端盖和所述后端盖上分别设有供所述第一螺栓穿设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中空内腔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螺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还包括垫圈和第三弹性密封件,所述第一螺栓包括螺杆和螺帽,所述垫圈和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均套设于所述螺杆上,且所述第三弹性密封件夹设于所述垫圈与所述螺帽之间。
8.增压泵,包括增压泵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增压泵的电机和用于紧固连接所述增压泵本体与所述增压泵的电机的第二连接件,所述增压泵本体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紧固连接所述前端盖。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前端盖与所述增压泵本体之间还设有第四弹性密封件,所述前端盖之朝向所述增压泵本体的端面上凹设有第三容置槽,所述第四弹性密封件容置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内并具有凸出于所述第三容置槽外的第三密封部,所述增压泵本体具有抵顶于所述第三密封部上的抵压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增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第二螺栓,所述增压泵本体上贯穿设有第三通孔,所述前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螺栓螺纹配合的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所述第三通孔内并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孔。
【文档编号】H02K5/10GK203942371SQ201420266185
【公开日】2014年1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22日
【发明者】吴志文, 朱成庄, 彭小军 申请人:佛山市威灵洗涤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