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167316发布日期:2021-10-30 10:0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2.外转子永磁同步电机的转子通常由筒状外壳体、磁轭、永磁体、磁极压板组成;磁轭通过焊接或键配合方式固定在筒状外壳体上,永磁体通过粘接方式固定在磁轭的内壁上,磁极压板通过粘接或螺钉紧固方式固定在磁轭上压紧永磁体,由此形成转子的励磁磁场;当电动机需要低速大扭矩输出时,往往要增加永磁体的用量及有效长度,进而需提高扭矩传导链的强度要求,在此情况下磁轭的焊接或键配合固定,存在着工艺性复杂、加工困难、作业量大、可靠性低、质量差、维修困难等问题,且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制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结构新颖、简单、可靠,降低了部件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和安装作业量,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壁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内套装有磁轭,壳体和磁轭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磁轭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与壳体上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相适配的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和磁轭上的两组径向连接法兰之间和两组轴向连接法兰分别通过螺栓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7.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可靠,简化了转子安装结构,降低了部件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和安装作业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方便维护、维修,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8.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
9.壳体的轴向连接法兰上设有凹止口,磁轭的轴向连接法兰上设有与凹止口相适配的凸止口;上述的结构设计使得壳体和磁轭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
10.磁轭中部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多组呈径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磁极压板连接孔;通过设置磁极压板连接孔并通过螺钉将磁极压板、永磁体和磁轭连接紧固。
11.磁轭的内孔上设有与永磁体和磁极压板相适配的圆弧形内壁面;圆弧形内壁面的设置使得磁轭、永磁体和磁极压板之间的连接更加贴合。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安装结构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壳体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磁轭主视结构的示意图;
15.图中:壳体1;磁轭2;第一径向连接法兰3;第二径向连接法兰4;第一轴向连接法兰5;第二轴向连接法兰6;凸止口7;凹止口8;磁极压板连接孔9;永磁体10;磁极压板11;连接螺钉12;铰制螺栓13。
具体实施方式
16.通过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将更加有助于公众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能也不应当将申请人所给出的具体的实施例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对部件或技术特征的定义进行改变和/或对整体结构作形式的而非实质的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限定的保护范围。
17.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
18.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包括壳体1、磁轭2、第一径向连接法兰3、第二径向连接法兰4、第一轴向连接法兰5、第二轴向连接法兰6和铰制螺栓13,壳体1内部的两端部上分别装有第一径向连接法兰3和第一轴向连接法兰5,磁轭2的两端部上分别装有第二径向连接法兰4和第二轴向连接法兰6,磁轭2套装在壳体1内,磁轭2和壳体1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第一径向连接法兰3和第二径向连接法兰4上分别开有相对应的螺栓孔,并通过铰制螺栓13定位连接紧固,第一轴向连接法兰5上设有凹止口8,第二轴向连接法兰6上设有凸止口7,凹止口8和凸止口7相适配,使得壳体1和磁轭2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第一轴向连接法兰5和第二轴向连接法兰6通过铰制螺栓13连接紧固;磁轭2中部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八组呈径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磁极压板连接孔9,磁极压板连接孔9数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通过设置磁极压板连接孔9并通过连接螺钉12将磁极压板11、永磁体10和磁轭2连接紧固;磁轭2的内孔上设有与永磁体10和磁极压板11相适配的圆弧形内壁面,圆弧形内壁面的设置使得磁轭2、永磁体10和磁极压板11之间的连接更加贴合。
19.本实用新型安装方法:首先将磁极压板11通过连接螺钉12均匀安装在磁轭2的内壁面上,同时将永磁体10按照极性分布均匀插入到磁极压板11所形成的固定槽中,采用胶粘方式固定;将安装好永磁体10和磁极压板11的磁轭2装入到壳体1中,并将止口装入到位;分别在法兰设计位置上铰制加工径向连接孔和轴向连接孔,最后通过铰制螺栓13进行连接固定。
20.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可靠,简化了转子安装结构,降低了部件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和安装作业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方便维护、维修,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21.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壳体内壁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内套装有磁轭,壳体和磁轭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磁轭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与壳体上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相适配的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和磁轭上的两组径向连接法兰之间和两组轴向连接法兰分别通过螺栓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壳体的轴向连接法兰上设有凹止口,磁轭的轴向连接法兰上设有与凹止口相适配的凸止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磁轭中部外圆周表面上设有多组呈径向均匀布置的若干个磁极压板连接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磁轭的内孔上设有与永磁体和磁极压板相适配的圆弧形内壁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外转子永磁电机磁轭安装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内壁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内套装有磁轭,壳体和磁轭过渡配合或间隙配合,磁轭的两端部上分别设有与壳体上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相适配的径向连接法兰和轴向连接法兰,壳体和磁轭上的两组径向连接法兰之间和两组轴向连接法兰分别通过螺栓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简单、可靠,简化了转子安装结构,降低了部件加工难度,减少了加工和安装作业量,提高了产品质量,方便维护、维修,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降低了产品的制造和维护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 闫玉刚 刘海勇 王昕 刘宝顺 齐国强 杨立强 陈春江 陈春龙 张春利 邢茜 焦铁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兴隆起重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1
技术公布日:2021/10/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