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55394阅读:619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微型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线性振动马达。



背景技术:

振动电机是利用产生电磁力的原理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振动的部件。这种振动电机安装于电子设备中,例如,移动通讯终端、便携式终端等,用于在静音模式下指示有来电。随着使用大屏幕LCD和触摸屏的手机数量迅速增加,产生了对当用户触摸屏幕时产生振动的振动电机的需求。

现有技术中,使用产生旋转力以使质量不均匀的旋转部件旋转从而获得机械振动的方案。即,现有技术已使用通过电刷和换向器之间的接触,对回转力执行整流作用而获得机械振动的方案。然而,使用换向器的电刷式结构会产生机械摩擦、电火花,并且当电机旋转电刷穿过换向器片之间的空间时会产生杂质,从而缩短了电机的寿命。另外,当将电压施加到电机时,因转动惯量的影响,导致需要花费一定时间,才能达到所需要的振动量,这使得难以在触摸屏上获得合适的振动。

为了克服电机寿命短和响应速度慢的问题并执行触摸屏的振动功能,目前已主要使用线性振动器。线性振动器不是采用电机的旋转原理来产生振动。为了产生振动,线性振动器根据共振频率通过周期性地产生电磁力来产生共振,所述电磁力通过安装在振动组件中的磁路结构以及安装在定子组件中的线圈的相互作用而获得。

由于线性振动器内可用的安装空间有限,在工作过程中难免出现碰撞现象,从而使得线性振动器的使用寿命降低,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噪音现象,影响其正常使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号为:201420742747.X的专利,公开了通过在外壳两端壁上设置硅胶垫来缓冲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但是在这种方案中,振动相关组件在运动时撞上硅胶垫,而硅胶垫只有缓冲作用,其冲撞力依然会有可观的一部分传递给外壳,其噪音依然存在,而且会限制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延长使用寿命并抑制噪音的线性振动电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内容如下: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其中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设置于外壳的预留空间内,振动组件通过弹性元件与外壳固定,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一端壁,其特征在于:振动组件与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分别与弹性元件和振动组件贴合。

优选的,所述阻尼元件为软质泡棉圈制成。

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上壳体纵向高度大于下壳体纵向高度,定子组件设置于下壳体底部,振动组件通过弹性元件固定于下壳体顶部,上壳体套接于下壳体。

优选的,弹性元件包括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弹性力臂连接,内圈与外圈处于同一平面。

优选的,弹性元件内圈的上端面固定于振动组件底部,其外圈的下端面固定于下壳体顶部。

优选的,所述定子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和固定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上的线圈,所述振动组件还包括配重块、磁轭和磁体,磁轭固定设置于配重块中部,磁体固定设置于磁轭预留空间内,磁体外侧壁与磁轭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线圈一端位于环形腔内。

优选的,磁体端部还设置有极片。

优选的,所述振子组件的配重块为阶梯状中空圆柱体,其中第一阶梯部分的直径大于第二阶梯部分的直径,弹性元件与第二阶梯部分的端面固定连接,第一阶梯部分靠近第二阶梯部分一端设置有斜坡。

优选的,所述阻尼元件套接于第二阶梯部分的外侧并且分别与弹性元件和第一阶梯部分的顶部端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阶梯部分的外周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贯穿切口。

优选的,所述贯穿切口为3个,且平均分布在第一阶梯部分的外周侧。

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其中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设置于外壳的预留空间内,振动组件通过弹性元件与外壳固定,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一端壁,其特征在于:振动组件与弹性元件之间设置有阻尼元件,该阻尼元件为软质泡棉圈制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配重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弹性元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1-上壳体,12-下壳体,2-振动组件,21-配重块,22-磁轭,23-磁体,24-极片,3-阻尼圈,4-弹性元件,41-外圈,42-内圈,43-弹性力臂,51-线圈,52-印刷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其中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设置于外壳的预留空间内,振动组件2通过弹性元件4与外壳固定,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一端壁;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设置有阻尼元件3,该阻尼元件3分别与弹性元件4和振动组件2贴合。所述阻尼元件3可以为软质泡棉圈制成。弹性元件4的弹性方向为压迫弹性方向和释放弹性方向。在振动组件2发生振动时,振动组件2在弹性方向对弹性元件4施加一定的力,克服弹性元件4的阻力并使弹性元件4发生变形并储蓄弹性力,从而振动组件2带动弹性元件4向压迫弹性方向运动;在振动组件2停止对弹性元件4施加力时,弹性元件4复原并释放储蓄的弹性力,弹性元件4带动振动组件2向释放弹性方向运动。当振动组件2压迫弹性元件4并发生变形时,设置在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的阻尼元件3也会受到压迫,并且弹性元件4的变形量越大,阻尼元件3受到的压迫越大,当将阻尼元件3压迫至极限时,弹性元件4无法再发生变形。在实际使用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施加给振动组件2一定的力,以压迫弹性元件4,弹性元件4在力的压迫下发生变形并同时压迫阻尼元件3,阻尼元件3在一开始时对弹性元件4的阻尼作用并不明显,即不影响振动组件2的振动加速度,当弹性元件4的变形量达到极限即快要撞到外壳端壁时,阻尼元件3被压迫至极限,阻尼元件3对弹性元件4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得弹性元件4无法再发生更大量的变形即无法撞到外壳端壁,由此,使得振动组件2也无法撞到外壳端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振动组件2及相关组件在各种因素下撞到外壳端壁的情况,进而使得噪音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并不会对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空间造成影响,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在产生足够振感的同时,使用寿命得以极大提升。进一步,由于阻尼元件3分别与弹性元件4和振动组件2贴合,即使在特殊情况(比如落摔时)时,也可以彻底避免弹性元件4与振动组件2相撞。而如果阻尼元件3只与弹性元件4或振动组件2其中之一贴合,在特殊情况(比如落摔时)时,阻尼元件3只能缓解弹性元件4和振动组件2之间的冲撞力而无法彻底避免两者相互传递冲撞力。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其中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设置于外壳的预留空间内,振动组件2通过弹性元件4与外壳固定,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一端壁;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设置有阻尼元件3,所述阻尼元件3为软质泡棉圈制成。弹性元件4的弹性方向为压迫弹性方向和释放弹性方向。在振动组件2发生振动时,振动组件2在弹性方向对弹性元件4施加一定的力,克服弹性元件4的阻力并使弹性元件4发生变形并储蓄弹性力,从而振动组件2带动弹性元件4向压迫弹性方向运动;在振动组件2停止对弹性元件4施加力时,弹性元件4复原并释放储蓄的弹性力,弹性元件4带动振动组件2向释放弹性方向运动。当振动组件2压迫弹性元件4并发生变形时,设置在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的阻尼元件3也会受到压迫,并且弹性元件4的变形量越大,阻尼元件3受到的压迫越大,当将阻尼元件3压迫至极限时,弹性元件4无法再发生变形。在实际使用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施加给振动组件2一定的力,以压迫弹性元件4,弹性元件4在力的压迫下发生变形并同时压迫阻尼元件3,阻尼元件3在一开始时对弹性元件4的阻尼作用并不明显,即不影响振动组件2的振动加速度,当弹性元件4的变形量达到极限即快要撞到外壳端壁时,阻尼元件3被压迫至极限,阻尼元件3对弹性元件4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得弹性元件4无法再发生更大量的变形即无法撞到外壳端壁,由此,使得振动组件2也无法撞到外壳端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振动组件2及相关组件在各种因素下撞到外壳端壁的情况,进而使得噪音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并不会对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空间造成影响,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在产生足够振感的同时,使用寿命得以极大提升。进一步,阻尼元件3由软质泡棉材料制成,使得阻尼元件3能够被较大尺度的压缩,从而使振动组件2从一个比较安全的距离就开始进行减速,而不影响马达内的设计空间,当振动组件2的振动速度降低至预定速度时,阻尼元件3卡住弹性元件4,使弹性元件4无法更大量的变形,而使振动速度迅速归0并在弹性元件4的作用下开始反向加速度运动。而如果使用其他材料,为保证马达内的设计空间,只能尽可能的降低阻尼元件的高度,所以振动组件与弹性元件会在一个很近的位置相撞并由设置在两者之间的阻尼元件缓冲,但由于两者在未经减速下冲撞,即使设置有缓冲,也难免相互传递有冲撞力,从而影响马达的整体使用寿命和稳定性,特别是在特殊情况下,如落摔时。

实施例三

如实施例一、二中所述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如图2所示,其外壳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的纵向高度大于下壳体12的纵向高度,定子组件设置于下壳体12的底部,振动组件2通过弹性元件4固定于下壳体12的顶部,上壳体11套接于下壳体12。如图4所示,其弹性元件4可以包括内圈42和外圈41,内圈和外圈之间通过弹性力臂43连接,内圈42与外圈41处于同一平面。并且,该弹性元件4内圈42的上端面可以固定于振动组件2的底部,其外圈41的下端面可以固定于下壳体12的顶部。

实施例四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包括外壳、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其中定子组件和振动组件2设置于外壳的预留空间内,振动组件2通过弹性元件4与外壳固定,定子组件固定于外壳一端壁;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设置有软质泡沫圈制成的阻尼元件3。如图2所示,外壳包括上壳体11和下壳体12,上壳体11的纵向高度大于下壳体12的纵向高度,定子组件设置于下壳体12的底部,振动组件2通过弹性元件4固定于下壳体12的顶部,上壳体11套接于下壳体12。如图4所示,弹性元件4包括内圈42和外圈41,内圈42和外圈41之间通过弹性力臂43连接,内圈42上端面固定于振动组件2底部,外圈41下端面固定于下壳体12顶部,内圈42与外圈41处于同一平面。如图1和图2所示,定子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52和固定设置于该印刷电路板52上的线圈51,振动组件2包括配重块21、磁轭22和磁体23,磁轭22固定设置于配重块21中部,磁体23固定设置于磁轭22预留空间内,磁体23外侧壁与磁轭22内侧壁之间形成环形腔,线圈51一端位于环形腔内,磁体23端部还设置有极片24。如图3所示,配重块21可以为阶梯状中空圆柱体,其中第一阶梯部分214的直径大于第二阶梯部分211的直径,且第一阶梯部分211靠近第二阶梯部分214一端设置有斜坡212。弹性元件4与第二阶梯部分214的端面固定连接,阻尼元件3套接于第二阶梯部分214的外侧并且分别与弹性元件4和第一阶梯部分214的顶部端面(即斜坡顶部端面)贴合。阻尼元件3在常态下的纵向高度可以大于第二阶梯部分211的纵向高度。弹性元件4的弹性方向为压迫弹性方向和释放弹性方向。在振动组件2发生振动时,振动组件2在弹性方向对弹性元件4施加一定的力,克服弹性元件4的阻力并使弹性元件4发生变形并储蓄弹性力,从而振动组件2带动弹性元件4向压迫弹性方向运动;在振动组件2停止对弹性元件4施加力时,弹性元件4复原并释放储蓄的弹性力,弹性元件4带动振动组件2向释放弹性方向运动。当振动组件2压迫弹性元件4并发生变形时,设置在振动组件2与弹性元件4之间的阻尼元件3也会受到压迫,并且弹性元件4的变形量越大,阻尼元件3受到的压迫越大,当将阻尼元件3压迫至极限时,阻尼元件3对弹性元件4产生较大的阻尼力,使得弹性元件4无法再发生更大量的变形即无法撞到外壳端壁,由此,使得振动组件2也无法撞到外壳端壁。从而在根本上解决了振动组件2及相关组件在各种因素下撞到外壳端壁的情况,进而使得噪音问题得到根本的改善,而且并不会对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空间造成影响,使得线性振动马达在产生足够振感的同时,使用寿命得以极大提升。此外,在配重块21的第一阶梯部分214靠近第二阶梯211一端设置有斜坡212,这一设置使得当弹性元件4运动至极限时其力臂内侧贴合该斜坡212斜面,从而在不影响振动相关组件的运动空间以及不会发生碰撞风险的前提下使得配重块21的质量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进而提高振感。

实施例五

如实施例三中所述的一种线性振动马达,如图1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阶梯部分214外周侧可以设置有一个或多个贯穿切口213,以减小配重块21在发生振动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从而使得振动组件2的加速度得以加强。本实施例中,贯穿切口为三个并均匀分布在第一阶梯部分的外周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