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14142发布日期:2022-08-03 15:38阅读:1603来源:国知局
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及智能眼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及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眼镜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ar(augmented reality,增强现实)和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技术在智能眼镜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作为可穿戴设备,智能眼镜在设计时通常需要考虑重量轻便的需求,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智能眼镜的电池容量,导致智能眼镜的续航时间较短,现有的智能眼镜的续航时间通常仅有1~3小时。
3.为了提升智能眼镜的续航时间,现有技术中采取了一些方案,例如:外接电源线,使智能眼镜能够边充电边工作,但该方案需要用户随身携带充电线。再者,若采用固定电源充电会限制用户的活动范围,若采用移动电源充电则需要用户除充电线外还要额外携带电源设备。总之,充电方案的实用性较差,影响用户体验。或者,也有一些可拆卸电池方案,但电池的拆换需要在系统断电关机状态下进行,因此智能眼镜仍是断续使用,并未根本解决续航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及智能眼镜,以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
5.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块、第一控制模块、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
6.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
7.其中,所述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由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端或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连接端引出;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供电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电池模块是否向所述供电输出端传输电能;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和所述供电输出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二电池模块是否向所述供电输出端传输电能。
8.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
9.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括: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所述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
制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
10.可选地,所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一控制芯片和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压感测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驱动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1.所述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包括:第二控制芯片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压感测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连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2.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3.所述第二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4.可选地,所述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容;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接地。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连接端之间通过电缆线或软板排线连接。
16.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包括:第一电池,所述第一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一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17.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包括:第二电池,所述第二电池的负极接地,所述第二电池的正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的输入端电连接。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镜片和如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
19.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和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均设置于所述眼镜主体中;所述第一电池模块和所述第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眼镜主体连接。
20.可选地,所述眼镜主体包括:镜框、第一镜腿和第二镜腿;
21.所述第一电池模块还包括:第一连接单元,所述第一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一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一镜腿可拆卸连接;
22.所述第二电池模块还包括: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二电池模块通过所述第二连接单元与所述第二镜腿可拆卸连接。
23.可选地,所述第一镜腿末端设置有第一插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一插接部,所述第一插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一插接座插接;或者,所述第一镜腿末端设置有第一磁吸部件,所述第一连接单元包括第二磁吸部件,所述第二磁吸部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磁吸部件磁吸连接;
24.所述第二镜腿末端设置有第二插接座,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二插接部,所述第二插接部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座插接;或者,所述第二镜腿末端设置有第三磁吸部件,所述第二连接单元包括第四磁吸部件,所述第四磁吸部件用于与所述第三磁吸部件磁吸连接。
2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中,设置有第一电池模块、第一控
制模块、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构成一条供电支路,第二电池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构成另一条供电支路。相对于供电输出端,两条供电支路并联连接。因此,任一供电支路断电都不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输出。并且,两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在任一电池模块的拆换过程中,另一电池模块都能通过控制模块的控制而保持在工作状态,向供电输出端传输电能,确保智能眼镜在电池拆换过程中维持正常工作,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同时,用户只需要携带备用电池或备用电池模块,无需携带充电线和移动电源设备,也无需在连接充电线的状态下使用智能眼镜,从而保证智能眼镜的实用性。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
26.应当理解,本部分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标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关键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说明书而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3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包括:第一电池模块10、第一控制模块20、第二电池模块30和第二控制模块40。
35.第一电池模块10的输出端11与第一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21电连接;第二电池模块30的输出端31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输入端41电连接;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22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42电连接。其中,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vd由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
42引出。第一控制模块20用于根据第一电池模块10输出端11的输出电压和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控制第一电池模块10是否向供电输出端vd传输电能;第二控制模块40用于根据第二电池模块30输出端31的输出电压和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控制第二电池模块30是否向供电输出端vd传输电能。
36.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池模块10和第一控制模块20这一供电支路与第二电池模块30和第二控制模块40这一供电支路相当于并联连接。因此,任一供电支路退出运行,都不影响供电系统的对外供电,为电池模块的在线拆换提供了基础。
37.参见图1,示例性地,该供电系统的供电过程为:第一控制模块20根据第一电池模块10的输出电压和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一电池模块10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是否导通;第二控制模块40根据第二电池模块30的输出电压和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之间的压差控制第二电池模块30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是否导通。两控制模块的控制原理基本相同,具体如下:当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减去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得到的压差大于控制模块的导通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池模块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连通;当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减去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得到的压差大于控制模块的关断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池模块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不连通。当两个电池模块均接入系统时,两控制模块根据上述原理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供电通路。
38.示例性地,当第一电池模块10的输出电压与第二电池模块30的输出电压相同时,第一控制模块20和第二控制模块40控制第一电池模块10与第二电池模块30同时向智能眼镜中的用电负载供电。当两个电池模块输出电压的压差较大时,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近似等于高电压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那么,低电压电池模块对应的控制模块暂时控制低电压电池模块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的通路断开。即,此时系统优先使高电压电池模块工作,两控制模块分别根据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和两电池模块输出端之间的压差,自动选择处于工作状态的电池模块,直至两个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相当,两个电池模块同时给智能眼镜中的负载供电。
39.当供电系统电量不足,需要拆换电池时,可以先任选一个电池模块进行电池拆换,拆换完成后再对另一个电池模块进行电池拆换。这样,可以保证在电池拆换过程中,供电系统中始终存在一条工作中的供电支路,即,可以在智能眼镜运行状态下实现电池更换,有效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电池拆换过程可以是仅对电池模块中的电池进行拆换,也可以是对电池模块整体进行拆换。也就是说,电池模块可以与智能眼镜固定连接,仅电池可拆卸,或者,电池模块本身与智能眼镜主体可拆卸连接。
40.示例性地,以第一电池模块10的拆换过程为例,当第一电池模块10断电退出工作时,第二控制模块40控制第二电池模块30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保持导通,由第二电池模块30供电。此时,智能眼镜既可以处于关机状态,也可以处于运行状态,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第一电池模块10拆换完成,替换为高电量电池模块后,两控制模块会再次根据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和两电池模块输出端之间的压差自动选择处于工作状态的电池模块,智能眼镜继续正常工作。同样的,当第二电池模块30进行拆换时,第一电池模块10可以通过第一控制模块20向供电输出端vd传输电能,以保证智能眼镜正常运行。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两电池模块的拆换顺序无限制。任一电池模块的拆换过程中,控制模块都可以控制另一电池模块保持在工作状态,向供电输出端vd传输电能,使
智能眼镜的负载始终可以从供电系统获取电能,维持正常工作状态。
42.示例性地,当供电系统中至少一个电池模块的电量低于报警阈值时,智能眼镜可对用户进行提醒,以便用户及时对电池模块进行拆换。
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中,设置有第一电池模块10、第一控制模块20、第二电池模块30和第二控制模块40。第一电池模块10和第一控制模块20构成一条供电支路,第二电池模块30和第二控制模块40构成另一条供电支路。相对于供电输出端vd,两条供电支路并联连接。因此,任一供电支路断电都不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输出。并且,两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在任一电池模块的拆换过程中,另一电池模块都能通过控制模块的控制而保持在工作状态,向供电输出端vd传输电能,确保智能眼镜在电池拆换过程中维持正常工作,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同时,用户只需要携带备用电池或备用电池模块,无需携带充电线和移动电源设备,也无需在连接充电线的状态下使用智能眼镜,从而保证智能眼镜的实用性。因此,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在保证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
44.图1中示例性地给出了供电输出端vd由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42引出,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供电输出端vd也可以由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22引出;或者,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22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42分别引出一个供电输出端vd,分别向智能眼镜的不同负载供电,其供电原理均与上述原理类似,不再赘述。示例性地,如图2所示,自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引出的供电输出端向距离第一控制模块20较近的负载60供电,自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引出的供电输出端向距离第二控制模块40较近的负载60供电,以简化智能眼镜内部的布线。
45.例如,不同的负载可以分别是智能眼镜的显示组件、soc、扬声器件、拍摄器件等。
4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与所述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之间通过连接线缆连接。图2中将该连接线缆标记为连接模块50。当供电系统工作,供电输出端vd向外提供系统电源信号时,连接模块50基本不消耗电能,其两端的电压基本相同,不影响两控制模块的判断和工作。具体地,连接模块50可以由电缆线(cable线)或软板排线(fpc线)构成,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取。
47.继续参见图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电池模块10包括:第一电池110,第一电池110的负极接地,第一电池110的正极与第一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第一电池110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第一电池110既可以是一个单体电池,也可以是多个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
48.第二电池模块30包括:第二电池310,第二电池310的负极接地,第二电池310的正极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输入端电连接。其中,第二电池310可以为锂离子电池或锂聚合物电池。第二电池310既可以是一个单体电池,也可以是多个电池串联成的电池组。
49.继续参见图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20包括: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第二端与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示例性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第一端为其等效正极,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第二端为其等效负极,以实现第一控制模块20的主要功能,即通过
第一电池模块10的输出电压和供电输出端vd的电压控制第一电池模块10与供电输出端vd之间是否连通。
50.第二控制模块40包括: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的第一端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的第二端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的作用方式可参见对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解释,不再赘述。
5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和第一晶体管m1;第一控制芯片u1的输入端vin1分别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一极和第一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连接,接入第一电池110提供的第一电源信号;第一控制芯片u1的电压感测端sense1分别与第一晶体管m1的第二极和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一控制芯片u1的驱动输出端gate1与第一晶体管m1的栅极电连接。图3中,供电输出端由第一控制模块20的连接端引出,用于向后接的智能眼镜中的系统电路(负载)提供系统电源信号vsys。
52.示例性地,第一控制芯片u1可以是adi的控制芯片ltc4412,第一晶体管m1可以是pmos管,这样构成的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具有单向导通的特性。且相比于常规的肖特基二极管(导通压降大于400mv),该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导通压降非常低,只有20mv左右,可以有效减少第一控制模块20上的能量消耗,并减缓供电系统的发热现象。
53.具体地,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的工作原理为:第一控制芯片u1的内部电路计算其输入端vin1和电压感测端sense1采集到的电压的差值,当正向压差大于20mv时,第一控制芯片u1的驱动输出端gate1输出低电平,控制第一晶体管m1打开,使第一电池110与供电输出端之间导通。当反向压差大于20mv时,第一控制芯片u1的驱动输出端gate1输出高电平,控制第一晶体管m1关断,切断第一电池110和供电输出端之间的连接。
54.示例性地,为保证第一控制芯片u1的正常运行,第一理想二极管电路210中还包括第一控制芯片u1运行必备的外围电路。例如,第一控制芯片u1的接地端cnd1和数控输入端ctl1直接接地,第一控制芯片u1的状态端stat1通过电阻r1接入直流电源信号vcc。
55.继续参见图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和第二晶体管m2;第二控制芯片u2的输入端vin2分别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一极和第二控制模块40的输入端电连接,接入第二电池310提供的第二电源信号;第二控制芯片的电压感测端sense2分别与第二晶体管m2的第二极和第二控制模块40的连接端电连接,第二控制芯片u2的驱动输出端gate2与第二晶体管m2的栅极电连接。示例性地,为保证第二控制芯片u2的正常运行,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中还包括第二控制芯片u2运行必备的外围电路。例如,第二控制芯片u2的接地端cnd2和数控输入端ctl2直接接地,第二控制芯片u2的状态端stat2通过电阻r2接入直流电源信号vcc。其中,第二理想二极管电路410中的器件选型和作用过程与第一理想二极管210均相似,此处不再赘述。
56.继续参见图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控制模块20还包括:第一电容c1,作为输入滤波电容。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一控制模块2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接地。
57.第二控制模块40还包括:第二电容c2,作为输入滤波电容。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二控制模块40的输入端电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接地。
58.继续参见图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该供电系统还包括:第三电容c3,作为供电系统的输出滤波电容。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与供电输出端电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接地。
59.综上所述,该供电系统作为智能眼镜中各用电负载的供电来源,可以在不外接充电线的基础上,通过先后拆换电池模块实现对负载持续不断的供电,提高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该供电系统的硬件电路结构简单,仅需很少的器件即可实现。结构上,该系统可以支持智能眼镜内置双电池,也可以支持可拆卸双电池模块,用户可以在关机状态或者系统运行状态下快速完成电池的拆换。并且,第一电池与第二电池的拆换无固定的顺序要求,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灵活性。总之,该供电系统可以有效增加智能眼镜的续航能力,提升用户体验。
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智能眼镜,包括本实用新型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智能眼镜的供电系统,具有相应的有益效果。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4,该智能眼镜包括:眼镜主体720、镜片710和供电系统。其中,供电系统中的第一控制模块和第二控制模块均设置于眼镜主体720中;供电系统中的第一电池模块10和第二电池模块30均与眼镜主体720连接。
61.示例性地,电池模块与眼镜主体720可以是固定连接,电池模块中的电池可拆卸。或者,电池模块本身与眼镜主体720可拆卸连接(如图4所示),或者,第一电池模块10和第二电池模块30中的一者与眼镜主体720可拆卸连接。
62.下面,就供电系统中各功能模块与智能眼镜的眼镜主体720可能具有的具体连接方式进行说明。
63.继续参见图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眼镜主体720包括:镜框723、第一镜腿721和第二镜腿722。镜片710嵌于镜框723的开口中;第一镜腿721的前端与镜框的一侧活动连接,第二镜腿722的前端与镜框的另一侧活动连接。
64.示例性地,第一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一镜腿或镜框中,通过连接线缆与第一电池模块电连接;第二控制模块设置于第二镜腿或镜框中,通过连接线缆与第二电池模块电连接。
65.继续参见图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可选地,第一电池模块10还包括:包裹第一电池的外壳,在该外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单元(图中未示出),第一电池模块10通过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一镜腿721可拆卸连接,具体为与第一镜腿721的末端可拆卸连接。第二电池模块30还包括:包裹第二电池的外壳,在该外壳的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单元320,第二电池模块30通过第二连接单元320与第二镜腿722可拆卸连接,具体为与第二镜腿722的末端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设置电池模块在镜腿的末端与镜腿可拆卸连接,使得用户不摘下智能眼镜就可以实现电池模块的拆换,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66.进一步地,电池模块与镜腿间可以通过磁吸的方式连接,也可以通过插接的方式连接。需要说明的是,磁吸或插接指的是电池模块与镜腿之间机械结构上的连接。实际应用时,电池模块中电池的前端设置有电连接触点,控制模块也引出电连接触点到镜腿末端,当电池模块与镜腿连接到位时,电池的电连接触点与控制模块的电连接触点接触,实现良好电连接。
67.具体地,当第一电池模块10与第一镜腿721采用磁吸方式连接时,第一镜腿721末端可设置有第一磁吸部件,第一连接单元可包括第二磁吸部件,第二磁吸部件用于与第一
磁吸部件磁吸连接。相比于插接,采用磁吸方式连接可以减少电池模块与镜腿连接处的磨损,且便于电池模块的拆换操作。当第一电池模块10与第一镜腿721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时,第一镜腿721末端可设置有第一插接座,第一连接单元可包括第一插接部,第一插接部用于与第一插接座插接。并且,当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时,第一插接座中可设置第一控制模块的电连接触点,第一插接部可复用为第一电池的电连接触点,以简化智能眼镜的结构。
68.相应的,当第二电池模块30与第二镜腿722采用磁吸方式连接时,第二镜腿722末端可设置有第三磁吸部件,第二连接单元320可包括第四磁吸部件,第四磁吸部件用于与第三磁吸部件磁吸连接。相比于插接,采用磁吸方式连接可以减少电池模块与镜腿连接处的磨损,且便于电池模块的拆换操作。当第二电池模块30与第二镜腿722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时,第二镜腿722末端可设置有第二插接座,第二连接单元320可包括第二插接部,第二插接部用于与第二插接座插接。并且,当采用插接方式连接时,第二插接座中可设置第二控制模块的电连接触点,第二插接部可复用为第二电池的电连接触点,以简化智能眼镜的结构。
69.需要说明的是,取决于智能眼镜具体类型的不同,镜片710有不同的形式。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称的智能眼镜泛指可以通过自身的数据处理能力与用户产生功能交互,或通过与手机、平板、电脑等进行数据通讯与用户产生功能交互的眼镜,包括但不限于ar眼镜、vr眼镜、mr眼镜、蓝牙眼镜等。
70.对于ar、mr、vr眼镜而言,镜片710包括具有图像显示能力的显示器件,如光波导、lcd、oled、micro led等;对于蓝牙眼镜而言,镜片710包括平镜、近视镜、远视镜等塑料或玻璃材质的镜片。
7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的是,根据设计要求和其他因素,可以进行各种修改、组合、子组合和替代。任何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