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8074阅读:7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壳体,尤其涉及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汽车用电机的数量也随之增大,汽车用电机由于功率大,产生的热量也大,良好的散热成为汽车用电机的关键,目前对电机的冷却方式有风扇冷却和冷却水冷却,但是现有的电机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时,冷却效率不高,导致电机的散热性较差,从而影响了电机的性能和使用寿命,并且电机通常设置有与电机的U、V、W三个接头连接的三种不同导线,但是目前的电机壳体上并没有设置对导线进行定位和固定的结构,这使得导线在安装时,三种不同的导线之间容易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同时导线悬置在电机壳体的外部,容易导致导线与电机的连接端发生短路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所提及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散热性好,便于电机导线安装,并且可以提高导线与电机连接稳定性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包括呈柱状设置的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容置电机转子和定子的腔室,腔室的侧壁内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冷却水道,冷却水道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和出水口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水管连接的螺纹连接部,机壳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导线进行限位和固定的导线安装部,导线安装部包括分别对与电机的U、V、W接口连接的三种不同导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导线安装部还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定位块,两定位块之间构造成用于容置三种不同导线的凹槽,定位块背向机壳的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压板。

优选地,所述进水口设置在机壳的上端,出水口设置在机壳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外侧壁凸设有四周面围合而成凸部,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依次排列设置在凸部的下表面,凸部的上表面与机壳的上端接合,并设置有用于导线通入腔室内的凹部。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压板螺钉连接,两定位块上均设置有用于螺钉连接的螺纹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定位块与压板卡扣连接,压板上设置有弹性钩,定位块上设置有与弹性钩配合的连接孔。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置有上盖体和下盖体,所述机壳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上盖体和下盖体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机壳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还包括与第一加强筋垂直的若干第二加强筋。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通过使冷却水道呈螺旋状设置,可以提高腔室侧壁内冷却水道的长度,从而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并且通过设置有导线安装部,使得与电机连接的三种不同的导线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孔、第二限位孔和第三限位孔,并平行排列设置在凹槽中,然后通过压板将三种不同的导线进行固定,从而使得三种不同的导线在安装时,不容易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便于区分,拆装更加方便,并且将导线固定设置在机壳的外壁,提高了导线与电机内部原件连接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 为图1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冷式电机壳体,包括呈柱状设置的机壳1,机壳1内设置有容置电机转子和定子的腔室2,腔室2为机壳1内设置的贯通机壳1的通孔,腔室2的侧壁内设置有呈螺旋状的冷却水道3,冷却水道3包括进水口4和出水口5,进水口4和出水口5均设置有用于与外部水管连接的螺纹连接部6,冷却水道3呈螺旋状设置,可以提高腔室2侧壁内冷却水道3的长度,从而提高了电机的散热效率,并且进水口4和出水口5分别与外部水管连接,使得冷却水道3中的冷却水实现水循环,进一步的提高了散热效率,在进水口4和出水口5设置有螺纹连接部6,便于冷却水道3与外部管件的连接和拆卸,机壳1的外侧壁设置有用于对导线进行限位和固定的导线安装部,导线安装部包括分别对与电机的U、V、W接口连接的三种不同导线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8和第三限位孔9,导线安装部还包括两平行设置的定位块10,两定位块10之间构造成用于容置三种不同导线的凹槽,定位块10背向机壳1的表面可拆卸的设置有用于固定导线的压板,三种不同的导线分别穿过第一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8和第三限位孔9,并平行排列设置在凹槽中,然后通过压板将三种不同的导线固定设置在凹槽中,这样使得三种不同的导线在安装时,不容易发生相互缠绕的现象,便于区分,从而使得导线的拆装更加方便,并且将导线固定设置在机壳1的外壁,提高了导线与电机连接的稳定性,定位块10呈长条状设置,并且定位之间的距离,也即凹槽的宽度小于等于三种不同导线直径之和,这样使得三种不同的导线平行排列设置在凹槽内时,与凹槽的连接更加稳定。

进水口4可以设置在机壳1的上端,出水口5设置在机壳1的下端,这样便于冷却水在冷却水道3内流通。

机壳1的外侧壁凸设有四周面围合而成凸部12,即凸部12由四块板体围合而成,第一限位孔7、第二限位孔8和第三限位孔9依次排列设置在凸部12的下表面,定位孔设置在凸部12与机壳1构造而成的空腔内,凸部12的上表面与机壳1的上端接合,并设置有用于导线通入腔室2内的凹部13,凹部13即为凸部12上表面与机壳1连接处上设置的凹陷部,这样使得导线可以通过凹部13伸入腔室2内与电机的内部元件连接,对导线起到限位的作用,并且可以使得导线不会高于凸部12的上表面,便于在机壳1的上端设置壳体。

定位块10与压板可以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两定位块10上均设置有用于螺钉连接的螺纹连接孔,压板上的两侧对应设置有与螺纹连接孔配合的通孔,螺钉穿过通孔后与螺纹连接孔配合,实现对压板的固定,并通过对压板两侧进行固定,使得压板在安装后更加稳定牢固。

定位块10与压板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的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压板可以呈矩形的板状设置,压板的边缘上设置有弹性钩,定位块10上设置有与弹性钩配合的连接孔。

机壳1的上端和下端可以分别设置有上盖体和下盖体,上盖体与下盖体将电机的转子和定子固定设置在机壳1的腔室2内,还能起到对电机的换向器、电刷和轴承的固定和支承作用,机壳1的上端面与下端面分别设置有用于与上盖体和下盖体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孔14和第二安装孔15,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便于电机的拆装和更换。

机壳1的外壁沿其轴线方向可以设置有若干第一加强筋16,还可以设置与第一加强筋16垂直的若干第二加强筋17,第一加强筋16与第二加强筋17的设置可以提高机壳1的结构强度,同时还能增大机壳1外壁与外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从而可以提高对冷却水道3内的冷却水的散热性,使得冷却水吸收了腔室2内的热量后,能够通过机壳1的外壁更多的散发至外界,使得冷却水的温度降低,提高从而提高冷却水的冷却效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