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文档序号:13108898阅读:4450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领域,特别涉及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

背景技术:
在电力系统中,电能表和终端共用一个联合接线盒,在对终端进行更换时,为了防止电压互感器出现二次回路短路和接地,以及电流互感器出现二次回路开路的现象,需要将终端关闭、电压连接片断开、电流连接片短接,使得终端处于不工作的状态。在上述更换终端的过程中,电能表同时也会停止运行,因此导致在终端更换的时间段内,终端用户的用电量是无法被计量的。在现有技术中,在终端更换的时间段内,电力工作人员根据公式电量=实际平均负荷×时间)计算出更换终端期间该用户的使用电量,将计算出来的电量走电费退补流程。但是该计算方式不能准确反映出终端用户的真实用电水平,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能够在更换终端期间依然能够对用电量进行计量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包括电压接线板和电流接线板,用于连接三相三线电能表和终端,在所述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中设置有三个电压接线板,以及两个电流接线板;每个所述电压接线板设有双通道接线端子,每个电流接线板设有四通道接线端子,在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每个通道上均设置有电压联板,在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设置有第一可调电流联板、第二可调电流联板、第三可调电流联板;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三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四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均处于初始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呈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初始位置为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位置。可选的,当所述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均处于初始位置。可选的,当所述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第一短接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均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处于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位置。可选的,当所述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第二短接工作状态时,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处于初始位置,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处于连通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的位置,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处于连通所述第三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根据使用需求,对可调电流联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能表和终端的分别投切或者同时投切,以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防止出现更换终端的过程中无法对用电量进行计量的缺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在第一短接工作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在第二短接工作状态下的连接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的使用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地描述。实施例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包括电压接线板和电流接线板,用于连接三相三线电能表和终端,在所述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中设置有三个电压接线板,以及两个电流接线板;每个所述电压接线板设有双通道接线端子,每个电流接线板设有四通道接线端子,在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每个通道上均设置有电压联板,在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设置有第一可调电流联板、第二可调电流联板、第三可调电流联板;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三相三线电能表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三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相连,所述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四通道接线端子与所述终端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相连;其中,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均处于初始位置,并且所述第一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二可调电流联板、所述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呈相互平行的状态,所述初始位置为连通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的位置。在实施中,为了解决在更换终端的时间段内无法对用户用电量进行计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该联合接线盒的具体结构为:如图1所示,该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中,设置有三个电压接线板1,在相邻的电压接线板1之间,设置有电流接线板2。该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安装在端子排和电能表以及终端之间,该联合接线盒中的电压接线板1为双通道接线端子,从而能够同时连接三相三线电能表3和终端4,该联合接线盒中的电流接线板2为四通道接线端子,其中两个通道与三相三线电能表连接,另两个通道则与终端连接。具体的,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11接线端子与三相三线电能表3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31相连,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12接线端子与终端4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一端41相连,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一通道21接线端子与三相三线电能表3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32相连,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二通道22接线端子与三相三线电能表3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33相连,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三通道23接线端子与终端4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二端42相连,四通道接线端子中的第四通道24接线端子与终端4第一计量元件中的第三端43相连;其中,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第三可调电流联板7均处于初始位置,并且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第三可调电流联板7呈相互平行的状态,初始位置为连通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的位置。下文将根据该联合接线盒使用状态的不同,分三种情况进行描述。为了使附图连线清晰,附图中的连线仅仅绘出三相电压中的A相。(1)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第一可调电流联板、第二可调电流联板、第三可调电流联板均处于初始位置。如图1所示,当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第三可调电流联板7均处于初始位置时,基于上述连接关系,三相三线电能表3能够对终端4的用电量进行计量。(2)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第一短接工作状态时,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第三可调电流联板7均处于初始位置,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处于连通第三通道23和第四通道24的位置。从图2的信号流向箭头中可以看出,三相三线电能表3和终端4均被连入电路中不存在二者被短接的情况。如图2所示,需要对终端4进行短接时,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将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向右侧移动,即从初始位置中连通第二通道22和第三通道23的位置,改为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位置,这样从图3中的信号流向箭头可以看出,通过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的移动,使得终端4中没有电流的流动,实现了将终端短接的效果。(3)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第二短接工作状态时,第三可调电流联板7处于初始位置,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处于连通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的位置,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处于连通第三通道23和第四通道24的位置。如图3所示,需要对三相三线电能表3和终端4同时进行短接时,在前一种情况的基础上,再将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向左移动,即从初始位置连通第二通道23和第三通道23的位置,改为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位置,此时,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依然处于连通第三通道23和第四通道24的位置,这样从图4中的信号流向箭头可以看出,通过第一可调电流联板5、第二可调电流联板6的移动,使得三相三线电能表3和终端4中没有电流的流动,实现了将终端短接的效果。基于前文提出的能够根据工作状态将可调电流联板进行位置移动的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如图4所示,该接线盒的使用方法为:41、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时,将第一可调电流联板、第二可调电流联板以及第三可调电流联板移动至初始位置。42、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短接终端的工作状态时,将第二可调电流联板右移,处于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位置,第一可调电流联板、第三可调电流联板的位置保持在初始位置处。43、当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处于同时短接三相三线电能表和终端的工作状态时,将第一可调电流联板左移,处于连通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位置,第二可调电流联板右移,处于连通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的位置,第三可调电流联板保持在初始位置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包括电压接线板和电流接线板,在三相三线联合接线盒中设置有三个电压接线板,以及两个电流接线板,每个电压接线板设有双通道接线端子,每个电流接线板设有四通道接线端子,在双通道接线端子中的每个通道上均设置有电压联板,在四通道接线端子中设置有三个可调电流联板。通过根据使用需求,对可调电流联板的位置进行调整,从而实现对电能表和终端的分别投切或者同时投切,以便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防止出现更换终端的过程中无法对用电量进行计量的缺陷,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各部件的组装或使用过程中的先后顺序。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