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易拔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71648发布日期:2021-12-04 09:38阅读:78来源:国知局
安全易拔充电头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连接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安全易拔充电头。


背景技术:

2.充电头,亦称为充电器,本质上系配置为手机或者平板等移动设备充电之用的电源适配器。随着usb接口规范的推行,充电头大多都是一个输出结构采用是usb输出接口的usb电源适配器。
3.现有技术中充电头的结构一般如图1所示,包括一个塑胶外壳1’,以及配置于塑胶外壳1’内的电源适配电路2’;塑胶外壳1’的一个端面设置为插接面10’,插接面10’上固接有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的插头电极3’,以使电源适配电路2’连接至市电;塑胶外壳1’表面还设置有由电源适配电路2’输出供电的usb输出接口4’。
4.出于电气连接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设计需求,塑胶外壳1’的插接面10’被设计为平面,以确保插接面10’在插头电极3’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后与市电插座的外壳面接触配合,避免插头电极3’裸露造成漏电隐患;同时,插头电极3’也被设计为以紧配的方式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这些设计导致自市电插座中拔出充电头的时候显得特别费力,几乎无法实现单手拔出,如果强行单手拔出的话,在拔出过程中容易因寻求更好的握持点的原因误触到插头电极3’,具有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安全易拔充电头,在塑胶外壳中配置一个助力机构,通过推挤助力机构而非抽拔塑胶外壳的方式迫使插接面主动的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使得插头电极与市电插座的紧配籍此解除,以期更加安全省力的自市电插座中拔出充电头。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7.安全易拔充电头,包括一个塑胶外壳,以及配置于塑胶外壳的电源适配电路;塑胶外壳的一个端面设置为插接面,插接面上固接有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的插头电极,以使电源适配电路连接至市电;塑胶外壳表面还设置有由电源适配电路输出供电的usb输出接口;
8.塑胶外壳内部构建有一个与电源适配电路隔离的结构仓,结构仓内设有一个助力机构;
9.所述助力机构具有一个成杆状的顶出部,插接面上则开设有供顶出部活动配合的顶出口;顶出部的一端设置为枢接于顶出口一侧的枢接端,顶出部的另一端设置为沿平行于插接面的方向延伸于顶出口内的顶出端,并且顶出部的外沿与插接面齐平;
10.所述助力机构还具有一个成杆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刚性的连接在顶出部的枢接端,连接部的另一端则相对于插接面延伸至结构仓内并在末端形成一个成键状的推挤部,塑胶外壳上则开设有供推挤部露出的操作口,推挤部自操作口凸出于塑胶外壳,并且推挤部沿平行于插接面的方向与操作口活动配合;
11.推挤部被朝向顶出部推挤时,顶出部沿枢轴向插接面外侧翻转致使顶出端高出插
接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推挤部被朝向顶出部推挤致使顶出端高出插接面,迫使插接面主动的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从而使得插头电极与市电插座的紧配籍此解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抽拔塑胶外壳的方式显然更加安全省力的自市电插座中拔出充电头。
13.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14.图1是现有技术中充电头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2到图3所示,安全易拔充电头,包括一个塑胶外壳1,以及配置于塑胶外壳1的电源适配电路2;塑胶外壳1的一个端面设置为插接面10,插接面10上固接有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的插头电极3,以使电源适配电路2连接至市电;塑胶外壳1表面还设置有由电源适配电路2输出供电的usb输出接口4;
19.塑胶外壳1内部构建有一个与电源适配电路2隔离的结构仓11,结构仓11内设有一个助力机构5;
20.所述助力机构5具有一个成杆状的顶出部51,插接面10上则开设有供顶出部51活动配合的顶出口12;顶出部51的一端设置为枢接于顶出口12一侧的枢接端511,顶出部51的另一端设置为沿平行于插接面10的方向延伸于顶出口12内的顶出端512,并且顶出部51的外沿与插接面10齐平;
21.所述助力机构5还具有一个成杆状的连接部52,连接部52的一端刚性的连接在顶出部51的枢接端511,连接部52的另一端则相对于插接面10延伸至结构仓11内并在末端形成一个成键状的推挤部53,塑胶外壳1上则开设有供推挤部53露出的操作口13,推挤部53自操作口13凸出于塑胶外壳1,并且推挤部53沿平行于插接面10的方向与操作口13活动配合;
22.推挤部53被朝向顶出部51推挤时,顶出部51沿枢轴向插接面10外侧翻转致使顶出端512高出插接面10。
23.显然,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易拔充电头中的插头电极3以紧配的方式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时,通过推挤部53被朝向顶出部51推挤致使顶出端512高出插接面10,必然迫使插接面10主动的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从而使得插头电极3与市电插座的紧配籍此解除,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直接抽拔塑胶外壳1的方式显然更加安全省力的自市电插座中拔出充电头。
24.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连接部52朝向顶出端512的一侧弹性配合于结构仓11的内壁,以使顶出部51保持与插接面10平行。具体的,连接部52朝向顶出端512的一侧成型有弹性的抵接在结构仓11的内壁上的弹片54,通过弹片54连接部52朝向顶出端512的一侧弹性配合于结构仓11的内壁,结构得到简化,所需零部件更少。
25.在未采用前述设置的情形下,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安全易拔充电头中的插头电极3以紧配的方式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时,虽然能利用插接面10与市电插座的外壳面接触配合的方式迫使顶出部51保持与插接面10平行,但无法确保在插接面10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后依然能使顶出部51保持与插接面10平行;而前述设置采用连接部52朝向顶出端512的一侧弹性配合于结构仓11的内壁的方式,则可以确保在插接面10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后依然能使顶出部51保持与插接面10平行,并且在推挤部53被朝向顶出部51推挤时获得弹性阻力反馈,符合用户操作习惯。
26.在另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操作口13开设于塑胶外壳1与顶出部51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上。
27.在又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顶出部51、连接部52系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具体的,顶出部51、连接部52构成l型结构。
2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在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基于本实用新型的要件所做出的等同含义和保护范围内的所有变化的实施方式均应囊括在本实用新型之内。


技术特征:
1.安全易拔充电头,包括一个塑胶外壳,以及配置于塑胶外壳的电源适配电路;塑胶外壳的一个端面设置为插接面,插接面上固接有插接配合于市电插座的插头电极,以使电源适配电路连接至市电;塑胶外壳表面还设置有由电源适配电路输出供电的usb输出接口;其特征在于:塑胶外壳内部构建有一个与电源适配电路隔离的结构仓,结构仓内设有一个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具有一个成杆状的顶出部,插接面上则开设有供顶出部活动配合的顶出口;顶出部的一端设置为枢接于顶出口一侧的枢接端,顶出部的另一端设置为沿平行于插接面的方向延伸于顶出口内的顶出端,并且顶出部的外沿与插接面齐平;所述助力机构还具有一个成杆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刚性的连接在顶出部的枢接端,连接部的另一端则相对于插接面延伸至结构仓内并在末端形成一个成键状的推挤部,塑胶外壳上则开设有供推挤部露出的操作口,推挤部自操作口凸出于塑胶外壳,并且推挤部沿平行于插接面的方向与操作口活动配合;推挤部被朝向顶出部推挤时,顶出部沿枢轴向插接面外侧翻转致使顶出端高出插接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易拔充电头,其特征在于:连接部朝向顶出端的一侧弹性配合于结构仓的内壁,以使顶出部保持与插接面平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易拔充电头,其特征在于:连接部朝向顶出端的一侧成型有弹性的抵接在结构仓的内壁上的弹片。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易拔充电头,其特征在于:操作口开设于塑胶外壳与顶出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安全易拔充电头,其特征在于:顶出部、连接部系一体成型的刚性结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安全易拔充电头,其特征在于:顶出部、连接部构成l型结构。

技术总结
安全易拔充电头,包括一个塑胶外壳,塑胶外壳内部构建有结构仓,结构仓内设有一个助力机构;所述助力机构具有一个成杆状的顶出部,插接面上则开设有供顶出部活动配合的顶出口;顶出部的一端设置为枢接于顶出口一侧的枢接端;所述助力机构还具有一个成杆状的连接部,连接部的一端刚性的连接在顶出部的枢接端,连接部的另一端则相对于插接面延伸至结构仓内并在末端形成一个成键状的推挤部,塑胶外壳上则开设有供推挤部露出的操作口;推挤部被朝向顶出部推挤时,顶出部沿枢轴向插接面外侧翻转致使顶出端高出插接面,迫使插接面主动的从市电插座的外壳上抬升,从而使得插头电极与市电插座的紧配籍此解除,更加安全省力的拔出充电头。头。头。


技术研发人员:肖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壹诺创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25
技术公布日:2021/1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