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动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583阅读:874来源:国知局
传动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传动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尽可能充分地采集太阳光,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通常会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置为跟随太阳的直射方向进行同步转动,现有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由于太阳能光伏面板数量较多,需要多个动力源驱动所有太阳能光伏面板朝着太阳的方向同步转动,结构复杂,成本较高,而且由于动力源数量较多,无法很好地控制太阳能光伏面板同时偏转,太阳能光伏面板跟随太阳照射方向偏转的精度较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通常架设在高空中,较大的风力容易将太阳能光伏面板吹动至反转,从而影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运行。

一般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都安装在相对较高的空中,安装时先根据布置图在地面打好地基,然后在地基上安装支架,在支架的顶端搭设带动太阳能面板在东西方向转动的主轴,通过一个动力源驱动多个主轴。但是由于测量的偏差、地势变化以及施工过程产生的各种影响因素,相邻的主轴之间往往存在距离误差,即主轴的长度与支架之间的间距存在一定的误差,主轴与主轴的连接面之间还存在较大的间隙,无法实现连接。再者,主轴与主轴之间的间隙还各不相同,一个固定的连接装置还无法满足各个主轴之间的连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同时驱动多个主轴转动、运行平稳、可靠的带自锁功能的传动连接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传动连接装置,设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上,所述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太阳光的采集装置、与采集装置活动连接的主轴及用于驱动主轴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动力源和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上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通过一连接结构与主轴活动相连。传动轴上设有至少两个可同步转动的连接端,即一个动力源带动至少两个主轴转动,从而减少了动力源的设置数量,该传动连接装置设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上,主轴同步转动也保证了系统上设置有用于采集太阳能的采集装置的同步转动,采集太阳光更加高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可与传动轴相连的第一连接体和可与主轴相连的第二连接体,所述主轴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体活动配合,所述主轴可在预设范围内沿第二连接体来回移动。动力源与带动采集装置东西方向上转动的主轴所在的地基位置相对固定,而当传动轴与主轴的连接面之间又存在一定的距离时,连接结构的设置可以弥补传动轴与主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第二连接体包括滑槽和可于滑槽内来回活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主轴相连。滑槽的设置使得该连接结构可以适应不同的间距范围,滑槽的设置也限定了主轴来回移动的预设范围,即滑槽的长度决定了主轴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件包括螺母和螺栓,所述螺栓一端分别穿过主轴和滑槽后与螺母螺纹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上设有限位件,该限位件与第二连接体可拆卸连接。限位件的设置使得主轴与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固,避免主轴发生大幅度的倾翻。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呈U字型结构。通过限位件的开口套设在第二载体的外围,装配方便,而且限位件的内壁与主轴的外壁配合,两者连接更加紧密稳定。

进一步的,该传动连接装置设于位于支架上,该支架与地面的距离至少为5m。将支架设置在高空中,缩短了采集装置与太阳的距离,增加了吸收的太阳能总量,而且避免了采集装置背面的高温影响对应于采集装置下方的地面,可以有效利用支架下方的土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达到了一个动力源带动整体采集装置在东西方向上转动的目的,减少了动力源数量的设置,且传动稳定、顺畅,连接紧密稳固,可以适应传动轴与主轴之间不同的间距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传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集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采集装置的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连接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连接结构的部分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7所示,一种传动连接装置,设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中,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用于采集太阳光的采集装置1、用于带动采集装置1在东西方向上转动的第一传动机构、用于带动采集装置在南北方向上移动的第二传动机构、驱动装置、控制器及感应器11。驱动装置包括用于驱动第一传动机构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22和用于驱动第二传动机构移动的第二驱动装置32。感应器11的数量为至少一个,其连接在采集装置1上,用于追踪太阳直射的方向,控制器分别与感应器11、第一驱动装置22及第二驱动装置32电连,即感应器11接收到太阳直射角度变化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分别向第一驱动装置22和第二驱动装置32发送信号,调节第一驱动装置22的转动速度和转动角度,调节第二驱动装置32的移动速度和移动距离,直到采集装置1的吸收面正对太阳直射方向。

采集装置1包括多组呈阵列排布的太阳能光伏面板,每组太阳能光伏面板包括多块固定连接的太阳能光伏面板111,于本实施例中为三块太阳能光伏面板111横向并列连接。每块太阳能光伏面板111的背面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12,太阳能光伏面板111的背面还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113。感应器11只需要安装在其中一块太阳能光伏面板上即可。为了收集到更多的太阳能,采集装置被安装在支架6上,支架6位于高空中,即支架6距离地面至少5m。

第一传动机构包括主轴21、第一驱动装置22及限位结构,主轴21南北朝向地水平架设在高空中,主轴21的纵截面呈中空方形结构,减轻了主轴21的重量,也便于主轴21绕着其中心轴在东西方向上的翻转。

第二传动机构包括推杆31、第二驱动装置32及传动组件。推杆31与主轴21平行设置,传动组件包括传动杆331、内套332及固定架333,于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装置32为固定连接在固定架333端部的电机,传动杆331平行地固定在推杆31和主轴21之间位置,固定架333内电机上连接有内套332,内套332上设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传动杆331上的外螺纹适配,即传动杆331为丝杆结构,当电机转动带动内套332转动时,内套332上的内螺纹驱动传动杆331向左或向右运动,带动推杆31在南北水平方向上的移动。固定架333固定连接在主轴21上,具体的,主轴21的外围套设有四个U型连接件71,U型连接件71的开口朝上设置,U型连接件71将主轴21包覆在内部,且U型连接件71的内壁与主轴21的外壁贴合,两个U型连接件71的上部开口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72,连接板72上固定连接有对称设置的连接片73,两个连接片73之间卡设有限位轴74,固定架333卡设在限位轴74、连接片73及连接72板之间形成的空间内,不会产生移动。

第一驱动装置22包括动力源223和减速机构224,减速机构224上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动力源223与输入端相连,输出端上设有传动轴221,传动轴221上设有至少两个可同步转动的连接端222,于本实施例中有同轴设置的两个连接端,两个连接端位于减速机构224的两侧,每个连接端上连接有主轴,从而一个第一驱动装置就可以同时驱动两个主轴同步转动,进而带动连接在主轴上的采集装置同步转动,减少了动力源的设置数量。动力源223和传动轴221之间通过蜗轮蜗杆减速器传动,减速机构224上还设有用于防止传动轴反向转动的自锁结构,上述功能为现有技术可以实现不再赘述,从而在高空中风较大时,可以有效避免大风吹动主轴逆向转动,提高采集装置的翻转精度,有利于采集更多的太阳能。

连接端和主轴之间通过连接结构42相连,连接结构42包括连接件、第一连接体421及第二连接体422,第一连接体421固定连接在连接端上,可以是焊接或螺接,第二连接体422与主轴21活动配合。第二连接体422上开设有滑槽423,第一连接体421和第二连接体42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垂直板体结构,制造工艺简单。于本实施例中,连接件包括螺栓411和螺母412,滑槽423的宽度小于螺母412的外径,主轴端部对称开设有安装孔,螺栓411穿出安装孔后穿过滑槽423与螺母412螺纹连接,从而主轴21可以随着螺栓411在滑槽423内来回移动,滑槽423即界定了主轴21预设的活动范围。滑槽423的宽度小于螺母412的外径,从而主轴21可以沿着滑槽423在主轴的长度方向上滑动不会脱离连接端。当然连接件还可以是呈T字型结构的螺栓,其一段设有外螺纹,连接件从滑槽423底下一侧穿过滑槽423后与主轴21的侧壁螺纹连接,其无需穿过整个主轴21。

为了提高连接的稳固性,在第二连接体422沿滑槽423长度方向上的两侧对称开设有安装孔424,一组安装孔424上安装有呈U字型的限位件43,限位件43的开口自由端从安装孔424中穿出用螺帽固定,从而限位件43将主轴包覆在内部,且限位件43的内壁与主轴的外壁可以贴合,两个限位件43分别设置在连接件的两侧,从而限位件限定了第二载体向上或向下翘起倾翻的角度,避免其发生大幅度倾翻,主轴与连接端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由于地基位置固定,当主轴的端面与连接端的端面不能完全贴合时,通过主轴在连接结构的滑槽423内滑动可以解决主轴和连接端之间的距离误差问题,在调整各主轴之间的连接时不会产生间断,连接更加紧密稳固。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用来解释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