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383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电站,具体是一种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



背景技术:

变电站,改变电压的场所。为了把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到较远的地方,必须把电压升高,变为高压电,到用户附近再按需要把电压降低,这种升降电压的工作靠变电站来完成。变电站的主要设备是开关和变压器。按规模大小不同,小的称为变电所。变电站大于变电所。变电所:一般是电压等级在110KV以下的降压变电站;变电站:包括各种电压等级的“升压、降压”变电站。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变换电压、接受和分配电能、控制电力的流向和调整电压的电力设施,它通过其变压器将各级电压的电网联系起来。变电站在特定的环境中;是将AC—DC—AC转换过程。像海底输电电缆以及远距离的输送中。有些采用高压直流输变电形式。直流输电克服交流输电的容抗损耗。具有节能效应。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连接方式,按其功能不同而有差异。

现在有些场合比如,救灾现场,施工现场,需要的变电站,并不要长久的存在,所以需要移动型的变电站才能满足要求,现在一些移动型的变电站避震效果差,对其内变压器等电器造成损坏,严重影响变电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包括移动车架,移动车架下端装有移动滚轮和升降支脚,移动车架上端装有变电站主体,变电站主体内部两侧设有滑座,滑座内通过滑块装有安装板和避震板,安装板设置在避震板上方,安装板和避震板之间装有多个避震器,避震板下端装有弓形件,弓形件两端设有限位滑块,限位滑块装在设置在变电站主体底面的限位滑座内,限位滑块与限位滑座之间装有限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车架前端装有牵引架,移动车架上装有保险栏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变电站主体两侧设有通气窗,变电站主体上端设有通气室,通气室上端设有通气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避震器包括伸缩杆和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上端安装底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运行稳定,避震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变电站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条件。

附图说明

图1为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移动滚轮、2-升降支脚、3-牵引架、4-移动车架、5-保护栏杆、6-通气窗、7-变电站主体、8-通气槽、9-通气室、10-滑座、11-滑块、12-避震板、13-安装板、14-安装底座、15-避震器、16-限位弹簧、17-限位滑块、18-限位滑座、19-弓形件、20-弹簧、21-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移式高效避震变电站,包括移动车架4,移动车架4下端装有移动滚轮1和升降支脚2,移动车架4上端装有变电站主体7,变电站主体7内部两侧设有滑座10,滑座10内通过滑块11装有安装板13和避震板12,安装板13设置在避震板12上方,安装板13和避震板12之间装有多个避震器15,避震板12下端装有弓形件19,弓形件19两端设有限位滑块17,限位滑块17装在设置在变电站主体7底面的限位滑座18内,限位滑块17与限位滑座18之间装有限位弹簧16,移动车架4前端装有牵引架3,移动车架4上装有保险栏杆5,变电站主体7两侧设有通气窗6,变电站主体7上端设有通气室9,通气室9上端设有通气槽8,避震器15包括伸缩杆21和弹簧20,安装板13上端安装底座14。

本实用新型结构,运行稳定,本实用新型通过移动车架4、移动滚轮1和升降支脚2的设计,实现移动和贮停的功能,通过牵引架3的设计,实现牵引挂接的功能,通过变电站主体7内弓形件19和避震板12之间的配合,以及限位弹簧16的作用,实现一级减震效果,通过避震板12和安装板13以及二者之间的避震器15的设计,实现二级减震的功能,通过滑座10的设计,保证安装板的稳定性,保证变压器等电器部件的安装稳定要求,本实用新型避震效果好,能够有效的保证变电站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条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