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壳体紧固组件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502202发布日期:2022-01-15 05:04阅读:80来源:国知局
电机壳体紧固组件和电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属于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壳体紧固组件和电机。


背景技术:

2.电动机是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以实现各种用途的生产机械,是一个机械的主体核心,是带动整个机械运转的设备。
3.现有电机壳体通常采用两部分对接而成,一般是通过螺钉、螺母等部件来紧固连接两部分壳体,如图1所示,这样就存在壳体紧固时工序复杂,涉及部件多增加了成本支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体紧固组件和电机,能够简化壳体的紧固结构和操作。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壳体紧固组件,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紧固连接,包括:
6.止挡件和限位槽,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
7.卡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
8.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卡边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卡边脱离所述限位槽。
9.可选地,所述第一壳体包括有第一翻边,所述第二壳体包括有第二翻边,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第二翻边抵接;所述止挡件为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的固定端设在所述第一翻边上,活动端与所述第一翻边之间设有缝隙,构成所述限位槽;所述卡边包括所述第二翻边。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翻边为l型板材结构,包括翻边部和折边部,所述翻边部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另一端与所述折边部连接;所述止挡件的固定端设在所述折边部上,所述限位槽为所述止挡件的活动端与所述翻边部之间的缝隙。
11.可选地,所述折边部上设有冲压孔,所述止挡件为所述冲压孔的翻边。
12.可选地,所述翻边为方形,第一侧边设在所述折边部上,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个侧边为倾斜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外径,所述第一翻边设在所述第一壳体外周上,所述第二翻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的外周上;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第二壳体延伸。
14.可选地,所述第二翻边上设有挡角,用于限制所述止挡件在所述第二翻边上的位置。
15.可选地,所述挡角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止挡件位于两个所述挡角之间。
16.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壳体紧固组件。
17.可选地,所述止挡件和所述限位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壳体周向上均匀分布。
18.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壳体紧固组件,用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紧固连接,包括:止挡件和限位槽,设在所述第一壳体上;卡边,设在所述第二壳体上;在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连接时,所述卡边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止挡件限制所述卡边脱离所述限位槽。
19.在第一壳体上设置限位槽和止挡件,而在第二壳体上设置卡边,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连接时,使得卡边对应设于限位槽中,并利用止挡件限制两者脱离开,从而完成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组装和紧固,无需额外增设螺钉和螺母等部件,简化了壳体的紧固操作。
20.本技术直接利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上的部分结构,形成相应的紧固结构,在制作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时即可完成紧固结构的制作,生产过程简单,节省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21.图1为传统电机壳体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壳体组装过程示意图;
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电机壳体完成紧固示意图。
26.附图标记表示为:
27.21、第一壳体;211、第一翻边;2111、翻边部;2112、折边部;212、止挡件;22、第二壳体;221、第二翻边;222、卡边;223、挡角。
具体实施方式
28.结合参见图2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种电机壳体紧固组件,用于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紧固连接,包括:
29.止挡件212和限位槽,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上;
30.卡边222,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2上;
31.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连接时,所述卡边222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止挡件212限制所述卡边222脱离所述限位槽。
3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壳体21上设置限位槽和止挡件212,同时在第二壳体22上设置卡边222,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连接时,使得卡边222对应设于限位槽中,实现了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组装。再结合第一壳体21上的止挡件212能限制卡边222和限位槽脱离开,避免卡边222从限位槽中脱离出,从而完成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紧固作用。上述紧固结构无需额外增设螺钉和螺母等部件,简化了壳体的紧固操作。
33.本技术直接利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的部分结构,形成相应的紧固结构,在制作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时即可完成紧固结构的制作,生产过程简单,节省人力和时间。
34.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1包括有第一翻边211,所述第二壳体22包括有第二翻边221,所述第一壳体21与所述第二壳体22连接包括所述第一翻边211和所述第二翻边221抵接;所述止挡件212为悬臂结构,所述悬臂结构的固定端设在所述第一翻边211上,活动端
与所述第一翻边211之间设有缝隙,构成所述限位槽;所述卡边222包括所述第二翻边221。
35.本技术直接利用带有第一翻边211的第一壳体21,以及带有第二翻边221的第二壳体22,并将止挡件212设在第一翻边211上,利用止挡件212的悬臂结构,使得止挡件212与第一壳体21之间的缝隙作为限位槽。同时将第二壳体22上的第二翻边221作为卡边222,与限位槽进行匹配连接。
36.整体结构上操作简单,只需将传统两部分壳体的翻边上,进行结构改进,如第一翻边211上设置止挡件212,即可完成紧固结构设置。
37.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翻边211为l型板材结构,包括翻边部2111和折边部2112,所述翻边部2111一端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上,另一端与所述折边部2112连接;所述止挡件212的固定端设在所述折边部2112上,所述限位槽为所述止挡件212的活动端与所述翻边部2111之间的缝隙。
38.将第一翻边211设为l型板材结构,第一翻边211能防护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处,防水和防尘性高。且在折边部2112上设置止挡件212,方便止挡件212与翻边部2111之间设置限位槽,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39.在一些实施例中,折边部2112上设有冲压孔,所述止挡件212为所述冲压孔的翻边。
40.直接在折边部2112上设置冲压孔,利用冲压孔的翻边作为止挡件212,冲压孔翻边获取容易,制作方便。
41.在一些实施例中,翻边为方形,第一侧边设在所述折边部2112上,所述第一侧边相邻的两个侧边为倾斜设置。
42.采用方形翻边结构,制作时在折边部2112上进行u型线切割,然后将u型内部进行冲压,构成了方形翻边,此时方形翻边为倾斜设置,能形成带有弹性的止挡件212,方便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连接,以及实现对卡边222进行限位。
43.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壳体2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径,所述第一翻边211设在所述第一壳体21外周上,所述第二翻边221设在所述第二壳体22的外周上;所述翻边朝向所述第二壳体22延伸。
44.第二壳体22的外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壳体21的外径,第二壳体22与第一壳体21进行连接时,第一翻边211和第二翻边221进行抵接,将折边部2112上的翻边向第二壳体22延伸,能实现对第二翻边221的限位。
45.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翻边221上设有挡角223,用于限制所述止挡件212在所述第二翻边221上的位置。
46.在第二翻边221上设置挡角223,防止止挡件212与第二翻边221出现滑动,提高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连接的稳定性。
47.在一些实施例中,挡角223设有至少两个,所述止挡件212位于两个所述挡角223之间。
48.止挡件212设在两个相邻挡角223之间,其中两个挡角223的间距大于或等于止挡件212的宽度,便于止挡件212置于两个挡角223之间。
49.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机壳体紧固组件。
50.电机结构中,采用两个壳体拼接的方式是非常普遍的,利用上述的电机壳体紧固
组件,能避免额外使用螺钉螺母等连接部件,节省了原材料和成本,简化了壳体的紧固操作。
51.在一些实施例中,止挡件212和所述限位槽设有多个,且沿所述第一壳体21周向上均匀分布。
52.在第一壳体21的周向上均匀设置多个止挡件212和限位槽,能方便紧固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连接稳定性。
53.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只需沿轴向进行对接,即第一翻边211和第二翻边221抵接上,然后用力挤压使得止挡件212发生形变,第二翻边221进入限位槽中,此时止挡件212恢复,对第二翻边221进行限位。
54.将第一壳体21上的止挡件212与第二壳体22上的卡边222对齐,施加一个轴向的作用力在两个壳体上,使止挡件212与卡边222紧配合,达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的紧固的目的。
55.止挡件212由于为悬臂结构,如翻边,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与卡边222配合实现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在轴向上紧固。挡角223的间距b需大于或等于止挡件212的宽度a,两者的配合实现两端盖在径向上的紧固。
56.第一壳体21或第二壳体22的材质包括但不限于冷轧钢板。
57.第二壳体22外径还需小于或等于第一壳体21上第一翻边211的内径,利于折边部2112上冲压孔翻边向第二壳体22倾斜。
58.第一壳体21的止挡件212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四边形,个数包括但不限于四个,分布包括但不限于均布。
59.对于第二壳体22上的挡角223形状,包括但不限于四边形,个数和分布状况需与第一壳体21的止挡件212对应。
60.上述的止挡件212也可在第二壳体22集成,此时卡边222和挡角223需集成在第一壳体21上,可根据实际电机装配的方向来确定,从而提升电机防尘、防水性。
61.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62.1.涉及物料少。用止挡件212、卡边222和挡角223来代替传统电机壳体连接紧固部件,如螺钉、弹垫、螺母等,止挡件212、卡边222和挡角223都集成在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上,因此本技术电机壳体紧固组件涉及的零件只包含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
63.2.生产工序简易。本技术电机壳体只需将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进行按压即可紧固,装配过程相比于传统电机壳体大幅简化。
64.3.防水、防尘性高。本技术电机壳体的紧固部位采用集成设计,第一壳体21和第二壳体22紧固后产生的间隙是藏于第一壳体21的第一翻边211内,这种结构可提高电机防水、防尘性。
65.4.自动化性高。相比传统电机壳体,本技术电机壳体因采用集成化结构,对壳体装配的操作性较低,很容易实现自动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66.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实施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6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以
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