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线圈组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44925阅读:843来源:国知局
电机线圈组装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零部件加工,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线圈组装机。



背景技术:

电机的转子通过线圈体通电过程中产生磁场力的作用下实现连续转动。如图1所示,线圈体17由中间的齿形基板172和两侧的线圈171与172装配而成。线圈的装配,均是采用手工作业,组装速度非常低,仅达到10个/分钟,长期劳作,手指被按压产生酸痛,稍有不慎皮肉被尖角划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实用自动、装配速度高、作业安全的电机线圈组装机。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线圈组装机,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可作水平方向移动的横向驱动单元,在横向驱动单元的上设置可作垂直方向升降的竖向驱动单元,竖向驱动单元设置有吸放料功能的吸件。

进一步地,所述横向驱动单元包括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输出轴连接横向滑座,横向滑座的上端垂直地安装竖向气缸,横向滑座的前侧面设置垂直地竖向滑座,竖向气缸的输出轴连接竖向滑座,竖向滑座的前侧面设置吸件。

所述吸件为吸嘴,其一端开设有进气口,其内部开设若干条气道。

所述工作台设置有与吸件对应的定位件。

所述定位件为定位柱,定位柱由底部的圆盘和上部的圆柱构成。

所述定位件为定位槽,定位槽由底部的圆盘和上部的圆环构成。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于设计了驱动元件以推动吸件作水平左右移动、垂直上下升降,实现不同零件按顺序自动组装,代替了人工作业,不但组装速度大幅提高一倍以上,且组装位置准确,装配成品合格率高,还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操作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线圈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机线圈组装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吸嘴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组装过程初始状态图。

图5是组装过程吸料状态图。

图6是组装过程卸料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工作台1设置4只支脚3支撑,工作台1上设置两个定位柱2、一个定位槽16、两个限位柱14和支座13。

定位柱2与定位槽16在同一水平面上直线排列。定位柱2呈“凸”字形状,其下部为圆盘,上部为圆柱,圆柱的截面外径与线圈或基板内径相匹配。定位槽16也呈“凸”字形状,其下部为圆盘,上部为圆环,圆环的内轮廓与线圈172的外轮廓相匹配,定位槽16的旁边设置导料槽15。定位柱2的圆柱、定位槽16的内轮廓为磁性材料制成。

支座13垂直设置,支座13水平地安装支架8,在支架8前侧面设置水平的横向导轨12,横向导轨12的一端安装横向气缸7,横向气缸7的输出轴连接横向滑座10。横向滑座10的后侧面设置水平的凹槽,横向滑座10通过凹槽抱紧横向导轨12的轨道。横向滑座10的上端垂直地安装竖向气缸9,横向滑座10的前侧面设置垂直的竖向导轨11,竖向气缸9的输出轴连接竖向滑座6,竖向滑座6的后侧面设置垂直的竖向凹槽,竖向滑座6的竖向凹槽抱紧竖向导轨11的轨道。竖向滑座6的前侧面设置三个凸台5,凸台5的中心穿设吸嘴4,吸嘴4的中心线对准定位柱2和定位槽16的中心线。

如图3所示,吸嘴4的一端开设有进气口41,吸嘴4的中间穿设多条气道42。

中工位定位柱22与定位槽16的后方且位于凸台5下方设置限位柱14,用于限制凸台5和吸嘴4的下行位置,以适合最佳装配力度。

电机线圈组装机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如图4所示,当组装机处于初始状态时,吸嘴4处于最高处,首工位吸嘴43空置,中工位吸嘴44吸附线圈171,末工位吸嘴45吸附线圈171+基板172,同时,首工位定位柱21放置线圈171,中工位定位柱22放置基板172,末工位定位槽16放置线圈173;

第二步,如图5所示,吸嘴4下降后上升,实现首工位吸嘴41吸附线圈171、中工位吸嘴42吸附线圈171+基板172、末工位吸嘴43吸附线圈171+基板172+线圈173,同时,首工位定位柱21补充放置线圈171,中工位定位柱22补充放置基板172,末工位定位槽16补充放置线圈173;

第三步,如图6所示,吸嘴4右移后下降,实现首工位吸嘴41对中工位定位柱22放置线圈171、中工位吸嘴42对末工位定位槽16放置线圈171+基板172、末工位吸嘴43释放成品线圈体17;

第四步,吸嘴4在空置的情况下上升、左移;

第五步,吸嘴4下降后上升,实现首工位吸嘴41空置、中工位吸嘴42吸附线圈171、末工位吸嘴43吸附线圈171+基板172,同时,首工位定位柱21补充放置线圈171,中工位定位柱22补充放置基板172,末工位定位槽16补充放置线圈173;

之后,重复循环第二至第五步。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