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67568发布日期:2020-05-22 22:04阅读:2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全球能源危机的出现以及环保节能战略的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中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成熟的新能源发电方式之一。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一系列的太阳能电池组件连接构成,但是太阳能光伏电站系统本身对环境的依赖性决定了自身性能的不稳定性,比如光照强度、电池板老化、污垢、人为不当操作及电池板的规格不一等因素,太阳能光伏组件损坏或效率下降成为常态。

为实时了解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工作情况,一般采用各种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风速传感器、照度传感器、在线监控摄像头、烟雾传感器和空气质量检测仪等电子设备,通过这些电子设备中记录的数据,人们可方便地了解光伏电站的以及空气质量问题。且在每个光伏电站现场,用于光伏电站的在线监测系统厂家分别安装有数据采集终端,通过无线或网络方式将数据采集后发送到监控屏中,监控屏部署于变电站主控室或继保室内,数据同时转发到部署在电力系统局大楼机房内的远端监控系统中,由远程的电力监控中心对各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监控。

目前在云平台这一领域,有庞杂的各类厂商在开发不同的云计算服务以满足最终各光伏电站不同的实际需求。现在能看到的最多的是一些简单的云计算服务,这些服务大都是由各厂商自己开发的无法按不同光伏电站的需求合理组装,但是,如何把这些数据以很好的方式展示给最终用户。如何把各种云服务提供的数据在前端展示的时候整合起来并且统一、高效、美观的展示给最终用户就成为了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以把各种云服务提供的数据在前端展示的时候整合起来并且统一、高效、美观的展示给光伏电站监控现场和远端监控现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包括设置于光伏变站现场的主控单元、现场监控屏、云平台服务器和在线数据采集单元以及设置于电力系统局的远程监控终端;其中:

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光伏变电站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并将所采集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

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连接,用于对所接收的所述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处理,并将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现场监控屏和/或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服务器;

所述云平台服务器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用于对经所述主控单元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计算分析,并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以及

所述远程监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分别与所述云平台服务器和所述主控单元连接,并根据所述深度计算分析的结果向所述主控单元发送指令,并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上。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还包括一用于至少建立所述主控单元与云平台服务器、现场监控屏之间通信链路的4g路由器,所述4g路由器与所述主控单元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还包括一用于储存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的云储存单元,所述云储存单元连接所述云平台服务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经所述主控单元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上,并与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上所述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或更新覆盖。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还包括一用于储存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的云储存单元,所述云储存单元连接所述云平台服务器。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所述云平台服务器通过通信模块与所述远程监控终端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或历史分析数据。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包括若干用于采集所述光伏变电站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的数据接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所述数据接口为10路rs232接口和4路usb接口。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所述光伏变电站内均设置有数据采集器,所述数据采集器用于采集所述光伏变电站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上,所述主控单元为64位单片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通过现场主控单元对线数据采集单元采集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实时地反馈在现场监控屏上,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对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同时通过云平台服务器上的众多云计算服务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分析后的数据一方面反馈给远程监控终端,便于远程的电力监控中心对各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通过主控单元反馈给现场监控屏上,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分析结果及时对光伏电站进行调整。综上,该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实现了把各种云服务提供的数据在前端展示的时候整合起来并且统一、高效、美观的展示给光伏电站监控现场和远端监控现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各附图标记为:

1-主控单元,2-4g路由器,3-现场监控屏,4-云平台服务器,5-云储存单元,6-通信模块,7-远程监控终端,8-在线数据采集单元,9-数据接口,10-数据采集器,11-12-光伏变电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阅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包括设置于光伏变站现场的主控单元1、现场监控屏3、云平台服务器4和在线数据采集单元8以及设置于电力系统局的远程监控终端7,所述主控单元1为64位单片机。该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通过现场主控单元1对线数据采集单元采集8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进行初步处理分析,实时地反馈在现场监控屏3上,便于现场工作人员对光伏电站11进行实时的动态监测;同时通过云平台服务器4上的众多云计算服务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分析后的数据一方面反馈给远程监控终端7,便于远程的电力监控中心对各光伏电站11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通过主控单元1反馈给现场监控屏3上,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分析结果及时对光伏电站11进行调整。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8用于采集光伏变电站11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并将所采集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1。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主控单元1与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8连接,用于对所接收的所述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进行初步分析处理,并将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现场监控屏3和/或发送至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与所述主控单元1连接,用于对经所述主控单元1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深度计算分析,并将分析后的数据发送至所述远程监控终端7;以及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远程监控终端7用于接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分别与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和所述主控单元1连接,并根据所述深度计算分析的结果向所述主控单元1发送指令,并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3上。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该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还包括一用于至少建立所述主控单元1与云平台服务器4、现场监控屏3之间通信链路的4g路由器2,所述4g路由器2与所述主控单元1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该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储存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的云储存单元5,所述云储存单元5连接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经所述主控单元1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3上,并与显示在所述现场监控屏3上所述初步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对比或更新覆盖。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该光伏数据动态接入系统还包括一用于储存经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的云储存单元5,所述云储存单元5连接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通过通信模块6与所述远程监控终端7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接收所述云平台服务器4深度计算分析后的数据或历史分析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在线数据采集单元8包括若干用于采集所述光伏变电站11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的数据接口9。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数据接口9为10路rs232接口和4路usb接口。由于在数据接口9和数据采集器10之间均使用标准的串口通信方式,整个系统在设计初预留多路不同功能的串口通信方式,因此在之后的更新迭代中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在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所示,所述光伏变电站11内均设置有数据采集器10,所述数据采集器10用于采集所述光伏变电站11的光伏发电信息和运行环境信息。

综上,经云平台服务器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度分析后的数据一方面反馈给远程监控终端,便于远程的电力监控中心对各光伏电站进行实时监控;另一方面通过主控单元反馈给现场监控屏上,便于现场工作人员根据反馈的分析结果及时对光伏电站进行调整;实现了把各种云服务提供的数据在前端展示的时候整合起来并且统一、高效、美观的展示给光伏电站监控现场和远端监控现场。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作为范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该实用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