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179035发布日期:2022-03-09 11:03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玻璃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


背景技术:

2.光伏玻璃,亦称“光电玻璃”。一种将太阳能光伏组件压入,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由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等组成。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产品。可承受风压及较大的昼夜温差变化。具有美观、透光可控、节能发电且无需燃料,不产生废气,无余热,无废渣,无噪声污染等优点。应用广泛,如太阳能智能窗,太阳能凉亭和光伏玻璃建筑顶棚,以及光伏玻璃幕墙等。分晶体硅光伏玻璃和薄膜光伏玻璃两大类,前者又分单晶硅和多晶硅两类,常用作幕墙材料。
3.现有的太阳能防眩光光伏玻璃一般是在户外使用,户外天气多变,遇到沙尘暴、雨、雪、冰雹等恶劣天气时,对太阳能防眩光光伏玻璃是一种巨大的考验,长期暴露在外界环境中,相比较普通的光伏玻璃,防眩光光伏玻璃面较为粗糙更容易堆积灰尘,严重影响太阳能光伏板的正常工作,人工清理成本比较高,而且传统的防眩光光伏玻璃无法对表面进行自动清理,因此,提出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光伏玻璃无法对表面自动清理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部设有支撑层,且支撑层位于边框的中心位置,所述边框内侧活动设有螺杆,且螺杆上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底部垂直设有套筒,套筒中空内设有弹簧,套筒通过弹簧与活动杆进行弹性活动连接,且活动杆底部与活动板进行固定连接,且活动板底部设有毛刷,所述毛刷末端与折射层的表面呈接触连接。
6.优选的,所述折射层一侧对应边框处开设有排水槽,且排水槽将边框内外两侧进行贯通连接。
7.优选的,所述折射层底部设有钢化玻璃层,且钢化玻璃层的厚度为2~ 6mm。
8.优选的,所述钢化玻璃层底部通过粘接层与晶硅电池片进行固定连接,且晶硅电池片底部与支撑层进行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螺杆另一端与边框内部固定的电机进行活动连接,且电机与晶硅电池片进行电性连接。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眩光光伏玻璃利用边框内部固定的电机带动一侧设置的螺杆转动,使螺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纹推动活动块进行移动,再通过活动块带动底部弹性连接的活动板配合活动板底部固定的毛刷移动,对折射层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使毛刷在弹簧的弹力下始终保持与折射层接触的中空结构,从而达到自动
清理的效果。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俯视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螺杆与活动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边框,2、折射层,3、螺杆,4、钢化玻璃层,5、粘接层,6、晶硅电池片,7、支撑层,8、活动板,9、电机,10、排水槽,11、活动块, 12、弹簧,13、套筒,14、活动杆,15、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6.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包括边框1,边框1内部设有支撑层7,且支撑层7位于边框1的中心位置,边框1内侧活动设有螺杆3,且螺杆3上设有活动块11,活动块11与螺杆3为现有滚珠丝杠结构,且活动块11底部垂直设有套筒13,套筒13中空内设有弹簧12,螺杆3另一端与边框1内部固定的电机9进行活动连接,且电机9 与晶硅电池片6进行电性连接,晶硅电池片6为电机9的运转提供电能,套筒13通过弹簧12与活动杆14进行弹性活动连接,且活动杆14底部与活动板8进行固定连接,且活动板8底部设有毛刷15,毛刷15末端与折射层2的表面呈接触连接,折射层2一侧对应边框1处开设有排水槽10,且排水槽10 将边框1内外两侧进行贯通连接,排水槽10便于边框1内侧的积水排出,折射层2底部设有钢化玻璃层4,且钢化玻璃层4的厚度为2~6mm,折射层2 起到对直射的阳光进行分散,钢化玻璃层4底部通过粘接层5与晶硅电池片6 进行固定连接,且晶硅电池片6底部与支撑层7进行固定连接,晶硅电池片6 将光能转换为电能。
1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防眩光光伏玻璃时,首先通过折射层2起到对直射的阳光进行分散,多余的能量被晶硅电池片6转换为电能,需要对折射层2 进行清理时,首先通过边框1内部固定的电机9带动一侧设置的螺杆3转动,使螺杆3通过其上设置的螺纹推动活动块11进行移动,再通过活动块11带动底部弹性连接的活动板8,配合活动板8底部固定的毛刷15移动,对折射层2表面的灰尘和其他杂质进行清理,以上为本防眩光光伏玻璃的使用过程。
18.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包括边框(1),所述边框(1)内部设有支撑层(7),且支撑层(7)位于边框(1)的中心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1)内侧活动设有螺杆(3),且螺杆(3)上设有活动块(11),且活动块(11)底部垂直设有套筒(13),套筒(13)中空内设有弹簧(12),套筒(13)通过弹簧(12)与活动杆(14)进行弹性活动连接,且活动杆(14)底部与活动板(8)进行固定连接,且活动板(8)底部设有毛刷(15),所述毛刷(15)末端与折射层(2)的表面呈接触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2)一侧对应边框(1)处开设有排水槽(10),且排水槽(10)将边框(1)内外两侧进行贯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射层(2)底部设有钢化玻璃层(4),且钢化玻璃层(4)的厚度为2~6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化玻璃层(4)底部通过粘接层(5)与晶硅电池片(6)进行固定连接,且晶硅电池片(6)底部与支撑层(7)进行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3)另一端与边框(1)内部固定的电机(9)进行活动连接,且电机(9)与晶硅电池片(6)进行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眩光光伏玻璃,包括边框,所述边框内部设有支撑层,且支撑层位于边框的中心位置,所述边框内侧活动设有螺杆,且螺杆上设有活动块,且活动块底部垂直设有套筒,套筒中空内设有弹簧,套筒通过弹簧与活动杆进行弹性活动连接,且活动杆底部与活动板进行固定连接,且活动板底部设有毛刷。该防眩光光伏玻璃利用边框内部固定的电机带动一侧设置的螺杆转动,使螺杆通过其上设置的螺纹推动活动块进行移动,再通过活动块带动底部弹性连接的活动板配合活动板底部固定的毛刷移动,对折射层表面的灰尘进行清理,使毛刷在弹簧的弹力下始终保持与折射层接触的中空结构,从而达到自动清理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动清理的效果。从而达到自动清理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田海军 李景洋 田党波 张博 田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信华光伏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09
技术公布日:2022/3/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