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427438发布日期:2022-09-06 20:58阅读: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软启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


背景技术:

2.在启动用电设备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过电压或过电流的现象,损害元器件的使用寿命,严重者可烧毁用电设备。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软启动方式来克服这一问题。
3.所谓软启动,是指电压从零逐渐提升到额定电压,使元器件(包括用电设备)启动的全过程都不存在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而是平缓地启动运行,减少冲击电压或冲击电流对元器件的影响,达到保护电路的目的。目前,软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一般是将部分启动电压引入反馈环路。然而,在软启动过程结束后,由于反馈电压存在纹波,相当于将反馈电压的纹波也一直引入到了反馈环路中,造成环路震荡,影响开关元件、变压器等器件的正常工作,此时,电源模块会出现异音,影响用户体验。且目前的软启动电路无法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解决现有技术中软启动电路的反馈信号一直接入反馈环路,导致反馈环路引入纹波干扰、电源模块出现异音的技术问题的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开关模块、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和负载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负载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来自缓冲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负载电路的第二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输出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流。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相连,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之和与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输出所述控制信号。
8.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光耦,所述光耦耦接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所述光耦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能量。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光耦并联。
10.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之间。
11.进一步的,所述缓冲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由一分压模块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第三电容串联,串联后的电路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反馈信号。
12.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反馈信号通过第三电阻进入控制电路。
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可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通过缓冲电路衰减进入到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反馈信号,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软启动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一直接入反馈环路,导致反馈环路引入纹波干扰、电源模块出现异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用电设备静音工作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框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控制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缓冲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9.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说明。
实施例
20.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开关模块、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和负载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负载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模块连接,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来自缓冲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负载电路的第二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输出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流。通过缓冲电路衰减进入到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反馈信号,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软启动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一直接入反馈环路,导致反馈环路引入纹波干扰、电源模块出现异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用电设备静音工作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
21.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相连,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之和与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输出所述控制信号;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光耦,所述光耦耦接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和所述电源模块之间,所述光耦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出能量;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光耦并联;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之间;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反馈信号通过第三电阻进入控制电路。
22.如图3所示,所述缓冲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由一分压模块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第三电容串联,串联后的电路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反馈信号。
23.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开关模块、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和负载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负载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来自缓冲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负载电路的第二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输出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电压比较单元,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相连,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参考电压相连,所述控制电路通过所述第一反馈信号、所述第二反馈信号之和与所述参考电压的比较,输出所述控制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光耦,所述光耦耦接于所述电压比较单元和所述电源电路之间,所述光耦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所述电源电路的输出能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与所述光耦并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连接在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反相输入端和所述电压比较单元的输出端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二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第三电容由一分压模块提供输入电压,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二二极管并联后与所述第三电容串联,串联后的电路输出端提供所述第一反馈信号。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三电阻,所述第二反馈信号通过第三电阻进入控制电路。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的缓启电路,包括从输入到输出依次连接的电源电路、开关模块、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和负载电路,还包括控制电路,其输入端分别与缓冲电路、电压转换器、负载电路连接,输出端与开关模块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来自缓冲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负载电路的第二反馈信号和参考电压输出控制信号,并基于所述控制信号调节流经所述负载电路的电流。本实用新型可支持大容性负载设备,通过缓冲电路衰减进入到控制电路中的第一反馈信号,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软启动电路的第一反馈信号一直接入反馈环路,导致反馈环路引入纹波干扰、电源模块出现异音的技术问题,达到了用电设备静音工作的目的,提高了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质。产品的品质。


技术研发人员:韩变 陈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通微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17
技术公布日:2022/9/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