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无刷马达以及定子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0635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定子、无刷马达以及定子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定子、一种无刷马达以及一种定子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存在常规的无刷马达,其包括定子和转子,转子因由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而旋转(例如,参见日本专利申请特开(JP-A)第2014-36525号公报)。通常,在这类无刷马达中,定子包括定子芯和多个绕组,定子芯具有以辐射形状延伸的多个齿,多个绕组缠绕在定子芯上。每个绕组包括绕组线圈部分和绕组终端部,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相应的齿上,绕组终端部连接到绕组线圈部分。从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的一个轴向侧引出一对绕组终端部。

在上述定子中,当沿定子芯的轴向观察时,相应的成对的绕组终端部有时沿与定子芯的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以将相应的成对的绕组终端部连接到放置在无刷马达背面一侧的板上。在此情况下,当每一对绕组终端部的一个和另一个在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时,定子的轴向长度增加,因此无刷马达的轴向长度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提供一种定子、一种无刷马达以及一种定子制造方法,其能够缩短定子的轴向长度,因此缩短无刷马达的轴向长度。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定子,所述定子包括定子芯,定子芯包括以辐射形状延伸的多个齿;多个绕组线圈部分,绕组线圈部分分别缠绕在多个齿上;多对绕组终端部,多对绕组终端部分别连接到多个绕组线圈部分,多对绕组终端部从多个齿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的一个轴向侧引出,并且当沿定子芯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沿与定子芯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多个第一保持部,第一保持部各自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并且第一保持部各自保持相应对的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以及多个第二保持部,第二保持部各自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二保持部各自保持相应对的绕组终端部中的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并且第二保持部各自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以便沿定子芯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相对于相应的第一保持部偏置。

在第一方面中,各自保持相应对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的第一保持部以及各自保持相应对绕组终端部中的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的第二保持部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和第二保持部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以便沿定子芯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彼此偏置。

因此,即使在当沿定子芯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已经从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的一个轴向侧引出的每一对绕组终端部沿与定子芯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该对绕组终端部沿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互相重叠。因此,该对绕组终端部可以沿与定子芯的轴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并排设置。

这能够抑制成对的绕组终端部在定子芯的一个轴向侧处的蓬松,由此能够使定子的轴向长度以及由此的无刷马达的轴向长度被制造得比例如在一对绕组终端部在定子芯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的情况下的短。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第一方面的定子,其中,在一种情况下,其中,多个齿的数量是十二,多个绕组线圈部分划分成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和各自连接至相应的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并且多个齿围绕定子芯的圆周方向顺序形成第一至第十二齿,缠绕在第一齿上的第一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二齿上的第二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三齿上的第三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四齿上的第四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五齿上的第五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六齿上的第六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七齿上的第七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八齿上的第八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九齿上的第九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十齿上的第十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缠绕在第十一齿上的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以及缠绕在第十二齿上的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定子,其中,从第一齿的基底端部与第二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一绕组终端部和第二绕组终端部,第一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一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二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二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从第三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四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三绕组终端部和第四绕组终端部,第三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三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四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四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从第五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六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五绕组终端部和第六绕组终端部,第五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五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第六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六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从第七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八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七绕组终端部和第八绕组终端部,第七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七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八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八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从第九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十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九绕组终端部和第十绕组终端部,第九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九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十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十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并且,从第十一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十二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十一绕组终端部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第十一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第十二绕组终端部是连接到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第三方面的定子,其中,将第一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设置得比将第二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一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外侧,第一绕组终端部和第二绕组终端部从第一齿的基底端部与第二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三齿的前端部延伸;将第三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设置得比将第四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三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外侧,第三绕组终端部和第四绕组终端部从第三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四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四齿的前端部延伸;将第五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设置得比将第六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五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内侧,第五绕组终端部和第六绕组终端部从第五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六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六齿的前端部延伸;将第八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设置得比将第七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八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内侧,第七绕组终端部和第八绕组终端部从第七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八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七齿的前端部延伸;将第十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设置得比将第九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十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内侧,第九绕组终端部和第十绕组终端部从第九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十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九齿的前端部延伸;将第十二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的第一保持部放置得比将第十一绕组终端部的基底端部保持为另一绕组终端部的第二保持部更趋向于第十二齿侧,并且更趋向于定子芯径向外侧,并且第十一绕组终端部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从第十一齿的基底端部与第十二齿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十齿的前端部延伸。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一种无刷马达,所述无刷马达包括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项的定子以及因由所述定子产生的旋转磁场而旋转的转子。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是一种用于制造第一方面至第四方面中的任一项的定子的定子制造方法。所述定子制造方法包括使用相应的第一保持部和相应的第二保持部将已经朝向定子的一个轴向侧引出的每一对绕组终端部保持在相应的相邻齿的基底端部之间,将工具插入到相应的相邻齿之间,使用所述工具弯曲每一对绕组终端部,并且使每一对绕组终端部转向,以便当沿定子芯的轴向方向观察时相应对的绕组终端部沿与定子芯的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刷马达的侧视横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定子的平面图;

图3是图2所示的定子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4是示出了图3所示的定子中的一对绕组终端部的成形方式的示图;

图5是示出了在图3所示的定子中的、与图4中的绕组终端部不同的一对绕组终端部的成形方式的示图;

图6是根据第一对比实例的定子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7是根据第二对比实例的定子的平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定子的相关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9是示出了在图8所示的定子中的一对绕组终端部的成形方式的示图;以及

图10是示出了在图8所示的定子中的、与图9中的绕组终端部不同的一对绕组终端部的成形方式的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解释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

如图1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无刷马达10包括马达轴16、转子18、定子20、中心件22、电路板24、连接构件26以及电路板外壳28。

后续将描述,转子18因由定子20产生的旋转磁场而旋转,并且包括转子壳体30和转子磁体32。放置在马达轴16的径向外侧处的圆管形轴承壳体部分34以及放置在轴承壳体部分34的径向外侧处的外管部分36形成在转子壳体30处。转子磁体32固定到外管部分36的内周面。

转子壳体30的一个轴向侧是敞开的,而转子壳体30的另一轴向侧形成有底壁部分38,所述底壁部分38将轴承壳体部分34和外管部分36连接在一起。上述轴承壳体部分34从底壁部分38朝向转子壳体30的敞开侧延伸出。

一对轴承40容纳在轴承壳体部分34内。马达轴16组装到一对轴承40。马达轴16的一个端侧从轴承壳体部分34朝向随后描述的中心件22突伸出。

定子20包括定子芯42和多个绕组44。定子芯42包括:设置在轴承壳体部分34径向外侧处的环形部分46和围绕环形部分46的圆周而形成为辐射形状的多个齿48。定子芯42由芯主体和绝缘体构成,芯主体由金属制成,绝缘体由覆盖芯主体的树脂制成。定子芯42容纳在外管部分36内,并沿径向方向设置在轴承壳体部分34与转子磁体32之间。多个绕组44缠绕在定子芯42上。

中心件22包括平圆盘形主体部分50。主体部分50面向转子壳体30的开口放置。上述定子芯42固定到主体部分50。朝向轴承壳体部分34敞开的凹形轴支撑部分52形成在主体部分50的中心部处。马达轴16的一个端部按压配合入轴支撑部分52内,并被保持于轴支撑部分52中。

电路板24固定到与定子芯42相对的主体部分50的一侧处。用于切换提供给每个绕组44的电流的电子电路形成在电路板24处。连接构件26设置在主体部分50的一侧上。设置在连接构件26处的连接器终端电连接到形成在电路板24处的电子电路。

电路板外壳28形成为平的盒子形状,并从与定子芯42相对的主体部分50的一侧组装到主体部分50。电路板24容纳在形成在电路板外壳28与主体部分50之间的空间中。

在上述无刷马达10中,在流经多个绕组44的电流被形成在电路板24处的电子电路切换之后,由定子20产生旋转磁场,并且转子18因在旋转磁场与转子磁体32之间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而旋转。

下面更详细地解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的结构以及定子20的制造方法。

作为实例,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上述无刷马达10是十二槽十极马达。因此,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中,多个齿48的数量是12个。

为了在图2中的多个齿48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围绕定子芯42的圆周方向按顺序将识别数字1至12附加到多个齿48的附图标记上。在下面的解释中,当在多个齿48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时,将识别数字附加到多个齿48的附图标记上。

绕组通过同心绕法分别缠绕在多个齿48上,以形成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构成UV相、VW相和WU相。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划分成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和连接到相应的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

为了帮助理解图2中的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中的每一个是哪个相,将“相类型和数字”附加到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的附图标记上。在下面的解释中,当在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时,将“相类型和数字”附加到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的附图标记上。

为了帮助理解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中的每一个是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还是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除了“相类型和数字”之外,视情况而将词“开始”或“结束”附加到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的附图标记上。下面具体解释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

(1)缠绕在第一齿48-1上的第一绕组线圈部分54-UV3(开始)是UV相的第三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2)缠绕在第二齿48-2上的第二绕组线圈部分54-UV1(结束)是UV相的第一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UV2(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UV2(开始)是UV相的第二线圈部分。

(3)缠绕在第三齿48-3上的第三绕组线圈部分54-WU4(开始)是WU相的第四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4)缠绕在第四齿48-4上的第四绕组线圈部分54-WU2(结束)是WU相的第二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WU1(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WU1(开始)是WU相的第一线圈部分。

(5)缠绕在第五齿48-5上的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结束)是VW相的第一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VW2(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VW2(开始)是VW相的第二线圈部分。

(6)缠绕在第六齿48-6上的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开始)是VW相的第三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7)缠绕在第七齿48-7上的第七绕组线圈部分54-UV2(开始)是UV相的第二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8)缠绕在第八齿48-8上的第八绕组线圈部分54-UV4(结束)是UV相的第四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UV3(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UV3(开始)是UV相的第三线圈部分。

(9)缠绕在第九齿48-9上的第九绕组线圈部分54-WU1(开始)是WU相的第一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10)缠绕在第十齿48-10上的第十绕组线圈部分54-WU3(结束)是WU相的第三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WU4(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WU4(开始)是WU相的第四线圈部分。

(11)缠绕在第十一齿48-11上的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结束)是VW相的第四线圈部分,并且是其连接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VW3(开始)的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所述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54-VW3(开始)是VW相的第三线圈部分。

(12)缠绕在第十二齿48-12上的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开始)是VW相的第二线圈部分,并且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在如上所述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已经缠绕在相应的多个齿48上之后,分别连接到相邻绕组线圈部分54的成对绕组终端部56分别从多个齿48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引出。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与图1中所示的电路板24侧(无刷马达10的背面侧)相对。

为了帮助理解图2中的多个绕组终端部56中的每一个连接到哪个绕组线圈部分54,将对应于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的相类型和数字的“相类型和数字”附加到多个绕组终端部56的附图标记上。在下面的解释中,当在多个绕组终端部56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时,将“相类型和数字”附加到多个绕组终端部56的附图标记上。

为了帮助理解多个绕组终端部56中的每一个是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还是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除了“相类型和数字”之外,视情况而将词“开始”或“结束”附加到多个绕组终端部56的附图标记上。下面具体解释多个绕组终端部56。

(1)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从第一齿48-1的基底端部与第二齿48-2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是连接到第一绕组线圈部分54-UV3(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是连接到第二绕组线圈部分54-UV1(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

(2)第三绕组终端部56-WU4(开始)和第四绕组终端部56-WU2(结束)从第三齿48-3的基底端部与第四齿48-4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三绕组终端部56-WU4(开始)是连接到第三绕组线圈部分54-WU4(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四绕组终端部56-WU2(结束)是连接到第四绕组线圈部分54-WU2(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

(3)第五绕组终端部56-VW1(结束)和第六绕组终端部56-VW3(开始)从第五齿48-5的基底端部与第六齿48-6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五绕组终端部56-VW1(结束)是连接到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第六绕组终端部56-VW3(开始)是连接到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

(4)第七绕组终端部56-UV2(开始)和第八绕组终端部56-UV4(结束)从第七齿48-7的基底端部与第八齿48-8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七绕组终端部56-UV2(开始)是连接到第七绕组线圈部分54-UV2(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八绕组终端部56-UV4(结束)是连接到第八绕组线圈部分54-UV4(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

(5)第九绕组终端部56-WU1(开始)和第十绕组终端部56-WU3(结束)从第九齿48-9的基底端部与第十齿48-10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九绕组终端部56-WU1(开始)是连接到第九绕组线圈部分54-WU1(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第十绕组终端部56-WU3(结束)是连接到第十绕组线圈部分54-WU3(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

(6)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从第十一齿48-11的基底端部与第十二齿48-12的基底端部之间引出,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是连接到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结束)的缠绕结束绕组终端部,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是连接到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开始)的缠绕开始绕组终端部。

如图2所示,在根据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中,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保持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中的一个绕组终端部56的基底端部,第二保持部60保持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中的另一个绕组终端部56的基底端部。

更确切地说,在构成定子芯42的金属芯主体和树脂绝缘体之中,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形成在绝缘体处。每个第一保持部58和相应的第二保持部60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以沿定子芯42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彼此偏置。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各自形成为凹陷的形状,并且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分别被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夹紧和保持。

为了在多个第一保持部58和多个第二保持部60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在图2中,将对应于相应的多个齿48-1至48-12的识别数字的识别数字1至12附加到多个第一保持部58和多个第二保持部60的附图标记上。在下面的解释中,当在多个第一保持部58和多个第二保持部60中的每一个之间进行区分时,将识别数字1至12附加到多个第一保持部58和多个第二保持部60的附图标记上。

下面具体解释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的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以及被相应的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保持的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

(1)第一保持部58-1和第二保持部60-2设置在相邻齿48-1、48-2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1设置为接近第一齿48-1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2设置为接近第二齿48-2的基底端部。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1保持为一个绕组终端部,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2保持为另一绕组终端部。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一保持部58-1之间形成加厚部(例如,图3中的加厚部62),以便使第一保持部58-1设置得比第二保持部60-2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2)第一保持部58-3和第二保持部60-4设置在相邻齿48-3、48-4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3设置为接近第三齿48-3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4设置为接近第四齿48-4的基底端部。作为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三绕组终端部56-WU4(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3保持,而作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四绕组终端部56-WU2(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4保持。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一保持部58-3之间形成加厚部,以便使第一保持部58-3设置得比第二保持部60-4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3)第一保持部58-5和第二保持部60-6设置在相邻齿48-5、48-6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5设置为接近第五齿48-5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6设置为接近第六齿48-6的基底端部。作为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五绕组终端部56-VW1(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5保持,而作为另一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六绕组终端部56-VW3(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6保持。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二保持部60-6之间形成加厚部,以便使第二保持部60-6设置得比第一保持部58-5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4)第一保持部58-8和第二保持部60-7设置在相邻齿48-8、48-7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8设置为接近第八齿48-8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7设置为接近第七齿48-7的基底端部。作为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八绕组终端部56-UV4(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8保持,而作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七绕组终端部56-UV2(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7保持。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二保持部60-7之间形成加厚部,以便使第二保持部60-7设置得比第一保持部58-8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5)第一保持部58-10和第二保持部60-9设置在相邻齿48-10、48-9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10设置为接近第十齿48-10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9设置为接近第九齿48-9的基底端部。作为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十绕组终端部56-WU3(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10保持,而作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九绕组终端部56-WU1(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9保持。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二保持部60-9之间形成加厚部,以便使第二保持部60-9设置得比第一保持部58-10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6)第一保持部58-12和第二保持部60-11设置在相邻齿48-12、48-11的基底端部之间。第一保持部58-12设置为接近第十二齿48-12的基底端部,而第二保持部60-11设置为接近第十一齿48-11的基底端部。作为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的基底端部被第一保持部58-12保持,而作为另一个绕组终端部中的一个的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的基底端部被第二保持部60-11保持。视情况而在环形部分46与第一保持部58-12之间形成加厚部(例如,图3中的加厚部64),以便使第一保持部58-12设置得比第二保持部60-11更趋向于定子芯42径向外侧。

如上所述的多对绕组终端部56以下面的方式成形。如图4和图5所示,例如,将成形工具66插入到相邻齿48之间。工具66的上部面(即,在定子芯42一个轴向侧上的面)设置在基本上与绕组线圈部54的线圈端部相同的高度(相同的轴向位置)处。

在已经从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引出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之后,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如由虚线所示在工具66上弯曲。由于在工具66上弯曲,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放置为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的状态。

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已经相对于定子芯42轴向方向以直角弯曲以便以此方式沿定子芯42径向方向延伸,然后转向,以便在沿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观察时沿与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下面基于图2详细解释多对绕组终端部56。

(1)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一齿48-1的基底端部与第二齿48-2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转向,以便从第一齿48-1的基底端部与第二齿48-2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三齿48-3的前端部(还参见图4)延伸。

(2)第三绕组终端部56-WU4(开始)和第四绕组终端部56-WU2(结束)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三齿48-3的基底端部与第四齿48-4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三绕组终端部56-WU4(开始)和第四绕组终端部56-WU2(结束)转向,以便从第三齿48-3的基底端部与第四齿48-4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四齿48-4的前端部延伸。

(3)第五绕组终端部56-VW1(结束)和第六绕组终端部56-VW3(开始)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五齿48-5的基底端部与第六齿48-6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五绕组终端部56-VW1(结束)和第六绕组终端部56-VW3(开始)转向,以便从第五齿48-5的基底端部与第六齿48-6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六齿48-6的前端部延伸。

(4)第七绕组终端部56-UV2(开始)和第八绕组终端部56-UV4(结束)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七齿48-7的基底端部与第八齿48-8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七绕组终端部56-UV2(开始)和第八绕组终端部56-UV4(结束)转向,以便从第七齿48-7的基底端部与第八齿48-8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七齿48-7的前端部延伸。

(5)第九绕组终端部56-WU1(开始)和第十绕组终端部56-WU3(结束)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九齿48-9的基底端部与第十齿48-10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九绕组终端部56-WU1(开始)和第十绕组终端部56-WU3(结束)转向,以便从第九齿48-9的基底端部与第十齿48-10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九齿48-9的前端部延伸。

(6)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相对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弯曲,以便从第十一齿48-11的基底端部与第十二齿48-12的基底端部之间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延伸。然后,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转向,以便从第十一齿48-11的基底端部与第十二齿48-12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第十齿48-10的前端部(还参见图5)延伸。

应注意的是,上述每个绕组终端部56的前端部都朝向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弯曲。每个绕组终端部56的前端部可以在使绕组终端部56相对于定子芯42轴向方向以直角弯曲之前弯曲,或者可以在使绕组终端部56相对于定子芯42轴向方向以直角弯曲之后弯曲。每个绕组终端部56的前端部也可以在使绕组终端部56转向之后弯曲,以沿与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

以以上的方式制造定子20。然后,每个绕组终端部56的前端部穿过图1所示的中心件22的主体部分50,并且直接连接到电路板24。

下面解释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

下面首先解释对比实例,以阐明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操作。为了便于与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比较,下面的对比实例采用与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图6所示的第一对比实例中,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之间的第一保持部58与第二保持部60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于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的以上所述。即,在第一对比实例中,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在定子芯42径向方向的相同位置处(在其相同的圆周上)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

但是,如在这个第一对比实例中,如果每个第一保持部58和相应的第二保持部60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在沿定子芯42径向方向的相同位置上,并且例如试图分别使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都转向,则这些绕组终端部将互相撞击,因此不能转向。类似地,例如,如果试图分别使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都转向,则这些绕组终端部将互相撞击,因此不能转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如图6所示,可能的方法是使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在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并且还使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在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定子20的轴向长度将增加,因此无刷马达的轴向长度也增加。

此外,在这种情况下,当相应的一对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时,成形工具76设置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在绕组线圈部分54的线圈端部之上)。因此,绕组终端部56在弯曲之后而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突出至工具76设置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的量,以致定子20的轴向长度进一步增加。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如图7所示的第二对比实例中,类似于在上述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中,可能的方法是将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的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设置为沿定子芯42径向方向彼此偏置(还参见图8)。

即使当沿定子芯42轴向方向观察时相应的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这种配置也将能够抑制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沿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互相重叠。由此,这将能够使相应的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并排放置。

结果,这将能够抑制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的蓬松。因此,定子20的轴向长度以及由此的无刷马达的轴向长度都可以制造得比例如在上述第一对比实例中的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在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的情况下的短。

但是,如图9所示,在这个第二对比实例中,如果设置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在绕组线圈部分54的线圈端部之上)的工具76被用于使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则弯曲的绕组终端部56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突出工具76的厚度的量,以便定子20的轴向长度进一步增加。

如图7所示,在第二对比实例中,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具有正常的布局。即,在第二对比实例中,与上述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相反,是VW相的第一线圈部分的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而是VW相的第二线圈部分的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是其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此外,是VW相的第三线圈部分的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是其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而是VW相的第四线圈部分的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但是,如图10所示,如果多个绕组线圈部分54以此正常方式布局,当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使用插入到第十一齿48-11与第十二齿48-12之间的工具66而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然后试图使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和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转向时,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将仍然撞击在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上,因此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不能转向。

应注意的是,在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的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设置为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彼此偏置的方面,图7至图9所示的第二对比实例对应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模式。

与其相反,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以下面的方式操作。

如图2所示,在根据本公开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中,第一保持部58和第二保持部60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以便沿着定子芯42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均彼此偏置。

因此,即使当沿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观察时已经从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朝向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引出的一对绕组终端部56随后沿与定子芯42径向方向相交的方向延伸,也可以抑制该对绕组终端部56沿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互相重叠。这能够使该对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设置。

这能够抑制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的蓬松。因此,定子20的轴向长度以及由此的无刷马达10(见图1)的轴向长度都可以制造得比例如在上述第一对比实例(见图6)中的情况短,在所述的情况中,一对绕组终端部56在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上彼此重叠。

在根据上述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中,每个第一保持部58和相应的第二保持部60设置为沿定子芯42的径向方向彼此偏置,并且,与上述第二对比实例相比,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和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的缠绕顺序被改变,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是VW相的第一绕组线圈部分,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是VW相的第二绕组线圈部分。即,是VW相的第一绕组线圈部分的第五绕组线圈部分54-VW1是其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而是VW相的第二绕组线圈部分的第十二绕组线圈部分54-VW2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

类似地,在根据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定子20中,与上述第二对比实例的缠绕顺序相比,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和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的缠绕顺序被改变,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是VW相的第三绕组线圈部分,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是VW相的第四绕组线圈部分。即,是VW相的第三绕组线圈部分的第六绕组线圈部分54-VW3是其缠绕开始绕组线圈部分,而是VW相的第四绕组线圈部分的第十一绕组线圈部分54-VW4是其缠绕结束绕组线圈部分。

因此,第一绕组终端部56-UV3(开始)和第二绕组终端部56-UV1(结束)与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和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设置为彼此具有左右对称性。因此,如图5所示,可以采用一种成形方法,其中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和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使用插入到第十一齿48-11与第十二齿48-12之间的工具66而在已经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之后转向。

因此,当沿与定子芯42的轴向方向正交的方向弯曲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和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时,不需要在定子芯42的一个轴向侧处(在绕组线圈部分54的线圈端部之上)设置成形工具。这能够使包括第十二绕组终端部56-VW2(开始)和第十一绕组终端部56-VW4(结束)的所有成对的绕组终端部56更接近绕组线圈部分54的线圈端部,由此能够使定子20的轴向长度被制造得甚至更短。

下面解释本公开的当前示例性实施例的修改实例。

在上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实例,无刷马达10是十二槽十极马达。但是,上述结构可以应用到不同于十二槽十极无刷马达的无刷马达上,其中,每个第一保持部58和相应的第二保持部60设置在相应的相邻齿48的基底端部之间以便沿定子芯42的圆周方向和径向方向均彼此偏置,并且每一对绕组终端部56沿与定子芯42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并排设置。

以上已经解释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以上描述,而且在不脱离本公开主旨的范围内可以实施明显不同的其他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