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64038阅读:918来源:国知局
一种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电站出线构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电站占地面积成为规划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传统的平行出线构架,未利用垂直空间,存在横向尺寸大,占地面积大的问题。目前已提出的户外GIS配电装置垂直出线结构、220kV户外GIS双飞蜓出线布置结构及GIS配电装置的“品”字型出线结构等新技术,较好了利用了变电站垂直空间,减小了出线间隔宽度,配电装置的布置更为紧奏,减少和节约了变电站占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现有的新技术仅应用于220kV及以下变电站构架的设计,330kV变电站电压等级较高,考虑到导线相间不同工况下的安全距离及有人检修安全距离,仍然采用传统的平行出线结构,相应的土地使用率较低,不适应变电站资源节约设计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该出线结构减少变电站的占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包括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及钢管杆;其中,钢管杆竖直固定于底面上,钢管杆的一侧自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及第三横担,钢管杆的另一侧自上到下依次设有第四横担、第五横担及第六横担,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与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及第三横担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与第四横担、第五横担及第六横担通过第二导线相连接,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位于第三横担的下方,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位于第六横担的下方。

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及第三横担错分布置。

第四横担、第五横担及第六横担错分布置。

第一横担与第四横担在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横担与第五横担在同一水平高度,第三横担与第六横担在同一水平高度。

还包括用于固定于钢管杆的人型架构。

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横担上的横担挂点、第二横担的横担挂点及第三横担的横担挂点相连接,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通过第二导线分别与第四横担的横担挂点、第五横担的横担挂点及第六横担的横担挂点相连接。

第一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与第四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第二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与第五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以及第三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与第六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8-8.5米。

第三横担上的横担挂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9.5-10米。

第二横担与第三横担及第一横担之间的间距均为7-7.5米;

第五横担与第四横担及第六横担之间的间距均为7-7.5米;

钢管杆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避雷线的横梁。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通过一根钢管杆实现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及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出线的固定,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及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位于第三横担及第六横担的下方,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与第一横担、第二横担及第三横担垂直分布,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与第四横担、第五横担及第六横担垂直分布,减小了出线间隔宽度,从而缩短变电站的横向尺寸,减小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同时优化钢管杆7的受力特性,控制出线结构的钢材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钢管杆7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为第一横担、2为第二横担、3为第三横担、4为第四横担、5为第五横担、6为第六横担、7为钢管杆、8为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9为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树形门架出线结构包括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8、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9及钢管杆7;其中,钢管杆7竖直固定于底面上,钢管杆7的一侧自上到下依次设有第一横担1、第二横担2及第三横担3,钢管杆7的另一侧自上到下依次设有第四横担4、第五横担5及第六横担6,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8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与第一横担1、第二横担2及第三横担3通过第一导线连接,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9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与第四横担4、第五横担5及第六横担6通过第二导线相连接,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8位于第三横担3的下方,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9位于第六横担6的下方。

第一横担1、第二横担2及第三横担3错分布置;第四横担4、第五横担5及第六横担6错分布置;第一横担1与第四横担4在同一水平高度,第二横担2与第五横担5在同一水平高度,第三横担3与第六横担6在同一水平高度。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固定于钢管杆7的人型架构。

第一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8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分别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横担1上的横担挂点、第二横担2的横担挂点及第三横担3的横担挂点相连接,第二330kV户外GIS配电装置9中A相的GIS套管接线端、B相的GIS套管接线端及C相的GIS套管接线端通过第二导线分别与第四横担4的横担挂点、第五横担5的横担挂点及第六横担6的横担挂点相连接;第一横担1上的横担挂点与第四横担4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第二横担2上的横担挂点与第五横担5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以及第三横担3上的横担挂点与第六横担6上的横担挂点之间的水平间距均为8-8.5米;第三横担3上的横担挂点与地面的垂直距离为9.5-10米;第二横担2与第三横担3及第一横担1之间的间距均为7-7.5米;第五横担5与第四横担4及第六横担6之间的间距均为7-7.5米;钢管杆7的顶部设有用于悬挂避雷线的横梁。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同样适用于4个及6个GIS出线间隔等多个GIS出线间隔,凡依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例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