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33923发布日期:2020-04-24 21:57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



背景技术:

穿墙套管又叫做穿墙管,防水套管,墙体预埋管,防水套管分为刚性防水套管和柔性防水套管,电力上用于导电用的叫交流穿墙套管,从材质可分为干式电容型交流穿墙套管和瓷绝缘交流穿墙套管,简称分别为硅橡胶套管和瓷套管。

穿墙套管根据市场上建筑工程的需要种类和样式十分多,穿墙套管整体防护在线缆的外侧,保证线缆在墙体的内侧可以受到保护。

现有的穿墙套管存在以下问题:

1、线缆穿墙套管在使用过程中,一般都采用线缆束的方式将线缆通过墙体,整体成束不容易将多束线缆分隔分离开来;

2、安装过程中整体表面裸露的墙面固定垫片,与墙体之间的侧面之间连接不紧密。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具有多分隔区间和墙面固定垫片与墙体纸质件连接紧密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包括线缆外管,所述线缆外管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墙面固定垫片,所述线缆外管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同轴的线缆内管,所述线缆内管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个分隔板,所述线缆内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圆环导轨;

所述固定垫片的中部内侧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侧安装与之尺寸吻合的圆环导轨,所述固定垫片的单侧面呈圆周状结构开设于半圆形结构的填充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优选的,所述线缆内管的最大外壁半径与所述线缆外管的内壁半径之差接近于零。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优选的,所述分隔板与所述线缆内管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分隔板之间截面面积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优选的,所述圆环导轨与所述滚动槽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滚动槽的中轴线与所述圆环导轨的中轴线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优选的,所述填充槽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墙面固定垫片的最大厚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若干个凹陷的填充槽的形式开设于墙面固定垫片的侧面,通过水泥的浇灌填充在填充槽的内侧,增加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安装穿墙套管的稳定性。

2、采用多个分隔板的方式,使线缆内管出现多个分隔空间,分隔分布安装电缆,线缆内管与线缆外管内外侧分布于线缆的外侧,实现双层防护,增加防护的力度,同时利用圆环导轨和滚动槽旋转的结构方式,实现方便调整内侧线缆的位置调整,使安装后线缆也可以得到调整。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墙面固定垫片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线缆内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缆外管;11、线缆内管;12、分隔板;13、圆环导轨;2、墙面固定垫片;21、填充槽;22、滚动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包括线缆外管1,线缆外管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墙面固定垫片2,线缆外管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同轴的线缆内管11,线缆内管11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个分隔板12,线缆内管11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圆环导轨13;

固定垫片2的中部内侧开设有滚动槽22,滚动槽22的内侧安装与之尺寸吻合的圆环导轨13,固定垫片2的单侧面呈圆周状结构开设于半圆形结构的填充槽21。

本实施方案中:采用线缆外管1和线缆内管11双重防护的作用,增加对线缆的保护力度,采用若干个凹陷的填充槽21的形式开设于墙面固定垫片2的侧面,通过水泥的浇灌填充在填充槽21的内侧,增加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安装穿墙套管的稳定性,采用多个分隔板12的方式,实现线缆内管11多个分隔空间的目的,分隔分布安装电缆,利用圆环导轨13和滚动槽22旋转的结构方式,实现方便调整内侧线缆的位置调整,使安装后线缆也可以得到调整。

具体的,线缆内管11的最大外壁半径与线缆外管1的内壁半径之差接近于零。

本实施例中:线缆安装在线缆内管11内侧,线缆内管11与线缆外管1整体放置在线缆的外侧,线缆内管11与线缆外管1形成双层线缆防护,增加线缆的防护。

具体的,分隔板12与线缆内管11之间为一体结构,分隔板12之间截面面积相等。

本实施例中:分隔板12将线缆内管11的内侧分隔成多个隔间,方便将线缆直接分束,方便区分。

具体的,圆环导轨13与滚动槽2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滚动槽22的中轴线与圆环导轨13的中轴线重合。

本实施例中:方便通过圆环导轨13在滚动槽22的内侧旋转滚动,方便随时调整线缆不同线束的位置。

具体的,填充槽21的最大厚度小于墙面固定垫片2的最大厚度。

本实施例中:水泥直接填充在填充槽21的内侧,增加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安装穿墙套管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建筑工程进行搭建的过程中,需要向墙体的内侧填充穿墙套管,用于排布电线和保护线缆,在使用的过程中,首先,将线缆外管1连带的墙面固定垫片2直接安装在墙体的内侧,在浇灌的过程中,用现在建筑施工中的水泥直接填充在填充槽21的内侧,增加与墙体的接触面积,增加安装穿墙套管的稳定性,在安装完成后,通过分隔板12将线缆内管11分隔空间穿插线缆,分隔分布安装电缆,在安装过程中,调整线缆的方向,通过旋转线缆内管11即可,线缆内管11侧边的圆环导轨13在滚动槽22的内侧,方便调整内侧线缆的位置调整,使安装后线缆也可以得到调整。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包括线缆外管(1),所述线缆外管(1)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墙面固定垫片(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外管(1)的内壁活动安装有同轴的线缆内管(11),所述线缆内管(11)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个分隔板(12),所述线缆内管(11)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圆环导轨(13);

所述固定垫片(2)的中部内侧开设有滚动槽(22),所述滚动槽(22)的内侧安装与之尺寸吻合的圆环导轨(13),所述固定垫片(2)的单侧面呈圆周状结构开设于半圆形结构的填充槽(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内管(11)的最大外壁半径与所述线缆外管(1)的内壁半径之差接近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板(12)与所述线缆内管(11)之间为一体结构,所述分隔板(12)之间截面面积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导轨(13)与所述滚动槽(22)之间构成旋转结构,所述滚动槽(22)的中轴线与所述圆环导轨(13)的中轴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槽(21)的最大厚度小于所述墙面固定垫片(2)的最大厚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基于建筑施工的用于保护电缆的穿墙套管,包括线缆外管,所述线缆外管的外部固定设置有墙面固定垫片,所述线缆内管的内侧等距固定有若干个分隔板,所述线缆内管的内侧中部固定有圆环导轨,所述固定垫片的中部内侧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的内侧安装与之尺寸吻合的圆环导轨,所述固定垫片的单侧面呈圆周状结构开设于半圆形结构的填充槽;采用多个分隔板的方式,使线缆内管出现多个分隔空间,分隔分布安装电缆,线缆内管与线缆外管内外侧分布于线缆的外侧,实现双层防护,增加防护的力度,同时利用圆环导轨和滚动槽旋转的结构方式,实现方便调整内侧线缆的位置调整,使安装后线缆也可以得到调整。

技术研发人员:郭晓;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郭晓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