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文档序号:26133678发布日期:2021-08-03 13:20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办公辅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办公是指在传统办公家具设计理论的基础上以相关基础理论(人工智能、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为指导,借助相关的应用技术(信息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伺服驱动技术等),通过适当的结构和接口技术,模拟人的智能活动或者自动实现某种特定功能,同时与办公相关的其他各子系统有机的结合,最终达到让办公更舒适、安全、高效率的目的,目前为了给办公人员提供便捷,会在办公桌上方嵌入安装手机无线充电器,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依旧存有一定的的弊端,例如智能办公桌上方无线充电器为智能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稳定性能有所欠缺,在充电期间若是遇到轻微外力作用影响,就会导致手机产生位移无线充电器就无法为手机连续充电,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能较为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智能办公桌上方无线充电器为智能手机充电过程中,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稳定性能有所欠缺,在充电期间若是遇到轻微外力作用影响,就会导致手机产生位移无线充电器就无法为手机连续充电,使用过程中的实用性能较为一般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的左右两侧均设增稳机构,所述凹槽的外侧四角均设有曲槽,所述曲槽开设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曲槽的内部固接有橡胶条;

所述增稳机构包括竖槽、方杆、竖筒、拉簧、顶盖、方块、抠槽、横槽、压条、防滑垫和滚珠轴承;

两个所述竖槽分别位于凹槽的左右两侧,所述竖槽开设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竖槽的内部底端固接有方杆,所述方杆的外壁套接有竖筒,所述竖筒的内壁与方杆的外壁间隙配合,所述竖筒的内部顶端固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底端与方杆的顶端固定相连,所述竖筒的外壁顶端套接有顶盖,所述顶盖通过滚珠轴承与竖筒转动相连,所述顶盖的上表面固接有方块,所述方块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抠槽,所述横槽开设在竖槽的内壁与右侧顶端,所述横槽的内部设有压条,所述压条与顶盖的外壁固定相连,所述压条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防滑垫的下表面开设有凹凸棱。

优选的,所述方块、顶盖和竖筒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

优选的,所述拉簧的外壁与竖筒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

优选的,所述方杆与竖筒构成滑动限位结构。

优选的,所述凹槽的外侧设有防护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环槽、u型杆、遮挡布、拉球、支板和销杆;

所述环槽位于凹槽的外侧,所述环槽开设在基板的上表面,所述环槽的内部右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u型杆,多个所述u型杆之间固接有遮挡布,顶端所述u型杆的外壁顶端中心固接有拉球,所述u型杆的左侧端部固接有支板,所述支板通过销杆与环槽转动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相对于传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基板、凹槽、无线充电器和增稳机构之间的配合,当需要使用无线充电器为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作业时,操作人员将待充电的智能手机平放在无线充电器的上方中心,将无线充电器的电源线与外界供电装置相对接,即可为上方的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作业,然后在将抠槽进行施力将顶盖、竖筒和压条一同向进行移动的,当压条的高度高于智能手机时,将顶盖进行180°转动,在松开对抠槽的作用力,拉簧可进行回弹使竖筒和压条向下移动,能够使防滑垫与充电过程中的手机进行抵紧,继而能够明显提升待充电智能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稳定性。

通过基板、凹槽、无线充电器、增稳机构和防护机构之间的配合,在手机充电过程中,操作人员可以将拉球向上进行施力,使支杆以销杆为中心进行转动,将最上方u型杆位于环槽的内部左侧,遮挡布能够进行展开对内侧的手机进行防护,以防止因办公期间水杯不小心碰倒洒向手机以及无线充电器,进一步提升为办公期间手机充电时的稳定性。

通过防滑垫与凹凸棱之间的配合,凹凸棱能够增强防滑垫下表面的摩擦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仰视剖视图;

图3为图2基板、增稳机构和防护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竖筒、顶盖和压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板,2、凹槽,3、无线充电器,4、增稳机构,401、竖槽,402、方杆,403、竖筒,404、拉簧,405、顶盖,406、方块,407、抠槽,408、横槽,409、压条,410、防滑垫,411、滚珠轴承,5、防护机构,501、环槽,502、u型杆,503、遮挡布,504、拉球,505、支板,506、销杆,6、曲槽,7、橡胶条,8、凹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包括基板1,基板1为智能办公桌桌板,基板1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2,凹槽2的内部安装有无线充电器3,无线充电器3的型号为dual-wireless,且无需充电器3的电源线与外界供电装置相对接,无线充电器3的左右两侧均设增稳机构4,凹槽2的外侧四角均设有曲槽6,曲槽6开设在基板1的上表面,曲槽6的内部固接有橡胶条7,橡胶条7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橡胶条7与基板1的上表面相持平,增稳机构4包括竖槽401、方杆402、竖筒403、拉簧404、顶盖405、方块406、抠槽407、横槽408、压条409、防滑垫410和滚珠轴承411,两个竖槽401分别位于凹槽2的左右两侧,竖槽401开设在基板1的上表面,竖槽401的内部底端固接有方杆402,方杆402的外壁套接有竖筒403,竖筒403的内壁与方杆402的外壁间隙配合,竖筒403的内部顶端固接有拉簧404,拉簧404的系数为3-5n/cm,拉簧404的底端与方杆402的顶端固定相连,竖筒403的外壁顶端套接有顶盖405,顶盖405通过滚珠轴承411与竖筒403转动相连,顶盖405的上表面固接有方块406,方块406的前后两面均开设有抠槽407,横槽408开设在竖槽401的内壁与右侧顶端,横槽408的内部设有压条409,压条409与顶盖405的外壁固定相连,压条409的下表面固接有防滑垫410,,防滑垫410为橡胶材质制成,具有一定的韧性,能够增强压条409下表面的摩擦力,防滑垫410的下表面开设有凹凸棱8,凹凸棱8能够增强防滑垫410下表面的摩擦力,方块406、顶盖405和竖筒403的中心点均位于同一条水平垂直线上,方块406受力后可以使顶盖405和竖筒403均匀施力,拉簧404的外壁与竖筒403内壁之间的距离为2-5mm,能够保障拉簧404能够顺利的进行拉伸或是回弹,方杆402与竖筒403构成滑动限位结构,方杆402能够对竖筒403起到滑动限位作用,竖筒403能够进行上下滑动,但是无法进行转动,利于提升竖筒403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

凹槽2的外侧设有防护机构5,防护机构5包括环槽501、u型杆502、遮挡布503、拉球504、支板505和销杆506,环槽501位于凹槽2的外侧,环槽501开设在基板1的上表面,环槽501的内部右侧从下到上依次设有多个u型杆502,多个u型杆502之间固接有遮挡布503,遮挡布503的制成主要材质为聚丙烯,具备优异的防水性,顶端u型杆502的外壁顶端中心固接有拉球504,u型杆502的左侧端部固接有支板505,支板505通过销杆506与环槽501转动相连。

当嵌入式智能办公用无线手机充电装置,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使用智能办公桌桌板上方无线充电器3为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作业时,操作人员将待充电的智能手机平放在无线充电器3的上方中心,将无线充电器3的电源线与外界供电装置相对接,即可为上方的智能手机进行充电作业,然后在将抠槽407进行施力将顶盖405、竖筒403和压条409一同向进行移动的,当压条409的高度高于智能手机时,将顶盖405进行180°转动,在松开对抠槽407的作用力,拉簧404可进行回弹使竖筒403和压条409向下移动,能够使防滑垫410与充电过程中的手机进行抵紧,继而能够明显提升待充电智能手机与无线充电器之间的稳定性,然后作人员在将拉球504向上进行施力,使支杆505以销杆506为中心进行转动,将最上方u型杆502位于环槽501的内部左侧,遮挡布503能够进行展开对内侧的手机进行防护,以防止因办公期间水杯不小心碰倒洒向手机以及无线充电器3,进一步提升为办公期间手机充电时的稳定性,实用性能较强利于推广使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