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及具有该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智能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89533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移动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及具有该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终端的变化日新月异,其功能性和便携性不断的进步更新,从而使其逐渐渗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但是随着智能终端利用率的不断提高,以及智能终端越来越浅薄化的发展,智能终端自身电池的续航能力越来越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

移动电源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智能终端自身电池续航能力不足、随时充电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但是,由于移动电源蓄电能力的要求,使得目前市场上的移动电源多较为笨重,不仅体积大,而且重量大,并不方便携带;而且目前的移动电源多为锂电池等蓄电池,其不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自身也需要通过外部电源的充电,先满足自身的蓄电,才能向智能终端等提供电能。并未完全脱离对外部电源的依赖,对长时间户外活动等难以获得固定电源的情况下使用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装置带来很大的不便。

目前,市场上也不断提出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移动电源便携性和充电方式的问题,如,cn104953668a公开一种能固定在手机上的移动电源,利用一边框套实现移动电源与手机本体的连接,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移动电源的便携性,但其仍需先通过外部电源充电,才可向智能终端充电;

cn204089287u公开一种带手机壳的充电宝,其包括充电宝本体,并在所述充电宝侧面设置有手机壳,通过设置于充电宝本体上的usb接口与手机本体连接,进一步提高了移动电源的便携性及使用性,但并未摆脱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cn101728864a公开一种充电装置,用于给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电池充电。其包括一发电单元,所述发电单元感应所述充电装置运动时获得的动能,并将所述动能装换为电能,并将所述电能提供给所述电池以对其进行充电,该技术虽然提出一种无需外部电源的充电装置,但是运动充电的不可持续性等问题,对其应用性提出了质疑。

综上可见,目前现有技术大多基于解决移动电源的便携性、小型化、一体化等角度来解决智能终端的便携充电问题,虽然也有部分期望通过动能向电能转换的技术解决目前移动电源不可脱离外部电源的问题,但是,该技术方案需要用户的主动运动来提供动能,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未根本解决移动电源对外部电源或者能量源的依赖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及具有该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智能设备,其主要包括反应装置和转换装置两个部分,通过在反应装置中填充化学反应物,利用化学反应释放热量,并通过转换装置将热量收集并转换为电能,提供至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装置。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充电装置,包括反应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一端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反应装置中填充化学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传递至所述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将所述热量转换为电能,所述转换装置远离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二端设置有充电接口,与待充电装置电连接,提供所述电能。

其中,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室,所述原料室中填充不同的化学反应物,所述原料室间设置有一反应室,所述原料室与所述反应室间设置有一夹层,隔断所述原料室及所述反应室,对所述反应装置施加外力,所述化学反应物进入所述反应室,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优选地,上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夹层为弹性多孔薄膜,所述弹性多孔薄膜的孔隙小于所述化学反应物的粒径尺寸,受外力作用,所述孔隙扩张,所述化学反应物穿过所述孔隙,进入所述反应室。

优选地,上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原料室朝向外部一侧设置有填料口,通过所述填料口向所述原料室填充化学反应物。

另外,优选地,也可,所述反应装置中设置有至少两个原料室,所述原料室中填充不同的化学反应物,所述原料室间设置有一夹层,所述原料室之间相互隔断,对所述反应装置施加外力,破坏所述夹层,所述化学反应物相互接触,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优选地,上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夹层为玻璃管夹层,受外力作用,所述玻璃管夹层破坏,所述化学反应物相互接触,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

优选地,上述充电装置中,所述反应装置与所述转换装置可拆卸连接,所述反应装置中化学反应物耗尽后,更换反应装置,固定连接于所述转换装置,向所述转换装置传递热量。

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的壳体包括一种以上不同的体积尺寸,所述体积尺寸与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提供的电量向对应。

优选地,上述充电装置中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为棒状,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长度为10-20cm,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宽度为0.5-2c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智能设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

1)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向智能终端等便携式

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2)本发明中充电装置的反应装置或者可以替换,或者可以填充原料,大大提高

了充电装置的寿命和使用率;

3)本发明中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大约普通铅笔的大小和重量,方便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充电装置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1-反应装置,

2-转换装置,

21-第一端,

22-第二端,

3-充电接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优势。

参见图1,其为一符合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便携式充电装置的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主要包括反应装置,固定安装于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一端的转换装置,其中,所述反应装置中填充化学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热量,传递至所述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将所述热量转换为电能,所述转换装置远离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二端设置有充电接口,与待充电装置电连接,提供所述电能。

下面,结合实际应用情况,详细阐述发明的应用方案:

实施例一:一种化学反应物可填充的便携式充电装置

参阅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具体包括以下结构:

-反应装置1

所述反应装置1中填充有化学反应物,所述化学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时,其反应前反应物总能量远远大于反应后的总能量,所以,化学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放出大量的热量。

其中,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装置1中至少设置有两个原料室,所述原料室中填充有不同的化学反应物,所述同一原料室中的化学反应物单独不发生化学反应,而不同原料室中的化学反应物相互接触可发生放热反应。而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原料室之间还设置一反应室隔断,并,在所述反应室与所述原料室之间也均设置一夹层隔断。从而,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室之间相互不连通,不同原料室之间的化学反应物则不能直接接触,无法进行放热化学反应。使得,静止状态下的反应装置并不会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鉴于本实施例的上述设计,本实施例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不会自发的工作,避免了能源材料的浪费。

而,当用户需要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为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时,则可扭动、或者大力摇动、或者挤压等方式向所述反应装置施加一外力,则填充于所述原料室的化学反应物受外力作用透过所述夹层进入所述反应室中。本实施例中不同原料室中的化学反应物在所述反应室中相互接触,自发地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更加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室与所述反应室之间的夹层采用弹性多孔薄膜,其中,所述多孔薄膜的孔隙直径小于(但不能过小)所述化学反应物的粒径尺寸,从而,在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化学反应物被所述弹性多孔薄膜隔离于各自所在的原料室中。而,当对所述反应装置1施加一外力时,所述弹性多孔薄膜将受该外力作用,由于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其孔隙扩张,孔隙的直径变大,从而,所述化学反应物可通过所述弹性多孔薄膜的孔隙进入所述反应室。不同的所述化学反应物在所述反应室中相互接触,自发的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鉴于上述设置,本实施例的反应装置1处于静止状态时,则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释放热量,而,用户希望使用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时,则可对本充电装置施加一定的外力,从而,触发本充电装置首先释放热量。从而,可有效地控制本充电装置中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化学反应物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转换装置2

所述转换装置2的一端,参阅图1中的第一端21,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装置。所述转换装置2可接收所述反应装置释放,并传递的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同时,在所述转换装置2的另一端,也即远离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充电接口3。所述转换装置2通过所述充电接口3与其外部的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电连接,从而,将其转换得到的电能提供至其外部的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为其充电的技术效果。

从而,本实施例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向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另外,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室朝向外部的一侧上设置有填料口,从而,可通过该填料口向所述原料室补充化学反应物。从而,当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中的所述化学反应物耗尽时,可通过向所述原料室补充化学反应物,使本便携式充电装置可再次使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寿命和使用率。

同时,更加优选地,参见图1,从图中可见,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为为棒状,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长度为10-20cm,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宽度为0.5-2cm。可见,本发明中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大约普通铅笔的大小和重量,方便携带。

实施例二:一种反应装置可更换的便携式充电装置

参阅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具体包括以下结构:

-反应装置1

所述反应装置1中填充有化学反应物,所述化学反应物进行化学反应时,其反应前反应物总能量远远大于反应后的总能量,所以,化学反应物发生化学反应时,将放出大量的热量。

其中,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反应装置1中至少设置有两个原料室,所述原料室中填充有不同的化学反应物,所述不同的化学反应物单独不发生化学反应,而不同的化学反应物相互接触可发生放热反应。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室之间通过一夹层隔断,从而,不同原料室中的不同化学反应物不能直接接触,无法进行放热化学反应。使得,静止状态下的反应装置并不会自发的发生化学反应而放出热量。上述设计解决了相互接触的化学反应物之间化学反应自发进行,化学反应无法控制的问题。

而,当用户需要使用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为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充电时,则可扭动、或者大力摇动、或者挤压等方式向所述反应装置施加一外力,则所述原料室之间的夹层受外力破坏,填充于不同原料室中的不同化学反应物可相互接触,进而自发地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更加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原料室之间的夹层采用玻璃管夹层,所述玻璃管夹层韧性差,强度低,受一定外力作用易发送碎裂。从而,在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处于静止状态时,所述化学反应物被玻璃管夹层隔离于各自所在的原料室中,相互不直接接触,无法进行放热化学反应。而,当对所述反应装置1施加一外力时,所述玻璃管夹层受该外力作用,由于其自身强度低,韧性差的特点,使所述玻璃管夹层碎裂,从而,所述化学反应物可相互直接接触,并自发的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鉴于上述设置,本实施例的反应装置1处于静止状态时,则不发生化学反应,不释放热量,而,用户希望使用本实施例的充电装置时,则可对本充电装置施加一定的外力,从而,触发本充电装置首先释放热量。从而,可有效地控制本充电装置中化学反应的进行,提高化学反应物的利用率,避免资源的浪费。

-转换装置2

所述转换装置2的一端,参阅图1中的第一端21,固定连接于所述反应装置。所述转换装置2可接收所述反应装置释放,并传递的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同时,在所述转换装置2的另一端,也即远离所述反应装置的第二端上设置有一充电接口3。所述转换装置2通过所述充电接口3与其外部的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电连接,从而,将其转换得到的电能提供至其外部的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为其充电的技术效果。

从而,本实施例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向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对外部电源的依赖。

另外,进一步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装置与所述转换装置可拆卸连接。优选地,其连接方式可以为卡扣连接、紧固件连接等。从而,当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中的所述化学反应物耗尽时,可通过更换所述反应装置,实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重复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寿命和使用率。

优选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应装置中化学反应物的容量决定了可充电电量的多少,从而,通过选择不同体积的反应装置,可实现对不同容量的电池进行充电。

同时,更加优选地,参见图1,从图中可见,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为为棒状,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长度为10-20cm,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宽度为0.5-2cm。可见,本发明中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大约普通铅笔的大小和重量,方便携带。

本发明通过化学反应提供热能,再将热能转换为电能,向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移动电源对外部电源的依赖;本发明中充电装置的反应装置或者可以替换,或者可以填充原料,大大提高了充电装置的寿命和使用率;本发明中充电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大约普通铅笔的大小和重量,方便携带。

实施例三:便携式充电装置的使用方法

-与外部电子装置电连接

通过所述转换装置2第二端的充电接口,如,将所述充电接口直接插入待充电的智能终端等外部电子装置的充电口中,实现电连接。

-施加外力

扭动、或者大力摇动、或者挤压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反应装置等方式,向所述反应装置施加一外力。

若采用实施例一中的技术方案,则所述反应装置中的弹性多孔薄膜将受该外力作用,由于其自身弹性力的作用,其孔隙扩张,孔隙的直径变大,从而,所述化学反应物可通过所述弹性多孔薄膜的孔隙进入所述反应室。不同的所述化学反应物在所述反应室中相互接触,自发的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采用实施例二中的技术方案,则所述反应装置中的玻璃管夹层受该外力作用,由于其自身强度低,韧性差的特点,使所述玻璃管夹层碎裂,从而,所述化学反应物可相互直接接触,并自发的进行化学反应,并伴随化学反应释放出热量。

-热电转换

转换装置2接收所述反应装置释放,并传递的热量,并将其转换为电能。而后,将其转换得到的电能提供至其外部的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设备,实现为其充电的技术效果。

另外,若采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当所述便携式充电装置中的所述化学反应物耗尽时,可通过向所述原料室补充化学反应物,使本便携式充电装置可再次使用。

若采用实施例二的技术方案,则当本实施例中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中的所述化学反应物耗尽时,可通过更换所述反应装置,实现便携式充电装置的重复利用。

同时,更加优选地,采用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充电装置,用户可以根据带充电电子装置的电量需求,选择不同体积尺寸的反应装置,实现对不同容量的电池进行充电。

综上可见,采用本发明的便携式充电装置,不仅携带方便,而且,及时在户外活动等难以获得固定电源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对智能终端等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充电。

可以理解的是,该便携式充电装置即可独立于待充电设备,或是集成于待充电设备上,例如,通过连接线、注塑等连接方式固定于智能设备或是套设在智能设备外部的壳体上,无需将智能设备与便携式充电装置分开携带,使用更加方便。

应当注意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且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变更或修饰为等同的有效实施例,但凡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或等同变化及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