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84617阅读:750来源:国知局
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恒压保护电路,具体是指一种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拉坯”又称“走泥”,“走泥”最初被中国古人指称陶瓷钧窑的釉纹,有"蚯蚓走泥纹"之称,后被用为日本现代陶艺流派"走泥社"的称谓。2013年,中国肇庆以陶轮拉坯为中心工作的新“走泥社”成立,发起人为陶艺家徐洪波先生。中国陶轮“走泥社”的成立来自徐先生的一个梦想:总有一天中国家庭想拥有一台陶轮就像想拥有一台钢琴,并且更多人可实现,更多人家不是摆设。到那时“走泥”(他们首次称拉坯为“走泥”)就像拉小提琴、弹古琴。“走泥”和烧窑的关系就似弹琴唱歌和录音灌碟的关系,两者是单向可分的,前者是可独立存在的。拉坯作为独立艺术形式又称走泥艺术,“走泥”作为拉坯的艺术专业术语和雅称将使走泥艺术走向如拉小提琴弹古琴钢琴的独立艺术表现形式。

走泥可以不烧窑,就象弹曲不录音,它从陶艺创作程序中独立出来。拉坯(走泥)是陶艺的基础、灵魂,也是独立的艺术形式,正如素描速写之与油画;书法白描之与国画;钢琴提琴之与音乐。拉坯(走泥)的美和拉提琴及写书法、画速写等的美一样是有节奏之美,空间之美,时间流动之美。

陶艺拉坯机是走泥过程中利用的主要设备,其由机体外壳、外壳托座、链条(或齿轮)、棘轮、拉坯转盘、直流电动机、无级调速器、交直流切换器、蓄电池、充电器、可调式橡胶减振器等组成。为了使得人们在走泥时能够更好的得到自己所想的形状,就需要使得直流电动机能够稳定的驱动拉坯转盘,而影响直流电动机转速稳定的最大的因素就是供电电压的稳定。如今,行业内主要采用稳压电路来稳定对直流电动机的供电电压,但是该稳压电路的稳压效果却差强人意,在电源电压发生波动时该稳压电路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将电压稳定下来,从而导致在稳压的过程中直流电动机的转动速度发生改变。

所以,现在急需一款能够使得供电电压保持恒定的电路来替代稳压电路,从而完成对直流电动机转速的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能够很好的替代现有的稳压电路,在供电电压发生波动时依旧能够保持输出端恒压供电,从而很好的避免了供电电压波动对直流电机转速的影响,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所述恒压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MOS管Q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感L1和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阻R1,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的电容C1,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的电阻R3,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4,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阻R5,P极与电感L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N极经电容C2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1,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4,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的稳压二极管D2,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的电容C3,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的电容C5,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的电阻R8,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阻R9,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阻R10,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的电容C6,以及N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P极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的二极管D3组成;其中,电容C2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电阻R1和电感L1的连接点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组成该恒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5的负极组成该恒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三极管VT1的PNP型三极管,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均为NPN型三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4742,且该稳压二极管D2的稳定电压为12V。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供电电压较低时能够自动对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从而使得输出电路的电压能保持在12V;另外,还能在输出端电压超过12V时通过负反馈电路来降低输出的电压,从而使得输出端的电压能够始终保持在12V,达到了恒定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使得直流电动机能够在恒定的电压下运行,进而确保了直流电动机转速的稳定,提高了产品的使用效果和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2)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很好的促进企业的发展。

(3)本实用新型降低了供电电压波动对直流电动机的影响,很好的避免了直流电动机在运行时受到电压波动的冲击,使得直流电动机拥有更好的运行环境,进而大大提升了产品的使用寿命,更好的降低了产品的维护频率与使用成本,进一步提高了消费者对产品的认可度。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接地保护电路在电路内的电压超过各个元器件的额定电压时可以将电压导入地底,从而很好的降低了电路内部的压力,提高了电路运行的安全性,更好的保证了电路的正常使用,提高了电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用于陶艺拉坯机的恒压保护电路,所述恒压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VT1,三极管VT2,三极管VT3,MOS管Q1,二极管D1,稳压二极管D2,二极管D3,电感L1,电容C1,电容C2,电容C3,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阻R9,以及电阻R10组成。

其中,电感L1的自感系数为1mH;电阻R1、电阻R4和电阻R5的阻值均为4.7KΩ,电阻R2和电阻R6的阻值均为3.3KΩ,电阻R3的阻值为2.8KΩ,电阻R7的阻值为2.2KΩ,电阻R8和电阻R10的阻值均为1.3KΩ,电阻R9的阻值为1.8KΩ;电容C1的容值为470pH,电容C2的容值为10μF,电容C3和电容C4的容值均为110μF,电容C5的容值为210μF,电容C6的容值为270μF。

所述三极管VT1的PNP型三极管,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均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VT1的型号为2N3906,三极管VT2和三极管VT3的型号均为2N3904。MOS管Q1的型号为IRF7424。

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型号为1N4742,且该稳压二极管D2的稳定电压为12V。二极管D1和二极管D3的型号均为1N4007。

连接时,电阻R1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顺次经电感L1和电阻R2后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容C1的正极与三极管VT1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3的集电极相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三极管VT1的集电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电阻R4的一端与电容C1的正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5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二极管D1的P极与电感L1和电阻R2的连接点相连接、N极经电容C2后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电容C4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经电阻R6后与二极管D1的N极相连接,稳压二极管D2的P极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N极经电阻R7后与电容C4的负极相连接,电容C3的正极与三极管VT3的基极相连接、负极与稳压二极管D2的N极相连接,电容C5的正极与电容C3的负极相连接、负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电阻R8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三极管VT2的基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电阻R10的一端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电容C6的正极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相连接、负极与MOS管Q1的栅极相连接,二极管D3的N极与MOS管Q1的漏极相连接、P极与MOS管Q1的源极相连接。

其中,电容C2的负极与三极管VT3的发射极相连接,MOS管Q1的源极接地,电阻R1和电感L1的连接点与三极管VT2的发射极组成该恒压保护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容C4的负极与电容C5的负极组成该恒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

工作时,三极管VT1、三极管VT3、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容C1、电容C2、电感L1、二极管D1以及电阻R6组成升压电路,能够对输入的电压进行升压处理,以避免电压不足造成的直流电动机转速降低的情况发生;而三极管VTT2、稳压二极管D2、电阻R5以及电阻R7则组成一个负反馈电路,在输出电压超过稳压二极管D2的稳定电压时,稳压二极管D2则对三极管VT2进行负反馈,从而使得三极管VT2的集电极与发射极导通,以达到降低输出电压的目的,从而使得电路能够输出一个恒定的电压值,且该恒定电压值由稳压二极管D2的稳定电压决定;MOS管Q1、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电容C6以及二极管D3组成一个接地保护电路,在电路内的电压值超过电路的安全运行电压时,MOS管Q1将会被导通,将电路中的部分电流导入地面,从而很好的降低了电路内的电压值,保护了电路内的各项元器件,大大提高了电路的运行安全。

如上所述,便可很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