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870230发布日期:2021-10-09 10:23阅读:48来源:国知局
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


背景技术:

2.在地铁、火车等轨道交通运输工具中,多节车厢之间由机械连接结构互相牵引,且相互之间还连接有电气线缆,用于实现车厢之间的通信、电力传输等,随着轨道交通电气应用需求的不断发展,电气线缆的分布也越来越密集,现有技术一般依靠固定式结构实现轨道交通电气线缆的布线,当需要对线缆进行检修,或根据需要增减调整线缆的布线位置时,拆装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且一般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是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通过主体结构配合多个可拆卸的线夹结构,实现有效简化安装,简化结构,缩小体积,降低使用成本。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和不锈钢线夹,支撑组件包括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的主体板,主体板两侧面分别连接一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底端垂直设有带连接螺孔的连接部,主体板两侧底面边缘沿前后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一不锈钢线夹,主体板顶面两侧边缘沿左右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二不锈钢线夹,主体板两侧底面上方铺设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一不锈钢线夹可拆卸固定,主体板顶面上铺设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二不锈钢线夹可拆卸固定。
5.优选的,所述的第一不锈钢线夹和第二不锈钢线夹形状相同、都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v形部、上c形部、下反c形部和下弯部,v形部底端靠近下反c形部顶端,上c形部靠近与v形部连接处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分隔部,线缆穿过下压分隔部与上c形部顶面之间和/或下压分隔部与上c形部底面之间,下反c形部夹持主体板边缘。
6.优选的,所述的下压分隔部两端设有向下的折弯部。
7.优选的,所述的下反c形部顶面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部,下反c形部底面两侧向内侧设有向上倾斜的上压部。
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结构设计合理,支撑组件通过竖直连接板可安装在需要布线的位置,支撑组件主体板顶部和底部上可拆卸设有多个、两个方向的不锈钢线夹,首先将线缆穿过对应不锈钢线夹并被夹持,然后将不锈钢线夹与主体板夹持固定即可,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实用新型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1.图3是图1中不锈钢线夹的结构示意图。
12.图中的1是支撑组件、2是主体板、3是竖直连接板、4是第一不锈钢线夹、4’是第二不锈钢线夹、5是上c形部、6是下反c形部、7是v形部、8是下压分隔部、9是折弯部、10是下压部、11是上压部、12是下弯部、13是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14.如图1

2所示,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结构包括支撑组件1和不锈钢线夹4,支撑组件1包括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的主体板2,主体板2两侧面分别连接一竖直连接板3,竖直连接板3底端垂直设有带连接螺孔的连接部13,主体板2两侧底面边缘沿前后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一不锈钢线夹4,主体板2顶面两侧边缘沿左右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二不锈钢线夹4’,主体板2两侧底面上方铺设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一不锈钢线夹4可拆卸固定,主体板2顶面上铺设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二不锈钢线夹4’可拆卸固定。安装时,在需要布线的位置首先放置支撑组件1,通过竖直连接板3底端带连接螺孔的连接部13固定位置,然后将线缆与第一不锈钢线夹4和/或第二不锈钢线夹4’固定后,再将第一不锈钢线夹4和/或第二不锈钢线夹4’固定在主体板2上,即完成轨道交通电气布线。
15.如图3所示,所述的第一不锈钢线夹4和第二不锈钢线夹4’形状相同、都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v形部7、上c形部5、下反c形部6和下弯部12,v形部7底端靠近下反c形部6顶端,上c形部5靠近与v形部7连接处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分隔部8,线缆穿过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顶面之间和/或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底面之间,下反c形部6夹持主体板2边缘。安装时,首先通过v形部7掰开上c形部5将线缆穿设在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顶面之间和/或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底面之间,然后掰开下弯部12将夹持有线缆的第一不锈钢线夹4和/或第二不锈钢线夹4’通过下反c形部6加持在主体板2边缘。
16.所述的下压分隔部8两端设有向下的折弯部9。可有助于对线缆的限位。
17.所述的下反c形部6顶面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部10,下反c形部6底面两侧向内侧设有向上倾斜的上压部11。可有助于对主体板2的夹持固定。
18.以上所述各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使用任意可实现其对应功能的型号和现有设计。
19.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特征包括支撑组件(1)和不锈钢线夹(4),支撑组件(1)包括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的主体板(2),主体板(2)两侧面分别连接一竖直连接板(3),竖直连接板(3)底端垂直设有带连接螺孔的连接部(13),主体板(2)两侧底面边缘沿前后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一不锈钢线夹(4),主体板(2)顶面两侧边缘沿左右方向可拆卸夹装有若干个第二不锈钢线夹(4’),主体板(2)两侧底面上方铺设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一不锈钢线夹(4)可拆卸固定,主体板(2)顶面上铺设沿左右方向延伸的线缆且通过第二不锈钢线夹(4’)可拆卸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不锈钢线夹(4)和第二不锈钢线夹(4’)形状相同、都包括一体成型依次连接的v形部(7)、上c形部(5)、下反c形部(6)和下弯部(12),v形部(7)底端靠近下反c形部(6)顶端,上c形部(5)靠近与v形部(7)连接处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分隔部(8),线缆穿过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顶面之间和/或下压分隔部(8)与上c形部(5)底面之间,下反c形部(6)夹持主体板(2)边缘。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压分隔部(8)两端设有向下的折弯部(9)。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特征是所述的下反c形部(6)顶面中心向内侧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部(10),下反c形部(6)底面两侧向内侧设有向上倾斜的上压部(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是轨道交通电气布线组件,其结构是支撑组件包括呈开口向下的C字形的主体板,主体板两侧面分别连接一竖直连接板,竖直连接板底端垂直设有带连接螺孔的连接部,主体板两侧底面边缘沿前后方向装有第一不锈钢线夹,主体板顶面两侧边缘沿左右方向装有第二不锈钢线夹,主体板两侧底面上方铺设前后方向线缆且通过第一不锈钢线夹可拆卸固定,顶面上铺设左右方向线缆且通过第二不锈钢线夹可拆卸固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支撑组件安装在布线位置,主体板顶部和底部上可拆卸设有多个、两个方向的不锈钢线夹,首先将线缆穿过对应不锈钢线夹并被夹持,然后将不锈钢线夹与主体板夹持固定即可,拆装方便,结构简单,体积小巧,大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大降低了使用成本。大降低了使用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祝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泛达通讯零部件(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01
技术公布日:2021/1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