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3425阅读:5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机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机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公知的,目前的手机充电器和手机都是分离开的,因此,我们日常充电的时候需要把充电器拿出来,然后一端连接在手机上,另一端与电源相连接,这样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但是,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手机和充电器分离的现象,在需要用充电器的时候,由于充电器不在身边,或者其他手机的充电器无法对自己的手机充电,从而极大的影响了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机充电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盛放槽和腔体,腔体内设置旋转轴、数据线和插头,以此来达到手机随时充电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盛放槽、腔体、插头、限制片、旋转轴、数据线和手机电源接口,在壳体上设有盛放槽和腔体,盛放槽和腔体之间设有手机电源接口,腔体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一端与手机电源接口相连接,旋转轴另一端与数据线一端相连接,数据线缠绕在旋转轴上,数据线另一端设有插头,插头上设有限制片。

所述壳体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壳体由耐磨材质制作而成,盛放槽设置在壳体的上部,盛放槽为凹槽形结构,在壳体一端设有腔体,腔体与盛放槽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所述腔体为长方形结构,腔体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腔体的内部的顶部面和底部面相连接,所述旋转轴的任一端设有弹簧,弹簧呈螺旋型结构设置在旋转轴上,弹簧的一端与旋转轴的侧面固定相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腔体的内壁相连接。

所述插头的一侧设有限制片,限制片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限制片由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包括壳体、盛放槽、腔体、插头、限制片、旋转轴、数据线和手机电源接口,通过在壳体上设置盛放槽和腔体,腔体内设置旋转轴、数据线和插头,以此来达到手机随时充电的目的;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强,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不但可以轻松的完成手机充电,而且便于携带,设计也比较简单,适用面更加的强,极大的方便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轴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手机电源接口;3、旋转轴;4、腔体;5、数据线;6、插头;7、限制片;8、盛放槽;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包括壳体1、盛放槽8、腔体4、插头6、限制片7、旋转轴3、数据线5和手机电源接口2,在壳体1上设有盛放槽8和腔体4,盛放槽8和腔体4之间设有手机电源接口2,腔体4内设有旋转轴3,旋转轴3一端与手机电源接口2相连接,旋转轴3另一端与数据线5一端相连接,数据线5缠绕在旋转轴3上,数据线5另一端设有插头6,插头6上设有限制片7;所述壳体1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壳体1由耐磨材质制作而成,盛放槽8设置在壳体1的上部,盛放槽8为凹槽形结构,在壳体1一端设有腔体4,腔体4与盛放槽8的底部处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腔体4为长方形结构,腔体4内设有旋转轴,旋转轴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腔体4的内部的顶部面和底部面相连接,所述旋转轴3的任一端设有弹簧9,弹簧9呈螺旋形结构设置在旋转轴上,弹簧9的一端与旋转轴3的侧面固定相连接,弹簧9的另一端与腔体4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插头6的一侧设有限制片7,限制片7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结构,限制片7由弹性材质制作而成。

实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机充电装置,在使用时先将手机放置在壳体1上的盛放槽8内,然后通过手机电源接口2使手机和数据线5相连通,这时,就可以通过插头6上限制片7将插头6从腔体4内拔出来了,插头6拔出之后就可以插到插座上面了,这样就使得手机与电源相连通,手机就可以进行充电了,当手机冲完之后,只需要通过腔体4内旋转轴3上的弹簧9,就可以使得数据线5重新被缠绕在旋转轴3上了,而插头6可以重新插入到腔体内,这样也就相当于给手机套了一个套,在不影响我们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随时对手机进行充电,从而不必因为忘记携带充电设备而烦恼,同时,由于本设计结构简单,而且容易携带,极大的方便人们日常的出行,不必在特意准备充电设备了。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该技术方案方法和途径很多,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