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13861发布日期:2021-04-09 13:05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电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



背景技术:

计算机是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经常使用的重要的工具之一,电脑电源是专门为电脑配件如主板、驱动器、显卡等供电的设备,是电脑各部件供电的枢纽。随着手持设备的技术发展,人们日常生活更是依赖于诸如:手机、平板电脑等手持设备,而无线充电技术是手持设备的热点技术之一。在没有电源适配器的情况下,人们常通过数据线连接电脑主机的usb接口对手持设备进行充电,十分不方便,另外,充电功率低,充电速度十分缓慢,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能够在顶置设置电脑电源的机箱的顶面建设无线充电区,实现手机、耳机平板电脑等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持设备进行无线充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电脑电源包括电源机壳以及设置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pcb板,pcb板具有控制电路,电脑电源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控制面板,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顶部,无线充电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无线充电电线圈,各无线充电电线圈分别朝上电感形成一无线充电区;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源机壳的前侧面,控制面板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电连接pcb板的控制电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源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为呈“冂”字型的半包围壳体,上壳和下壳盖合形成矩形的电源机壳并形成内腔,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一模块壳,模块壳呈盆状设置,模块壳固接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模块壳的内部形成上开口的盆腔,无线充电电线圈固定于盆腔之内,模块壳的上开口紧贴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无线充电区位于上壳的外侧的顶面。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盆腔设置有阻断层,无线充电电线圈位于阻断层之上,阻断层由抗干扰材料和绝缘材料混合物填充形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模块壳的侧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压边,压边铆接或螺接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充电开关,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充电开关分别电连接于pcb板的控制电路。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头、后侧设置有出线孔,电源输入接头电连接于pcb板。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出风部,出风部有多个出风孔阵列形成。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电源机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罩,风罩的内侧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的吹风方向朝内设置。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通过装置于电源机壳的顶部的无线充电模块在电源机壳的顶面电感形成无线充电区,使装配有这一电脑电源的主机机箱的顶面形成无线充电区域,手机等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设能够直接置放于主机机箱的顶面进行无线充电,十分方便;另外,无线充电模块直接与电源pcb板相接,无需开机即可进行无线充电,充电快速,进一步提高无线充电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无线充电模块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如图1至图4所示,电脑电源包括电源机壳以及设置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pcb板,pcb板具有控制电路,电脑电源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控制面板11,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顶部,无线充电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无线充电电线圈23,各无线充电电线圈23分别朝上电感形成一无线充电区20;控制面板11设置在电源机壳的前侧面,控制面板11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电连接pcb板的控制电路。

这种电脑电源装配于主机机箱的顶部,通过顶部的无线充电模块在主机机箱的顶部形成无线充电区20域,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手机等外设,直接置放于主机机箱的顶面,便可实现无线充电,简单方便,免除数据线使用,在关机状态下也能实现无线充电,进一步提高充电的便捷性。

具体地,电源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为呈“冂”字型的半包围壳体,上壳和下壳盖合形成矩形的电源机壳并形成内腔,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一模块壳21,模块壳21呈盆状设置,模块壳21固接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模块壳21的内部形成上开口的盆腔,无线充电电线圈23固定于盆腔之内,模块壳21的上开口紧贴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无线充电区20位于上壳的外侧的顶面。

具体地,盆腔设置有阻断层22,无线充电电线圈23位于阻断层22之上,阻断层22由抗干扰材料和绝缘材料混合物填充形成。这种组断层结构,能够屏蔽部分由无线充电电线圈23以及充电设备发出的电频干扰,避免电脑主板等模块受电磁干扰,而出现运行不稳定或运行故障。

具体地,模块壳21的侧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压边211,压边211铆接或螺接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

具体地,控制面板11包括电源开关112以及无线充电开关111,电源开关112以及无线充电开关111分别电连接于pcb板的控制电路。

具体地,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头12、后侧设置有出线孔10,电源输入接头12电连接于pcb板。

具体地,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出风部13,出风部13有多个出风孔阵列形成。

具体地,电源机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罩32,风罩32的内侧设置有与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风扇装置31,风扇装置31的吹风方向朝内设置。

具体地,电源机壳的底部设置有多个红外温度感应器,各个红外温度感应器分别电连接控制电路,以实现控制风扇装置31的功率大小,实时控制风速,达到节能散热的目的。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电脑电源包括电源机壳以及设置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pcb板,pcb板具有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电脑电源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控制面板,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顶部,无线充电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无线充电电线圈,各无线充电电线圈分别朝上电感形成一无线充电区;

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源机壳的前侧面,控制面板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电连接pcb板的控制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壳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分别为呈“冂”字型的半包围壳体,上壳和下壳盖合形成矩形的电源机壳并形成所述内腔,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包括一模块壳,模块壳呈盆状设置,模块壳固接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模块壳的内部形成上开口的盆腔,所述无线充电电线圈固定于盆腔之内,模块壳的上开口紧贴于上壳的内侧的顶面,所述无线充电区位于上壳的外侧的顶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盆腔设置有阻断层,所述无线充电电线圈位于阻断层之上,阻断层由抗干扰材料和绝缘材料混合物填充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壳的侧部横向凸出设置有压边,压边铆接或螺接于所述上壳的内侧的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包括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充电开关,电源开关以及无线充电开关分别电连接于所述pcb板的所述控制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电源输入接头、后侧设置有出线孔,电源输入接头电连接于所述pcb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壳的前侧设置有出风部,出风部有多个出风孔阵列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机壳的底部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设置有风罩,风罩的内侧设置有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的风扇装置,风扇装置的吹风方向朝内设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无线充电功能的电脑电源,电脑电源包括电源机壳以及设置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PCB板,PCB板具有控制电路,电脑电源设置有无线充电模块以及控制面板,无线充电模块固定于电源机壳的内腔的顶部,无线充电模块具有至少一个无线充电电线圈,各无线充电电线圈分别朝上电感形成一无线充电区;控制面板设置在电源机壳的前侧面,控制面板以及无线充电模块分别电连接PCB板的控制电路。与现有技术相比,装配于机箱顶部的电脑电源提供无线充电功能,带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外设能够直接置放于机箱顶部进行无线充电。

技术研发人员:顾兰科;李纪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慧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8.10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