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6046发布日期:2021-11-16 00:0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1.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故障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的用电量不断攀升,因此我国对电网建设投资逐步加大,电网发展全面提速。现阶段架空输电线路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无法满足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所以对架空输电线路进行必要的地下电缆线路迁移改造成为了有效解决架空输电线路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相对于架空输电线路来说,电缆线路施工虽然整体建设费用较高,但是电缆线路主要敷设在地下,不但不用占用地面空间、对于美观市容是非常有利的。但较多的电缆同时分布在同一电缆隧道内,而其中电缆的中间接头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击穿或爆炸起火事故,会对周边的建筑,居民造成伤害。
3.实用新型cn206594253u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检测保护装置,包括阻燃挡板,干燥层,阻燃层,温度监测装置,湿度监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温度监测装置,湿度监测装置,和电流检测装置分别监测内室中的温度,湿度以及接头处是否漏电。并将信号发送给远程监控台。但该装置使用电子设备过多,长时间使用这些设备会造成设备的灵敏度下降,监测数据不够准确,从而造成工作人员的判断失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为圆柱形,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形;所述内壳两端端口与电缆封闭配合;所述外壳两端端口与所述内壳两端端口相匹配;所述内壳的内部放置电缆接头;所述内壳外表面设置防水材料;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防火材料;所述外壳外表面涂覆保护材料层。
7.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分别由对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通孔。
8.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为碳钢外壳;所述内壳为聚酰胺塑料内壳。
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材料为阻水带;所述防火材料为有机防火堵料。
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材料层为耐腐蚀涂料。
11.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母和垫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4.本实用新型中电缆接头放置在内壳中,由于其双层保护壳的结构,能够有效保护电缆接头,减少周边环境对电缆接头的影响,内壳采用聚酰胺塑料内壳,聚酰胺塑料刚性
大,强度高,有着良好的耐热性和电绝缘性,外壳采用碳钢外壳,碳钢外壳加工工艺性好,强度高,具有良好的耐冲击性,在电缆发生击穿或爆炸时由于内壳与外壳的材质构成均能有效的避免事故的扩大化;在内壳的外表面缠绕阻水带能够有效地保护电缆接头不被水分侵袭,避免因水分进入电缆接头处继而引发电缆线路的短路;内壳与外壳之间填充的有机防火堵料能够在火灾发生时阻止火灾的蔓延;在外壳表面涂上一层耐腐蚀涂料,用以保护外壳不被周边环境中的酸碱物质所腐蚀。由螺栓,螺母和垫圈分别对内壳和外壳进行固定连接,防止在长时间的使用造成内壳与外壳的上下两部分松动脱落。
附图说明
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6.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剖视图;
17.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横截面结构图;
18.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剖视图;
19.其中,1

电缆,2

耐腐蚀涂料,3

有机防火堵料,4

电缆接头,5

阻水带,6
ꢀ‑
通孔,7

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清楚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
21.实施例1
22.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由聚酰胺塑料内壳与碳钢外壳组成,内壳与外壳分别由对称的上下壳体扣合而成;内壳的形状为圆柱形,外壳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内壳两端端口与电缆1封闭配合;外壳两端端口和内壳两端端口相匹配;内壳的内部放置电缆接头4;阻水带5缠绕内壳外表面,阻水带可以减少电缆中水及潮气的渗入,提高电缆的工作寿命;有机防火堵料3填充于内壳与外壳之间,有机防火堵料长久不固化,可塑性很好,可以任意地进行封堵;外壳表面涂上一层耐腐蚀涂料2,该涂料耐高温,同时耐酸耐碱,膨胀系数高,附着力好,耐磨好,表面光滑,抗冲击,不容易产生裂纹。内壳与外壳分别通过胶粘剂固定连接。
23.实施例2
24.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是在实施例1上进行改进,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碳钢外壳和聚酰胺塑料内壳的上壳体与下壳体连接处分别设置通孔6,螺栓7穿过通孔6依次与垫圈和螺母相连,旋紧螺母,从而分别固定内壳与外壳。
25.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为圆柱形,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形;所述内壳两端端口与电缆封闭配合;所述外壳两端端口与所述内壳两端端口相匹配;所述内壳的内部放置电缆接头;所述内壳外表面设置防水材料;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防火材料;所述外壳外表面涂覆保护材料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分别由对称的上壳体与下壳体组成,且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通孔。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为碳钢外壳;所述内壳为聚酰胺塑料内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材料为阻水带;所述防火材料为有机防火堵料。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材料层为耐腐蚀涂料。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分别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母和垫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属于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故障防护技术领域。一种输配电线路电缆接头防护结构,包括内壳与外壳,所述内壳为圆柱形,所述外壳为长方体形;所述内壳两端端口与电缆封闭配合;所述外壳两端端口与所述内壳两端端口相匹配;所述内壳的内部放置电缆接头;所述内壳外表面设置防水材料;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填充防火材料;所述外壳外表面涂覆保护材料层。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能够在不同环境下安全稳定的使用,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卓 高博 韩功松 常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新野县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4.27
技术公布日:2021/1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