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83797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驱动转矩,作为各种机械设备的动力源。电机持续运行后由于多种原因产生热量,影响电机的可靠运行,降低功率密度。因此为提高电机的性能,通常采用各种冷却方式,如风冷、水冷及油冷等,或增加电机体积以提高散热效果;但传统的冷却方式效果有限,无法得到最佳的散热效果,且增加电机体积导致重量增加,提高电机成本的同时,影响了应用性能,如小型化、轻量化及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本冷却结构克服了传统电机冷却方式的缺陷,有效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确保电机的可靠运行并提高功率密度,实现电机小型化及轻量化的应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转轴、壳体、端盖和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设于所述壳体内壁,所述端盖设于所述壳体两端,所述电机转轴设于所述端盖并且位于所述壳体内,本冷却结构还包括主动齿轮、从动齿轮和固定短轴,所述壳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循环水道,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油池,所述主动齿轮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转轴两端并且位于所述端盖内侧,所述固定短轴设于所述端盖内侧,所述从动齿轮通过轴承设于所述固定短轴并且与所述主动齿轮啮合,所述从动齿轮的轮缘位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油池内。

进一步,本冷却结构还包括散热水套,所述散热水套设于所述壳体与定子铁芯之间,所述散热水套的水道连通所述壳体的进水口和出水口。

进一步,所述散热水套外壁设有散热翅片。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即本结构的定子铁芯设于壳体内壁,端盖设于壳体两端,电机转轴设于端盖并且位于壳体内,壳体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以及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循环水道,壳体底部设有油池,主动齿轮分别设于电机转轴两端并且位于端盖内侧,固定短轴设于端盖内侧,从动齿轮通过轴承设于固定短轴并且与主动齿轮啮合,从动齿轮的轮缘位于壳体底部的油池内。本冷却结构克服了传统电机冷却方式的缺陷,有效提高电机的冷却效果,确保电机的可靠运行并提高功率密度,实现电机小型化及轻量化的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3为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电机的冷却结构包括电机转轴1、壳体2、端盖3和定子铁芯4,所述定子铁芯4设于所述壳体2内壁,所述端盖3设于所述壳体2两端,所述电机转轴1设于所述端盖3并且位于所述壳体2内,本冷却结构还包括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和固定短轴7,所述壳体2设有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以及连通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的循环水道23,所述壳体2底部设有油池24,所述主动齿轮5分别设于所述电机转轴1两端并且位于所述端盖3内侧,所述固定短轴7设于所述端盖3内侧,所述从动齿轮6通过轴承8设于所述固定短轴7并且与所述主动齿轮5啮合,所述从动齿轮6的轮缘位于所述壳体2底部的油池24内。

优选的,本冷却结构还包括散热水套9,所述散热水套9设于所述壳体2与定子铁芯4之间,所述散热水套9的水道连通所述壳体2的进水口21和出水口22。

优选的,所述散热水套9外壁设有散热翅片91。

在电机运转时,壳体内腔及定子铁芯的热量通过定子铁芯传递至壳体,壳体通过连通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循环水道内的冷却水将热量带出;同时电机转轴旋转带动两侧的主动齿轮旋转,主动齿轮驱动从动齿轮旋转,从动齿轮搅动油池内的油液在壳体内腔形成油雾,油雾对壳体内腔以及定子绕组、转子进行冷却,吸收热量的油雾形成油滴回到油池,油池的热量通过壳体的循环水道冷却,从而起到水冷和油冷的综合冷却作用。

为进一步提高冷却效果,本结构在定子铁芯与壳体之间增加设有散热翅片的散热水套,其热交换的效果更佳,散热作用明显。

本冷却结构通过对电机内部的综合散热冷却,实现在一定的空间体积内,有效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从而达到缩小电机体积、减轻电机重量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