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8944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和旋转电机被结合且被同轴地一体化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在控制单元和根据该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的旋转电机被同轴地一体化的现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中,提出了为了结合旋转电机和控制单元部而利用设于其外周多个部位的突起部加以螺钉固定的结构。

但是,在利用螺钉固定结构结合控制单元和旋转电机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中,需要用于螺钉的突起部,存在布局较难、难以小型化的问题。

另外,为了结合旋转电机和控制单元部,提出了一种利用热膨胀和收缩来结合两个物体的所谓热装结构和方法。但是,在热装结构中,工序复杂,也需要热对策。另外,在焊接中,若两者是铁类金属,则能进行焊接,但若是铝这样的导热性较佳的金属,则难以进行焊接。此外,尽管是局部的,但还是施加有高热,因此,需要对控制单元部的内部的电子零件等采取热对策。

除此之外,作为结合旋转电机和控制单元部的结构及方法,也使用焊接、铆接等。在铆接结构中,有的是使旋转电机侧的外装轭部在轴长方向上延伸,通过将延长的轭部端朝着设于控制单元侧的外周的槽部弯曲来进行铆接,从而将两者结合。在现有的铆接结构中,电磁驱动单元部的轭部延长,延长部呈薄壁圆筒状,将延长部前端部朝着固定铁心的一个表面折曲成L字状或折曲成倾斜状,以对整周进行铆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1-153074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7-165022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现有的固定铁心的端部那样,在空间上具有富余的部位进行铆接的情况下,不会对铆接的角度、长度等产生限制,但若在规定的狭小范围内进行铆接,且为了确保该铆接的耐久性,则需要用于铆接的工夫。另外,根据铆接构件的材料不同,可能会因折曲而发生折曲部的龟裂、铆接不足等不良情况。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公开的现有的铆接结构中,将越过槽而延长的薄壁圆筒部的端部附近对应该槽的形状进行铆接。两者是通过利用薄壁圆筒部对该槽的侧面彼此进行按压而结合的,若是小型化、轻量化后的装置,则或许能利用该结合结构确保耐久性,但在待结合的两者比较大且是较重物体的情况下,上述那样的在非常狭小的范围内对槽的两侧面进行铆接的结构存在耐久性的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及其制造方法,通过重新考虑铆接部的结构,即便是较重物体彼此间的结合,另外即便是与传递因驱动而产生的振动的旋转电机进行铆接,也能可靠地进行结合。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包括:第一筐体,该第一筐体收纳控制装置或者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被驱动的旋转电机主体,并在外周侧端部具有薄壁部;以及第二筐体,该第二筐体配置于与所述第一筐体同轴的位置,并具有槽,该槽从外周侧朝径向形成有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通过将所述第一筐体的所述薄壁部沿着所述第二筐体的所述抵接面折曲并加以铆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筐体和所述第二筐体接合。

另外,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包括:准备第一筐体的工序,该第一筐体收纳控制装置或根据所述控制装置的指令被驱动的旋转电机主体,所述第一筐体在外周侧端部具有薄壁部,并具有第一轴向定位部,该第一轴向定位部具有相对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准备第二筐体的工序,该第二筐体配置于与所述第一筐体同轴的位置,并具有槽和第二轴向定位部,所述槽是从外周侧朝径向形成的,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设于比所述槽靠端部侧的位置,并具有相对于所述轴向垂直的面;一边使设于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与所述槽之间的外周侧的第一外周面沿着设于所述薄壁部的内侧垂直面的第一内周面,一边使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与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抵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筐体和所述第二筐体对齐的工序;将所述第一筐体与所述第二筐体对齐后的构件设置于铆接装置的工序;以规定压力对所述第一轴向定位部和所述第二轴向定位部彼此进行按压的工序;通过使所述铆接装置的铆接夹具移动,朝设于所述槽的内周面且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折曲所述薄壁部并加以铆接,从而将所述第一筐体和所述第二筐体接合的工序;以及将所述铆接夹具返回至原来位置的工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将第一筐体的薄壁部沿着形成于第二筐体的槽且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折曲并加以铆接,从而将第一筐体和第二筐体接合,因此,即便是与比较大的较重物体彼此的结合、与传递振动的旋转电机的结合,也能通过铆接可靠地将两者结合。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能简化铆接部,并能通过压力管理和行程管理进行可靠的铆接。

由参照附图的以下的本发明的详细说明,可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除了上述之外的目的、特征、观点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铆接附近在铆接前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3是表示图1的铆接附近在铆接后的状态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进行说明。

另外,在各图中,相同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的部分。

实施方式一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在图1中,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60具有控制单元1和旋转电机即电动机2,并形成控制单元1和电动机2一体化而成的结构。特别地,控制单元1配置于相对于电动机2的输出轴23同轴位置。在实施方式一中,对装设于车辆的电动动力转向装置中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进行说明。该电动动力转向装置装设于方向盘的立柱或者车辆的齿条轴,其通过将电动机2和对该电动机2进行控制的控制单元1一体化而实现小型化。在电动机2的轭部25中内置有转子21和定子22,其中,上述转子21在中心具有输出轴23并安装有永磁体,在上述定子22的周围卷绕安装有绕组线圈24。在输出轴23的输出侧(图中下方侧)安装有前框架27和传递输出的旋转的齿轮机构28。

电动机2是由多相例如三相以上的绕组构成的无刷类型或者带电刷的电动机。在电动机2的输出轴23的反输出侧的位置(图中上方侧)呈同轴状地配置有控制单元1。该控制单元1具有朝电动机2的绕组线圈24供给电流的功能。因此,控制单元1主要在由上框架11和盖12围住的空间10中由控制基板13、电源模块14及对上述控制基板13和电源模块14进行中继的中继构件17构成,其中,上述控制基板13装设有对控制量进行运算的CPU16,上述电源模块14构成朝绕组线圈24供给电流的所谓逆变器电路。另外,对方向盘的转舵力进行检测的转矩传感器、车速传感器等、以及与电源线(未图示)连接的连接器类15a、15b安装于盖12的上部。

上框架11具有控制单元1的盖的功能、对电源模块14进行固定、散热的功能以及与电动机2分隔开的分隔壁的功能,从电动机2的绕组线圈24延伸出的线圈端子贯穿上框架11而与电源模块14的输出用脚部连接。盖12是树脂成型的,但上框架11尽可能由散热性较好的铝、镁合金等金属制成是较为理想的。另外,上框架11固定于内置有控制基板13、电源模块14等的盖12。因此,电动机2与控制单元1的结合具体而言是上框架11与轭部25的结合。

接着,对电动机2与控制单元1的结合进行说明。在图1中,在轭部25的外周侧的上端部延伸设置有薄壁部26。另一方面,在上框架11上穿设有槽30。槽30是从上框架11的外周侧朝径向形成的。将薄壁部26的前端部折曲并铆接于该槽30。在图1中,为了便于说明,在右侧示出了铆接前的状态,在左侧示出了铆接后的状态,但最终在右侧和左侧同样地进行铆接,这是自不待言的。

图2是表示上框架11和轭部25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其示出了上框架11和轭部25在铆接前的状态。如图2所示,在轭部25的上部的外周侧延伸设置有薄壁部26,第一轴向定位部41具有相对于输出轴23大致垂直的面。另外,在薄壁部26的内周侧的垂直面具有第一内周面42。此外,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被斜向切割而具有倾斜面。

另一方面,在上框架11上设有第二轴向定位部34,该第二轴向定位部34在比槽30靠下端部侧的位置具有相对于轴向垂直的面。另外,上框架11在第二轴向定位部34与槽30之间的外周侧具有第一外周面35。

如图2所示,槽30形成为以下结构:在槽30的下侧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31延伸,抵接面31的前端部为槽底部32,此外,抵接面31与上侧的槽侧面33相连。抵接面31是具有倾斜但平坦的面。

使第一轴向定位部41和第二轴向定位部34抵接,也使第一内周面42和第一外周面35抵接,在图中上下方向施加压力以对两者进行按压。接着,通过朝图中右方侧折曲薄壁部26的前端附近而形成铆接部47。在铆接部47中,第一内周面42与抵接面31紧贴,薄壁部26折曲,从而发生塑性变形。上框架11和轭部25这两个构件是通过该抵接面31与第一内周面42的紧贴和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彼此间的紧贴而结合的。因此,抵接面31的斜度θ在大致0度至60度之间是较为理想的。另外,最好第一内周面42、第一外周面35的轴向的长度较长。

图3是表示上框架11和轭部25的一部分的放大剖视图,其示出了上框架11和轭部25在铆接后的状态。在图3中,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未与槽30的任何面接触。在轭部25的薄壁部26与上框架11之间形成有间隙36。当该间隙36不存在而使轭部25的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与上框架11抵接时,轭部25与上框架11的铆接力会分散,从而降低结合力。铆接力是仅在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抵接面31及第一内周面42位于被确定的规定位置时实现的。因此,该间隙36构成铆接的释放部。

这样,利用薄壁部26的折曲产生的朝向图中右斜下方的铆接力,能通过抵接面31和第一内周面42的紧贴使径向上可靠的约束稳定,并能通过第一、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彼此间的紧贴使轴向上可靠的约束稳定。

另外,在铆接后,第一外周面35与第一内周面42抵接或者空开极小的间隙,第一外周面35与第一内周面42未被压接。在铆接前使该第一内周面42和第一外周面35抵接,且将抵接面31与第一外周面35间的边界设为起点来进行铆接。在铆接前使第一内周面42与第一外周面35抵接是用于进行铆接的基准。通过在铆接前使第一内周面42与第一外周面35抵接,能将铆接位置自动地定位于确定的位置。另外,槽底部32的、最深部48与抵接面31的相连部分以比抵接面31的倾斜度陡急的角度与最深部48相连。因此,也可以具有两级台阶并连接至最深部48为止。这样,槽底部32形成从抵接面31的结束处起在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与槽30之间形成间隙36这样的角度,从而能实现可靠且稳定的约束。另外,若在该最深部48附近形成间隙36,则槽侧面33的角度也可以是任意的。

通过采用以上铆接结构,仅在必要的位置发挥期望的铆接力,能通过无用的部位的紧贴防止该铆接力的分散,并能通过塑性变形抑制铆接后的回弹。其结果是,能提高较重物体的结合的耐久性。另外,在图1中,也能使控制单元1的构成物的层叠顺序相反。即,在控制单元1中,也能将控制基板13配置于电动机2侧,在该控制基板13上配置中继构件17,在该中继构件17上配置电源模块14,在该电源模块14上配置散热器,再在该散热器上配置连接器类15a、15b。在该情况下,通过将配置有轴承29b的上框架11也设为轭部25,配置外壳以代替图1的盖12,并将槽30、第二轴向定位部34设于该外壳,从而能构成为相同的结构。

在作为比较例的现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中,处处可见为了结合上述两者而进行螺栓紧固的结构。但是,为了螺栓紧固而需在外周的多个部位设置螺栓用的螺纹孔,其部位从外周突出,当装设于车辆时,考虑到与其它零件的干涉,其配置需按车辆进行改变。另外,电动机2因驱动而产生振动,该振动也可能会因一体化而传递至控制单元1,当其结合因驱动装置的种类而使结合力变得不可靠时,可能会使耐久性产生问题。因此,在实施方式一中,通过将两者的结合设为铆接结构,消除突出部来提高紧贴性,从而能提高装设至车辆时的装设性。

接着,对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电动机2中,将卷绕安装有绕组线圈24的定子22安装于轭部25,将轭部25与安装有轴承29a的下框架即前框架27结合,并使与转子21一体化的输出轴23贯穿定子22与轴承29a的中心。接着,将控制单元1层叠于电动机2上。控制单元1可以是完成状态和非完成状态中的任意状态。此处,完成状态是指安装有轴承29b的上框架11和包括控制装置13、电源模块14、连接器类15a、15b在内的盖12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另一方面,非完成状态是指上框架11、盖12、控制基板13、电源模块14、连接器类15a、15b还未被组装在一起的状态。在任何状态下,以下铆接工序都是相同的。

以下,对使用了非完成状态的控制单元1的情况进行说明。将安装有轴承29b的上框架11层叠于上述组装完的电动机2的上部。此时,将轴承29b和输出轴23端、绕组线圈24端与上框架11的插通孔(未图示)一边对齐一边进行层叠。另外,一边使上框架11的第一外周面35在薄壁部26的第一内周面42上滑动,一边将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按压至抵接的位置。在该状态下,将在电动机2上部层叠上框架11并加以对齐后的构件固定于铆接装置。该铆接装置首先以规定的压力对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进行按压。然后,将铆接夹具50沿着上框架11的外周朝电动机2的轴向向下移动。

如图2所示,铆接夹具50的形状呈形成有倾斜面51、第二内周面52的圆筒形状。较为理想的是,倾斜面51的倾斜角度θ2与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的被切出的倾斜相同,或者倾斜面51的倾斜角度θ2比前端部40的被切出的倾斜小。另外,第二内周面52和薄壁部26的外周面之间也可以具有极小的间隙。具有上述形状的铆接夹具50慢慢地下降,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和铆接夹具50的倾斜面51抵接,倾斜面51一边朝图中右侧按压前端部40,一边朝下方下降。此外,如图3所示,铆接夹具50以规定的负载停止。图3中示出了该停止的状态。铆接夹具50的倾斜面51对包括前端部40的薄壁部26进行按压,将薄壁部26朝图中右侧折曲,使其沿着由抵接面31规定的面产生塑性变形。另外,铆接夹具50的第二内周面52抑制了薄壁部26因该折曲而朝外侧扩大。

然后,使铆接夹具50返回至最初的上方位置。通过以上操作,对收纳有电动机2的轭部25和上框架11进行结合。接着,搭载电源模块14,然后,层叠搭载有各种电子零件的控制基板13,对电源模块14的脚部和绕组线圈24的端子进行焊接,并通过锡焊对其它各端子进行连接。接着,将安装有连接器15a、15b的盖12与上框架11固定在一起,以完成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60整体的组装。

控制单元1处于完成状态的情况也是通过大致相同的制造方法组装成的。此处,绕组线圈24的端子与电源模块14的脚部的连接是通过两者的压接实现连接的结构。一边使完成的控制单元1的下层的上框架11与轴承29b、绕组线圈孔(未图示)对齐,一边使轭部25的第一内周面42与上框架11的第一外周面35滑动并对两者进行按压。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被按压至抵接为止。

然后,固定于铆接装置,铆接夹具50沿着控制单元1的盖12的外周部下降。在盖12的最外周部与上框架11的最外周部的直径不同、且盖12的最外周部的直径较大的情况下,铆接夹具50需在超过盖12的最大外径的位置下降,然后,需在下降至上框架11的外周部的时间点沿着上框架11的外周部下降。然后,通过同样地使铆接夹具50下降至规定负载来完成铆接处理。

如上所述,通过使铆接夹具与轴向平行地移动,与从外径外侧朝中间侧移动的情况相比,存在能简化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60整体的规模、结构的优点。其理由是,主要仅通过只在图中上下方向上的冲压功能即可实现铆接夹具50的移动。另外,能在整周上施加上述铆接,其结果是,能使该铆接部的紧固力变得最强。这样,根据实施方式一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通过使铆接夹具50与轴向平行地移动,将收纳有电动机2的轭部25的薄壁部26的前端部40按压于收纳有控制单元1的上框架11的槽30的抵接面31,从而能简化铆接部,并能通过压力管理、行程管理进行可靠的铆接。

实施方式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在实施方式二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符号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另外,对于与实施方式一的图2的符号相当的构成部分标注英文字母来进行表示。在实施方式二中,轭部25的薄壁部26形成为以两级变薄的结构。铆接所需的薄壁部26配置于前端部40a附近,第一内周面42比实施方式一长。在实施方式二中,第一轴向定位部41是具有稍许厚度的轭部25,此外,还在下部与轭部侧下部内周面43相连,并在最下部成为与轴向大致垂直的轭部侧底部44。在具有该厚度的内径侧安装有图1的定子22。

另一方面,关于上框架11,在上框架11的上方形成有具有与实施方式一类似的截面形状的槽30。在该槽30上连续地形成有抵接面31、从该抵接面延伸出的槽底部32、以及在槽底部32进一步延长规定长度后形成的槽侧面33。抵接面31和槽侧面33在剖视观察时的倾斜角度可以是相同的,槽侧面33的倾斜角度也可以较大。在槽30的下部形成有第一外周面35,此外,还形成有第二轴向定位部34。此外,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a、37b在下部延伸。在上框架11的最下部形成有框架侧下部39。另外,凹部38穿过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a与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b之间,在该凹部38中安装有弹性构件即密封构件45,从而起到防水功能。

如图4所示,铆接时,使铆接夹具50a从径向外侧朝内侧沿着箭头方向移动,并利用铆接夹具50a的前端的突出部53使轭部25的薄壁部26塑性变形为V字或U字。在图4中,薄壁部26以虚线延伸的状态是铆接前的状态,呈V字状朝槽30插入的状态表示铆接后的状态。

以下,对实施方式二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铆接方法及铆接结构的详细情况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使安装有密封构件45的上框架11下降到轭部25上并进行对齐。此时,首先,第一外周面35沿着第一内周面42下降,然后,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a沿着轭部侧下部内周面43下降。特别地,无需使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a与轭部侧下部内周面43抵接。可能的话,最好使第一内周面42与第一外周面35之间的间隙比框架侧下部内周面37a与轭部侧下部内周面43的间隙狭小。铆接装置以使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抵接,并使上框架11的下降在负载规定压力的时间点停止的方式进行工作。

接着,铆接夹具50a从径向外侧朝内侧沿箭头方向开始移动。铆接夹具50a呈朝径向内侧具有突出部53的形状,在装置上设有多个铆接夹具50a,这多个铆接夹具50a同时朝内侧开始移动。考虑到这多个铆接部位的平衡,大致均等配置的三个或三个的倍数即六个、九个、或者四个或四个的倍数八个、十二个是较为理想的。即,在实施方式一中,在整周范围内实施铆接,但在实施方式二中,仅对多个部位进行铆接。在该铆接夹具50a的结构中,突出部53的图中下部的倾斜面51a是特别重要的。该倾斜面51a必须与抵接面31的倾斜相同。另一方面,上部的倾斜面51b的精度无需较高。该突出部53的倾斜可以在上下方向上大致相同,也可以不同。另外,在铆接夹具50a的突出部53上扩大形成有裙部54a、54b。该裙部54a、54b均起到了用于对由薄壁部26的铆接引起的浮起进行抑制的座面的作用。

多个具有上述形状的铆接夹具50a同时朝薄壁部26移动,突出部53将薄壁部26压入至槽30中。在以规定的行程或者规定负载压入之后,铆接夹具50a返回至最初的位置。在实施多次铆接的情况下,使铆接夹具50a旋转规定角度。或者,使电动机2和控制单元1旋转规定角度,并再次同样地利用铆接夹具50a进行铆接,从而能实现倍数的铆接部位。此处,当观察铆接状态时,与实施方式一相同,抵接面31和第一内周面42以规定的负载紧贴。但是,在槽底部32和槽侧面33处空开间隙36。在实施方式二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通过抵接面31与第一内周面42的紧贴以及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的紧贴,对轭部25和上框架11进行铆接。

若铆接夹具50a的突出部53与槽30的形状理想地形成,则槽侧面33与第一内周面42也可以紧贴。但是,现实中存在误差,无法在多个部位将误差设为零。因此,采用仅高精度地完成必要的部位、在其它附近的部位吸收误差这样的结构是现实的。因此,能使抵接面31处紧贴,且在槽底部32处形成间隙36。另外,也能在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34处空开间隙,由轭部侧底部44和框架侧下部39进行轴向的定位。

在实施方式二中,因铆接侧即轭部25的材料差而需要花费稍许工夫。例如,在铁类和铝类的情况下,最好使铆接部的形状不同。在实施方式一中,铆接部弯曲成规定角度,因此,几乎没有材料差。但是,在实施方式二中,铆接部成形为V字或U字,折曲部也存在三个部位。因此,若是如铁类那样延伸率较佳的材料,则通过将铆接部形成为V字,能抑制在折曲部处产生龟裂,而在延伸率不佳的铝材料的情况下,则形成为U字而不是V字,从而能抑制在折曲部处产生龟裂。能通过在轴向上扩大槽底部32、并扩大铆接夹具50a的突出部53的前端的圆角,来形成U字。另外,当考虑到塑性变形的容易性、回弹的有无时,铝比铁优异。能根据结构、与收容物的关系等所导致的形状任意地选择铝和铁这两种材料。

如上所述,即便是从径向外侧起实施多个部位的铆接的结构,也能通过确保抵接面31,利用该抵接面31进行铆接,且在其它部位以被铆接部位和铆接部位不抵接的方式设置由间隙形成的避让部,而可靠地进行铆接。另外,通过确保该铆接部与轴向定位部之间的距离、且不增大铆接部与轴向定位部的角度,能使铆接更为牢固。此外,通过使铆接部分散,例如在重量有偏倚的物体的情况下,在距重心较近的任意部位配置铆接部的设计的自由度也上升,具有这样的优点。另外,与在整周上实施铆接的情况相比,能以较少的铆接力实施紧固,从而能抑制夹具、设备的大型化。

实施方式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的局部剖视图。在实施方式三中,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符号是与实施方式一相同的结构,因此,省略说明。在实施方式三中,如图5所示,采用了控制单元1配置于电动机2的输出轴23的输出侧的结构。另外,在实施方式三中,与实施方式一相比,使被铆接侧和铆接侧相反。即,在轭部25a设置槽30a而设为被铆接侧,并在外壳18设置薄壁部26a而设为铆接侧。除了铆接附近之外,电动机2的结构与实施方式一相同。但是,输出轴23贯穿控制单元1的构成物的中心,中心孔设于各部位。另外,连接器类沿着控制单元1的外周被设置在图中里侧,因此,未被图示。

如图5所示,控制单元1的内部结构如下:从电动机2侧起依次层叠有控制基板13a、中继构件17a、电源模块14a、前框架27a。该层叠顺序也可以相反,即从电动机2侧起为电源模块14a、中继构件17a、控制基板13a。在该情况下,需要在电动机2的绕组线圈24和电源模块14a之间设置散热器及起到了边界壁的作用的与实施方式一类似的上框架11。无论是哪个结构,都在控制单元1的尤其覆盖外周的外壳18和轭部25a之间进行铆接。另外,首先,将轭部25a的前端部切除以作为一台阶,以使铆接部不会从轭部25a的最外周突出。该去除的厚度与外壳的薄壁部26a的厚度相同。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在图6中,为了容易理解结构,将铆接侧的外壳18的薄壁部26a和被铆接侧的轭部25a的槽30a分离图示。特别地,槽30a在截面中由大致半圆形的槽侧面33a和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31a构成。薄壁部26a的前端部40b被折曲成与该抵接面31a紧贴。此处,抵接面31a的长度L1和与该抵接面31a紧贴的薄壁部26a的前端部40b的长度L2满足L1>L2的关系。藉此,在铆接后形成间隙36。另外,该情况下的铆接方向是与轴向大致垂直的方向。因此,也能在三或四的倍数的多个部位进行铆接,而不是在整周范围内进行铆接。在实施方式三中,第一轴向定位部41a与第二轴向定位部34a抵接,另外,在第一内周面42与第一外周面35进行铆接时的对位,与实施方式一及实施方式二相同。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三的变形例的铆接附近的放大图。在图7中,示出了槽30b的形状、铆接形状与图6不同的情况。在图7中,槽30b也能是在制造出轭部25a之后例如通过切削穿过轭部25a而形成的。另外,槽30b也可以与轭部25a同时例如通过铸模成形而制造出。若是铸模成形,则槽的形状可以是任意的。但是,在以切削这样的后道工序进行制造的情况下,也可能根据形状而必须进行多个工序。即便在此时,如图7所示,首先,也按点划线记载的截面长圆形进行切削。然后,通过对抵接面31a进行直线切割来制造出槽30b。即便是上述形状的槽30b,也可将具有截面形状呈直线状的倾斜的抵接面31a形成于距第二轴向定位部34a较近一侧的槽的侧面。该倾斜精度比相反一侧的槽侧面33a高。

另一方面,铆接侧的薄壁部26a具有宽度比该槽30b的宽度长的前端部40c。铆接夹具50b的突出部53a的上侧斜面的倾斜角为θ3且需要精度,下侧斜面的倾斜角为θ4但不需要精度。此处,θ3<θ4。上述角度的基本线以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a、34a的面为基准。利用该铆接夹具50b的突出部53a将薄壁部26a的前端部40c附近按压于轭部25a的槽30b。如图7所示,外壳18的薄壁部26a的前端部40c附近被塑性变形为非对称的U字状。在斜面θ4与槽30b之间形成有间隙36。即便是上述铆接,也能利用抵接面31a与薄壁部26a的前端部40c的压接力、第一及第二轴向定位部41a、34a彼此间的压接力实现铆接。

如上所述,将收纳有由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的旋转电机的筐体和收纳有控制单元的筐体设为一方具有被铆接侧的槽、另一方具有被塑性变形的铆接侧的薄壁部,并通过铆接将两者结合,因此,在外周面没有突起物,即使是较重物体或由于驱动传递振动的装置,也能可靠地进行结合。

另外,通过仅在一方设置塑性变形的铆接部,容易进行铆接方法和夹具的设计、制造。此外,能根据两者的外周形状选择被铆接侧和铆接侧,提高设计自由度。

另外,本发明在其发明的范围内,能将各实施方式自由组合,或是将各实施方式适当变形、省略。

符号说明

1 控制单元

2 电动机

11 上框架

12 盖

13 控制基板

14 电源模块

15a 连接器类

15b 连接器类

16 CPU

17 中继构件

18 外壳

21 转子

22 定子

23 输出轴

24 绕组线圈

25 轭部

26 薄壁部

27 前框架

28 齿轮机构

29 轴承

30 槽

31 抵接面

32 槽底部

33 槽侧面

34 第二轴向定位部

35 第一外周面

36 间隙

37 框架侧下部内周面

38 凹部

39 框架侧下部

40 前端部

41 第一轴向定位部

42 第一内周面

43 轭部侧下部内周面

44 轭部侧底部

45 密封构件

47 铆接部

48 最深部

50 铆接夹具

52 第二内周面

53 突出部

60 控制装置一体型旋转电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