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7935阅读:831来源:国知局
一种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电路,具体是一种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自铅酸蓄电池发明150年以来,它在化学能电池中一直占有绝对的优势。这是因为其价格低廉、使用可靠、适合于大电流放电、适应环境温度范围宽等优点。铅酸蓄电池在交通、通信、军事、航海、航空、光伏发电等领域都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免维护密封铅酸蓄电池的研发成功,使铅酸蓄电池应用的范围更加广泛。现有的蓄电池充电器大多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容易造成蓄电池的过冲,降低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省电的蓄电池充电器,包括电阻R1、二极管D1、三端可调基准源P和三极管V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5、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阳极和蓄电池E的负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参考极。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电路结构简单、元器件少,利用三极管和三端可调基准源的工作特性,结合简单的电子元件,实现了对充电电压的稳压目的,同时还具有过充保护的功能,因此具有节约电能、使用方便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蓄电池节能充电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一种安全省电的蓄电池充电器,包括电阻R1、二极管D1、三端可调基准源P和三极管V2,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三极管V1的发射极和电源VCC,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2和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阴极,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和三极管V2的基极,三极管V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电阻R5、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阳极和蓄电池E的负极,三极管V1的基极连接电阻R7,电阻R7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连接三极管V2的集电极,三极管V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6,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4和蓄电池E的正极,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和三端可调基准源P的参考极。

二极管D1为发光二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电路中的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组成输入端分压网络,电阻R4、电阻R5组成输出端分压网络,通过控制三端可调基准源P、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智能充电控制的目的。开始充电时,E的电压较低,因此经过电阻R4和电阻R5分压后的电压不足以触发三端可调基准源P,P不导通,三极管V2导通,此时三极管V1满足导通条件,VCC经过电阻R6给蓄电池E充电,此时发光二极管D1点亮,三极管V1和三极管V2组成稳压模块,随着充电的进行,E的电压升高,电阻R4和R5的分压也升高,当E充满后,P的参考极电压达到其导通电压,P导通,从而短路V2的触发电压,V2截止,三极管V1也截止,断开充电回路,达到充电保护的目的,发光二极管D1熄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