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控制方法、配电转换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文档序号:30584274发布日期:2022-06-29 16:37阅读:10008来源:国知局
配电控制方法、配电转换系统、设备及介质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控制方法、配电转换系统、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2.电动汽车普通高压配电系统通常实现了基本的配电功能、继电器状态检测功能、电流和电压检测功能。但无法实现不同电压平台之间的转换功能。
3.目前,现有汽车厂商已开发800v平台的电动汽车,但当前市场上绝大部分的公共充电桩的充电电压最高仅能达到750v,有些仅能达到500v,无法满足800v电平的电动汽车充电需求。现有技术提出以下两种方案来解决:单独建立800v的充电桩,但造价昂贵、无法适应公共充电桩;采用低压转高压的直流(dcdc)转换器,但这会给整车增加制造成本、重量及需占用整车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配电控制方法、配电转换系统、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建立充电桩或直流转换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占用整车空间等技术问题。
5.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转换系统,所述配电转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电源、第二电池电源、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旁通正极继电器、旁通负极继电器、快充正极继电器、快充负极继电器、电源正极输出口、电源负极输出口、快充正极输出口和快充负极输出口,其中:
6.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之间,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连接,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负极、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输出口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与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负极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输出口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7.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连接的预充电阻和预充继电器,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正极与所述预充电阻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连接。
8.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主保险和快充保险,所述主保险设置于所述主正继电器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之间,所述快充保险设置于所述预充继电器和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之间。
9.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配电转换系统中,所述方法包括:
10.获取配电控制指令;
11.响应所述配电控制指令,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部件进行通断控制,以对
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电池电源进行所述配电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目标电压的充放电处理;
12.其中,所述目标电池电源为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第一电池电源和/或第二电池电源。
13.可选地,所述配电控制指令为高压放电指令,所述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部件进行通断控制,以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电池电源进行所述配电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目标电压的充放电处理包括:
14.按序依次闭合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对外进行第一电压的放电处理。
15.可选地,在闭合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后,闭合所述主正继电器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16.闭合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预充继电器,以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进行预充;
17.在所述预充结束后,继续执行所述闭合所述主正继电器的步骤。
18.可选地,所述配电控制指令为低压充电指令,所述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部件进行通断控制,以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电池电源进行所述配电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目标电压的充放电处理包括:
19.按序依次闭合所述主正继电器、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所述主负继电器、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以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进行对应第二电压的充电处理。
20.可选地,在对任意两个继电器进行先后控制时,所述任意两个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所述方法还包括:
21.在所述第一继电器闭合后,间隔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
22.在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持续检测所述第二继电器是否闭合;
23.若是,则重复执行所述间隔第一预设时长的步骤,继续控制下一个所述第二继电器闭合。
24.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所述存储器存储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通过读取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可执行程序代码来运行与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对应的程序,以用于执行如上所述的配电控制方法。
25.另一方面,本技术通过本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当所述程序运行在终端设备时执行如上所述的配电控制方法。
26.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转换系统,所述配电转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电源、第二电池电源、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旁通正极继电器、旁通负极继电器、快充正极继电器、快充负极继电器、电源正极输出口、电源负极输出口、快充正极输出口和快充负极输出口,其中: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之间,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连接,通过所述快充正极
继电器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负极、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输出口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与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负极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输出口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上述方案中,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配电转换系统,能依据系统中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各自的电源电压来实现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以支持不同电压的对外放电或对内充电功能。这样既实现了配电转换系统中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充放电,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建立充电桩或直流转换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重量较大、占用整车空间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种配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继电器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31.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配电控制方法、配电转换系统、设备及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建立充电桩或直流转换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占用整车空间等技术问题。
33.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3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配电转换系统,所述配电转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电源、第二电池电源、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旁通正极继电器、旁通负极继电器、快充正极继电器、快充负极继电器、电源正极输出口、电源负极输出口、快充正极输出口和快充负极输出口,其中:
35.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之间,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连接,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负极、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输出口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与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负极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输出口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
36.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37.首先说明,本文中出现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38.请参见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配电转换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的配电转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电源101、第二电池电源102、电源隔开继电器103、主正继电器104、主负继电器105、旁通正极继电器106、旁通负极继电器107、快充正极继电器108、快充负极继电器109、电源正极输出口110、电源负极输出口111、快充正极输出口112和快充负极输出口113。其中:
39.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103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101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102之间,所述第一电池电源101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104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110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101的正极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108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112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101的负极、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107、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109和所述快充负极输出口113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102的正极通过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106与所述主正继电器104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102的负极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105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输出口111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109的输入端连接。
40.可选地,所述配电转换系统还可包括连接的预充电阻114和预充继电器115。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电源101的正极与所述预充电阻11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预充继电器115的输出端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108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112连接。
41.可选地,所述配电转换系统还可包括主保险116和快充保险117,用于保护系统中的相应电路或电路所包括的部件等。其中,所述主保险116设置于所述主正继电器104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110之间,所述快充保险117设置于所述预充继电器115和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108之间。
42.请一并参见图2和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两种可能的配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的方法应用于图1所示的配电转换系统中。如图所示的方法包括如下实施步骤:
43.s201、获取配电控制指令。
44.本技术所述配电控制指令为系统根据实际需求所产生的,也可为接收来自其他设备(例如服务器)的,也可为用户通过语音或触控操作等发送而来的,本技术并不做限定。
45.s202、响应所述配电控制指令,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部件进行通断控制,以对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目标电池电源进行所述配电控制指令所指示的目标电压的充放电处理;其中,所述目标电池电源为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第一电池电源和/或第二电池电源。
46.在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配电控制指令为高压放电指令,则本技术可按序依次闭合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以利用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对外进行第一电压的放电处理。
47.具体实现中,所述高点放电指令的具体实施形式不做限定。例如本技术在检测到系统高压上电时,可闭合电源隔开继电器,然后再闭合预充继电器,以对整个系统进行一定时长的预充。在预充结束后,系统可依次闭合主正继电器和主负继电器,完成高压上电。在完成高压上电后,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为串联输出,可对外提供第一电压的供电或放电电压。其中,所述第一电压为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串联输出的电压,例如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均为400v电池电源,则此时可输出800v电压。
48.在又一具体实施方式中,若所述配电控制指令为低压充电指令,则本技术可按序
依次闭合所述主正继电器、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所述主负继电器、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以分别对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进行对应第二电压的充电处理。
49.具体实现中,所述低压充电指令的具体实施形式本技术并不做限定。例如图3示例所示,本技术在检测到快充枪连接后,配电转换系统(或系统所在的车辆)可与充电桩进行通信,在对所述充电桩的桩端完成绝缘检测后,可通知系统闭合快充正极继电器和快充负极继电器。相应地,配电转换系统在接收到通知指令后,可先闭合主正继电器,再闭合旁通正极继电器,然后闭合主负继电器、再闭合快充正极继电器,最后再闭合快充负极继电器,完成快充上电。在完成快充上电后,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为并联输入,分别利用充电桩为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提供相应第二电压的充电输入,完成电池电源的充电处理。
50.其中,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各自对应的电池电压,本技术并不做限定,例如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均可为400v的电池电源等。
51.请一并参见图4示例性给出针对配电转换系统中任意两个继电器进行先后时序上的闭合控制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4中,以所述任意两个继电器包括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为例,所述第一继电器和所述第二继电器不同,且它们均为所述配电转换系统中的继电器,例如其具体可为诸如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旁通正极继电器、旁通负极继电器、快充正极继电器、快充负极继电器和预充继电器等,本技术不做限定。
52.具体地,在上一个继电器(例如第一继电器)闭合完成后,本技术可间隔第一预设时长后,控制/命令当前的第二继电器闭合。之后在间隔第二预设时长后,本技术可在一段时长内持续检测所述第二继电器是否闭合,具体地本技术可检测第二继电器的当前状态,并根据所述当前状态判断所述第二继电器是否闭合。若是,则本技术可按照上述原理,继续闭合下一个继电器;否则,可上报错误信息,以提示用户当前继电器闭合出错。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长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长为系统自定义设置的时长,本技术并不做限定。
53.通过实施本技术实施例,通过配电转换系统提供两路电压不同的接口,以为整个系统或系统所在的车辆提供例如800v的供电电压,又可提供用于连接充电桩的例如400v电压的充电接口等。这样可以使第一电压(例如800v)的配电转换系统借用第二电压(例如400v)的充电桩资源,以实现车辆的便捷充电。且本技术设计的配电转换系统具备成本较低、重量较小、投资较小等优势。
5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实施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控制方法对应的终端设备。
55.请一并参见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的终端设备50可例如为汽车、小轿车、公交车或其他具备通讯功能的设备。所述终端设备5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用户接口503和存储器504,处理器501、通信接口502、用户接口503和存储器504可通过总线或者其它方式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以通过总线505连接为例。其中,
56.处理器5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
57.通信接口502可以为有线接口(例如以太网接口)或无线接口(例如蜂窝网络接口
或使用无线局域网接口),用于与其他终端或网站进行通信。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接口502具体用于获取指令或参数等信息。
58.用户接口503具体可为触控面板,包括触摸屏和触控屏,用于检测触控面板上的操作指令,用户接口503也可以是物理按键或者鼠标。用户接口503还可以为显示屏,用于输出、显示图像或数据。
59.存储器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504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存储器504用于存储一组程序代码,处理器501用于调用存储器504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用于执行如上所述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60.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配电转换系统,所述配电转换系统包括第一电池电源、第二电池电源、电源隔开继电器、主正继电器、主负继电器、旁通正极继电器、旁通负极继电器、快充正极继电器、快充负极继电器、电源正极输出口、电源负极输出口、快充正极输出口和快充负极输出口,其中:所述电源隔开继电器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池电源和所述第二电池电源之间,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正极分别通过所述主正继电器与所述电源正极输出口连接,通过所述快充正极继电器与所述快充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第一电池电源的负极、所述旁通负极继电器、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和所述快充负极输出口按序依次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正极通过所述旁通正极继电器与所述主正继电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池电源的负极通过所述主负继电器分别与所述电源负极输出口和所述快充负极继电器的输入端连接。上述方案中,本技术通过设计一种配电转换系统,能依据系统中第一电池电源和第二电池电源各自的电源电压来实现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以支持不同电压的对外放电或对内充电功能。这样既实现了配电转换系统中不同电压之间的转换充放电,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建立充电桩或直流转换器所带来的成本较高、重量较大、占用整车空间等技术问题。
61.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62.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63.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
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64.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65.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6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