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37393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信线路布设过程中用到的辅助器械,具体涉及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的不断发展,对网络架设的效率与进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信线路在布设过程中,大多采用两种架线形式,一种是采用无人机等飞行装置来进行放线,这种架线形式适合于空旷地区;另一种是人工架线,由工作人员带着线路采用攀附等形式将线路架设到固定位置。

现有的这种两种架线形式都存在着很多缺陷:无人机等飞行器械成本高,操作复杂,需要大量的地面人员配合,并且其牵引功率有限,适用的情况较少;人工架线是一种传统的架线方式,然而人工架线过程中,工人需要攀附电杆在高空进行操作,危险系数高,效率低下,且需要借助于一些其他的架设辅助工具,操作难度比较大,因而不能很好地和其他工作人员配合。

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地面架线工具,然而这类设备普遍结构较为复杂,不便于携带,尤其是对于地况条件差的地区,不容易使用;并且其架线高度也常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提供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能在线路的架设过程中,对线路进行牵引和传递,以降低操作复杂程度,同时适用面较广。

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可共同拼合成一个圆管形的壳体;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由电机驱动的张紧轮,在第二壳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侧槽中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伸缩杆通过第二转轴安装在侧槽中,侧槽的上端设置有电动的收线轮,收线轮上引出的拉线与设置在第一伸缩杆外壁上的拉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收线轮与第二转轴之间的侧槽中铰接有一根端部带有导向轮的导向杆,导向杆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第一弹簧、第二弹簧与侧槽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均设置有紧固孔,当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拼合后,通过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上的紧固孔对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进行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一个倾斜于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轴向设置的斜筒,斜筒内部装配有第二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的端部可从斜筒端部伸出,且在第二伸缩杆的端部上通过第三转轴安装有支板,支板表面分布有防滑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的张紧轮包括轮轴,轮轴的一端安装有滚轮;在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端带有开口的固定筒,所述的轮轴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入到固定筒内部,并在轮轴端部、固定筒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筒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的轮轴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配合的滑块;在所述的开口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块位置的卡圈。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收线轮、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均通过遥控器控制。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本装置相对于现有的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携带,能适用于各类架线条件,并且其可采用遥控或有线的操作方式,使用方便;

2.本装置可将线路进行有效的牵引和传递,可调整性好,从而为线路的架设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辅助工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张紧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遥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代表: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收线轮,4-拉线,5-电线,6-蓄电池,7-拉环,8-挂钩,9-第一伸缩杆,10-侧槽,11-第二转轴,12-第一弹簧,13-导向杆,14-第二弹簧,15-滚轮,16-轮轴,17-第一固定板,18-第二固定板,19-紧固孔,20-第一转轴,21-斜筒,22-连接件,23-第二伸缩杆,24-第三转轴,25-防滑凸起,26-支板,27-电机,28-滑块,29-卡圈,30-固定筒,31-滑槽,32-第三弹簧,33-遥控器,34-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遵从上述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通信网络架设牵引传递装置,包括半圆形的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通过第一转轴20连接,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可共同拼合成一个圆管形的壳体;在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均分布有由电机27驱动的张紧轮,在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设置有侧槽10,侧槽10中安装有可转动的第一伸缩杆9,第一伸缩杆9的端部设置有挂钩8。

本方案的牵引传递装置,利用通信网络架设过程中的电杆,将线路牵引到高处,以进行传递。该装置包括一个圆管形的壳体,该壳体是由两个半圆形的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拼合构成的。具体的拼合方式上,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2的边缘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板17和第二固定板18,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上均设置有紧固孔19,当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拼合后,通过螺栓利用第一固定板17、第二固定板18上的紧固孔19对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进行固定。

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内部有张紧轮,用于在电杆上爬行。使用时,先打开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将电杆放在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之间,然后闭合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则驱动张紧轮转动,可以实现装置在电杆上的爬行。第二壳体2的外壁上有用于牵引线路的第一伸缩杆9,线路固定在第一伸缩杆9端部设置的挂钩8上。当装置到达电杆顶端后,驱动第一伸缩杆9伸长,并调整第一伸缩杆9的角度,即可将线路传递到合适的位置。

如图1所示,第一伸缩杆9通过第二转轴11安装在侧槽10中,侧槽10的上端设置有电动的收线轮3,收线轮3上引出的拉线4与设置在第一伸缩杆9外壁上的拉环7连接。收线轮3转动时,拉动拉线4,则通过拉线4可改变第一伸缩杆9的角度,从而可控制将线路传递到不同的位置。而第一伸缩杆9自身也可以伸缩,这样就扩大了传递范围。为了防止拉线4在收紧、放松过程中被卡住,收线轮3与第二转轴11之间的侧槽10中铰接有一根端部带有导向轮的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侧面对称设置有第一弹簧12和第二弹簧14,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4与侧槽10连接。拉线4穿过导向轮设置,导向轮由于第一弹簧12、第二弹簧14的作用,整体是弹性的,这样不仅对拉线4起到张紧作用,而且能将拉线4撑起,避免拉线4被卡住。

当装置带着线路到达电杆上合适位置后,进行递线操作时,需要对装置进行有效地固定。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下端均设置有防滑装置,防滑装置包括一个倾斜于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轴向设置的斜筒21,斜筒21通过连接件22进行固定;斜筒21内部装配有第二伸缩杆23,第二伸缩杆23的端部可从斜筒21端部伸出,且在第二伸缩杆23的端部上通过第三转轴24安装有支板26,支板26表面分布有防滑凸起25。当需要固定装置位置时,驱动第二伸缩杆23伸长,则支板26会与电杆表面接触,起到支撑防滑的作用。防滑凸起25能增大摩擦力。设置第三转轴24的目的是,将支板26与第二伸缩杆23端部活动式安装,能使支板26与电杆外壁更好地贴合。

如图2所示,张紧轮包括轮轴16,轮轴16的一端安装有滚轮15;在第一壳体1、第二壳体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端带有开口的固定筒30,所述的轮轴16的另一端通过开口伸入到固定筒30内部,并在轮轴16端部、固定筒30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32。张紧轮是弹性轮,由于设置了第三弹簧32,因此张紧轮能适应不同外径的电杆,并且电杆外径变化也不会对装置的爬行造成影响,第三弹簧32能始终保持滚轮15与电杆外壁之间的摩擦,使装置不会向下滑落。更具体地,固定筒30内壁上设置有滑槽31,所述的轮轴16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滑槽31配合的滑块28;在所述的开口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限制滑块28位置的卡圈29。滑槽31与滑块28配合能限定轮轴16的运动方向,轮轴16的预紧力始终是垂直于电杆轴向的;而卡圈29则可防止轮轴16从固定筒30中滑脱。

为了便于操控,电机27、收线轮3等用电器件可通过长电线5与地面的蓄电池6连接,而对于电机27、收线轮3、第一伸缩杆9、第二伸缩杆23的操控则可以通过一个遥控器33来进行控制,第一壳体1上集成有控制器和无线接收模块,通过遥控器33上的不同按键34以操控不同的部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