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3252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节能减排国家政策的驱动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发展迅速,在电网中的渗透率不断提高。这些低惯量的电源大量接入电力系统,将降低系统的等效惯性时间常数,加剧功率缺额扰动时频率下降的程度。由于我国负荷消费中心与能源资源中心呈逆向分布,电能的远距离、大容量传输成为了一种必要的措施。随着多条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线路的建设,我国东部地区的受电比例不断提高,使其遭受潜在功率扰动量增大。大功率缺额扰动会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安全、暂态电压安全,并会引起输电线路、变压器等电气设备过载。若无法采取有效控制措施,限制事故影响,将严重威胁系统安全运行。

切负荷作为应对系统大范围频率、电压偏移和过载的常用控制措施,是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需要考虑扰动后的暂态过程,涉及时间尺度通常都为秒级;而过载涉及中长时间尺度,通常达到分钟级甚至小时级。但是,目前的切负荷措施通常将其分开研究,缺乏一个统一的研究控制框架,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紧急控制的要求,可能造成针对某一安全特性的控制措施,反而会恶化另外两个方面,导致控制的负效应。

国务院第599号令《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明确了稳控系统切负荷等同于故障损失负荷,区域切负荷比例过高或负荷量分配的不合理均会导致更为严重的事故等级评级和事故追责。但是,目前的切负荷控制措施大多基于响应驱动,如低频减载和低压减载。在故障初期,系统频率、电压跌落不明显,难以达到切负荷装置的动作阈值,这会恶化系统运行状态,并导致之后需要切除更多负荷以维持系统安全。

目前,虽然矫正性线路投切可以通过断路器动作投切线路,变换网络拓扑,改变关键输电断面的潮流分布,从而降低之前重载线路或变压器的负载情况。矫正性线路投切仅依赖现有断路器,硬件投资和维护成本很低,并可减少事故后切负荷量。但是,目前矫正性线路投切主要是单独地进行控制,缺乏与其他控制措施(如切负荷、直流紧急调制等)的协调。对于严重故障,有可能出现仅依赖矫正性线路投切无法消除过载的情况,并且仅考虑矫正性线路投切对过载的影响,未考虑其是否会恶化系统暂态频率和电压安全,可能引起控制的负效应。

综上所述,电网结构转变和新条例出台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现有的系统安全稳定控制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亟需一种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方法来全面地考虑系统暂态频率安全、暂态电压安全和电气设备过载,保证电网安全,减少负荷损失,降低控制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其能够统一地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和矫正性线路投切进行优化控制,全面地考虑系统暂态频率安全、暂态电压安全和电气设备过载,在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的同时,减少切负荷量,降低控制成本,提高控制措施的经济性。

本发明的一种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实际电网数据,搭建所研究电网的仿真模型;设置切负荷、线路投切控制参数、仿真参数、监视数据、暂态安全约束参数以及过载安全约束参数;

步骤(2):选择预想事故,当不采取控制措施时,执行暂态仿真得到监视数据,计算相应的安全裕度指标并与预设安全裕度临界值比较,判断系统是否暂态安全并无支路过载,若否,则执行步骤(3);若是,则终止本次计算,确定针对当前预想事故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进一步判断是否所有预想事故都处理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2);

步骤(3):由选择的预想事故和设置的参数组建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计算切负荷控制向量和线路投切控制向量,再结合各切负荷节点和投切线路在电网中的位置,制定针对当前预想事故的控制方案;进一步判断是否所有预想事故都处理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2);

步骤(4):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执行相应控制方案,且启动方式为检测到故障发生则立即启动;每隔一段时间,重新从步骤(1)开始执行,更新每个预想事故对应的控制方案。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由选择的预想事故和设置的参数组建优化模型为:

事件驱动型切负荷的最小值为所有确定的切负荷节点的切除负荷量之和;

其中,参数组建优化模型的约束条件为:系统分别满足暂态安全并无支路过载、线路投切约束和切负荷量约束。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为求解参数组建优化模型,将其分解为两个子模型,并采用双层迭代方法,分为内层迭代和外层迭代,内层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控制向量进行迭代,外层对校正性线路投切控制向量进行迭代。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为求解参数组建优化模型,将其分解为两个子模型分别为子模型一和子模型二;其中,子模型一是考虑通过切负荷保证电网暂态频率安全和暂态电压安全,而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进行优化;

子模型二是考虑通过线路投切限制过载程度,通过切负荷彻底消除过载,而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和矫正性线路投切进行优化。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中,采用双层迭代方法求解参数组建优化模型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3-1):参数初始化,并将原优化模型分解为两个子模型;

步骤(3-2):选定一种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

步骤(3-3):在选定的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下,对两个子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计算当前最优切负荷控制向量以及对应所切负荷总量;

步骤(3-4):如果已经完成对所有矫正性线路投切的搜索,则选取对应最小切负荷总量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否则,返回步骤(3-2)。

进一步的,在所述步骤(3-3)中,采用线性化方法来求解子模型一,采用逐步累加法来求解子模型二。

进一步的,采用整合迭代法来对子模型一和子模型二的切负荷控制部分依次进行迭代,求取事件驱动型切负荷的最优。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制定的控制方案包括各切负荷节点所切的负荷量以及线路投切策略。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控制方案启动方式为监测的故障发生时立即启动,方案启动后,事件驱动型切负荷控制立即切除相应负荷,而矫正性线路投切将在系统动态过程基本结束、波动相对平稳后实施,以免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对系统造成更大的扰动。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采用离线计算,在线匹配的控制策略,每隔一段时间对控制策略进行重新计算。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系统,包括协调控制器,所述协调控制器采用上述所述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予以实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通过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的协调配合,以较少且可控的负荷损失维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减少了切负荷量,缩小了停电范围,降低了控制代价,提高了经济性。

(2)本发明在一个统一的优化框架内,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的协调控制进行优化,兼顾了频率暂态安全、电压暂态安全以及电气设备过载,避免了控制的负效应,更有利于保护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

(3)本发明的控制方案在故障开始时立即启动,能够及时遏制频率、电压暂态失稳的趋势,避免大范围潮流转移的发生,减小了故障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增强系统防御故障扰动的能力。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双层迭代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线性化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逐步累加法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整合迭代法流程示意图;

图6是算例一改进ieee39节点系统结构图;

图7是算例二某省级电力系统简化地理接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图1是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采集实际电网数据,搭建所研究电网的仿真模型;设置切负荷、线路投切控制参数、仿真参数、监视数据、暂态安全约束参数以及过载安全约束参数。

具体地,步骤(1)中的电网数据包括网架结构、节点参数、线路参数、电源参数和负荷参数。

其中,所研究电网的仿真模型可以在bpa、psasp和pss/e等具有电力系统暂态仿真功能的任一软件中搭建。

设置切负荷控制参数包括:确定切负荷节点数目、位置以及各节点最大可切负荷量,形成切负荷控制向量和最大切负荷约束向量,构建切负荷量约束。

切负荷节点的数目n(n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和位置,由用户从电网中选择用来切负荷的节点数目和位置决定;各切负荷节点最大可切负荷量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切负荷节点数目n决定切负荷控制向量p和最大切负荷约束向量pmax的维数,各切负荷节点的位置对应其在p和pmax中的编号;切负荷控制向量p和最大切负荷约束向量pmax中的变量均为实数,且

p=[p1,p2,...,pi,...,pn]

pmax=[p1,max,p2,max,...,pi,max,...,pn,max]

其中,p1,p2,...,pi,...,pn分别为第一个切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第二个切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第i个切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第n个切负荷节点的切负荷量;

p1,max,p2,max,...,pi,max,...,pn,max分别为第一个切负荷节点的最大切负荷量,第二个切负荷节点的最大切负荷量,…,第i个切负荷节点的最大切负荷量,…,第n个切负荷节点的最大切负荷量。

在步骤(1)中,切负荷量约束为:

0≤p≤pmax。

其中,设置线路投切控制参数包括:确定可投切线路数目、位置以及最大投切线路数目,形成线路投切控制向量,构建线路投切约束。

由于开断支路可能进一步恶化系统安全性,且会极大增加计算量和计算复杂度,针对线路投切,仅考虑特定备用线路的投入,不考虑已运行线路的开断。

可投切线路数目m(m为大于或等于1的正整数)和位置,由用户从电网中选择的可投入运行的备用线路的数目和位置决定;最大投切线路数目lmax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可投切线路数目m决定线路投切控制向量l的维数,各可投切线路的位置对应其在l中的编号;线路投切控制向量l中的变量为0-1变量,且

l=[l1,l2,...,lj,...,lm]

其中,l1,l2,...,lj,...,lm分别为第一条投切线路的切控量,第二条投切线路的切控量,…,第j条投切线路的切控量,…,第m条投切线路的切控量。

lj=0和lj=1分别表示线路j为开断状态和投入状态;如果某备用线路投入运行,则其状态由0变化为1。

在步骤(1)中,线路投切约束为:

步骤(2):选择预想事故,当不采取控制措施时,执行暂态仿真得到监视数据,计算相应的安全裕度指标并与预设安全裕度临界值比较,判断系统是否暂态安全并无支路过载,若否,则执行步骤(3);若是,则终止本次计算,确定针对当前预想事故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进一步判断是否所有预想事故都处理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2)。

在具体实施中,仿真参数包括电网暂态仿真总时长t和步长δt;其中,t和δt均为预设参数;

监视数据包括暂态仿真过程中各母线的频率和电压轨迹,以及各支路的视在功率数值;暂态安全约束参数包括频率二元表和电压二元表,过载安全约束参数为各支路的额定视在功率。

具体地,频率二元表形式为[fcr,tcr],作为频率暂态安全约束参数,用来判断频率暂态安全性,其中,fcr为母线频率偏移的阈值,tcr为是频率偏移超过对应阈值的最大可接受持续时间;若在暂态仿真过程中某频率轨迹的偏移量超过fcr的时间不超过tcr,则认定该频率轨迹安全,反之,则认定该频率轨迹不安全;频率二元表有多个,只有所有频率轨迹被所有频率二元表评估为安全时,对应仿真系统才被判断为是暂态频率安全的。

具体地,电压二元表形式为[vcr,tcr],作为电压暂态安全约束参数,用来判断电压暂态安全性,其中,vcr为母线电压偏移的阈值,tcr为是电压偏移超过对应阈值的最大可接受持续时间;若在暂态仿真过程中某电压轨迹的偏移量超过vcr的时间不超过tcr,则认定该电压轨迹安全,反之,则认定该电压轨迹不安全;电压二元表有多个,只有所有电压轨迹被所有电压二元表评估为安全时,对应仿真系统才被判断为是暂态电压安全的。

过载安全约束参数仅考虑输电网中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支路的过载情况,对配电网中各支路的过载情况暂时不予考虑。

各支路的视在功率数值pci,n作为过载安全约束参数,用来判断支路是否过载;若第i条支路上的视在功率pci不超过其对应的视在功率数值pci,n,则认定该支路未发生过载,反之,则认定该支路发生过载;只有所有支路都未发生过载时,对应的仿真系统才被判断为是未发生过载的。

而且,在该步骤中,安全裕度指标包括暂态安全稳定裕度指标向量ηt以及支路过载裕度指标ηs,由暂态仿真得到的监视数据以及步骤(1)中设置的暂态安全约束参数和过载约束参数计算;安全裕度临界值包括暂态安全裕度临界值向量εt和过载安全裕度临界值εs。

暂态安全稳定裕度指标向量ηt包括暂态频率安全稳定裕度指标ηf和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指标ηv,即

暂态频率安全稳定裕度指标ηf考虑了频率轨迹偏移的累积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暂态频率安全状况,并具有线性、光滑和单调的优点,且

ηf=min(ηf,i,j),i=0,...,nf,j=0,...,mf

其中,nf为暂态数值仿真过程中监视的母线频率轨迹的数目,mf为频率二元表的数目,t为起始时间,fn为系统额定频率,ηf,i,j为频率轨迹fi在频率二元表[fcr,i,tcr,j]下的暂态频率安全稳定裕度指标;t为电网暂态仿真总时长,为预设参数。

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指标ηv考虑了电压轨迹偏移的累积效应,能够较好地反映系统暂态电压安全状况,并具有线性、光滑和单调的优点,且

ηv=min(ηv,i,j),i=0,...,nv,j=0,...,mv

其中,nv为暂态数值仿真过程中监视的母线电压轨迹的数目,mv为电压二元表的数目,t为起始时间,vn为母线额定电压,ηv,i,j为电压轨迹vi在电压二元表[vcr,i,tcr,j]下的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指标;t为电网暂态仿真总时长,为预设参数。

暂态安全裕度临界值向量εt包括暂态频率安全稳定裕度临界值εf和暂态电压安全稳定裕度临界值εv,即

若ηf>εf,则认定系统是暂态频率稳定的;反之,则认定系统不是暂态频率稳定的。若ηv>εv,则认定系统是暂态电压稳定的;反之,则认定系统不是暂态电压稳定的。只有当系统同时满足暂态频率稳定和暂态电压稳定才认定系统是暂态稳定的,即若ηt>εt,则认定系统是暂态稳定的;反之,则认定系统不是暂态稳定的。

其中:支路过载裕度指标ηs为

其中,npc为暂态数值仿真过程中监视的支路视在功率的数目。

若ηs>εs,则认定系统未发生支路过载;反之,则认定系统发生支路过载。

在该步骤中,若ηt>εt且ηs>εs,则认定针对该预想事故,系统满足暂态安全并无支路过载,不需要采取控制措施;反之,则需要执行步骤(3),以采取控制措施。

步骤(3):由选择的预想事故和设置的参数组建优化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计算切负荷控制向量和线路投切控制向量,再结合各切负荷节点和投切线路在电网中的位置,制定针对当前预想事故的控制方案;进一步判断是否所有预想事故都处理完成,若是,则执行步骤(4);否则,返回步骤(2)。

在具体实施中,在一个统一的框架内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和矫正性线路投切进行优化,组建的优化模型为,

其中,f为优化模型所求的切负荷总量。

具体地,在该步骤中,为求解上述优化模型,将其分解为两个子模型,并采用双层迭代方法,分为内层迭代和外层迭代,内层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控制向量进行迭代,外层对校正性线路投切控制向量进行迭代。

子模型一是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进行优化,考虑通过切负荷保证电网暂态频率安全和暂态电压安全,且,

子模型二对事件驱动型切负荷和矫正性线路投切进行优化,考虑通过线路投切限制过载程度,通过切负荷彻底消除过载,且,

其中,ft和fs分别代表为确保暂态安全和消除过载所需的切负荷量,则原优化模型所求的切负荷量f为,

f=ft+fs。

如图2所示,在步骤(3)中,双层迭代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步骤(3-1):参数初始化,并将原优化模型分解为两个子模型;

步骤(3-2):选定一种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

步骤(3-3):在选定的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下,对两个子模型进行迭代求解,计算当前最优切负荷控制向量以及对应的f;

步骤(3-4):如果已经完成对所有矫正性线路投切的搜索,则选取对应最小f值的方案作为最终方案;否则,返回并执行步骤(3-2)。

在步骤(3-3)中,迭代求解子模型一和子模型二中的切负荷控制部分,求取ft和fs时,主要采用线性化方法、逐步累加法和整合迭代法。

所述线性化方法用来求解子模型一,求取ft,通过计算暂态安全裕度指标ηt的轨迹灵敏度,线性化暂态安全约束。

如图3所示,所述线性化方法具体步骤为:

(3-3-1-1)参数初始化,设置k=1,;

(3-3-1-2)计算轨迹灵敏度矩阵,将子模型一中的暂态安全约束线性化;

在步骤(3-3-1-2)中,计算所需轨迹由系统暂态数值仿真得到,相应的轨迹灵敏度通过数值摄动法计算获得:

其中,ηf(p)和ηv(p)为切负荷量为p时裕度指标,ηv(p,τi)为切负荷量为p,并在切负荷点i处增加摄动τi时的裕度指标。

利用轨迹灵敏度,将暂态安全约束线性化,即将子模型一中的暂态安全约束条件ηt>εt转化为:

ηt(pt)+aδpt≥εt

(3-3-1-3)将子模型一转化为线性优化模型,利用线性规划方法求解计算对应的切负荷控制向量

在步骤(3-3-1-3)中,由于子模型一的目标函数与切负荷量约束均为线性,因此,在线性化暂态安全约束后,可将子模型一转化为线性优化模型,可采用迭代求解的方法。

第k+1次迭代时的模型方程为:

其中,待求变量为第k+1次迭代的切负荷控制向量按照下式计算:

(3-3-1-4)判断是否满足收敛条件,如果满足,则将当前切负荷控制向量作为最优切负荷控制向量pt,输出结果并终止该步计算;否则,令k=k+1,返回步骤(3-3-1-2)。

在步骤(3-3-1-4)中,收敛条件有两个,且需同时满足,具体为:

(a)ηf或ηv达到临界值,即

εf≤ηf≤εf+δεf或εv≤ηv≤εv+δεv

其中,δεf与δεv分别为εf和εv的容许误差,且δεf与δεv应设为很小的正数,以确保该迭代过程收敛于一个较小的区间内。

(b)前后两次迭代的切负荷量之差小于预先设定好的阈值εp,即

其中,εp应设为很小的正数,以确保该迭代过程收敛于一个较小的区间内。

所述逐步累加法用来求解子模型二中切负荷控制部分,求取fs。

如图4所示,所述逐步累加法,其具体步骤为:

(3-3-2-1)参数初始化,设置ps=0及负荷变化步长δp;

在步骤(3-3-2-1)中,负荷变化步长δp的设置,采用变步长技术:初始阶段,采用较大的δp,以可减少仿真步数,加速求解过程;伴随系统过载安全裕度的改善,改用较小的δp,以防止过切,减少切负荷量。

(3-3-2-2)计算各母线处切负荷量对过载裕度的灵敏度,在具有最大灵敏度的切负荷点处增加切负荷量δp,并更新ps;

在该步骤中,过载裕度的灵敏度as,i的计算如下所示:

其中,ηs(p)为切负荷量为p时裕度指标,ηs(p,τi)为切负荷量为p,并在切负荷点i处增加摄动τi时的裕度指标。

(3-3-2-3)切除当前ps后,若系统仍过载,返回并执行步骤(3-3-2-2);否则,ps即为消除过载所需切负荷向量,输出结果并终止该步计算。

其中,整合迭代法,整合上述线性化方法和逐步累加法,对子模型一和子模型二的切负荷控制部分依次进行迭代,求取f=ft+fs的最优,而非ft和fs各自的最优。

如图5所示,所述整合迭代法,其具体步骤为:

(3-3-3-1)在选定的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下,进行参数初始化,设置参数r=1;

(3-3-3-2)将子模型一中切负荷控制向量的下限修改为通过上述线性化方法求解子模型一,计算当前子模型一的最优切负荷控制向量pt,并令

(3-3-3-3)当切除负荷后,若仿真系统能保持暂态安全并无支路过载,则设置并执行步骤(3-3-3-4);否则,通过上述逐步累加法求解子模型二,计算当前子模型二的最优切负荷控制向量ps,并令r=r+1,返回并执行步骤(3-3-3-2);

(3-3-3-4)选择作为当前矫正性线路投切方案下的最终切负荷控制向量,并计算对应的f。

在步骤(3)中,制定的控制方案包括各切负荷节点所切的负荷量以及线路投切策略。

步骤(4):在电网发生故障时,执行相应控制方案,且启动方式为检测到故障发生则立即启动;每隔一段时间,重新从步骤(1)开始执行,更新每个预想事故对应的控制方案。

在该步骤中,控制方案启动方式为监测的故障发生时立即启动,方案启动后,事件驱动型切负荷控制立即切除相应负荷,而矫正性线路投切将在系统动态过程基本结束、波动相对平稳后实施,以免由于网络拓扑的变化,对系统造成更大的扰动。

采用离线计算,在线匹配的控制策略,每隔一段时间对控制策略进行重新计算。

如图6所示,算例一为改进ieee39节点系统,其中,l1,l2和l3为备用线路,其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算例一备用线路情况

以30和39两条母线处发电机故障退出运行,造成1250mw发电量损失作为故障场景。当未考虑切负荷与线路投切的配合时,总切负荷量为861.1mw;当应用本发明方法时,最优切负荷量为822mw,具体如表2所示。对比两种方法,充分验证了本发明方法在减少切负荷、降低控制代价方面的优越性。

表2算例一本发明方法最优切负荷方案

如图7所示,算例二为某省级电网,其中,l1,l2,l3和l4为备用线路,其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算例二备用线路情况

以系统中a1母线处6台发电机同时跳开,造成1200mw有功功率缺额,作为故障场景。当未考虑切负荷与线路投切的配合时,总切负荷量为956.7mw;当应用本发明方法时,最优切负荷量为510mw,具体如表4所示。对比两种方法,充分验证了本发明方法在减少切负荷、降低控制代价方面的优越性。

表4算例二本发明方法最优切负荷方案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系统。

本发明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系统,包括协调控制器,所述协调控制器采用如图1所示的事件驱动型切负荷与矫正性线路投切协调控制方法予以实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