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2567阅读:2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



背景技术:

高压电力电缆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城市电网中,大量的高压电缆工程给专业施工队伍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工期紧停电时间短,安装工艺安装效率低下,电缆安装平台都比较高,工程投入成本高。另外电缆在杆塔上固定过程中,需要根据平台高度和附件安装所需要的长度来控制起吊高度,吊机臂因杆塔下横担与平台间距离偏小,横担及导线都会对吊装工作有阻碍,同时吊机位置受现场场地条件限制,吊装难度较大,电缆本体在杆塔上固定顺序是由下到上,安装人员在逐个向上固定时,需要通过绳索或葫芦将电缆向塔身拉近距离,由于平台的限制和电缆本身的重量和刚度,给高空作业人员对电缆整体固定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安装效率低、工程投入成本高,杆塔横担和导线对吊装的影响,以及作业安全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以解决或改善目前的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包括下杆塔、中杆塔、上杆塔,以及与下杆塔连接的平台、电缆支架、保护管支架,平台包括杆塔横担、与杆塔横担连接的横担头、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杆塔高度为11000~11550mm,中杆塔高度为7500~8000mm,下杆塔高度为11500~12000mm,电缆支架每挡间隔为1300~1500mm,横担头开口朝里并偏向无导线侧,导线与杆塔横担的连接设3处。

作为一种优选,上杆塔的高度为11550mm。

作为一种优选,中杆塔高度为8000mm。

作为一种优选,下杆塔高度为12000mm。

作为一种优选,电缆支架每挡间隔为1500mm

作为一种优选,导线与杆塔横担的连接均匀分布。

本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适当降低电缆安装平台高度,能缩短停电时间,降低电网运行的风险,提高电缆试验的安全性,电缆长度变短,减少工程投入的成本;

(2)能降低电缆在杆塔上固定工作中的起吊高度,排除了杆塔横担和导线对吊装的影响,提升安装效率;

(3)支架的垂直间隔距离缩短,使安装作业更安全,同时不影响后续工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2为A-A方向视图。

图中数字表示: 1、下杆塔;2、中杆塔;3、上杆塔;4、电缆支架;5、保护管支架;6、平台;60、横担头;61、杆塔横担;6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一种改进的电缆安装平台,包括下杆塔1、中杆塔2、上杆塔3,以及与下杆塔1连接的平台6、电缆支架4、保护管支架5,平台6包括杆塔横担61、与杆塔横担61连接的横担头60、导线62,对杆塔分段和平台做调整,调整后各段长度分别为,上杆塔1高度为11550mm,中杆塔高度为8000mm,下杆塔高度为12000mm,电缆安装平台高度为10000mm。

调整后的杆塔可以用于架空改地埋的电缆线路工程,安装公司可以在规范认可的作业空间范围内,对杆塔进行两次吊装,下杆塔1在运行线路不停电的情况下先安装,按就近原则,新建电缆终端头一般都在被改造架空线路两端终端杆塔附近,用测量仪器观测相关数据后,可计算出新建杆塔基础至带电导线间的高度,用起重设备吊装作业时可控制吊机高度与周围运行架空导线间的最小距离为4m。适当降低电缆安装平台高度,使线路立塔、电缆上塔就位、安装平台脚手架搭设、附件安装、耐压试验及验收等各道工序不再占用停电时间,使电缆耐压试验时高压引线的长度缩短,引线对地距离增大,提高试验的安全性。

通过将横担头60开口方向由原来的朝外改为朝里,并偏向无导线侧,导线62与杆塔横担61的连接设3处,并且平均分布,结合为了方便运行检修人员上下杆塔的需要,在电缆的安装平台爬梯处设计一个开口,降低了电缆在杆塔上固定工作中的起吊高度,排除了杆塔横担和导线对吊装的影响,同时缩短了电缆整形及固定工作的时间,大大提升了安装的效率。

电缆固定支架在电缆安装中十分重要,大幅伸长或缩短支架回造成电缆本体变形和增大安装难度,同时电缆支架4每挡间隔为1500mm,安装作业更安全,安装人员可以把安全带正确牢固挂起,平台下方的电缆支架是保证电缆附件安装孔中心的重要部件,是电缆本体最接近附件的位置,是保持尾管下方电缆垂直度的关键性支架,如支架距离平台垂直间距过小,会影响到附件中尾管的安装,与电缆本体水平间距过小,尾管下方的搪铅、热缩、绕包工作将会相当困难。

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