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512872发布日期:2021-09-04 09:43阅读:8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现有的光伏支架主要有固定式光伏支架、跟踪式光伏支架,这些支架主要用于平地、山地或者湖泊鱼塘之中。光伏具有占地面积大的特点,鱼塘或者湖泊中的光伏尚可在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光伏阵列还可以为养鱼提供良好的遮挡作用,形成"上可发电、下可养鱼"的发电新模式。但是对于山地或者平地光伏项目来说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且对于地形地貌条件以及坡度均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在具有道路边坡护坡或者建设场地边坡护坡的场地建设光伏系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能够在道路两侧边坡护坡或者其它建设场地的边坡护坡安装光伏阵列,节约了土地使用面积。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包括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基础、斜梁、檩条和第二基础;所述斜梁包括斜梁本体,斜梁本体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上连接部,斜梁本体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下连接部,斜梁下连接部和第一基础固定连接,斜梁上连接部和第二基础固定,所述斜梁上固定有檩条。
5.进一步的,斜梁和中间支撑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另一端和强风化岩石层通过植入强风化岩石层的钢筋焊接。
6.进一步的,钢筋孔内灌植筋胶。
7.进一步的,钢筋插入岩质边坡的深度至少为300mm。
8.进一步的,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向下延伸至强风化岩石层中至少300mm。
9.进一步的,斜梁采用槽钢制成。
10.进一步的,斜梁下连接部和第一基础通过第一基础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所述斜梁上连接部和第二基础通过第二基础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
11.进一步的,多个光伏支架上端安装在上平台上,下端安装在下平台上,多个光伏支架均匀布置。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13.本方案有效的利用了道路护坡或者建设场地的边坡护坡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采用具有坡度的支架,在道路护坡或者建设场地的边坡护坡上建设光伏支撑系统,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有效的利用了土地资源,既快捷又方便施工,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14.进一步的,斜梁和中间支撑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另一端和强风化岩石层通过植入强风化岩石层的钢筋焊接,提高斜梁的稳定性。
15.进一步的,钢筋孔内灌植筋胶,起加固和补强的作用。
16.进一步的,钢筋插入岩质边坡的深度至少为300mm,保证连接强度。
17.进一步的,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向下延伸至强风化岩石层中至少300mm,保证基础的稳固。
18.进一步的,斜梁采用槽钢制成,分量较轻,在满足强度的前提下减小其本身的重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支架剖面示意图;
20.图2为支架平面示意图;
21.图3为第一基础和第二基础平面图;
22.图4为图3的a

a向剖面图。
23.附图中:1、第一基础,2、斜梁,21、斜梁本体,22、斜梁下连接部,23、斜梁上连接部, 3、中间支撑,4、檩条,5、第二基础,6、预埋件,7、强风化岩石层,8、边坡护坡,10、钢筋,11、上平台,12、下平台,13、下自然地坪,14、上自然地坪。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25.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实施例1
27.参照图1,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在道路护坡或建设场地的边坡护坡上建设光伏支架,光伏支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安全可靠,保证光伏电站在设计使用年限内的正常运行。强化岩质层7上覆盖有边坡护坡8,光伏支架单元主要由第一基础1、斜梁、中间支撑3、檩条4和第二基础5组成,其中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5结构和尺寸相同。
28.斜梁2包括斜梁本体21,斜梁本体21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上连接部23,斜梁本体 21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下连接部22。斜梁本体21和斜梁上连接部23之间的夹角等于其所安装的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9.参照图3和图4,斜梁本体21的长度大于7米,斜梁下连接部22和第一基础1上部的预埋件6采用围焊的形式焊接,斜梁上连接部23和第二基础5上部的预埋件焊接,中间支撑3 上端和斜梁本体21焊接,焊缝为4mm,中间支撑3穿过边坡护坡8,下部和强化岩质层边坡通过植入边坡的钢筋10焊接,钢筋10孔内灌植筋胶。檩条4和斜梁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和檩条4进行固定安装。
30.第一基础1上部漏出下自然地坪13,下部穿过下自然地坪13插入强风化岩石层7中,第二基础5上端面和上自然地坪14齐平,下部穿过上自然地坪14插入强风化岩石层7或原状粘质土层中,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5向下延伸至强风化岩石层7中至少300mm。第二基础 5中轴线距离上平台11边缘距离不小于500mm。
31.参照图2,多个光伏支架上端安装在上平台11上,下端安装在下平台12上,多个光伏支架均匀布置,相邻的支架之间的间距为3500mm。
32.优选的,斜梁2采用槽钢制成。中间支撑3也采用槽钢制成。
33.优选的,强风化岩石层7中植入的钢筋10,插入强风化岩石层7的深度至少为300mm。
34.实施例2
35.本实施例中,斜梁本体21的长度小于7米,不设置中间支撑3。
36.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基础(1)、斜梁(2)、檩条(4)和第二基础(5);所述斜梁(2)包括斜梁本体(21),斜梁本体(21)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上连接部(23),斜梁本体(21)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下连接部(22),斜梁下连接部(22)和第一基础(1)固定连接,斜梁上连接部(23)和第二基础(5)固定,所述斜梁(2)上固定有檩条(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2)和中间支撑(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支撑(3)另一端和强风化岩石层(7)通过植入强风化岩石层(7)的钢筋(10)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10)孔内灌植筋胶。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10)植入强风化岩石层(7)的深度至少为30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础(1)和第二基础(5)向下延伸至强风化岩石层(7)中至少300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2)采用槽钢制成。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梁下连接部(22)和第一基础(1)通过第一基础(1)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所述斜梁上连接部(23)和第二基础(5)通过第二基础(5)中的预埋件焊接固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光伏支架上端安装在上平台(11)上,下端安装在下平台(12)上,多个光伏支架均匀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护坡的光伏安装系统,光伏支架,所述光伏支架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光伏支架单元包括第一基础、斜梁、檩条和第二基础;所述斜梁包括斜梁本体,斜梁本体上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上连接部,斜梁本体下端具有水平设置的斜梁下连接部,斜梁下连接部和第一基础固定连接,斜梁上连接部和第二基础固定,所述斜梁上固定有檩条。利用道路护坡或者其它建设场地的边坡护坡,采用一种新的光伏安装方式,进行光伏发电。进行光伏发电。进行光伏发电。


技术研发人员:吴林 李立 范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西安特变电工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2.02
技术公布日:2021/9/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