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地线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132954发布日期:2021-08-03 13:19阅读:65来源:国知局
架空地线提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架空地线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架空地线可以保护架空输电线路导线,使其免于雷闪直击,通常通过绝缘子以及相应的金具将架空地线悬空架设在电线杆上。在实际应用中,当架空地线受到雷击时,雷电流会从架空地线传入与架空地线相连的金具,使得金具锈蚀或损坏,需要定期进行检修或更换。

在对悬挂架空地线的金具进行检修或更换时,首先需要将架空地线提升。由于架空地线的重量大且空间位置高,因此提升十分困难且费力。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架空地线提升装置,解决当前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包括:

滑块,所述滑块设有螺纹通孔、导向孔以及收容腔;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丝杆和导向杆,所述丝杆与所述支架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杆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螺纹通孔内,用于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所述导向杆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导向杆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孔内;

转轴,所述转轴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部分设有蜗轮;

蜗杆,所述蜗杆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蜗杆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块外,所述蜗杆位于所述收容腔内的部分与所述蜗轮啮合连接;

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绕线盘和连接线,所述绕线盘与所述转轴位于所述滑块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另一端设有卡线装置。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两端。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和固定件;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件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包括第一弧形抱箍和第二弧形抱箍,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为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丝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丝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连接,所述导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丝杆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手轮。

可选地,所述丝杆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可选地,所述蜗杆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可选地,所述蜗杆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二手轮。

可选地,所述卡线装置为挂钩。

本实施例提供的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在使用时,应通过所述支架与电线杆连接,将上述装置固定在电线杆上合适的高度处。当所述支架与所述电线杆固定后,首先通过转动所述丝杆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直至所述卡线装置位于架空地线的正下方。然后通过转动所述蜗杆带动所述转轴旋转,使得连接线缠绕在所述绕线盘上,以此提升所述卡线装置的高度。期间可以交替地转动所述丝杆和所述蜗杆,对所述卡线装置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直至架空地线置于所述卡线装置内。最后,继续转动所述蜗杆以提升所述卡线装置的高度,直至所述架空地线的重量全部转移至所述卡线装置上。此时悬挂架空地线的金具不再受力,因此可以对悬挂架空地线的金具进行检修或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用于控制所述滑块沿所述丝杆的轴向移动,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丝杆来调整所述卡线装置与架空地线的相对位置,使得架空地线自然地置于所述卡线装置内,无需手动将架空地线拖拽至卡线装置内。所述蜗杆通过控制所述转轴的旋转,进而控制所述卡线装置沿垂直方向移动。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蜗杆来提升所述卡线装置的高度。因此,操作员只需要对所述丝杆和所述蜗杆进行转动即可完成对架空地线的提升,从而降低了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架空地线提升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包括:

滑块10,所述滑块10设有螺纹通孔101、导向孔102以及收容腔103;

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丝杆202和导向杆203,所述丝杆202与所述支架本体转动连接,且所述丝杆202的一部分位于所述螺纹通孔101内,用于控制所述滑块10沿所述丝杆202的轴向移动;所述导向杆203与所述支架本体连接,所述导向杆203部分位于所述导向孔102内;

转轴30,所述转轴30与所述滑块10连接,所述转轴30位于所述收容腔103内的部分设有蜗轮301;

蜗杆40,所述蜗杆40与所述滑块10转动连接,且所述蜗杆40的一端位于所述滑块10外,所述蜗杆40位于所述收容腔103内的部分与所述蜗轮301啮合连接;

连接组件50,所述连接组件50包括绕线盘501和连接线502,所述绕线盘501与所述转轴30位于所述滑块10外的部分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线502的一端缠绕在所述绕线盘501上,另一端设有卡线装置5021。

需说明的是,所述导向杆203与所述支架本体的连接方式可为任意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203与所述支架本体为焊接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杆203与所述支架本体为卡接固定。当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所述连接线502的长度和材料在此不做限定。所述卡线装置5021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在使用时,应通过所述支架与电线杆连接,将上述装置固定在电线杆上合适的高度处。当所述支架与所述电线杆固定后,首先通过转动所述丝杆202控制所述滑块10沿所述丝杆202的轴向移动,直至所述卡线装置5021位于架空地线的正下方。然后通过转动所述蜗杆40带动所述转轴30旋转,使得连接线502缠绕在所述绕线盘501上,以此提升所述卡线装置5021的高度。期间可以交替地转动所述丝杆202和所述蜗杆40,对所述卡线装置5021的空间位置进行调整,直至架空地线置于所述卡线装置5021内。最后,继续转动所述蜗杆40以提升所述卡线装置5021的高度,直至所述架空地线的重量全部转移至所述卡线装置5021上。此时悬挂架空地线的金具不再受力,因此可以对悬挂架空地线的金具进行检修或更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202用于控制所述滑块10沿所述丝杆202的轴向移动,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丝杆202来调整所述卡线装置5021与架空地线的相对位置,使得架空地线自然地置于所述卡线装置5021内,无需手动将架空地线拖拽至卡线装置5021内。所述蜗杆40通过控制所述转轴30的旋转,进而控制所述卡线装置5021沿垂直方向移动。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蜗杆40来提升所述卡线装置5021的高度。因此,操作员只需要对所述丝杆202和所述蜗杆40进行转动即可完成对架空地线的提升,从而降低了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

可选地,所述连接组件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50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30两端。

需说明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50的数量为n个,n个所述连接组件50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30两端,其中n既是正整数又是双数。更进一步地,所述n个所述连接组件50以所述滑块10的中心线为轴对称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50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组件50对称设置在所述转轴30两端。两个所述连接组件50同时对架空地线进行提升,可以提高提升过程中架空地线的稳定性,同时减小单个所述连接组件50的受力大小,延长所述连接组件50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一支撑板2011、第二支撑板2012、第三支撑板2013和固定件2014;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件2014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12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12连接。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件2014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件2014为焊接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一侧与所述固定件2014为粘接固定。当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第二侧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12的连接方式可为任意方式。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与所述第二支撑板2012的连接方式可为任意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第二支撑板2012和第三支撑板2013一体成型。当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所述固定件2014包括第一弧形抱箍和第二弧形抱箍,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为螺纹连接。

应理解的是,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二弧形抱箍固定连接后形成与电线杆大小适配的通孔,用于将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固定在电线杆上。

需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连接方式可为任意方式。例如,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为焊接固定。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为粘接固定。当然,具体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2014包括第一弧形抱箍和第二弧形抱箍,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抱箍与所述第一弧形抱箍为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抱箍和所述第一弧形抱箍通过螺栓和螺母的配合进行固定,因此可以方便地调整所述固定件2014的在电线杆上的安装高度或角度,从而提高了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在安装时的灵活性。

可选地,所述丝杆2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2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所述导向杆2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20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20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转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对所述丝杆202的两端均起到固定作用,提升了所述丝杆202的稳定性。所述导向杆203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连接,所述导向杆203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支撑板2013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对所述导向杆203的两端均起到固定作用,提升了所述导向杆203的稳定性。

可选地,所述丝杆20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手轮20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丝杆202的第二端设有第一手轮2021,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来控制丝杆202的运动,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

可选地,所述丝杆202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应理解的是,所述丝杆202的轴向为水平方向,指的是当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安装在电线杆上时,所述丝杆202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可选地,所述蜗杆40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应理解的是,所述蜗杆40的轴向为水平方向,指的是当架空地线提升装置安装在电线杆上时,所述蜗杆40的轴向为水平方向。

可选地,所述蜗杆4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一端设有第二手轮40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蜗杆40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一端设有第二手轮401,操作员可以通过转动手轮来控制蜗杆40的运动。同时所述第一手轮2021和所述第二手轮401均处于远离所述第一支撑板2011的一侧,方便操作员在两者间交替操作,从而进一步地降低了架空地线提升的操作难度。

可选地,所述卡线装置5021为挂钩。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