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节能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5823发布日期:2019-05-11 00:23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节能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背景技术:

电机俗称“马达”,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在酒店宾馆的门口处会使用旋转门,而旋转门的驱动机构中需要使用电机,电机在使用后需要定期检修保养,但实际情况中,电机的保养检修难度较大,导致电机由于长时间使用造成电机的转轴摩擦力增大,导致能耗损失较大,电机输出效率随着减小,为此,提出一种高效节能电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电机,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包括机壳,所述机壳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容纳槽和第二轴承容纳槽,所述机壳的一侧设有分别贯穿第一轴承容纳槽和第二轴承容纳槽的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位于第一轴承容纳槽内,所述第二轴承位于第二轴承容纳槽内,所述第一轴承容纳槽和第二轴承容纳槽的外侧均法兰连接有压盖,所述机壳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缸体,所述缸体内活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的顶部铰接于连杆的底部,所述机壳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转杆支架,所述转杆支架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皮带轮,所述转杆的另一侧固定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一侧铰接于连杆的顶部,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所述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与第二皮带轮相连接,所述缸体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连通于第一轴承容纳槽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的一侧通过第三管道连通于第二轴承容纳槽的顶部,所述机壳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连通于第一轴承容纳槽的底部,所述油箱的另一侧通过第四管道连通于第二轴承容纳槽的底部,所述缸体的底部通过吸管连通于油箱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的上部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吸管的上部设有第二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机壳内设有套接在转轴外侧的转子铁芯,所述机壳内侧壁固定有定子线圈。

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一侧固定有风扇叶片。

优选的:机壳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风罩,所述风罩的外侧均匀贯穿有气孔。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内侧设有过滤网,且过滤网位于吸管的管口处。

优选的:所述油箱的底部连通有油管,且油管的管口处设有密封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在实际使用时,该电机通过转轴旋转驱动活塞在缸体内上下往复运动,使得油箱内的润滑油能够被吸出并排入第一轴承容纳槽和第二轴承容纳槽内,从而对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行润滑,减少转轴的转动摩擦力,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该电机通过活塞挤压缸体内的润滑油,使得润滑油能够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使得第一轴承容纳槽和第二轴承容纳槽内的润滑油处于流动状态,减少碎屑残渣残留而导致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摩擦阻力增大的问题,同时避免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受损,提高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缸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A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B部分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油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壳、2.转轴、3.第一轴承容纳槽、4.第一轴承、5.第二轴承容纳槽、6.第二轴承、7.第一管道、8.第二管道、9.第三管道、10.第四管道、11.压盖、12.油箱、13.第一皮带轮、14.转杆支架、15.转杆、16.第二皮带轮、17.皮带、18.凸轮、19.连杆、20.缸体、21.活塞、22.第一单向阀、23.第二单向阀、24.吸管、25.转子铁芯、26.定子线圈、27.风扇叶片、28.风罩、29.气孔、30.过滤网、31.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见图1-图6:一种高效节能电机,包括机壳1,所述机壳1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容纳槽3和第二轴承容纳槽5,所述机壳1的一侧设有分别贯穿第一轴承容纳槽3和第二轴承容纳槽5的转轴2,所述转轴2的外侧套接有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所述第一轴承4位于第一轴承容纳槽3内,所述第二轴承6位于第二轴承容纳槽5内,所述第一轴承容纳槽3和第二轴承容纳槽5的外侧均法兰连接有压盖11,所述机壳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缸体20,所述缸体20内活动连接有活塞21,所述活塞21的顶部铰接于连杆19的底部,所述机壳1的顶部焊接固定有转杆支架14,所述转杆支架14的上部转动连接有转杆15,所述转杆15的一侧固定有第二皮带轮16,所述转杆15的另一侧固定有凸轮18,所述凸轮18的一侧铰接于连杆19的顶部,所述转轴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皮带轮13,所述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17与第二皮带轮16相连接,所述缸体20的底部通过第一管道7连通于第一轴承容纳槽3的顶部,所述第一管道7的一侧通过第三管道9连通于第二轴承容纳槽5的顶部,所述机壳1的底部通过螺丝固定有油箱12,所述油箱12的一侧通过第二管道8连通于第一轴承容纳槽3的底部,所述油箱12的另一侧通过第四管道10连通于第二轴承容纳槽5的底部,所述缸体20的底部通过吸管24连通于油箱12的底部,所述第一管道7的上部设有第一单向阀22,所述吸管24的上部设有第二单向阀23。

具体实施时,在图1中:所述机壳1内设有套接在转轴2外侧的转子铁芯25,所述机壳1内侧壁固定有定子线圈26,用于使得转轴2可以在通电后转动。

具体实施时,在图1中:所述转轴2的一侧固定有风扇叶片27,风扇叶片27用于对电机进行散热。

具体实施时,在图1中:机壳1的外侧通过螺丝固定有风罩28,所述风罩28的外侧均匀贯穿有气孔29,用于防止风扇叶片27伤人。

具体实施时,在图6中:所述油箱12的内侧设有过滤网30,且过滤网30位于吸管24的管口处,用于过滤出润滑油内的杂质,防止管道堵塞。

具体实施时,在图6中:所述油箱12的底部连通有油管31,且油管31的管口处设有密封盖,用于向油箱12内加注或排出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使用时,通过油管31向油箱12内注入润滑油,然后盖上密封盖;电机工作时,转轴2旋转,转轴2带动第一皮带轮13旋转,第一皮带轮13通过皮带17带动第二皮带轮16旋转,第二皮带轮16带动转杆15旋转,转杆15带动凸轮18旋转,凸轮18通过连杆19带动活塞21在缸体20内上下往复运动,在活塞21向上移动时,第一单向阀22处于闭合状态,第二单向阀23处于导通状态,第一单向阀22和第二单向阀23的型号均可以采用H44X-10,使得缸体20经吸管24从油箱12内吸入润滑油,在活塞21向下移动时,第一单向阀22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单向阀23处于闭合状态,使得缸体20内的润滑油经第一管道7和第三管道9分别输送进入第一轴承容纳槽3和第二轴承容纳槽5内,润滑油对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进行润滑,润滑后多余的润滑油分别经第二管道8和第四管道10回流至油箱12内,润滑油经过滤网30过滤出铁屑残渣后再次被吸管24吸入缸体20内形成循环流动,从而使得第一轴承4和第二轴承6处于高度润滑状态,减少摩擦,减少转轴2的转动阻力,达到高效节能目的。

在本实用新型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述的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或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