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4175阅读:4186来源:国知局
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充电装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手机等电子设备基本采用有线连线方式充电,充电时需要充电插头和数据线,将数据线接于充电插头和手机等电子设备才可以充电,存在使用不便的问题。尤其由于大屏幕手机耗电量大,电池的容量日益成为大屏幕手机的短板,因此出现了移动电源、无线充电器等为大屏幕手机提供辅助的电能。

目前,市面上无线充电器已经较为常见,为了便于电子设备固定于无线充电器上,现有的无线充电器上均设置有磁铁,利用磁吸的方式将待充电设备固定。然而,目前的无线充电器由于磁铁的设置不合理,导致磁铁的磁力线对无线发射线圈造成影响,使得无线充电器发热严重,并且目前的无线充电器不能牢固地吸住待充电设备,在汽车上使用时,待充电设备容易因震动而脱落,从而给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无线充电器发热严重并且待充电设备容易从无线充电器上脱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磁吸式无线充电装置,包括有外壳、发射端PCBA板、无线发射线圈以及复数个磁铁;该发射端PCBA板和无线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外壳内,无线发射线圈与发射端PCBA板导通连接;该复数个磁铁周圆分布在外壳的周缘内部,复数个磁铁位于无线发射线圈的外围,且相邻两磁铁之南极和北极的朝向相反。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包括有座体和硅胶垫;该座体的表面凹设有凹腔和复数个凹孔,前述发射端PCBA板和无线发射线圈均设置于凹腔内,该复数个凹孔位于凹腔的外围,前述复数个磁铁分别嵌于对应的凹孔中固定;该硅胶垫覆盖于座体的表面上并盖住发射端PCBA板、无线发射线圈和复数个磁铁。

所述座体为铝合金材质或塑胶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可万向转动的磁吸球头,该磁吸球头设置于一支撑座上,且凹腔的底面设置有用于起隔磁的硅钢片。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壳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该夹持机构可万向转动地与外壳的底部安装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铁为圆柱体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磁铁为间隔均等排布的十六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将复数个磁铁周圆分布在外壳的周缘内部,复数个磁铁位于无线发射线圈的外围,且相邻两磁铁之南极和北极的朝向相反,有效避免了各个磁铁对无线发射线圈的干扰,杜绝严重发热现象的出现,并且,复数个磁铁配合大大增强了横切力,从而可将待充电设备牢牢吸附住,避免容易脱落现象的出现,给使用带来方便。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外壳 11、座体

12、硅胶垫 101、凹腔

102、凹孔 20、发射端PCBA板

30、无线发射线圈 40、磁铁

50、磁吸球头 60、支撑座

70、硅钢片 80、夹持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外壳10、发射端PCBA板20、无线发射线圈30以及复数个磁铁40。

该外壳10呈圆盘状结构,该发射端PCBA板20和无线发射线圈30均设置于外壳10内,无线发射线圈30与发射端PCBA板20导通连接;该复数个磁铁40周圆分布在外壳10的周缘内部,复数个磁铁40位于无线发射线圈30的外围,且相邻两磁铁40之南极和北极的朝向相反,即若某个磁铁40的南极朝上北极朝下时,则与其相邻之另一磁铁40的南极朝下北极朝上。

具体而言,所述外壳10包括有座体11和硅胶垫12;该座体11的表面凹设有凹腔101和复数个凹孔102,前述发射端PCBA板20和无线发射线圈30均设置于凹腔101内,该复数个凹孔102位于凹腔101的外围,前述复数个磁铁40分别嵌于对应的凹孔102中固定;该硅胶垫12覆盖于座体11的表面上并盖住发射端PCBA板20、无线发射线圈30和复数个磁铁40。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座体11为铝合金材质或塑胶材质,所述磁铁40为圆柱体结构,磁铁40为间隔均等排布的十六个,以更好地吸附住待充电设备背面的磁吸件。

以及,所述外壳10的底部设置有可万向转动的磁吸球头50,该磁吸球头50设置于一支撑座60上,且凹腔101的底面设置有用于起隔磁的硅钢片70,利用硅钢片70挡住磁吸球头50处的磁力线,以防对无线发射线圈30造成影响。

使用时,本产品可置于台面上,将发射端PCBA板20与外部电源连接,待充电设备的背面设置有复数个磁铁40配合吸附的磁吸件,充电设备的背面设置有四个磁吸件,四个磁吸件采用同一圆形90度分布,每一磁吸件的同一极性朝向相同,且待充电设备内具有无线接收线圈。发射端PCBA板20接通电源后,将待充电设备置于外壳10的表面上,该复数个磁铁40与磁吸件吸附在一起而牢牢地固定住待充电设备,然后,在无线发射线圈30与无线接收线圈的配合作用下产生磁感应而实现对待充电设备进行无线充电,无线充电的原来为现有技术,在此对无线充电的原来不作详细叙述。当充电完成后,用力将设备与外壳10分离即可。

请参照图3和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具体结构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基本相同,其所不同的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0底部设置有夹持机构80,该夹持机构80可万向转动地与外壳10的底部安装连接,夹持机构80用于与外部夹持安装,例如可夹住在汽车空调口,从而给使用带来方便。

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与前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方法相同,在此对本实施例的使用方法不作详细叙述。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将复数个磁铁周圆分布在外壳的周缘内部,复数个磁铁位于无线发射线圈的外围,且相邻两磁铁之南极和北极的朝向相反,有效避免了各个磁铁对无线发射线圈的干扰,杜绝严重发热现象的出现,并且,复数个磁铁配合大大增强了横切力,从而可将待充电设备牢牢吸附住,避免容易脱落现象的出现,给使用带来方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