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41236发布日期:2022-09-07 10:29阅读: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


背景技术:

2.目前直流电机电枢绕组大多按照要求匝数绕好线圈后进行嵌线,最后对端部进行整形,由于各线圈之间在端部重叠,尤其在绕组线径较粗(φ1.0mm以上)的情况下,端部整形困难,有时很难达到设计尺寸,特别是端部尺寸要求较短(装机尺寸较小)的航空电机领域;当电机转速较高时,为了防止较长的端部破裂,往往需要在端部外压装钢套固定,大大增加了成本和结构复杂度。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新型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见图1),将绕组端部分为2层,为内外圈,充分利用端部空间,有效减少绕组在端部的重叠部分,减少端部长度,降低端部整形难度。尤其在线径较粗,匝数较少的情况下,效果明显。
4.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电机槽内绕组排列方式不变,绕组端部分为内外圈两层,减少线圈相互交叠部分,从而充分利用空间,以缩小端部体积。
6.绕组线圈匝数分为两部分,每一半匝数在空间上各占一层;
7.内层圈和外层圈之间包裹有一层绝缘材料;
8.所述线圈导线线径φ1.0mm以上。
9.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匝数为2以上,各线圈之间串联。
10.绝缘材料宽度不小于线圈的轴向长度。
11.绝缘材料厚度不小于0.2mm。
12.导线绕制绕组线圈时,匝数不一次全部绕完,而是先绕一半的匝数,留出足够的另一半匝数的线长,直接进行嵌线,绕组端部就形成内层圈,将内层圈包裹一层绝缘材料后,将前面留出的导线在嵌线时候再顺便绕出另一半匝数,在端部就会形成外层圈,这样就将绕组端部分为2层,每一半匝数在空间上各占一层,分为内外圈。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充分利用端部空间,有效减少绕组在端部的重叠部分,减少端部长度,降低端部整形难度。尤其在线径较粗,匝数较少的情况下,取得效果明显。当电机转速较高,因端部缩小,从而降低绕组端部甩出风险,提高可靠性。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中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解释。显而易见,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
其他的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绕组绕法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细节,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也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就可以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对本实用新型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下面所提供的任何具体设置和方法,而是覆盖了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所覆盖的所有的产品结构、方法的任何改进、替换等。
19.在各个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没有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避免对本实用新型造成不必要的模糊。
20.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
21.本实用新型的应用电机为航空起动电动机,用于起动飞机发动机,转速高,体积重量小。因电机内部空间紧张,使用传统绕组端部形式,造成端部距金属端盖很近,影响电机可靠性。且较大的端部在电机高速旋转需要钢套固定,防止绕组从电枢中甩出。
22.电枢绕组匝数为2匝,使用线径φ1.0mm的导线绕制而成。绕制线圈时,匝数不一次全部绕完,而是先绕一半的匝数(1匝),留出足够的另一半匝数的线长,直接进行嵌线,绕组端部就形成内层圈,将内层圈包裹一层0.2mm绝缘材料,绝缘材料宽度应略大于线圈长度,长度应能充分包裹电枢外圆一圈;将前面留出的导线线在嵌线时候再顺便绕出另一半匝数,在端部就会形成外层圈,这样就将绕组端部分为2层,每一半匝数在空间上各占一层,分为内外圈。电机因端部有效缩小,最终未采用压装钢套保护端部的方式,之间用绝缘材料绑扎即可,亦降低了电机成本和复杂度。
23.通过对比可知,本方法明显改善了绕组端部体积,而且更规整、整形,该实用新型切实有效。
24.最后应该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以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者替换,这些修改或者替换都应该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其特征在于:电机槽内绕组排列方式不变,绕组端部分为内外圈两层;绕组线圈匝数分为两部分,每一半匝数在空间上各占一层;内层圈和外层圈之间包裹有一层绝缘材料;线圈由漆包线绕制而成,匝数为2以上,各线圈之间串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线径φ1.0mm以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宽度不小于线圈的轴向长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其特征在于:绝缘材料厚度不小于0.2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航空直流电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双层短端部绕组形式,以解决直流电机电枢绕组端部空间紧张的问题,尤其是在绕组线径较粗的情况下,大大缩小绕组端部体积,降低绕组端部整形难度。对于高速电机,还可降低在高速旋转时绕组端部甩出的风险,提高产品可靠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一戎 郭农生 韩莹 乔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曙光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30
技术公布日:2022/9/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