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62752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



背景技术:

现有用于固定太阳能电池板的边框结构,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其用于供太阳能电池板卡入的U型卡槽设计的较深,因此时常会造成硅胶未完全填充U型卡槽,造成太阳能电池板与U型卡槽之间的间距处产生硅胶空洞,影响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耐候性。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包括:一次成型的型材本体,所述型材本体具有供太阳能电池板卡入的U型卡槽,U型卡槽具有槽口,U型卡槽包括顶壁、底壁和侧壁,其中:

侧壁与U型卡槽的槽口相对布置,顶壁、底壁相对布置在侧壁的两侧并分别与侧壁连接,且顶壁、底壁与侧壁相接处均光滑过渡,顶壁远离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一溢流槽,底壁远离侧壁的一侧设有第二溢流槽;所述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均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

顶壁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导流槽,各第一导流槽均由侧壁向槽口方向延伸,且各第一导流槽在底壁上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并彼此平行,各第一导流槽远离侧壁的一端均与第一溢流槽连通;

底壁上设有若干条第二导流槽,各第二导流槽均由侧壁向槽口方向延伸,且各第二导流槽在底壁上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并彼此平行,各第二导流槽远离侧壁的一端均与第二溢流槽连通。

优选地,底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和第一斜面,所述第一平面位于第一斜面远离侧壁的一侧,第一斜面与顶壁之间的间距由第一平面向侧壁方向依次递增。

优选地,顶壁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和第二斜面,所述第二平面位于第二斜面远离侧壁的一侧,第二平面与第一平面平行,第二斜面与底壁之间的间距由第二平面向侧壁方向依次递增。

优选地,顶壁与侧边的相接处设有第一辅助导流槽,第一辅助导流槽与第一导流槽连通,第一辅助导流槽远离第一导流槽的一端为斜坡面。

优选地,底壁与侧边的相接处设有第二辅助导流槽,第二辅助导流槽与第二导流槽连通,第二辅助导流槽远离第二导流槽的一端为斜坡面。

优选地,底壁与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顶部与侧壁之间的垂直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U型卡槽的顶壁、底壁远离侧壁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在顶壁、底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并使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均由侧壁向槽口方向延伸,使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远离侧壁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溢流槽、第二溢流槽连通;使得涂覆在U型卡槽内壁的硅胶在太阳能电池板插入的过程中,受太阳能电池板的挤压使得局部多余硅胶U形卡槽内壁四周进行流动,从而使得整个U形卡槽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填满,可有效避免U型卡槽内硅胶空洞现象,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耐候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的断面图。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高耐候性太阳能边框铝型材,包括:一次成型的型材本体1,所述型材本体1具有供太阳能电池板卡入的U型卡槽,U型卡槽具有槽口2,U型卡槽包括顶壁3、底壁4和侧壁5,其中:

侧壁5与U型卡槽的槽口2相对布置,顶壁3、底壁4相对布置在侧壁5的两侧并分别与侧壁5连接,且顶壁3、底壁4与侧壁5相接处均光滑过渡,顶壁3远离侧壁5的一侧设有第一溢流槽6,底壁4远离侧壁5的一侧设有第二溢流槽7;所述第一溢流槽6、第二溢流槽7均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延伸。顶壁3上设有若干条第一导流槽8,各第一导流槽8均由侧壁5向槽口2方向延伸,且各第一导流槽8在底壁4上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并彼此平行,各第一导流槽8远离侧壁5的一端均与第一溢流槽6连通。底壁4上设有若干条第二导流槽9,各第二导流槽9均由侧壁5向槽口2方向延伸,且各第二导流槽9在底壁4上沿U型卡槽的长度方向等间距布置并彼此平行,各第二导流槽9远离侧壁5的一端均与第二溢流槽7连通。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U型卡槽的顶壁3、底壁4远离侧壁5的一侧分别设置第一溢流槽6、第二溢流槽7,在顶壁3、底壁4上分别设置第一导流槽8、第二导流槽9,并使第一导流槽8、第二导流槽9均由侧壁5向槽口2方向延伸,使第一导流槽8、第二导流槽9远离侧壁5的一端分别与第一溢流槽6、第二溢流槽7连通;使得涂覆在U型卡槽内壁的硅胶在太阳能电池板插入的过程中,受太阳能电池板的挤压使得局部多余硅胶U形卡槽内壁四周进行流动,从而使得整个U形卡槽与太阳能电池板之间的间隙完全被填满,可有效避免U型卡槽内硅胶空洞现象,提高了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的耐候性。

此外,本实施例中,底壁4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平面401和第一斜面402,所述第一平面401位于第一斜面402远离侧壁5的一侧,第一斜面402与顶壁3之间的间距由第一平面401向侧壁5方向依次递增。顶壁3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平面301和第二斜面302,所述第二平面301位于第二斜面302远离侧壁5的一侧,第二平面301与第一平面401平行,第二斜面302与底壁4之间的间距由第二平面301向侧壁5方向依次递增。上述结构的设置,使U型卡槽内侧的硅胶厚度大于其槽口2处的厚度,以增强装配的牢固性,并进一步提高装配铝型材边框的耐候性。

本实施例中,顶壁3与侧边的相接处设有第一辅助导流槽10,第一辅助导流槽10与第一导流槽8连通,第一辅助导流槽10远离第一导流槽8的一端为斜坡面。底壁4与侧边的相接处设有第二辅助导流槽11,第二辅助导流槽11与第二导流槽9连通,第二辅助导流槽11远离第二导流槽9的一端为斜坡面。以使被挤压到侧壁5处的多余硅胶可以快速导入第一导流槽8、第二导流槽9内,以进一步增强太阳能电池板与U型卡槽间隙处的填充效果,并避免侧壁5处硅胶过厚造成另一侧边框装配不上的问题。

本实施例中,底壁4与侧壁5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顶部与侧壁5之间的垂直距离,以增强太阳能电池板装配的牢固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