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63446发布日期:2022-08-24 10:4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输变电领域,尤其是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


背景技术:

2.特高压交流变电站、直流换流站由于大容量、大穿越功率及布置受限,需使用大截面、大跨度的硬管母线。近些年随着这些大截面、大跨度的硬管母线在工程中的广泛使用,在其安装、运维过程中陆续暴露出一些问题。比如在高地震烈度地区,当地震发生时,通过硬管母线连接在一起的不同频率的设备,尽管结构体系的整体抗震性能较好,但不同的阻尼比的电气设备,地震响应大的单体设备互连后地震响应增大,地震响应小的设备互连后地震响应反而会减小,从而严重影响到相互连接的高压电气设备的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5.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包括硬管母线,硬管母线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椭圆形固定卡套和椭圆形滑动卡套,椭圆形固定卡套和椭圆形滑动卡套上连接有铝伸缩带。
6.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固定卡套包括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一椭圆形夹板,椭圆形固定卡套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第一连接板下部焊接有接线端子。
7.进一步的,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一椭圆形夹板通过两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硬管母线外围。
8.进一步的,所述椭圆形滑动卡套包括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二椭圆形夹板,两组第二椭圆形夹板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板。
9.进一步的,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二椭圆形夹板通过一组螺栓和螺母固定硬管母线的外围。
10.进一步的,椭圆形固定卡套和椭圆形滑动卡套之间的距离为700mm。
11.进一步的,硬管母线中心线与接线端子末端之间的距离为360mm。
12.进一步的,铝伸缩带折弯成近似正旋曲线,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一连接板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二连接板连接。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考虑到硬管母线连接回路在环境温度变化、外部荷载等作用下两设备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增加连接设备之间的内力,为减小此内力,硬管母线连接回路中采用滑动金具需要有较长的滑动槽,保证管母在地震作用下不被卡死,减小设备之间的地震耦合效应。而在高地震烈度区,由于地震引起的
管母位移较大,相关滑动槽的长度已经超过了一般硬管母线的金具制造水平。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和滑动金具采用低周期、反复滞回特性与耗能的管母引流线进行连接,组合成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相当于增大滑动金具的阻尼比,从而减少了在高地震烈度下高地震烈度区的硬管母线位移量,而且不用增加安装费用,安装简单、调节灵活、方便。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尺寸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形固定卡套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形滑动卡套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铝伸缩带示意图。
20.其中,1-硬管母线,2-椭圆形固定卡套,3-椭圆形滑动卡套,4-铝伸缩带, 201-第一椭圆形夹板,202-第一连接板,203-接线端子,301-第二椭圆形夹板, 302-第二连接板,401-铝伸缩带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24.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包括硬管母线1和铝伸缩带4,硬管母线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铝伸缩带4通过螺栓和螺母与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连接。
25.参见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尺寸示意图;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之间的距离为700mm,满足在高地震烈度区硬管母线的滑动位移量的要求;硬管母线1中心线与接线端子203末端的距离为360mm,保证硬管母线在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内能够在在硬管母线1上正时针或逆时针转动
±8°

26.参见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形固定卡套示意图;椭圆形固定卡套2包括两组上
下合模的第一椭圆形夹板201,通过两组螺栓和螺母用于固定硬管母线,椭圆形固定卡套的表面下部设有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下部焊接有接线端子203。
27.参见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椭圆形滑动卡套示意图;椭圆形滑动卡套3包括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二椭圆形夹板301,通过一组螺栓和螺母用于约束硬管母线,椭圆形滑动卡套3的表面中部设有第二连接板302。
28.参见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铝伸缩带示意图,铝伸缩带包括铝伸缩带本体 401,铝伸缩带本体401折弯成近似正弦曲线,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一连接板202连接,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二连接板302连接,方便安装和拆卸,铝伸缩带401由于采用多层铝带层叠压制成型,具有低周期、反复滞回特性与耗能的特性,从而通过增大硬管母线组合滑动金具的阻尼比,从而减少了在高地震烈度下高地震烈度区的硬管母线位移量,提高电气设备回路的抗震性能。
29.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硬管母线(1),硬管母线(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上连接有铝伸缩带(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固定卡套(2)包括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一椭圆形夹板(201),椭圆形固定卡套(2)底部设有第一连接板(202),第一连接板(202)下部焊接有接线端子(2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一椭圆形夹板(201)通过两组螺栓和螺母固定在硬管母线(1)外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形滑动卡套(3)包括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二椭圆形夹板(301),两组第二椭圆形夹板(301)的连接处设有第二连接板(30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两组上下合模的第二椭圆形夹板(301)通过一组螺栓和螺母固定硬管母线(1)的外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椭圆形固定卡套(2)和椭圆形滑动卡套(3)之间的距离为700mm。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硬管母线(1)中心线与接线端子(203)末端之间的距离为360mm。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其特征在于,铝伸缩带(4)折弯成近似正旋曲线,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一连接板(202)相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螺母与第二连接板(302)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属于输变电领域。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考虑到硬管母线连接回路在环境温度变化、外部荷载等作用下两设备间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增加连接设备之间的内力,为减小此内力,硬管母线连接回路中采用滑动金具需要有较长的滑动槽,保证管母在地震作用下不被卡死,减小设备之间的地震耦合效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固定和滑动金具采用低周期、反复滞回特性与耗能的管母引流线进行连接,组合成适用于地震区的硬管母线滑动组合金具,相当于增大滑动金具的阻尼比,从而减少了在高地震烈度下高地震烈度区的硬管母线位移量,同时安装简单、调节灵活、方便。便。便。


技术研发人员:杨旭 张超 田源 叶健强 梁俊 周鹏 高志民 万华 魏宗恺 邵波 刘庆 杨泽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4.20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