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辆的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42738阅读:670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辆的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辆的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其具有马达壳体和保持在其上的传动装置壳体,支承在马达壳体中的马达轴伸入到传动装置壳体中,马达轴径向支承在传动装置壳体中并且与传动轮协同工作,其中,为了补偿轴向间隙马达轴以马达轴的轴端侧抵靠止挡盘地受引导,止挡盘在传动装置壳体中放置在相对壳体固定的容纳部中。在此,调节驱动装置尤其理解为车窗升降机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动车的这种类型的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按照典型方式由电动马达和传动装置组成,传动装置通常被实施为蜗杆传动装置。电动马达的转子和定子通常布置在桶形的马达壳体中,传动装置壳体例如通过法兰连接部紧固在马达壳体上。在轴端部侧支承在马达壳体中的马达轴伸入到传动装置壳体中并且在那里在蜗杆传动装置的情况下通过相对轴固定的蜗杆与蜗轮协同工作,蜗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马达轴地延伸。

为了在运行期间尽量减少与蜗轮的周侧斜齿部啮合的轴侧蜗杆的径向偏差,马达轴在传动装置壳体内部支撑在布置于蜗杆两侧的轴承中,轴承通常被实施为滑动轴承或外球面轴承。在蜗杆和设有马达绕组的转子之间通常在马达壳体内部存在相对轴固定的换向器,为了给马达绕组通电,相对壳体固定的电刷滑动刷过换向器。

在由EP 0 133 527 B2已知的、作为机动车辆的车窗升降机工作的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中还已知,为了限定马达轴的轴向间隙从现有储备的止挡盘中选择在其厚度方面适当的止挡盘,止挡盘在马达轴的传动装置侧的端侧上相对马达轴径向地插装到由缝隙开口构成的容纳兜部中。为了将止挡盘固定在其插装位置中,以具有倒角的方式大致呈长方形或正方形实施的止挡盘在其插装边缘上设有作为夹持件的从盘平面挺出的弹性凸耳。这取决于相应在壳体侧和马达轴两侧的具有最小缝隙深度的径向缝隙或开口,以便确保对止挡盘的所需夹持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任务在于说明一种前述类型的电动马达式的调节驱动装置,其中,为了马达轴的轴向补偿而设置的止挡盘可靠地固定在传动装置壳体内部,其中,应当可靠地避免在马达运行期间止挡盘的不期望的变形。此外,尤其也应当在装配止挡盘的过程中提供简单的可操作性。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解决。有利的实施方案和改进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为此,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以具有尤其是桶形的马达壳体和具有保持在其上的传动装置壳体的方式实施,支承在马达壳体中的马达轴伸入到传动装置壳体中,并且在那里与传动轮协同工作。马达轴在传动装置壳体中径向地受支承,为此按照适当方式在传动装置壳体中在马达侧设置有外球面轴承并且在轴端侧设置有止推轴承。

为了补偿马达轴的轴向间隙,止挡盘在传动装置壳体中放置在相对壳体固定的容纳部中,马达轴以其传动装置侧的轴端侧抵靠止挡盘地受引导。在此,在传动装置壳体中,优选在壳体壳或壳体半壳中设置的容纳部具有两个径向间隔开的器壁(压配合器壁),器壁构成用于容纳盘的压配合。这些压配合器壁具有面对止挡盘的插装或容纳开口和/或延伸到那里的第一壁区域以及径向上与其联接的第二壁区域。在此,压配合器壁的第一壁区域之间的净宽即径向间距小于压配合器壁的第二壁区域之间的净宽或径向间距。利用容纳部的这种实施方案以特别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了止挡盘形状锁合地(formschlüssig)放置在容纳部中。

有利的是,止挡盘的可靠的压配合与例如从储备中选出的止挡盘的各自的盘厚度无关。原因是,止挡盘的压配合有利地仅在径向和/或周侧地(相切或以方位角的方式)作用的形状锁合部上且由于轴向间隔开的凹槽壁或缝隙壁而恰好不通过轴向作用的形状锁合部建立。

在有利实施方案中,用于止挡盘的容纳部在与插装或容纳开口径向对置的侧上设有容纳部底部。由此,止挡盘在装配状态下可以相对于在限定位置中的马达轴的轴端侧地支撑在期望的轴向位置中。

在容纳部的径向间隔开的压配合器壁的特别适当的实施方案中规定,在至少一个压配合器壁的第一和第二壁区域之间构成锁止轮廓。锁止轮廓(沿径向方向观察)朝向插装或容纳开口地如下设计和布置,即,在那里当止挡盘插装到容纳部中时于止挡盘的盘直径之外贴靠到盘外边缘(盘周面)上。换而言之,锁止轮廓在优选是圆形的止挡盘中在其面对插装或容纳开口的盘半部的区域中关于径向插装方向以有利的方式作为侧凹部起作用。构成止挡盘压配合的锁止轮廓按照适当方式由关于马达轴沿轴向方向延伸的且因而具有一定轴向深度的锁止轮廓面构成。轴向的锁止轮廓深度也可以小于止挡盘的盘厚度地实施。

另选地,轴向的锁止轮廓深度也可以通过传动装置壳体的轴向前置的壳体轮廓限定。轴向前置的壳体轮廓的净宽优选小于用于止挡盘的容纳部的、背离插装或容纳开口的第二壁区域的净宽,并且小于或等于面对插装或容纳开口的第一壁区域的净宽。

容纳部按照适当方式构造为在径向插装侧且朝向轴端侧敞开的不仅在径向两侧而且在轴向后侧和/或底部侧封闭的容纳兜部。此外,按照适当方式,容纳部的压配合器壁沿轴向方向完全地在端侧的支撑壁上引导,端侧的支撑壁沿径向方向完全地在两个压配合器壁之间延伸,并且在此,尤其是没有轴向凸部或凹部地平坦地实施。

利用本发明获得的优点尤其是,在借助于形状锁合保持在传动装置侧容纳部中的薄板状的止挡盘的情况下可靠阻止了,止挡盘在马达运行时过度受挤压。由此可靠避免了可能会导致止挡盘从容纳部径向滑出的下沉。用于马达轴的轴向间隙补偿的止挡盘的这种从有效区域中的径向滑出和移位可能导致电动马达功能失灵,这通过按照本发明的容纳部的实施方案,尤其结合圆形的止挡盘可靠避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其中:

图1以纵剖图示出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其具有引导到传动装置壳体中的马达轴以及在轴端侧布置在传动装置壳体中的止挡盘,止挡盘用于径向支承的马达轴的轴向间隙补偿;

图2以俯视图示出插装到传动装置侧的容纳部(壳体容纳部)中的且在那里通过形状锁合保持的以及在此径向固定的止挡盘;以及

图3以立体图示出传动装置壳体在用于止挡盘的容纳部区域中的剖面图,具有局部剖开的压配合器壁,压配合器壁具有沿径向方向分级的净宽。

彼此对应的部件在所有附图中使用相同附图标记标识。

具体实施方案

图1示出电动马达式调节驱动装置1,其大致由电动马达2和传动装置3组成。电动马达2在例如以深冲工艺制造的桶形马达壳体4中包括呈例如两个或多个永磁体形式的相对壳体固定的定子5和呈例如设有马达绕组的马达叠片组形式的转子6,马达叠片组相对轴固定地安置在马达轴7上。马达轴7在马达侧并在那里在马达壳体4的壳体底部或桶形件底部8的区域中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承在马达侧的轴承9中。

此外,马达轴7引导到传动装置壳体10中并且在那里具有相对轴固定的蜗杆11,蜗杆与作为传动轮的蜗轮12啮合。蜗轮12可转动地支承在传动装置壳体10中,其中,蜗轮的转动轴线线13垂直于马达轴7延伸。通过作为90°转向传动装置的蜗杆传动装置11、12驱动例如车辆的车窗升降机的、与蜗轮12联接的(未进一步示出)绳鼓轮。

在传动装置侧的蜗杆11和转子6之间,在马达壳体4内部在马达轴7上安置有换向器14,换向器的换向器片例如被两个电刷(碳刷)15滑动刷过。位置固定的电刷15在电刷支架16(其直接或通过电子设备的电路板间接容纳电子和/或电气元件)上机械地保持并且电接触。设置有插塞接头17用于电动马达2经由电刷15的电流/电压供应,插塞接头可从马达壳体2外部接近以便进行用于经由电刷15对马达绕组通电的相应插接接触。马达壳体4和传动装置壳体10借助于法兰连接18彼此相连。

在传动装置壳体10内部,在那里也可被称为传动轴的马达轴7支承在蜗杆11两侧。为此,在转子侧设置有滑动轴承或外球面轴承18。在轴端部侧,马达轴或传动轴7支承在止推轴承19中。为了最小化马达轴/传动轴7的不期望的轴向间隙以及进而为了其轴向补偿,在轴端部侧在传动装置壳体10中设置有接下来称为容纳部20的薄板座或盘座,接下来称为止挡盘21的圆形薄板形状锁合地放置在板座或盘座中。

图2以沿轴向方向A的视角示出成形到传动装置壳体10中的容纳部(壳体容纳部)20,该容纳部具有放置到其中的止挡盘21,而在图3中以立体图示出没有止挡盘21的容纳部20。

优选成形到传动装置壳体10中的容纳部20大致由两个彼此间径向对置的且彼此间隔开的压配合器壁22a、22b构成,压配合器壁22a、22b各具有第一壁区域23和第二壁区域24。(靠上的)第一壁区域23面对具有用于止挡盘21的引入斜坡22c的插装或容纳开口25并且至少几乎延伸到那里。第二壁区域24沿着插装或引入方向26与该第一壁区域23联接。第二壁区域24在实施例中延伸直至容纳部底部22d,止挡盘21贴靠在该容纳部底部上。

靠上的第一壁区域23的接下来也被称为径向间距的净宽d1小于靠下的第二壁区域24的径向间距或者净宽d2。在两个壁区域23和24之间的过渡区域中,即,在两个壁区域之间制作充当侧凹部的锁止轮廓22e。锁止轮廓在插装方向26上沿着两个压配合器壁22a和22b径向倾斜地向外延伸。止挡盘21以其盘外边缘或盘外周27在其盘直径28之外或之上贴靠在该锁止轮廓22e上。

基于容纳部20的压配合器壁22a和22b的实施方案,可靠地阻止放置到容纳部20中的止挡盘21沿径向方向R以及在此反向于所示出的插装方向26地滑出(移出)。此外,在装配状态下,如果马达轴/传动轴7以其轴端侧29(图1)实际上完全(必要时在有小的间隙形成的情况下)贴靠在止挡盘21上,那么就已经有利地阻止了止挡盘21沿轴向方向A的滑出。然而,在兜状容纳部(容纳兜部)20的面对马达轴7的侧上也可以成形出如下壳体轮廓30(图3),该壳体轮廓至少沿径向R略微越过一个或每个压配合器壁22a、22b的(靠下的)第二壁区域24,因而相应略微径向地覆盖插装的止挡盘21。

如图3比较清晰地示出的是,壳体侧的容纳部20仅沿插装开口25且朝向马达轴7的轴端侧29敞开。此外,容纳部20径向地在两侧通过两个沿径向方向R延伸的压配合器壁22a和22b以及在底侧和后侧完全封闭。为此,这两个压配合器壁22a、22b在端侧的后壁上无缝隙且无开口地引导,从而整个后壁充当且构造为支撑壁22f以便于止挡盘21在其后壁或支撑壁22f上的有利地完全贴靠。

本发明不局限于前述实施例。确切的说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从中推导出本发明的其他变形方案,而不偏离发明的主题。尤其是,所有结合实施例描述的单独特征也可以其他方式彼此组合,而不偏离发明的主题。

附图标记列表

1 调节驱动装置

2 电动马达

3 传动装置

4 马达壳体

5 定子

6 转子

7 马达轴/传动轴

8 壳体底部/桶形件底部

9 马达侧的轴承

10 传动装置壳体

11 蜗杆

12 蜗轮

13 转动轴线

14 换向器

15 电刷

16 电刷板

17 插塞接头

18 法兰连接

19a 滑动轴承/外球面轴承

19b 止推轴承

20 容纳部

21 止挡盘

22a、b 压配合器壁

22c 引入斜坡

22d 容纳部底部

22e 锁止轮廓/侧凹部

22f 后壁/支撑壁

23 第一壁区域

24 第二壁区域

25 插装开口/容纳部开口

26 插装方向

27 盘外边缘/盘外周

28 盘直径

29 轴端侧

30 壳体轮廓

A 轴向方向

d1、d2 净宽

R 径向方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