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68561发布日期:2020-07-04 04:4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被铺设于顶面等的管道导轨机械支承,并与该管道导轨电连接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



背景技术:

管道导轨(布线管道)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并向下方敞开的长条状,截面呈大致コ字状的部分的对置的两侧壁的各敞开端分别延伸设置有朝向另一个敞开端略微突出并且沿着长度方向的引导件,在两引导件之间设置有开口的内部为中空的导轨。导体线沿长度方向分别连续地铺设于管道导轨的两侧壁各自的内侧面的对置的位置。而且,各导体线与室内布线连接。由此,能够使用被管道导轨的引导件机械支承,并能够与导体线电连接的管道导轨用插头,将照明器具等设置于管道导轨上的喜欢的场所。

关于管道导轨用插头,提出了各种形态的插头。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以转动自如的方式设置栓塞和固定用叶片,并使栓塞和操作杆向插头的侧方延伸出的插头,该操作杆使固定用叶片转动。

然而,关于该插头,在误认为成开关从而转动操作杆的情况下,可能使插头掉落。

因此,认为在经由这样的插头,将ac/dc转换器等电源单元设置于管道导轨的情况下,也有同样的担忧。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49-5479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鉴于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在相对于管道导轨进行安装拆卸时,不使用操作杆的转动操作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为一种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其安装于中空的管道导轨而使用,该管道导轨形成为截面呈大致コ字状并向下方敞开的长条状,在对置的两侧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沿着长度方向的导体线,在该管道导轨设置有从所述两侧壁的敞开缘彼此向内侧延伸并且沿着长度方向的两个引导件和它们之间的开口,其特征在于,该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具备:第一部件,其具有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中空的插入部;第二部件,其与所述第一部件抵接,具有至少一部分从所述开口插入所述中空的插入部;以及ac/dc转换部,其与所述第一部件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在所述插入部具有与一方的所述引导件的内侧面抵接而防脱的一方防脱突起以及与一方的所述导体线接触而通电的一方接触件,并且该插入部的宽度形成为所述开口的宽度以下,所述第二部件具有与另一方的所述引导件的内侧面抵接而防脱的另一方防脱突起以及与另一方的所述导体线接触而通电的另一方接触件,并且具有该另一方防脱突起和另一方接触件的所述插入部的宽度形成为所述开口的宽度以下,所述第一部件的插入部和所述第二部件的所述插入部插入所述中空并且彼此位于宽度方向的一方和另一方而彼此抵接的状态是安装于所述管道导轨的状态。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相对于管道导轨进行安装拆卸时,不使用操作杆的转动操作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

附图说明

图1是安装于管道导轨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内部结构的说明图。

图3是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各零部件的说明图。

图4是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纵剖面的说明图。

图5是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合体后的状态的插头的说明图。

图6是示出将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安装于管道导轨的情形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申请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例1】

<管道导轨和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外观>

图1是示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安装于能够通电的管道导轨100的情形的立体图,该管道导轨100铺设于顶面或者悬吊于顶面。以下,在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安装到管道导轨100的状态下,将管道导轨100侧(顶面侧)作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上侧,将管道导轨100的相反侧(地面侧)作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下侧。

管道导轨100具备:管道导轨主体101,其截面呈将大致コ字状向左旋转90度而得到的形状;两个引导件102、102,它们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两侧壁的下端向内侧突出;以及两个导体线103、103,它们沿长度方向呈一条直线设置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内侧的左右两侧。管道导轨主体101和两个引导件102、102形成为一体,是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的下表面中央沿长度方向呈一条直线开口而得到的形状。

管道导轨主体101具有从大致水平的顶面安装壁101c的两侧端向下方垂直地设置的两侧壁101a、101b。两侧壁101a、101b的两下端设置有向内侧水平地设置于相同高度的两个引导件102、102,并在两个引导件102、102之间设置有开口104。该管道导轨主体101、两个引导件102、102以及两个导体线103、103形成为长条状,并均以相同长度形成。

两个引导件102为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两侧壁101a、101b的下方的敞开端朝向相反侧的敞开端向内侧水平地延伸,并沿管道导轨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长条板状。两个引导件102以对置的方式配置。

对置的两个引导件102之间设置有缝隙状的开口104。该两个引导件102、102和开口104以大致相同宽度形成。被管道导轨主体101和两个引导件102包围的中空内部105成为中空。

两个导体线103沿管道导轨主体101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对置的两侧壁101a、101b的内侧。两个导体线103以对置的方式配置。从外部电源经由室内布线向导体线103提供ac电力。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外表面被单元壳体2覆盖。单元壳体2为沿管道导轨主体101的长度方向为横长,并且上表面开口的内部中空的大致长方体状。安装于管道导轨100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以单元壳体2的短边方向的横向宽度w2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横向宽度w101大致相同,而且单元壳体2的两侧壁2a、2b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两侧壁101a、101b为同一平面的方式配置。

因此,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与管道导轨100的外观统一,具有一体感,从而较为美观。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安装于管道导轨100的面的管道导轨100的内部收纳有从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上表面延伸的两个dc线la、lb。该两个dc线la、lb的一个端部与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上表面侧连接,另一个端部以位于比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靠外侧的位置的方式较长地形成,并且一个为正极,另一个为负极。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将在管道导轨100的导体线103流动的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并将该转换后的dc电力提供至两个dc线la、lb。通过该两个dc线la、lb与led广告牌等led点亮器具电连接,能够向该led点亮器具提供dc电力。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的整体结构>

图2的(a)是示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图2的(b)是示出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内部结构的纵剖面图。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外表面被单元壳体2覆盖,并在内部具备ac/dc转换部5和插头部10。

<ac/dc转换部>

ac/dc转换部5是外形为横长的大致长方体,并将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的ac/dc转换器。ac/dc转换部5载置于设置在沿长度方向延伸的一个侧面5c的基台51上。ac/dc转换部5在一个端面5a具有ac输入部ti1、ti2以及dc输出部to1、to2。另外,ac输入部ti1、ti2以及dc输出部to1、to2并不限于该位置,能够设置于ac/dc转换部5的管道导轨100连接侧面等,设置于不显眼的适当的位置。dc输出部to1、to2分别电连接有dc线la、lb(参照图1)的一端。

图3的(a)是示出安装于管道导轨100前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说明图,示出了单元壳体2被卸下后的状态。

<插头部>

插头部10是作为容易分离的两个部件的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而构成的。

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分别具有从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插入中空内部105的插入部31、41以及从开口104露出的露出部32、42(参照图2的(b))。该第一部件3的插入部31位于管道导轨100的宽度方向(顶面安装状态的左右短边方向)的一方,第二部件4的插入部41位于宽度方向的另一方,并在两插入部31、41抵接的状态下,插头部10固定于管道导轨100。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分别具有即使被施加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等连接物带来的负荷,也不会破损或变形的强度,并且由不导电的绝缘性的材料形成,例如分别由丙烯酸材料或树脂材料一体地形成。

《露出部》

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为横长的大致矩形状并且是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参照图1)平行的板状体,长度方向的一端侧的一部分设置有ac端子台部34,其他的另一端侧的大部分设置有ac/dc转换设置部33(参照图3的(a))。

ac/dc转换设置部33设置有载置于基台51上的横长(在与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的方向上较长)的ac/dc转换部5。ac/dc转换部5以隔着基台51覆盖ac/dc转换设置部33的方式设置(固定)。ac/dc转换部5以设置有ac输入部ti1、ti2的一个端面5a面向ac端子台部34侧的方式设置。

接触件35(一方接触件)以通过螺钉36对基部35a进行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于第一部件3的ac端子台部34。而且,接触件35的基部35a通过缆线电连接有ac/dc转换部5的ac输入部ti1、ti2的一个。

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设置有ac端子台部44。

接触件45(另一方接触件)以通过螺钉46对基部45a进行螺钉紧固的方式固定于第二部件4的ac端子台部44。而且,接触件45的基部45a连接有在另一端设置有母侧的布线连接器cf的缆线。另一方面,ac/dc转换部5的ac输入部ti1、ti2的另一方连接有在另一端设置有公侧的布线连接器cm的缆线。

因此,通过连结或者解除母侧的布线连接器cf和公侧的布线连接器cm,能够容易地进行接触件45的基部45a与ac/dc转换部5的ac输入部ti1、ti2的另一个之间的电连接以及该电连接的解除。另外,在该例中为利用缆线的连接,但也可以设置向管道导轨100的内部空间突出的导电性的金属板来代替ac输入部ti1的布线连接器cm,设置与所述金属板接触并通电的导电性的金属板来代替设置于接触件45的基部45a的布线连接器cf。在该情况下,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安装于管道导轨100时,能够使金属板彼此自动接触从而进行通电。

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和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以第一部件3的ac端子台部34与第二部件4的ac端子台部44相邻的方式配置(参照图2的(a))。

<插头部的结构>

图3的(b)是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分离的状态的插头部10的立体图。图3的(c)是示出构成插头部10的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所具有的各自的接触件35、45的结构的平面图。图4的(a1)是图3的(b)的a1-a1截面的第一部件3的剖视图,图4的(b1)是图3的(b)的a2-a2截面的第一部件3的剖视图,图4的(c1)是图3的(b)的a3-a3截面的第一部件3的剖视图,图4的(a2)是图3的(b)的b2-b2截面的第二部件4的剖视图,图4的(b2)是图3的(b)的b1-b1截面的第二部件4的剖视图。图5的(a)是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后的状态的插头部10的立体图。图5的(b)是图5的(a)的d-d截面的插头部10的纵剖面图。图5的(c)是图5的(a)的d-d截面的插头部10的纵剖面图,是对各部位的尺寸限制进行说明的图。

<第一部件>

《插入部》

第一部件3的插入部31的截面为矩形状,并具有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棒状的插入基体31a。

插入基体31a具有: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其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以几乎抵接的程度接近管道导轨主体101的顶面安装壁101c并与其对置;露出面31j,其在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的相反侧从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露出;背面31e(一方滑动卡合面、抵接面),其是与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垂直的面,并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彼此背对而抵接从而彼此按压;以及侧壁对置面31k,其在背面31e的相反侧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侧壁101a对置(参照图5的(c))。

露出面31j的大部分与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连结,从而插入基体31a与露出部32成为一体。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露出面31j的其余的部分被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覆盖(参照图3的(b)、图5的(a))。

插入基体31a在交叉部设置有角部被切掉而形成的角部切掉部31i,在该交叉部,背面31e与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被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覆盖的一侧的插入基体31a的端面31g交叉(参照图3的(b))。

因此,将第二部件4安装于管道导轨100,并在稍微离开第二部件4的位置使插入部31插入管道导轨100的内部的第一部件3滑动至与第二部件4抵接的位置,进而在使其滑动从而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角部切掉部31i能够容易地使第二部件4一边与第一部件3抵接一边滑动,并且引导第二部件4的一方的背面41e(另一方卡合面、抵接面)从而与第一部件3的一方的背面31e抵接。

插入基体31a在侧壁对置面31k的接近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的一侧具有插入引导突起31d。插入引导突起31d是从侧壁对置面31k向外侧突出,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突起(参照图5的(c))。

插入基体31a在侧壁对置面31k的接近露出面31j的一侧具有一方防脱突起31b。一方防脱突起31b是从侧壁对置面31k向外侧突出,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突起。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一方防脱突起31b与引导件102a的内侧面抵接。

插入基体31a在被侧壁对置面31k的插入引导突起31d和一方防脱突起31b夹着的区域与它们平行地形成有接触件存储槽31c。接触件存储槽31c存储有接触件35的一部分。

一方防脱突起31b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a接触的面形成为与引导件102a平行的水平面。而且,背面31e形成为相对于一方防脱突起31b成直角。即,背面31e形成为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扩展的平面(法线方向为管道导轨100的宽度方向的平面)。

《接触件》

接触件35具备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基部35a、支承部35b、板簧部35c以及接触端子部35d(参照图3的(c))。

基部35a为纵剖面呈倒l字状弯曲的板体,并且水平面部35a1通过螺钉36而螺钉紧固地固定于ac端子台部34的水平面,垂直面部35a2的支承部35b固定于ac端子台部34的垂直面(参照图4)。

支承部35b为沿接触件存储槽31c埋设的长条的板体,通过螺钉36a、36b在两处螺钉紧固地固定于接触件存储槽31c。支承部35b的长边的一部分连结有基部35a的垂直面部35a2(参照图3的(c))。

板簧部35c是在一端连结有支承部35b的一端,并以该一端为基点从接触件存储槽31c向斜外侧突出的长条的板簧。板簧部35c在另一端连结有接触端子部35d。板簧部35c的支承部35b侧被固定,具有在将连结于另一端的作为自由端的接触端子部35d向接触件存储槽31c侧按压时推回的弹力。

接触端子部35d为大致梯形状的板体,长边的下底边35d1连结有板簧部35c的另一端。接触端子部35d相对于接触件存储槽31c垂直配置,短边的上底边35d2配置于远离接触件存储槽31c的一侧,并且以大致平行的方式朝向接触件存储槽31c。

接触端子部35d优选以上底边35d2不比插入引导突起31d以及一方防脱突起31b的前端向外侧突出的方式配置。

另外,上底边35d2也可以略微向外侧呈凸状弯曲。

由此,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接触端子部35d的上底边35d2与管道导轨100的一个导体线103a接触,并且承受来自板簧部35c的弹力,从而按压一个导体线103a(参照图5的(c))。

另外,在上底边35d2略微向外侧呈凸状弯曲的情况下,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上底边35d2在一个导体线103a上滑动,并且接触点的部位自动移动。

因此,在安装于管道导轨100时,不需要太费力就能够实现接触端子部35d与导体线103a之间的良好的接触。

<第二部件>

《插入部》

第二部件4的插入部41与第一部件3的插入部31相同,其截面为矩形状,并具有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方棒状的插入基体41a。

插入基体41a具有: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其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以几乎抵接的程度接近管道导轨主体101的顶面安装壁101c并与其对置;露出面41j,其在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的相反侧从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露出;背面41e,其是与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垂直的面,并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彼此背对而抵接从而彼此按压;以及侧壁对置面41k,其在背面41e的相反侧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侧壁101b对置(参照图5的(c))。

露出面41j的一部分与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连结,从而插入基体41a与露出部42成为一体。在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合体时,露出面41j的其余的大部分被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覆盖(参照图3的(b)、图5的(a))。

插入基体41a在侧壁对置面41k的接近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的一侧具有插入引导突起41d。插入引导突起41d是从侧壁对置面41k向外侧突出,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突起(参照图5的(c))。

插入基体41a在侧壁对置面41k的接近露出面41j的一侧具有另一方防脱突起41b。另一方防脱突起41b是从侧壁对置面41k向外侧突出,并沿长度方向延伸的板状的突起。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另一方防脱突起41b与引导件102b的内侧面抵接。

插入基体41a在被侧壁对置面41k的插入引导突起41d和另一方防脱突起41b夹着的区域与它们平行地形成有接触件存储槽41c。接触件存储槽41c存储有接触件45的一部分。

另一方防脱突起41b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b接触的面形成为与引导件102b平行的水平面。而且,背面41e形成为相对于另一方防脱突起41b成直角。即,背面41e形成为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扩展的平面(法线方向为管道导轨100的宽度方向的平面)。

《接触件》

第二部件4的接触件45与第一部件3的接触件35相同,具备由导电性的金属形成的基部45a、支承部45b、板簧部45c以及接触端子部45d(参照图3的(c))。

第二部件4的接触件45除了基部45a与支承部45b的连结位置不同之外,与第一部件3的接触件35左右对称。基部45a与支承部45b的连结位置不同是由于螺钉紧固地固定有基部45a的ac端子台部44的配置与第一部件3的ac端子台部34的配置不同而导致的。

接触件45的基部45a、支承部45b、板簧部45c以及接触端子部45d的结构和功能与对应的接触件35的基部35a、支承部35b、板簧部35c以及接触端子部35d的结构和功能相同,因此省略记载。

<尺寸限制>

第一部件3的插入引导突起31d的前端与背面31e的距离w31d形成为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以下(参照图5的(c))。

第一部件3的一方防脱突起31b的前端与背面31e的距离w31b(插入部31的宽度)形成为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以下。

第二部件4的插入引导突起41d的前端与背面41e的距离w41d形成为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以下。

第二部件4的另一方防脱突起41b的前端与背面41e的距离w41b(插入部41的宽度)形成为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以下。

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配置为横向宽度w32小于管道导轨主体101的横向宽度w101,并且大于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并在安装到管道导轨100时,封闭开口104。

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的横向宽度w32优选为等于或稍大于第一部件3的一方防脱突起31b的前端与背面31e的距离w31b(插入部31的宽度)和第二部件4的另一方防脱突起41b的前端与背面41e的距离w41b(插入部41的宽度)的和。

第一部件3的侧壁对置面31k与背面31e之间的距离w31a和第二部件4的侧壁对置面41k与背面41e之间的距离w41a的和优选为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的宽度w104以下,并且距离w31a与距离w41a大致相同。在该实施例中,距离w31a和距离w41a的和形成为与宽度w104大致相同。由此,在使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抵接从而成为一体时,由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构成的插头部10以如下程度的稳定度安装于管道导轨100:不会因自重等而容易地沿滑动方向移动,并且在人以较强的力使其滑动时能够滑动。

另外,第一部件3的距离w31b与距离w31a的差能够与引导件102a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引导件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或者缩短为引导件102a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引导件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下,并且能够成为引导件102a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的一半以上,优选成为三分之二以上。由此,引导件102a与一方防脱突起31b适当地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第一部件3从管道导轨100脱落。

另外,第二部件4的距离w41b与距离w41a的差能够与引导件102b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引导件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相同,或者缩短为引导件102b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引导件102的宽度方向的长度)以下,并且能够成为引导件102b的内表面侧的突出长度的一半以上,优选成为三分之二以上。由此,引导件102b与另一方防脱突起41b适当地面接触,从而能够防止第二部件4从管道导轨100脱落。

第一部件3的形成为一体的一方防脱突起31b与露出部32(32a)之间的间隙间隔g31b以略大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a的厚度t102的程度形成。由此,嵌入间隙间隔g31b的引导件102a不会晃动,并且能够使第一部件3沿引导件102a顺畅地滑动。

第二部件4的插入基体41a的露出面41j与另一方防脱突起41b之间的台阶gh41b优选为比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b的厚度t102稍大。

第一部件3的插入基体3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与露出面31j之间的距离h31a优选为比管道导轨100的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与引导件102a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d105稍短。

第二部件4的插入基体4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与露出面41j之间的距离h41a优选为比管道导轨100的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与引导件102b的外侧面之间的距离d105稍短。

<相对于管道导轨的安装>

图6的(a)是通过剖视图对将第一部件3安装于管道导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的(b)是通过剖视图对将第二部件4安装于管道导轨100的动作进行说明的说明图,图6的(c)是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安装到管道导轨100的状态的剖视图。

(1)第一部件3的插入

在露出部32处于管道导轨100的相反侧(地面侧)的状态下,使插入部31朝向设置于顶面的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接近,将插入部31插入中空内部105内,并将插入基体3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朝向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进行按压。使插入基体3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31f在朝向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按压的状态下沿宽度方向向一方防脱突起31b侧(参照图4的(a1))滑动,并使侧壁对置面31k接近管道导轨100的侧壁101a,直至插入基体31a的侧壁对置面31k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a的前端抵接。这时,第一部件3的接触端子部35d通过板簧部35c的弹力被按压于管道导轨100的导体线103a并与管道导轨100的导体线103a接触,从而成为能够通电的状态。

该第一部件3的插入优选在ac/dc转换部5固定于第一部件3的ac/dc转换设置部33的状态下进行。由此,能够削减将ac/dc转换部5朝向顶面通过螺钉紧固等而固定于第一部件3的劳力和时间。

(2)第二部件4的插入

在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离开第一部件3的位置,在露出部42处于管道导轨100的相反侧(地面侧)的状态下,使插入部41朝向设置于顶面的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接近,将插入部41插入中空内部105内,并将插入基体4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朝向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进行按压。

使插入基体41a的顶面安装壁对置面41f在朝向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侧面按压的状态下沿宽度方向向另一方防脱突起41b侧(参照图4的(b2))滑动,并使侧壁对置面41k接近管道导轨100的侧壁101b,直至插入基体41a的侧壁对置面41k与管道导轨100的引导件102b的前端抵接。这时,第二部件4的接触端子部45d通过板簧部45c的弹力被按压于管道导轨100的导体线103b并与管道导轨100的导体线103b接触,从而成为能够通电的状态。

(3)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的抵接

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的一方或双方向接近的方向滑动,并如图2的(b)所示,滑动至第一部件3的露出部32与第二部件4的露出部42抵接的位置,即第一部件3的背面31e与第二部件4的背面41e在长度方向和高度方向上以充分的表面抵接的位置。由此,两背面31e、41e彼此牢固地形成抵接的抵接面。

另外,该抵接面的高度能够设为从管道导轨100的顶面安装壁101c的内表面到引导件102为止的高度的七成以上,优选设为八成以上,更优选设为九成以上,期望设为几乎全部。

另外,该抵接面的长度(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的长度)能够设为抵接的所述抵接面的高度的四分之一以上,优选设为二分之一以上,更优选设为相同长度以上,期望设为两倍长度以上。

另外,两背面31e、41e(抵接面)也可以形成有与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平行地延伸的多条线条的高度较低的凹凸(横条纹图案)。由此,两背面31e、41e在抵接的状态下,容易沿抵接面的长度方向滑动,但难以沿抵接面的高度方向滑动。因此,即使因悬吊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等的自重而在两背面31e、41e之间的高度方向施加较大的剪切应力,两背面31e、41e也能够在高度方向上难以滑动地彼此牢固地抵接。

(4)电连接

使布线连接器cf与布线连接器cm连结,接触件45的基部45a与ac/dc转换部5的ac输入部ti1、ti2的另一方以通电的方式电连接。

(5)固定

通过螺钉紧固等适当的方法对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的相对位置进行固定,以使第一部件3与第二部件4的相对位置不会因时间经过或振动等而变化。

(6)精加工

以包围ac/dc转换部5的方式安装单元壳体2,并相对于第一部件3、第二部件4、ac/dc转换部5或者它们中的多个,通过螺钉紧固或者利用适当的钩挂配件进行钩挂等方法固定单元壳体2。这时,布线连接器cf和布线连接器cm也被单元壳体2覆盖,从而能够看不到布线连接器cf和布线连接器cm,美观性良好。

(7)led广告牌等的连接

将设置于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dc线la、lb与led广告牌等设备的连接端子连接。这样,能够将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安装于提供ac电力的管道导轨100,从而能够从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向led广告牌等设备提供dc电力。

根据以上的结构,能够提供在相对于管道导轨100进行安装拆卸时,不使用操作杆的转动操作的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插头部10由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构成,该第一部件3与管道导轨100的宽度方向的一方进行卡合以及通电,该第二部件4与管道导轨100的宽度方向的另一方进行卡合以及通电。因此,将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各自的插入部31、41在长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插入管道导轨100的中空内部105,并使一方或者双方滑动,从而彼此在长度方向的相同位置使背面31e、41e抵接,由此完成插头部10,从而能够容易地实现与管道导轨100的卡合和通电。

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的相对于管道导轨100的安装作业只是从开口104插入第一部件3,从开口104插入第二部件4,并使它们滑动,而彼此配置于位于宽度方向并抵接的位置,从而能够稳定地配置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1。然后,仅以配设的连接和单元壳体2的安装的程度就能够完成,因此能够避免在设置作业时在梯子等的上面一边朝向上方一边向上伸胳膊来进行复杂的安装作业,从而能够简便并且轻松地安装。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成为各种实施方式。

例如,第一部件3也可以是如下结构:使在图3的(c)中比图示的上下方向(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中央靠上侧的部分在沿图示上下方向上沿管道导轨100的长度方向较长地(例如为本实施例的两倍至五倍左右的长度)形成,第二部件4的长度保持原样,进而追加使用与第二部件4的比图示上下方向中央靠上侧的部分相同的形状并除去接触件45的形状的第三部件(省略图示)。在该情况下,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能够在露出部32、42抵接的位置固定,并且使第三部件抵接于第一部件3的图示上端附近从而进行固定。由此,能够使第一部件3较长地形成并稳定地设置,并且能够使第二部件4和第三部件从长度方向的两端滑动并稳定地设置。假设单纯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较长地形成,则滑动的距离变长,抵接面也变大,从中途起由于摩擦力而难以滑动,但该结构能够防止这种情况而简单并稳定地安装于管道导轨100。

另外,第二部件4的插入部41(参照图3的(b))也可以为了安装而在滑动移动的开始部分(图3的(b)中的右上部分)以宽度方向的壁厚尖细的方式设置倒角部和锥形部,倒角部设置于背面41e(参照图5的(c))即可,锥形部设置于侧壁对置面41k(参照图5的(c))即可。锥形部在比倒角部长的距离范围内成为尖细的形状即可。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能够通过倒角部在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相对滑动从而开始重叠时防止钩挂,并且,能够通过锥形部使从开始重叠时进一步滑动时的动作变得顺畅。

另外,ac/dc转换部5也可以是载置于从顶面悬吊的管道导轨100上的结构。在该情况下,使通电用的线分别从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的各接触件35、45伸出,并从管道导轨100的开口104通过管道导轨100的周围,从而分别与上方的ac/dc转换部5的ac输入部ti1、ti2连接即可。在该情况下,也能够使第一部件3和第二部件4牢固地固定于管道导轨100,并且稳定地通电,从而将ac电力转换为dc电力。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申请发明能够应用于将通过dc电力驱动的设备与供ac电力流动的管道导轨电连接并固定的产业。

标号说明

1:管道导轨用电源单元;3:第一部件;4:第二部件;5:ac/dc转换部;31、41:插入部;31b:一方防脱突起;31e、41e:背面;31k、41k:侧壁对置面;35、45:接触件;41b:另一方防脱突起;w31a、w31b、w41a、w41b:距离;w104:宽度;100:管道导轨;101a、101b:侧壁;102:引导件;103:导体线;104:开口。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