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404545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包括汽车、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蓄电池箱及充电枪接口;汽车包括车厢底盘及收容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及蓄电池箱的车厢;充电柜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直流/直流转换电路;电池箱装配支架由多个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底部的四条棱组成用于承载对应蓄电池箱的承载框;每个蓄电池箱放置于对应一个单元格内且每个蓄电池箱其一个侧面设置有接线端子;接线端子用于与充电柜的输出端及其他蓄电池箱的接线端子相连接使充电柜通过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箱充电,以及各蓄电池箱串联在一起;车厢底盘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充电枪接口设置于安装板上;后车门开具有百叶窗结构使车厢内部与外部连通。
【专利说明】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用于灵活、方便且安全的给电动车进行充电。

【背景技术】
[0002]目前,传统燃油汽车的能源主要依靠于石油,而石油短缺及燃油汽车排放的尾气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已使得人类越来越迫切研究出新的绿色交通工具。作为绿色交通工具,电动车不仅节能效果显著,能源综合利用率大幅度提高,而且环境效益明显,与传统汽车相比,温室气体排放量可相对减少一半左右。随着充电电池制造工艺的不断进步,电动车将在不不远的将来具备和传统燃油汽车竞争的实力。家用型或公交电动车给人们带来了极大方便,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突出的问题,电动车辆常常在行驶途中会因为没有到达充电站而动力电池中储存的电能耗尽而无法继续行驶。目前,充电站数量较少而且建在比较偏远的地点,驾驶者通常需要驾驶车辆行驶很远的距离才能到达充电站,浪费电能。而如果到达充电站之前电能已经耗尽的话,则一般求助拖车将电动车拖到充电站,成本高且非常不方便,拖行过程还可能对电动车造成损坏。如何方便、灵活且安全的为电动车的车载电池充电成为目前电动车领域的重要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为电能耗尽的电动车提供方便、灵活且安全的电能供应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充电车装置,包括汽车、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多个蓄电池箱及充电枪接口 ;所述汽车包括车厢底盘及车厢底盘上设置的收容所述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及蓄电池箱的车厢;
[0005]所述充电柜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网的电能转换至蓄电池箱;
[0006]所述电池箱装配支架由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状的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具有八条棱组成,其中,每个单元底部的四条棱组成一个用于承载对应一个蓄电池箱的承载框;
[0007]每个蓄电池箱被放置于对应一个单元格内且每个蓄电池箱其一个侧面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与充电柜的输出端及其他蓄电池箱的接线端子相连接使充电柜通过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箱充电,以及各蓄电池箱串联在一起;
[0008]所述车厢底盘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充电枪接口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0009]所述车厢包括一个后车门,所述后车门开具有百叶窗结构使车厢内部与车厢外部连通。
[0010]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呈长方体,所述后板还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且与排气孔对应的排气扇。
[0011]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车厢还包括与后板垂直的两个侧板,至少其中一个侧板设置有卷帘门。
[0012]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承载框内设置有一装配底座,所述电池装配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矩形的通风孔,所述装配底座于通风孔的侧边还开设有螺孔;每个蓄电池箱为长方体状,其一个设置有接线端子的侧面还设置有螺丝装配孔;所述螺丝装配孔与螺孔对应以通过螺丝将蓄电池箱组装在装配底座。
[0013]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蓄电池箱的与接线端子相邻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把手。
[0014]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包括两个充电柜,两个充电柜设置于所述车厢的两端。
[0015]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共有两个充电枪接口且分别靠近对应一个充电柜的下方设置
[0016]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还包括BMS控制器及为BMS控制器供电的控制电源,所述BMS控制器供电的控制电源均设置于所述车厢底盘上。
[0017]在其中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人机交界面,所述控制电源还给所述人机界面供电。
[00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电动车的车载电池能量耗尽时,通过本新型的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开至电动车所在的位置对电动车的车载电池进行充电。而移动充电车装置的蓄电池箱则可以方便灵活的选择补电时间和地点,例如避开用电高峰,就最近的充电站进行充电等,如此节省成本,使用方便,效率更高。且后板的百叶窗结构、排气孔、排气扇可以更好的排出车厢内部热量,保证蓄电池箱的使用安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充电车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的移动充电车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的移动充电车装置的电池箱装配支架的立体图。
[0022]图4是图1所示的移动充电车装置的电池箱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移动充电车装置100,包括汽车10、充电柜20、电池箱装配支架30、多个蓄电池箱40及充电枪接口 50。
[0024]所述汽车10包括驾驶室11及车厢底盘12,车厢底盘12上设置有收容所述充电柜20、电池箱装配支架30及蓄电池箱40的长方体状的车厢13。所述车厢13包括一个后板131,所述后板开具有百叶窗结构1311使得车厢13内部与车厢13外部连通。百叶窗结构1311是指在后板131上开设多个均匀分布的长条孔,每个长条孔的一长边设置与后板成夹角的导流板。进一步,所述后板还开设有排气孔1312,所述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100还包括设置于车厢13内且与排气孔1311对应的排气扇1313。所述车厢13还包括与后板131垂直的两个侧板132,至少其中一个侧板132设置有卷帘门1321。
[0025]所述充电柜20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充电柜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市电连接以将市电的电网中的电能通过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存储至蓄电池箱40。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100包括两个充电柜20,两个充电柜20设置于所述车厢13的两端。
[0026]所述电池箱装配支架30由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状的单元格31组成,每个单元格31具有八条棱组成,其中,每个单元31底部的四条棱组成一个用于承载对应一个蓄电池箱40的承载框311。所述承载框311内设置有一装配底座312。所述电池装配底座312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矩形的通风孔3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孔313也可以是其他形状。所述装配底座312于通风孔313的侧边还开设有螺孔314。
[0027]所述蓄电池箱40的数量对应于单元格31的数量且每个蓄电池箱40用于提供一个直流电压,即每个蓄电池箱40被放置于对应一个单兀格31内。每个蓄电池箱40为长方体状,其一个侧面设置有接线端子41及螺丝装配孔42。所述接线端子41用于与充电柜20的输出端及其他蓄电池箱40的接线端子相连接,如此,充电柜20可以通过其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箱40充电,各蓄电池箱40可以串联在一起提供电动车高电压动力。所述螺丝装配孔42与螺孔314对应以通过螺丝将蓄电池箱40组装在装配底座312。进一步的,为方便装卸蓄电池箱40,蓄电池箱40的与接线端子41相邻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把手4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不设置所述把手43。所述蓄电池箱40可为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锰酸锂电池或铅酸蓄电池。
[0028]所述车厢底盘12的下方(即远离车厢13)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板14。所述充电枪接口 50设置于所述安装板14上。本实施方式中,共有两个充电枪接口 50且分别靠近对应一个充电柜20的下方设置。所述蓄电池40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充电接口 50连接,充电接口 50具有锁止杠杆能与充电枪(图未示)电性连接。由此蓄电池箱40通过充电接口向电动车的车载电池充电。
[0029]使用时,例如电动车的车载电池能量耗尽时,通过本新型的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100开至电动车所在的位置对电动车的车载电池进行充电。而移动充电车装置100的蓄电池箱40则可以方便灵活的选择补电时间和地点,例如避开用电高峰,就最近的充电站进行充电等,如此节省成本,使用方便,效率更高。且后板的百叶窗结构、排气孔、排气扇可以更好的排出车厢内部热量,保证蓄电池箱的使用安全。卷帘门结构则可以方便维护车厢内的各组成部分。
[0030]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100还包括BMS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电池管理系统)控制器60及为BMS控制器60供电的控制电源70。所述BMS控制器60供电的控制电源70均设置于所述车厢底盘12上。所述BMS控制器60与充电柜20及蓄电池箱40的接线端子41。控制电源70用于向BMS控制器60提供例如15伏直流电压。
[0031]所述充电机20内的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并将直流电能存储于所述蓄电池箱40中。所述BMS控制器60用于在所述流/直流转换电路将电网中的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并存储于所述蓄电池箱40时,实时地检测所述蓄电池箱40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状态数据。所述蓄电池箱40用于通过充电机20的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向电动公交车的车载电池充电。所述BMS控制器60还用于在所述蓄电池箱40向电动车的车载电池充电时,实时检测蓄电池箱40的电压、电流及温度等状态数据。
[0032]进一步的,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100还包括人机交界面80,所述控制电源70还给所述人机界面80供电。所述人机界面80设置于安装板上14且包括信息显示设备和手动控制的输入设备,如LCD和键盘或触摸显示屏,用于实时显示交充电柜20充电、报警、输入信息和电池组的状态数据,设定充电柜20的工作参数。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包括汽车、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多个蓄电池箱及充电枪接口 ;其特征在于: 所述汽车包括车厢底盘及车厢底盘上设置的收容所述充电柜、电池箱装配支架及蓄电池箱的车厢; 所述充电柜具有交流/直流转换电路及直流/直流转换电路,所述交流直流转换电路用于将电网的电能转换至蓄电池箱; 所述电池箱装配支架由多个相同的长方体状的单元格组成,每个单元格具有八条棱组成,其中,每个单元底部的四条棱组成一个用于承载对应一个蓄电池箱的承载框; 每个蓄电池箱被放置于对应一个单元格内且每个蓄电池箱其一个侧面设置有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用于与充电柜的输出端及其他蓄电池箱的接线端子相连接使充电柜通过直流/直流转换电路向蓄电池箱充电,以及各蓄电池箱串联在一起; 所述车厢底盘的下方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充电枪接口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 所述车厢包括一个后板,所述后板开具有百叶窗结构使车厢内部与车厢外部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呈长方体,所述后板还开设有排气孔,所述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车厢内且与排气孔对应的排气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还包括与后板垂直的两个侧板,至少其中一个侧板设置有卷帘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框内设置有一装配底座,所述电池装配底座的中部开设有一个矩形的通风孔,所述装配底座于通风孔的侧边还开设有螺孔;每个蓄电池箱为长方体状,其一个设置有接线端子的侧面还设置有螺丝装配孔;所述螺丝装配孔与螺孔对应以通过螺丝将蓄电池箱组装在装配底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箱的与接线端子相邻的一个侧面上设置有两个把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包括两个充电柜,两个充电柜设置于所述车厢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共有两个充电枪接口且分别靠近对应一个充电柜的下方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BMS控制器及为BMS控制器供电的控制电源,所述BMS控制器供电的控制电源均设置于所述车厢底盘上。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散热结构的移动充电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充电车装置还包括设置于安装板上的人机交界面,所述控制电源还给所述人机界面供电。
【文档编号】H02J7/00GK203995871SQ201420298123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5日
【发明者】李瑶 申请人: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