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向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98119阅读:1001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向阀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流体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换向阀。



背景技术:

四通换向阀,一种控制气体或液体流向的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中,比如空调、压缩机、冷冻机和热水器等。

例如,四通换向阀为空调制冷系统中对制冷、制热切换的核心部件,常用的120T以上的新型大型四通换向阀,具备了90°流道转换的高流通性能,其主要由阀主体和驱动电机两大部件构成,通过电机组件内的电机转轴驱动减速器及凸轮执行机构来实现阀芯的顶出、旋转、复位,实现换向。

目前,最常用四通换向阀中的驱动电机,在定子装配时,先将电机端盖上的电极插针与定子上对应的引线相插接,再通过压装方式将定子压入电机外壳内,此时,定子和插针之间的引线为自由状态,引线可能会与转子接触。当电机运行时,转子作高速旋转,很有可能与周边自由状态的引线发生缠绕,进而会产生拉脱引线,导致驱动电机断路、短路。

因此,如何避免引线与高速旋转的转子相接触便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阀,所提供的换向阀的驱动电机能避免引线与高速运转的转子缠绕而导致电机断路、短路情况的发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阀,包括阀主体和向所述阀主体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包括转子、具有引线的定子,所述定子和所述转子安装于电机外壳内,所述电机外壳的一端封盖有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设有电极插针,所述引线自所述定子引出后插接于所述电极插针,还包括隔离部,所述隔离部安装于所述引线和所述转子之间,以隔离所述引线和所述转子。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换向阀,其驱动电机在引线和转子之间安装隔离部,隔离部能一直将引线和高速旋转的转子隔离开,与背景技术中的驱动电机相比,隔离部对插接电极插针的引线起到约束作用,避免引线与高速旋转的转子缠绕而导致电机断路、短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机使用中的安全性。

可选地,靠近所述电机端盖一端,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之间形成环形腔,所述隔离部隔离所述引线以避免所述引线落入所述环形腔。

可选地,所述转子的一端通过转子上轴承枢装于所述电机端盖,所述电机端盖的内端面设有凸起的轴承底座,所述转子上轴承套装于所述轴承底座内,所述隔离部安装于所述轴承底座的外侧。

可选地,所述隔离部包括圆环形底盘,所述圆环形底盘隔离所述引线和所述转子;所述圆环形底盘的内环边缘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所述第一凸台的顶端设有向内且沿径向延伸的钩爪;所述轴承底座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凹槽,所述钩爪能够嵌入所述凹槽。

可选地,所述圆环形底盘的内环边缘设有沿轴向延伸,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二凸台,若干所述第一凸台设于所述第二凸台的顶端。

可选地,所述圆环形底盘的环面设有若干通孔。

可选地,所述隔离部注塑形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换向阀的驱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B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无隔离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隔离部的俯视图;

图6为图5中C-C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转子、2引线、3定子、4电机外壳、5电机端盖、6电极插针;

7隔离部、71圆形环底盘、72第一凸台、73钩爪、74第二凸台、 75通孔;

8环形腔、9转子上轴承、10轴承底座、11凹槽、12横销、13转子下轴承、14输出轴孔、15环形间隙、16转子轴端。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向阀,所提供的换向阀的驱动电机包括隔离部,隔离部实现了引线和转子的空间隔离,避免了引线与高速运转的转子缠绕而导致电机断路、短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机使用中的安全性。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4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换向阀的驱动电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B 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无隔离部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向阀,其包括阀主体和向阀主体提供动力的驱动电机,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包括转子1和具有引线2的定子3,转子1和具有引线2的定子3均安装于电机外壳4内;具有引线2的定子3通过横销12固定套装于电机外壳4内,转子1套装于具有引线2的定子3内,且转子1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可相对于具有引线 2的定子3高速旋转。

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电机的一端封盖有电机端盖5,电机端盖5 上设有若干电极插针6,定子3上具有若干引线2,且引线2和电极插针6 数量相同,电机安装时,需将定子3上的引线2插接于电极插针6,以实现驱动电机的线路连接。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还包括隔离部7,隔离部7安装于转子1和插接电极插针6的引线2之间,用于隔离转子1和引线 2;对比图4,如此设置,避免了引线2与高速旋转的转子1发生接触而导致引线2被拉脱情况的发生,可保证引线2正常连接,进一步确保电机正常运行。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靠近电机端盖5的一端,转子1 的径向尺寸变小,形成转子轴端16,转子轴端16与定子3之间形成环形腔8,由于环形腔8的存在,位于环形腔8上方的插接电极插针6的引线2 容易落入环形腔8内,而与转子1接触。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离部7 安装于引线2与环形腔8之间,以避免引线2落入环形腔8,使引线2与高速旋转的转子1一直处于隔离状态。

如图2所示,转子轴端16通过转子上轴承9枢装于电机端盖5,按照图2视角,定义为转子1的上端;转子1的下端通过转子下轴承13枢装于驱动电机的另一端,且此端还设有输出轴孔14,用于放置输出轴,高速运转的转子1通过输出轴输出动力。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在电机端盖5的内端面设置了凸起的轴承底座10,转子上轴承9套装于轴承底座10内,转子轴端16套装于转子上轴承9内,同时,为方便对隔离部7进行更换或维护,隔离部7可拆卸地安装于轴承底座10的外侧,如此设置,在不用过多改造驱动电机内部结构的前提下,便可以将隔离部7方便地安装于驱动电机内,而且恰好能够对应于环形腔8位置。

如图5-6所示,图5为图2中隔离部的俯视图;图6为图5中C-C方向的剖视图。

隔离部7的底端为圆环形底盘71,如图2和图3所示,隔离部7安装在轴承底座10的外侧,圆环形底盘71的环面沿径向向外延伸,以近乎覆盖环形腔8的上端。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圆环形底盘71的环面外边缘与定子3之间留有环形间隙15,在满足引线2不能通过此环形间隙15进入环形腔8的前提下,该环形间隙15有利于定子3、隔离部7的装配,避免干涉;理论上,不留此环形间隙15也是可以的,此时,圆环形底盘 71的环面将引线2完全隔离在环形腔8外,阻止引线2落入环形腔8内。

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圆环形底盘71的内环边缘设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台72,每一个第一凸台72的顶端均设有向内且沿径向延伸的钩爪73;如图2和图3所示,轴承底座10的外侧面设有若干凹槽11,凹槽11与钩爪73的数量相同,一一对应,安装时,用专用的压装工具将隔离部7压向轴承底座10的外侧,使每一个钩爪73都可以嵌入相对应的每一个凹槽11内,如此一来,隔离部7便可以牢固地安装在轴承底座 10上。本具体实施方式中,隔离部7的固定,采用了钩爪73嵌入凹槽11 的形式,当然,固定隔离部7的形式不限于此,比如可以不设置钩爪73 和凹槽11,直接用卡箍将隔离部7固定在轴承底座10的外侧,但显然钩爪73钩挂固定的方式更为简便。

作为优化方案,如图6所示,圆环形底盘71的内环边缘还设有沿轴向延伸且呈环形设置的第二凸台74,上述所述的若干第一凸台72置于第二凸台74的顶端,第一凸台72与第二凸台74一体设置;由于钩爪 73向内且沿径向延伸,所以在用压装工具将钩爪73嵌入凹槽11的过程中,钩爪73首先会接触到无凹槽11的轴承底座10外侧面,此时,设有钩爪73的第一凸台72,将会受到轴承底座10外侧面给予的沿径向向外的切力,而第二凸台74的设置,可加强第一凸台72的强度,避免其因受切力过大而出现折断情况的发生;当然,不设置第二凸台74也是可以的。

此外,如图5所示,圆环形底盘71的环面设有若干通孔75,此通孔的设置,一方面,可以减轻隔离部7的重量,便于携带;另一方面,作为散热孔,可将因转子1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热量及时排散出去。

本方案,隔离部7可通过模具的设计由塑料注塑而成,采用此方式,一方面是因为注塑过程简单,且塑料成本较低,便于批量生产;另一方面,是因为塑料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形能力,易于实现上述与轴承底座10的安装和拆卸。当然,隔离部7采用其他材质也可以。

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凸台72的数量设置为4个,通孔75的数量设置为12个;当然,第一凸台72和通孔75的数量不限于此,只要第一凸台72能确保隔离部7稳定地安装于轴承底座10外侧即可,两个以上均可,比如3个;同样,只要通孔75的数量能够减轻一定的重量且利于散热即可,比如6个。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将隔离部7固定安装于轴承底座10,利用已有的结构实现安装,且轴承底座10位于引线2容易落入的环形腔 8的上方,安装时也不会对其本身结构功能造成不利影响,故为较为优选的实施例。可以理解,隔离部7安装于其他位置同样可行,只要能够隔离转子1和引线2即可。例如,隔离部7可以安装于电机端盖5的其他位置,或者在不对定子3结构造成影响的前提下固定于定子3。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驱动电机的隔离部7将引线2与高速旋转的转子1隔离开来,避免了引线2与高速运转的转子1缠绕而导致电机断路、短路情况的发生,保证了电机使用中的安全性。

换向阀可应用于空调、压缩机、冷冻机、热水器中,可控制气体或液体的流向,显然,设置有上述驱动电机的换向阀,可确保空调、压缩机、冷冻机、热水器在使用中的安全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换向阀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